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还总饮茶?张文宏院士:不想恶化成肝癌,3个习惯早改掉
发布时间:2025-10-20 10:00 浏览量:6
慢性肝炎这个病,说轻不轻,说重也不算马上要命。但要是一不注意,肝脏这个“沉默器官”就会悄悄出问题,一步步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不少老年人都有个生活习惯,就是喜欢喝茶,觉得茶叶能“清肝火、养身体”。但慢性肝炎患者如果不分情况地喝茶,反而可能对肝脏造成额外负担。
著名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院士就曾提醒,慢性肝炎患者要特别注意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有些人嘴上说自己在调养,其实每天的做法都在“添乱”。
想保护肝脏,防止病情恶化,以下这几个习惯,必须尽早改掉。
很多中老年人都觉得喝茶是养生,尤其是浓茶,觉得“越浓越解毒”。但对慢性肝炎患者来说,浓茶里的咖啡因和茶碱,会刺激神经系统,还可能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
肝脏是身体排毒的“总管”,它本来就已经在超负荷工作,如果还要处理大量的茶碱成分,无异于雪上加霜。
尤其是空腹喝浓茶,更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胃胀,甚至影响食欲。而慢性肝炎的病人,本来就容易营养不良,一旦吃不好,身体恢复就更难了。
如果实在想喝茶,建议选择淡一些的绿茶或者花草茶,每天控制在一两杯以内,别当水喝,更不能晚上喝,影响睡眠。喝茶养生没错,但喝不对时间、喝得太多,就可能“养”出麻烦。
常有人说“人老了睡不着”,于是晚上看电视、打牌、聊天,一拖就到夜里一两点。还有些人习惯晚睡晚起,觉得反正退休了,时间自己安排。
但肝脏的修复是在晚上11点到凌晨3点之间最活跃,如果这段时间不睡觉,肝脏就没法好好“修补”,时间一长,病情就会一点点加重。
别以为白天多睡一会儿就能补回来,肝脏修复讲的是生物钟,不是总共睡了几个小时。就像田地一样,到了该休耕的时候你还在耕种,土地迟早要出问题。
所以,慢性肝炎患者一定要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晚上10点之前上床,确保能在11点前入睡。白天适当活动,不要躺一整天,晚上自然容易入睡。
睡好了,肝脏才有机会恢复,身体也更有精气神。
还有一种情况特别常见,就是明知道自己肝不好,但一到饭局上,朋友一劝酒,还是端起杯子就喝。觉得“不喝不给面子”“反正也没多严重”。
但专家再三强调,酒精是肝脏的头号大敌,慢性肝炎患者喝酒,就像在伤口上撒盐。
因为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主要靠肝脏完成。慢性肝炎的肝细胞已经受损,再加上酒精刺激,肝细胞坏得更快,肝纤维化加重,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即使偶尔喝一点,也可能“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不管是白酒、啤酒还是红酒,慢性肝炎患者都应该彻底戒酒。不是说喝多了才危险,哪怕是一口,都可能让肝脏“雪崩”。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习惯,其实吃饭这件事也很关键。很多人觉得肝病就要补,于是天天炖鸡汤、炖猪蹄,结果胆固醇飙升,肝脏更吃不消。
也有人觉得清淡是王道,天天只吃稀饭咸菜,结果蛋白质严重不足,肝脏没有修复的“砖瓦”,恢复更慢。慢性肝炎患者的饮食要讲究平衡,不能太油,也不能太素。
建议多吃一些豆腐、鸡蛋、瘦肉、鱼类这些优质蛋白,搭配红薯、玉米、燕麦等粗粮,再加上苦瓜、南瓜、菠菜、西兰花等绿色蔬菜,才能真正吃得养肝。
每天三餐要定时,别暴饮暴食,也不要饿着肚子。暴食会加重肝脏负担,长时间不吃又容易低血糖,肝脏也会受牵连。吃得对,身体才有底气去对抗慢性病。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那就是情绪。肝主疏泄,情绪不畅,肝脏功能也会受影响。很多老年人因为身体不好,整天担心焦虑,越想越烦,结果心情一差,肝气郁结,病情也跟着反复。
不少研究都发现,长期焦虑、抑郁的人,肝病恶化的速度更快。所以,除了吃饭睡觉这些事,心情也要放在养肝的大事上。
可以每天散步半小时,或者做一些轻松的活动,像写字、听戏、种花、养鸟。保持一个平稳的情绪,对肝脏来说就是最好的保养。
慢性肝炎不是不治之症,但它也不会自己好。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在生活中注意点细节,能不能把坏习惯改掉。
喝茶别太浓,晚上早点睡,酒精不要碰,吃饭要有营养,心情保持舒畅——这些听起来不难,做起来却要坚持。
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它不喊疼、不叫苦,但一旦坏了,就是大病。别等到检查发现肝硬化、肝癌,才追悔莫及。
从现在开始,把生活习惯调一调,让肝脏多喘一口气,就是给自己多争一份健康。身体是自己的,肝脏也是自己的,别让一时的“嘴快活”,换来一辈子的后悔。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 30(12): 881-896.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肝炎防控核心信息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3]张文宏. 慢性肝病的生活管理与预防[J]. 中国医学信息导报, 2024, 21(7): 12-15.
- 上一篇:为什么问界M7越卖越贵,却越卖越好?
- 下一篇:海西:一片充满激情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