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爆发!张文宏提醒冠心病患者:天气炎热,切记3防4忌!
发布时间:2025-07-24 20:26 浏览量:1
最近这段时间,不少人都被一则新闻吓了一跳——基孔肯雅热在南方多地出现了明
显增长,而且还赶上了持续的高温天气。每天一出门,汗就跟没拧紧的水龙头一样往下淌。
对年轻人来说,可能顶多是晒黑、中暑;但对很多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冠心病基础的人,这可就不是小事了。张文宏医生也发声提醒:高温下,基础病人群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要注意“3防4忌”。
那这“3防4忌”到底是啥意思?高温和基孔肯雅热又和冠心病有啥关系?今天就来好好说说。
别看基孔肯雅热听起来像个陌生名字,其实它的传播方式跟咱们熟悉的登革热差不多,都是靠蚊子叮咬。而今年,南方大部分地区雨水多、气温高,简直是“蚊子的天堂”。
老人们晚上睡觉不开空调,窗户一开就成了“献血现场”。有心血管基础病的人,一旦被叮咬后出现高热或脱水反应,很可能引发心脏负担加重,本来就不稳的血压也容易波动。
这时候如果饮水少、休息差、情绪急躁,就可能出现危险苗头。
那高温天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说实话,比很多人想象的严重。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5℃时,血管扩张、血压波动、心率加快都会明显增加,尤其是老年人,身体的体温调节能力减弱,稍微动一动就满头大汗,水分流失快,血液黏稠度上升,心脏供血负担更重。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每年夏季急诊室真实的“高发病图”。
很多冠心病朋友觉得“多喝水就好了”,这话虽不假,但也不能图省事一杯闷到底。
合理补水,是对心血管最基础的保护。尤其是年纪大、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的人,喝水不能猛灌,应该分时段、少量多次,每次150毫升左右,白开水、淡盐水都比饮料靠谱。
千万别等口渴了再喝,那时候身体已经开始“报警”了。
除了补水,防蚊更不能忽视。
很多人以为白天没蚊子,晚上关窗就行了。其实传播基孔肯雅热的蚊子是白天最活跃。
早上起床开窗通风、傍晚院子里乘凉正是它们最“勤奋”的时候。这个时候穿短裤、短袖、光脚踩地砖——等于主动“请蚊子吃饭”。
建议有基础病的人白天也要注意穿防蚊服或使用物理防蚊措施,像纱窗、风扇、蚊帐这些老办法其实还挺靠谱。
再说一个大家常忽视的点,就是情绪管理。高温时节,人容易烦躁,尤其是被蚊子叮了几口、睡不好觉、又热又闷的时候,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心率和血压。
对于冠心病人来说,这种“情绪中暑”比体温升高还危险。保持情绪稳定,是夏季心脑血管保护的“软技能”。
可以多听听舒缓的音乐,或在清晨较凉快的时候散步,避免跟人争执,情绪一激动,心脏就跟着遭殃。
很多人为了降温喜欢猛吹空调,尤其有人晚上睡觉开到16℃,盖个被子觉得舒坦。
但空调温差过大是另一个隐形杀手。室内外温差超过7℃以上时,血管收缩反应剧烈,容易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低于26℃,如果实在怕热,可以配合风扇使用,但别直吹头部或胸前。
还有不少人觉得夏天“没胃口”是减肥的好时机,中老年人也想着趁机“轻断食”。但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营养摄入不足是非常危险的事。
长时间不吃东西、血糖下降会让心脏缺血加重,甚至诱发不适。建议主食、蛋白、蔬菜搭配均衡,不吃油腻不等于不吃饭。
水果也要选控糖的,比如黄瓜、西红柿、圣女果这些水分足、糖分低的更适合夏天。
讲了这么多,其实说白了就是“3防4忌”:防脱水、防蚊虫、防情绪激动;忌暴晒、忌空调过冷、忌过度节食、忌睡眠不足。
这几条看似简单,其实每一条都跟心血管健康挂钩。尤其是睡眠,很多人夏季白天犯困,晚上又热得睡不好,睡眠紊乱会影响心率变异性,是心血管的一大隐形杀手。
建议规律作息,尽量22点前入睡,午休别超过30分钟。
还有一点特别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夏天觉得“出汗多就是锻炼了”,天天顶着太阳暴走、骑车,结果回家一测血压飙高。运动强度要根据气温调整,尤其中午前后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段,运动量也要适度,不追求“流汗量”,更看重心率和呼吸是否稳定。
更复杂的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冠心病风险。
尤其是那些长期吸烟、肥胖、熬夜的人,一到高温天容易出现胸闷、乏力却不当回事。这时候定期记录血压、心率,关注身体信号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里可以备个电子血压计,早晚各测一次,记录下来比凭感觉靠谱。
再说回基孔肯雅热,虽然它和新冠、流感不是一个量级,但对本身体质较弱的人来说,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病毒感染带来的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对心血管病人是双重打击。
一旦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或身体乏力时,应及时休息和补水,不要硬撑或自我判断。
不少人夏天还喜欢喝点小酒“解暑”,但别忘了,酒精会扩张血管、加快心率,在炎热环境下反而会让人更口渴、更疲劳。尤其是本身服用心血管药物的人,酒精可能干扰药效,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
所以“夏天小酌怡情”这事,对有基础病人群来说,还是能免则免。
还有个常被忽略的误区,就是以为“防中暑就靠喝凉水”,一瓶冰水下肚爽是爽了,但剧烈降温容易刺激心脏。尤其是饭后、运动后,骤然大量饮用冰饮,会让心率加快、胃肠痉挛。
建议常温水为主,真想凉快点,冰水也要小口慢饮,不可贪凉。
夏季的健康管理,不是只靠空调和风扇,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从饮食、作息、情绪、运动、防蚊、防晒、补水等多个层面都要同步考虑,尤其是中老年人,更不能掉以轻心。
张文宏医生的提醒其实很朴实:不是吓唬人,而是让大家在每个生活细节上都多一分警觉,少一分麻痹。
参考资料: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导意见》
2.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3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