民间故事:戏班演观音戏,台下冤魂求超度,真观音现身引其往生

发布时间:2025-09-23 22:06  浏览量:2

民国初年,豫东一带有个“义和班”,班主陈老班五十出头,脸上刻着跑江湖的风霜,一手老生唱得字正腔圆,排戏更是严得没话说。戏班里拢共十来号人,最小的徒弟叫狗蛋,十五六岁,眉眼机灵,跟着陈老班学敲锣,也学做人——陈老班常说:“咱戏子吃的是江湖饭,规矩不能破,良心更不能丢。”

这年中秋前,义和班接了个活,去三十里外的落马镇演戏。落马镇以前是个热闹的水旱码头,后来河改道,渐渐冷清了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镇上还有几十户人家,逢年过节总爱请戏班热闹热闹。

可等陈老班带着戏班赶到落马镇,却傻了眼——眼看天要黑,镇口的老槐树下连个摆摊的都没有,家家户户大门紧闭,门楣上的春联褪得发白,墙根下的杂草长到半人高,风一吹,卷着落叶打着旋儿,透着股说不出的冷清。

“师傅,这镇咋跟没人似的?”狗蛋攥着锣槌,有点发怵。

陈老班皱着眉,往镇里走了两步,看见街角有家客栈开着门,门帘半挑,里面昏昏暗暗的。他走上前,掀开门帘喊了声:“店家,还有客房吗?”

里头出来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穿着灰布短褂,脸上没什么血色,正是客栈老板王二。王二看见他们,愣了一下,搓着手说:“是……是义和班的师傅吧?俺是王二,你们的戏,俺们知道。”

“那咋镇上这么冷清?”陈老班问。

王二眼神躲了躲,端来两碗水:“这阵子天旱,大伙都忙着去山里挑水,没功夫出来。你们先歇着,晚上演戏,俺去叫人。”

陈老班心里犯嘀咕,但也没多问——跑江湖的,哪没见过怪事?他让徒弟们把戏箱卸到后院,自己则带着狗蛋去戏台看看。戏台在镇中心的空地上,是座老戏台,木头柱子裂着缝,台面上落满了灰,只有后台的神龛还算干净,里面供着个巴掌大的观音像,香炉里还有点新鲜的香灰。

“师傅,这观音像咋还供着?”狗蛋指着神龛。

陈老班摸了摸下巴:“咱戏班演观音戏,最讲究心诚。明天演《观音渡厄》,你今天把这神龛擦干净,再买点香烛来,咱得拜拜。”

狗蛋应了声,刚要擦神龛,却听见戏台后面传来一阵轻轻的哭声,像女人的声音,又像小孩的,若有若无。他吓得一哆嗦,抓着陈老班的袖子:“师傅,有……有声音!”

陈老班竖起耳朵听了听,却什么也没听见:“你这孩子,净瞎想。赶紧干活,别耽误了晚上的戏。”

可到了晚上,更怪的事来了。王二说去叫人,结果直到开锣,台下也只来了寥寥几个人,还都坐在最后排,裹着棉袄,低着头,看不清脸。陈老班心里纳闷,但戏班有规矩——“开锣不辍”,只要有一个观众,戏就得演。

锣鼓响了,先是开场的《八仙贺寿》,接着是正戏《观音渡厄》。这戏讲的是观音菩萨渡化受苦百姓的故事,陈老班特意让唱花旦的小红扮观音,小红模样周正,穿上绣着莲花的白衣,手里捏着柳枝,倒有几分慈悲相。

戏演到一半,小红扮的观音刚走上台,念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突然,台下传来一阵清晰的哭声,不是一个人,是好几个,有老有少,听得人心里发紧。

狗蛋正在敲锣,吓得手一歪,锣槌掉在地上。陈老班赶紧示意他别慌,自己则往台下看——这一看,他心里咯噔一下:刚才坐在后排的人,不知啥时候挪到了前排,而且他们的身子好像有点透明,月光照在他们身上,竟没留下影子!

“是……是冤魂!”台下有个胆子小的村民,尖叫一声,拔腿就跑。其他几个村民也跟着跑了,眨眼间,台下就剩下那几个透明的人影,哭声更响了。

小红吓得腿都软了,差点摔在台上。陈老班赶紧冲上去,扶住她,对着台下抱了抱拳:“诸位……若是有难处,不妨说出来。俺们虽是戏子,但也懂点江湖道义,能帮的,定然帮。”

话音刚落,一个穿着蓝布衫的老妇人影子走了出来,怀里抱着个小孩,声音哽咽:“师傅……俺们是三年前落马镇山洪里淹死的人。那天雨下得大,河坝塌了,俺们没跑出去,魂魄就困在这镇上,没人超度,走不了啊……”

另一个年轻汉子的影子也开口了:“俺们看着镇上人来人往,想喊,他们听不见;想碰,碰不着。只有你们演戏,俺们才能靠近——因为你们要演观音菩萨,有善念,能通阴阳。”

陈老班这才明白,为啥落马镇这么冷清——不是天旱,是镇上人怕这些冤魂,躲着他们。他心里一阵发酸:“那你们咋不找镇上人帮忙?”

老妇人哭着说:“找过!可他们怕俺们带来晦气,连超度法事都不敢办。俺们只能天天守在戏台这儿,等着有好心人来,能帮俺们求个往生……”

就在这时,客栈老板王二从后台跑了出来,脸涨得通红:“老班主,俺……俺对不住你!俺不是故意瞒你的,是镇上人都说,要是告诉你们有冤魂,你们肯定会跑,到时候俺们镇就更冷清了……”

陈老班叹了口气:“王老板,你这就错了。人怕鬼,可鬼也怕人的心冷啊。这些乡亲,只是想求个超度,又没害人,你们咋就不能帮一把?”

王二低下头,抹了把眼泪:“俺知道错了……三年前山洪,俺眼睁睁看着俺媳妇被冲走,却没敢救她。后来她的魂魄来找俺,俺也躲着……俺心里愧啊!”

陈老班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悔悟,还不晚。俺们接着演戏,演完这出《观音渡厄》,你们就去叫镇上的人来,咱一起给这些乡亲办个简单的超度,让他们走得安心。”

王二点点头,赶紧去叫人。戏台这边,陈老班让小红接着演,自己则走到后台,对着观音像焚香磕头:“观音菩萨在上,落马镇有冤魂受苦,求您显显灵,让他们能早日往生。”

香刚烧完,台上突然起了一阵风,不是冷风,是暖乎乎的风,裹着淡淡的莲香。小红扮的观音刚要念台词,突然发现自己的身后,竟慢慢显露出一个更大的观音影子——那影子穿着洁白的天衣,手里的柳枝滴着甘露,金光柔和,不像戏服,倒像真的观音菩萨!

台下的冤魂们见了,纷纷跪下来,哭着喊:“观音菩萨!观音菩萨!”

金光落在冤魂身上,他们的影子渐渐变得清晰,不再透明。老妇人怀里的孩子,也露出了笑脸。观音的声音响起,温和又慈悲:“尔等本是善民,只因横祸缠身,魂魄滞留。今有善士诚心相助,又有众生悔悟,吾便渡尔等往生,来世投个好人家。”

说完,观音柳枝上的甘露洒得更密了,落在每个冤魂身上。冤魂们渐渐平静下来,对着观音磕了个头,又对着陈老班和戏班的人鞠了一躬,然后慢慢变得透明,最后消失在月光里。

这时,王二带着镇上的人赶来了,正好看见观音显圣的一幕。大伙都跪下来,磕头祷告,有的哭,有的笑,心里的疙瘩总算解开了。

第二天,镇上的人凑了钱,请了附近庙里的和尚来办超度法事,还把老戏台修了修,观音像也换了个新的。法事结束后,王二领着大伙,给陈老班和戏班的人磕了个头:“老班主,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俺们镇的人,这辈子都得活在愧疚里。”

陈老班赶紧扶起他们:“别谢俺,要谢就谢你们自己的悔悟,还有观音菩萨的慈悲。其实啊,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可怕的鬼?最可怕的,是人心的冷漠。只要心有善念,哪怕是个戏子,也能做善事;哪怕是个普通人,也能帮着冤魂往生。”

义和班走的时候,镇上的人都来送,有的送鸡蛋,有的送月饼,狗蛋的怀里都被塞满了。路上,狗蛋问陈老班:“师傅,昨天的观音菩萨,是真的吗?”

陈老班望着远处的山,笑了:“是真的。心诚则灵,你心里有观音,观音就会在你身边。而且啊,那些愿意帮人的人,那些知错能改的人,他们心里,也住着一个‘观音’呢。”

后来,落马镇又热闹起来,有人问起那天的事,镇上的人都会说:“是义和班的戏,还有观音菩萨,救了俺们镇的人,也救了俺们的心。”而义和班的故事,也成了江湖上的一段美谈,走到哪儿,都有人请他们演《观音渡厄》——不是为了热闹,是为了那份藏在戏里的善念,还有那份“人心向善,便是道场”的道理。

如果喜欢这个故事,麻烦各位看官点个关注点个赞,举手之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非常感谢!还想看什么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