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由我不由天:中国历史上最夸张的12场“以少胜多”经典战役

发布时间:2025-09-17 16:38  浏览量:1

兵力对比:3万 vs 56万
艰难指数:★★★★☆

刘邦趁项羽东征之际,联合各路诸侯,集结56万大军,一举攻占项羽的老巢彭城。项羽得知后,亲率3万精骑回援,昼夜兼程,直奔彭城。

刘邦大军虽多,但指挥混乱,毫无防备。项羽趁清晨发动突袭,楚军如猛虎下山,打得联军措手不及。刘邦仓皇逃窜,途中连老婆孩子都被俘虏,56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仗,项羽以3万骑兵击溃56万联军,堪称古代骑兵作战的巅峰之作。虽然项羽最终未能统一天下,但这一战的勇猛与果断,足以名垂青史。

兵力对比:数万 vs 20万
艰难指数:★★★★☆

韩信率军攻打赵国,赵军主帅陈余率20万大军驻守井陉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韩信兵力不足,但智谋过人。

他先派2000轻骑埋伏在赵军营寨附近,再亲率主力背水列阵,引诱赵军出击。赵军见韩信背水布阵,以为有机可乘,倾巢而出。韩信趁机派伏兵攻占赵军营寨,插满汉军旗帜。赵军回头一看,营寨已失,顿时大乱。韩信前后夹击,大破赵军,陈余被杀,赵国灭亡。

这一仗,韩信以少胜多,靠的不仅是勇气,更是心理战与地形利用的完美结合。

兵力对比:1.8万残兵 vs 17万水军
艰难指数:★★★★☆

南宋最危险的时刻,金帝完颜亮率60万大军分四路南侵,主力17万水军直扑采石矶(今马鞍山),打算渡长江一举灭宋。

对岸宋军主将早被吓跑,只剩1.8万溃兵,文官虞允文临时“被总司令”。

虞允文把溃兵整队,江边列阵,又把战船改成“蒙冲小舰”,船头钉尖刀、浇火油,看准金军大船笨重,顺风放火。

金军船大掉头难,被宋军火船连环冲撞,江面烧成火海。完颜亮恼羞成怒,下令“士卒退却者死”,结果金军内部哗变,自己人被乱箭射死。

1.8万残兵挡住17万水军,南宋续命100年。

第九名:萨尔浒之战(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 vs 明四路联军

兵力对比:6万 vs 11万(且明军装备火器)
艰难指数:★★★★☆

万历四十七年,杨镐率11万辽东精锐(含朝鲜、叶赫援军),分东、西、南、北四路,合围赫图阿拉,想“犁庭扫穴”把努尔哈赤一锅端。

努尔哈赤总兵力仅6万,且一半是步兵。他却放出狠话:“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他先盯上西路杜松部。杜松轻敌冒进,夜渡萨尔浒河,兵分两半:一半扎营山下,一半上山取制高点。努尔哈赤抓住战机,派长子代善率2万骑兵,清晨冒雪冲锋,先吃掉山上明军;自己亲率4万直扑山下大营。杜松战死,西路3万人一日尽没。

接着,他马不停蹄,一日一夜急行百里,迎击北路马林。马林刚闻败讯,尚未来得及合营,被后金军“中间突破”,火器阵还没摆开就溃散。

第三仗,刘綎东路军尚不知情,仍按原计划深入。努尔哈赤令士兵换上明军衣甲,持杜松令箭诈迎。刘綎中伏,乱箭穿颊而亡,东路再败。

短短五天,明军三路覆没,仅南路李如柏闻讯撤退。11万大军损失过半,后金伤亡不足万人。努尔哈赤用“运动战”把人数、火器优势全数化解。

兵力对比:8万 vs 80余万
艰难指数:★★★★☆

前秦皇帝苻坚统一北方后,亲率八十多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灭掉东晋,统一天下。东晋这边,只有八万北府兵,主帅谢安、谢玄,压力山大。

两军在淝水对峙,苻坚本想“半渡而击”,结果晋军一渡河,秦军就乱了阵脚。再加上晋军派人在秦军后方大喊“前线败了”,秦军顿时自乱阵脚,士兵四散奔逃,踩踏死伤无数。苻坚本人也中箭逃回,最后死于内乱。

这一仗,东晋几乎是以一敌十,靠的不仅是战术得当,更是心理战的高超运用。

兵力对比:数千 vs 10余万
艰难指数:★★★★☆

靖康之后,金军乘胜入陕,想“得蜀望江”,迂回灭宋。宋将吴玠率川陕残兵数千,退守宝鸡西南之和尚原。此地悬崖夹道,下临嘉陵江,一条栈道蜿蜒而上,真正“一夫当关”。

金兀术亲率10余万步骑攻关,先以重赏募死士攀崖,被宋军滚木礌石砸得血肉横飞;又架“对楼”云梯,吴玠令军士以“撞竿”推之,使金军连人带梯坠崖。

最惨烈是栈道口,宋军以“驻队矢”轮番仰射,箭如暴雨,金兵“尸与崖平”。苦战数日,金军粮尽,兀术被迫撤退。吴玠遣弟吴璘率精骑夜袭,于神岔沟设伏,金军大溃,兀术身中两箭,剃须易服才逃得性命。

此战以数千疲兵扼10万金军于秦岭,保住蜀口,使南宋得以“凭蜀而存”。

兵力对比:不足2万 vs 42万
艰难指数:★★★★★

王莽篡汉后,派大将王邑率42万大军围剿绿林军主力,包围昆阳城。城里只有不到两万守军,主将刘秀还只是个小偏将军,名声不显。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刘秀没有退缩。他先稳住城中士气,再亲自带13骑突围求援,调来援军后,趁王莽军轻敌不备,发动夜袭。正好天象突变,流星坠地、暴雨倾盆,王莽军大乱,刘秀率军猛攻,一举击溃敌军主力。王邑只带几千人逃回洛阳,42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仗,刘秀一战成名,奠定了他日后称帝的基础。

这场仗,是安史之乱中最惨烈的一战。唐将张巡率6800人死守睢阳,面对叛军尹子奇13万大军的围攻,坚守十个月,前后大小战斗400余次,杀敌12万。

张巡把“心理战”玩到天花板:

先射假书信,让叛军互疑,一天之内尹子奇亲手杀了两个大将;

再演“空城计”,大开城门,叛军怕有埋伏,愣是三天不敢进;

箭尽,把废铜钱熔了当箭头,最后剪下妇女长发搓绳,拴石块砸敌。

粮尽之后,先杀战马,马尽吃麻雀、老鼠,老鼠尽煮树皮、纸张,最后“人相食”——守军先杀老弱妇孺,自己写下姓名,分肉而食,誓与城共存亡。

足足拖住叛军十个月,杀伤12万余人,为唐朝赢得反攻时间。城破之日,仅存400人,无一降者。最惨烈、最悲壮,没有之一。

兵力对比:5000 vs 8万
艰难指数:★★★★★+

这是西汉最荡气回肠的“绝地死战”。贰师将军李广利北伐,李陵自请“以少击众”,率丹阳荆楚子弟5000人出居延,至浚稽山被匈奴且鞮侯单于8万骑包围。

李陵以辎重车为营,前排持戟盾,后排弩机连发,且战且退。匈奴冲一次,倒一次;单于增兵至10万,仍不能下。李陵下令:“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敢反顾者斩!”士卒重伤者以车辕载行,断手者犹操弩发箭。

血战八昼夜,箭尽粮绝,兵士斩车轮辐条当兵器,军吏割发充饥。最后退至鞮汗山峡谷,距汉边仅百里,叛徒告密,匈奴连夜封死谷口。李陵连夜突围,士卒分散,仅400人逃回塞内,其余全部战死或被俘。

汉武帝闻之震怒,司马迁因替李陵说话而下蚕室。5000步兵硬撼10万骑,杀敌万余,虽败犹荣。

兵力对比:5万 vs 40万
艰难指数:★★★★★+

秦末起义,项羽率楚军渡漳河准备攻打秦军主力。当时秦军由章邯、王离率领,兵力达40万,而项羽只有5万楚军,兵力差距高达1:8。

项羽破釜沉舟,只带三天口粮,誓死一战。他先派英布断秦军粮道,再亲率主力猛攻王离部,九战九捷,打得秦军节节败退。诸侯军原本作壁上观,看到楚军如此勇猛,才纷纷参战,最终全歼王离军,章邯被迫投降。

这一仗,项羽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摧毁了秦军主力,彻底动摇了秦朝统治。能在如此悬殊的兵力下,靠血性和勇气打赢,堪称“地狱级”难度!

兵力对比:数千人 vs 数十万
艰难指数:★★★★★+

蒙古大汗蒙哥亲率数十万大军围攻钓鱼城,宋将王坚率数千人死守。钓鱼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蒙军久攻不下。

王坚不仅守城有方,还多次出城夜袭,打得蒙军损兵折将。最传奇的是,蒙哥汗亲自督战,却被城中抛石机击中,重伤身亡。蒙古军顿时群龙无首,被迫撤军。

这一仗,直接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蒙哥死后,蒙古陷入内斗,西征的旭烈兀被迫回师,欧洲因此得救。王坚以数千人击退蒙古大汗,堪称“逆天改命”的一战。

兵力对比:1万 vs 70万
艰难指数:★★★★★+

这场仗,是金国崛起的“开国之战”。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刚称帝(国号“金”),辽国皇帝耶律延禧(天祚帝)亲率70万大军来镇压,号称“百万”,打算一口气把女真扼杀在摇篮里。

完颜阿骨打手头只有1万精骑,还一半是临时拉来的部族猎手。辽军连营数十里,锣鼓喧天,女真老幼吓得直哭。阿骨打却放话:“辽兵虽多,不过给我们送马!”他先示弱,把辽军引到松花江边的护步达冈(今黑龙江五常)。这里沟岔纵横,密林夹道,大兵团展不开。

第一天,他派小股轻骑“麻雀战”,打了就跑,把辽军拖得人困马乏;第二天凌晨,他亲自率3000死士,每人两匹马,口衔枚、蹄裹布,绕到辽军中军背后。拂晓大雾,阿骨打一声唿哨,女真铁骑从密林里直冲辽皇御帐。70万人顿时“炸了营”,自相踩踏,尸体堵江,天祚帝骑骆驼狂奔几百里才捡条命。

这一战,1万打70万,女真“以狼驱羊”,金国就此站稳脚,辽朝则一蹶不振。难度爆表,排第一,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