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许天师斩蛟

发布时间:2025-07-06 21:08  浏览量:1

鄱阳湖畔,千年蛟龙兴风作浪,百姓苦不堪言。少年许逊拜师学艺,持斩蛟剑,斗孽龙,终将其锁于八角井中,建万寿宫镇守。自此风调雨顺,传说世代流传……

豫章郡的夏夜闷热得像个蒸笼。十二岁的许逊蹲在村口老槐树下,盯着地上爬行的蚂蚁发呆。汗水顺着他的鬓角往下淌,他却浑然不觉。

"小逊子,又在这儿发愣呢?"隔壁王婶挎着菜篮子路过,笑着打趣道。许逊抬头,露出一口白牙:"王婶好!我在看蚂蚁搬家,它们排得可真整齐。"

"你这孩子,打小就爱琢磨这些稀奇古怪的。"王婶摇摇头,"快回家吧,你娘蒸了槐花饼,再不去该凉了。"许逊应了一声,却仍蹲着不动。他的目光追随着蚂蚁队伍,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水沟边。突然,他眉头一皱——水沟里的水不知何时变成了暗红色,还泛着一股腥臭味。

"王婶!您快来看!"许逊跳起来喊道。

王婶折返回来,往水沟里一瞅,脸色顿时煞白:"哎哟我的老天爷!这、这是血水啊!"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原来上游十里外的张家村昨夜遭了灾,说是河里窜出个怪物,吞了三头牛和两个看夜的汉子。那血水就是从张家村流下来的。

许逊爹是村里的木匠,当晚就把门窗都加固了一遍。许逊娘搂着儿子说:"儿啊,最近可别往河边去了。"许逊却睁着亮晶晶的眼睛问:"娘,那怪物长什么样?是不是传说中的蛟龙?"

"嘘!小孩子别瞎说。"娘亲赶紧捂住他的嘴,"蛟龙那是能随便提的吗?"

第二天一早,村里来了个游方道人。那人五短身材,却精神矍铄,背着一把桃木剑,腰间挂着个黄铜铃铛。他在村口摆了个摊,专治疑难杂症。

许逊挤在人群最前面,看得入神。那道人给人治病不用药,只画符念咒,病人居然就好了七八分。轮到许逊时,道人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笑道:"小娃娃,你骨骼清奇,是个修道的好材料。"

许逊爹连忙摆手:"道长说笑了,我家小子还得继承木匠手艺呢。"

道人也不强求,临走时却悄悄塞给许逊一张黄符:"若是有缘,可来西山寻我。贫道姓吴,单名一个猛字。"

那天夜里,许逊做了个怪梦。梦见自己站在云端,手持宝剑,脚下踩着一条黑龙。醒来时,手里的黄符正微微发烫。

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二十二岁的许逊已是吴猛道人的得意弟子,学得一身降妖除魔的本事。这年夏天,鄱阳湖一带连降暴雨,湖水暴涨,淹了沿岸十几个村庄。

"师父,这次水患来得蹊跷。"许逊站在西山道观前,望着远处翻滚的乌云说道。

吴猛捋着胡须点头:"为师昨夜观星,见妖星犯斗,怕是有什么东西要出世了。"正说着,山下跑来一个浑身湿透的渔夫,扑通跪在二人面前:"两位道长救命啊!我们村昨晚被、被怪物袭击了!"

原来这渔夫来自鄱阳湖边的渔村。昨夜湖中突然掀起巨浪,一条黑影窜出水面,头似骆驼,眼如灯笼,身长数十丈,一口就吞了岸边拴着的三条渔船。

"是蛟!"吴猛拍案而起,"这孽畜终于按捺不住了!"许逊想起儿时那个梦,心跳突然加快:"师父,我们何时动手?"

"不急。"吴猛从箱底取出一个锦囊,"蛟龙修行千年,已成气候。需先找到它的弱点。"

三日后,师徒二人来到鄱阳湖边。昔日碧波荡漾的湖面如今浊浪滔天,岸边树木东倒西歪,到处是牲畜的残骸。更可怕的是,湖心处不时有巨大的黑影游过,所经之处必起漩涡。

"师父,它在示威。"许逊握紧了手中的桃木剑。吴猛点燃三炷香,口中念念有词。香烟笔直上升,却在半空突然转向,指向东北方的一座小山。

"原来巢穴在那儿!"吴猛眼睛一亮,"蛟龙每逢满月必回巢吐纳,今夜正是良机。"

夜幕降临,圆月如盘。许逊和吴猛潜伏在蛟龙巢穴附近的山洞里,身前摆着七盏油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

"记住,蛟龙最怕雄黄和铁器。"吴猛递给许逊一包药粉,"待会儿为师正面牵制,你找机会把雄黄撒它眼睛里。"

子时刚过,湖面突然沸腾起来。一条黑影破水而出,在空中盘旋三圈,然后径直朝小山飞来。许逊屏住呼吸,看清了那怪物的模样:通体乌黑,鳞片有脸盆大小,四只利爪寒光闪闪,嘴边两条长须随风飘动。

蛟龙落地后,竟像人一样盘腿而坐,对着月亮吐出一颗拳头大的珠子。那珠子在空中缓缓旋转,吸收月华,发出幽幽青光。

"是蛟珠!"吴猛低声道,"它一半道行都在这珠子上。"就在师徒二人准备动手时,远处突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原来是一群不知死活的村民,想趁蛟龙离巢时炸鱼,结果惊动了正在修炼的蛟龙。

"不好!"吴猛刚喊出声,那蛟龙已经暴怒地收起蛟珠,朝爆炸声处扑去。

"救人要紧!"许逊一个箭步冲了出去。湖边炸鱼的三个村民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见一张血盆大口朝他们罩来。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黄符飞来,正贴在蛟龙鼻子上。蛟龙吃痛,转头看见持剑而来的吴猛,立刻调转方向。

"孽畜!休得伤人!"吴猛大喝一声,桃木剑上金光暴涨。

蛟龙怒吼,尾巴一扫,把岸边一棵合抱粗的柳树拦腰打断。吴猛闪身避开,却被飞溅的碎石划破了道袍。许逊趁机绕到蛟龙侧面,扬手撒出雄黄粉。"嗷——"蛟龙右眼中招,疼得翻滚起来。它疯狂摆动身躯,掀起数丈高的浪头。吴猛正要补上一剑,不料蛟龙突然喷出一股黑水,正中他胸口。

"师父!"许逊飞奔过去扶住摇摇欲坠的吴猛。"快走...这水有毒..."吴猛脸色发青,嘴角渗出黑血。蛟龙见伤了一人,更加猖狂,张开大嘴朝二人咬来。许逊咬牙背起师父,掏出一把铜钱往身后一撒。那些铜钱落地即长,化作十几个持刀武士,暂时挡住了蛟龙。

回到山洞,吴猛已经气若游丝。许逊用尽所学,总算保住师父性命,但毒性已入五脏,非灵药不能解。

"徒儿..."吴猛虚弱地说,"为师箱底有张地图...去寻斩蛟剑...只有那剑能降服此孽畜..."

安顿好师父,许逊按图索骥,来到西山深处的一处古洞。洞口被藤蔓遮蔽,若非图上标记,根本无从发现。

洞内幽深曲折,许逊举着火把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一个石室。室中央有个石台,台上插着一柄锈迹斑斑的古剑。

"这就是斩蛟剑?"许逊有些失望。那剑看起来和废铁无异,哪有半点神兵利器的样子?

他刚要伸手拔剑,石台突然下沉,从四周石壁中射出无数毒箭!许逊急忙后仰,险险避过。谁知地面又裂开一道缝,冒出滚滚毒烟。

许逊屏住呼吸,想起师父常说"心诚则灵",索性闭目盘坐,默念净心咒。说来也怪,毒烟碰到他周身三尺便自动消散。

再睁眼时,石台已恢复原状,但那剑上的锈迹开始片片剥落,露出青莹如玉的剑身。许逊深吸一口气,握住剑柄。

"铮——"一声清越剑鸣响彻山洞。斩蛟剑出鞘的瞬间,整个石室亮如白昼。剑身上刻着两个古篆:诛邪。

许逊大喜,正要离开,却见石壁上浮现几行金字:"持此剑者,当以德伏魔,非为杀戮。"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着石壁拜了三拜,这才转身出洞。

五、最终决战

带着斩蛟剑回到渔村,许逊发现情况更糟了。蛟龙因为受伤而更加狂暴,已经毁了七八个村子,死伤无数。

"许道长,您可算回来了!"村民们见到他如见救星,"那怪物今早又吞了两个孩子!"许逊握紧剑柄:"大家别怕,今晚我就去会会它。"

入夜后,许逊独自划船来到湖心。他取出一面铜锣,用力敲了三下。

"孽蛟!许逊在此,可敢一战?"湖面顿时波涛汹涌,一个巨大的黑影从水下迅速逼近。"哗啦"一声,蛟龙破水而出,右眼上的伤疤还在渗血。

"又是你!"蛟龙竟口吐人言,"上次让你师父逃了,这次定要你命!"

许逊冷笑:"你祸害百姓,天理难容。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蛟龙大怒,张口喷出一道水箭。许逊挥剑一挡,斩蛟剑发出耀眼金光,将水箭一分为二。蛟龙见状一惊,显然认出了这把专克蛟类的神兵。

一人一蛟在湖上激战。许逊脚踏禹步,身形如电;蛟龙翻江倒海,凶焰滔天。三百回合过后,许逊渐渐力竭,而蛟龙也伤痕累累,尤其右眼处的伤口再次崩裂,血流如注。

"小道士,你奈何不了我!"蛟龙狞笑着,"待我吸干你的精血,道行又能大增!"

许逊突然收剑,盘坐船头,开始诵念《道德经》。说来也怪,随着经文响起,蛟龙的动作渐渐迟缓,眼中的凶光也开始涣散。"你、你念的什么..."蛟龙痛苦地扭动着身躯。

"这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许逊睁开眼,"你修行千年不易,为何非要走邪路?"

蛟龙呆住了。千年来,从未有人问过它这个问题。它想起自己还是条小蛇时,也曾沐浴月光,一心向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它迷了心窍,走上了吃人修行的邪路?

趁蛟龙恍惚之际,许逊突然暴起,斩蛟剑直刺它咽喉!蛟龙本能地闪避,却忘了保护腹下的逆鳞——那是所有蛟龙最脆弱的地方。

"噗嗤"一声,剑锋入肉三寸。蛟龙惨叫一声,从空中坠落,重重砸在岸边的沙滩上。

许逊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取出八条事先准备好的铁链,分别锁住蛟龙的四肢、脖颈、腰部和尾巴。

"念你修行不易,我不取你性命。"许逊肃然道,"但你必须为祸害百姓付出代价。"

许逊请来铁匠,将八条锁链的另一端固定在湖边新挖的一口八角井中。这井深不见底,直通地下暗河。他又在井口刻下镇妖符咒,令蛟龙永世不得逃脱。

"从此你就待在这锁龙井中,什么时候真心悔改,什么时候放你出来。"许逊对奄奄一息的蛟龙说。

说来也怪,蛟龙被锁后,鄱阳湖一带立刻风调雨顺,连年丰收。村民们感念许逊恩德,集资在锁龙井旁建了座道观,取名"万寿宫",请许逊主持。

许逊在万寿宫广收门徒,传授道法医术。每逢初一十五,他都会到锁龙井边查看,有时还会投些鲜果下去。起初井下总会传来愤怒的咆哮,后来渐渐变成低沉的呜咽,再后来,竟能听到诵经声。

三十年后的一天夜里,许逊正在打坐,忽听门外风声大作。开门一看,只见锁龙井方向金光冲天。他急忙赶去,发现井口的八条锁链已经自行解开,一条青龙从井中飞出,在空中对他三点头,然后驾云而去。

第二天,人们在井底发现一片龙鳞和一颗明珠。许逊将明珠供奉在万寿宫大殿,从此香火更盛。而那口锁龙井,至今仍在万寿宫旁,井水清冽甘甜,据说能治百病。

至于许逊,他活到一百三十六岁,最后在万寿宫羽化登仙。百姓们尊称他为"许真君"或"许天师",他的故事也在赣鄱大地上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