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合肥人,今年去一趟南京,不得不承认南京跟合肥有很大的差别
发布时间:2025-10-27 08:42 浏览量:2
“小方啊,不是阿姨说你,你们合肥再怎么发展,也终究是个‘县城’,跟我们南京没法比。当初婉婉要嫁给你,我们全家都不同意,现在看来,她跟着你还是受委屈了。”
丈母娘刘桂芬端着一盘切好的哈密瓜从厨房出来,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天气怎么样,但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我的心口上。
客厅里那台六十寸的大电视正放着新闻,声音不大,却在此刻显得格外刺耳。我老婆苏婉的脸“刷”地一下就白了,她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被她妈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我能感觉到,我岳父苏振华虽然在看报纸,但他的耳朵,连同整个客厅的空气,都竖起来听着这边的动静。
而这一切,都要从我今年决定带老婆回她娘家,在南京多住几天说起。
我叫方建明,土生土长的合肥人。我和老婆苏婉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她不顾家里反对,跟着我回了合肥。这些年,合肥发展得快,我们俩也算争气,我在一家新能源车企做工程师,一年下来收入还算可观。苏婉在重点中学当老师,稳定又体面。我们在合肥最好的区买了房,一百四十平,装修得敞亮又舒服,还有了一辆自己的车。
在合肥,我们是别人眼里的模范夫妻,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我打心底里觉得,我给了苏婉幸福,没让她当初的选择白费。我对合肥这座城市,也充满了自豪感。我们有中科大,有科大讯飞,有蔚来汽车,整个城市日新月异,我觉得我们合肥人走出去,腰杆是硬的。
可这种自信,在踏上南京土地的那一刻,就开始一点点地瓦解。
我们是坐高铁去的南京。一出南京南站,那股子六朝古都的气派就扑面而来。不是说建筑有多新,而是那种沉淀下来的厚重感。我岳父岳母家住在鼓楼区,一个老小区,房子看着有些年头了,但地段是真好,出门走几步就是公园,再远点就是名校。
头两天,气氛还算融洽。丈母娘嘴上说着“小方来了,快歇歇”,手脚麻利地做了一大桌子菜。什么盐水鸭、炖生敲,都是我叫不上名字的南京名菜。吃饭的时候,岳父跟我聊时事,聊行业发展,看上去对我这个女婿还算满意。
可从第三天开始,味道就变了。
那天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电视,电视里正好在播一个关于城市经济的专题片,提到了合肥是“新一线城市”里的黑马。我心里挺得意,笑着说:“妈,您看,我们合肥现在厉害吧。”
丈母娘眼皮都没抬,慢悠悠地说:“再厉害,那也是从‘县城’发展起来的。我们南京不一样,这叫底蕴。你看这秦淮河的水,流了几千年了,那是什么都能比的?”
我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苏婉赶紧打圆场:“妈,建明他们公司现在很厉害的,是行业龙头。”
“龙头?龙头能有几个钱?”丈母-娘瞥了我一眼,“婉婉,不是我说你,你看你表姐,嫁了个南京本地的,人家老公在银行上班,去年在河西又买了套大平层。你呢?跟着小方在合肥,那房子一个月才几个钱一平?我们南京这边,零头都比你们那贵。”
我心里堵得慌,像塞了一团湿棉花。我一个月工资两万多,加上年终奖,一年四十万稳稳的,在合肥绝对算高收入了。可在丈母娘嘴里,好像成了要饭的。
我忍着气,没说话。苏婉看我脸色不好,就拉着我说出去散散步。走在南京夜晚的街道上,看着古老的城墙和现代的霓虹交相辉映,我心里五味杂陈。
“建明,你别往心里去,我妈就那样,说话直。”苏婉小心翼翼地看着我。
我勉强笑了笑:“没事,妈也是为你好。”可我自己知道,那根刺已经扎下了。
接下来的几天,这种“对比”无处不在。家里来了亲戚,丈母娘拉着我,像介绍什么稀罕物一样:“这是婉婉老公,合肥来的。人是挺老实的。”那语气,就差直接说“乡下来的”了。
亲戚们打量我的眼神,也充满了审视和好奇。他们会问我:“小方,你们合肥现在房价多少了?哦,才两三万啊,那是不贵。”“你们平时都吃什么啊?也吃鸭子吗?跟我们南京的盐水鸭比怎么样?”
我感觉自己不像个女婿,倒像个来自贫困地区的考察代表,一言一行都被放在放大镜下研究。而我引以为傲的工作、收入、房子,在他们“南京”这个金字招牌面前,都显得那么黯淡无光。
最让我难受的一次,是岳父带我参加他的一个老战友聚会。席间,大家聊起各自的子女。一个大叔拍着岳父的肩膀说:“老苏,你福气好啊,女儿女婿都是人中龙凤。”
岳父干笑两声,喝了口酒,说:“嗨,什么龙凤,我家这个,在合肥呢。比不上你们,都在南京,离得近,想见就见了。”
就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他没有明说,但那份遗憾和无奈,在座的谁听不出来?那天晚上,我喝了很多酒,回去的路上,苏婉扶着我,我借着酒劲,第一次跟她发了火。
“我是不是给你丢人了?是不是觉得嫁给我这个合肥人,让你在家人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我甩开她的手,冲她吼道。
苏婉愣住了,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建明,你胡说什么呢?”
“我胡说?”我冷笑,“你爸妈那话里话外的意思,你听不出来?他们觉得你嫁亏了!觉得我配不上你这个南京大小姐!”
那天晚上,我们大吵一架,不欢而散。回到岳父岳母家,我们俩谁也不理谁。我能感觉到,丈母娘看我的眼神,更加轻蔑了。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开头那一幕。
那天下午,苏婉接了个电话,是她以前在南京的一个同学,约她晚上聚会。苏婉本想带我一起去,可我一想到又要面对那些审视的目光,就找借口说累了,不去。
苏婉一个人走了。我留在家里,和岳父岳母一起吃晚饭。饭桌上,气氛尴尬到了极点。吃完饭,我坐在沙发上,岳父看报纸,岳母在厨房洗碗。过了一会儿,她端着水果出来,就说了那句让我彻底崩溃的话。
“你们合肥再怎么发展,也终究是个‘县城’……”
当“委屈”两个字从她嘴里吐出来的时候,我浑身的血液都冲上了头顶。这些天积压的憋屈、愤怒、不甘,在这一刻全炸了。
我“噌”地一下从沙发上站起来,死死地盯着她:“阿姨,在你眼里,是不是只有南京才叫城市,我们合肥人就活该被看不起?”
刘桂芬被我的反应吓了一跳,但随即脸上就挂上了冷笑:“怎么?我说错了吗?你看看你,婉婉跟你吵个架,你一个大男人就甩脸子。我们南京男人,可不会这么小家子气。”
“小家子气?”我气得浑身发抖,“我辛辛苦苦工作,赚钱养家,我在合肥有房有车,我哪点对不起苏婉了?就因为我不是南京人,我就活该被你们这样贬低、这样羞辱吗?”
“羞辱你?小方,你太敏感了。我们只是实事求是。”岳父也放下了报纸,皱着眉头说,“当初我们是不同意婉婉嫁去合肥,南京机会这么多,她非要跟你走。我们当父母的,心疼女儿有错吗?”
“心疼?你们那是心疼吗?你们那是虚荣!是觉得女儿嫁到外地,丢了你们南京人的面子!”我把所有不敢说的话都吼了出来。
就在这时,门“咔哒”一声开了。苏婉站在门口,脸色惨白,手里还提着给他们买的糕点。她显然是听到了我们刚才的争吵。
“妈!爸!你们够了!”苏婉的声音带着哭腔,她冲进来,把我护在身后,像一只愤怒的母鸡。“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对建明?他是我丈夫!是我自己选的!”
刘桂芬一看女儿这个态度,火气也上来了:“我们说他两句怎么了?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为了一个外地人,跟自己爸妈大吼大叫,你还有没有规矩了?”
“规矩?你们跟我讲规矩,你们尊重过我,尊重过我的丈夫吗?”苏婉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她从包里掏出手机,点开了一段录音。
那是我和苏婉吵架那晚,她一个人出去后录下的。录音里,是她和她母亲的对话。
“妈,你以后能不能别在建明面前说那些话了?他心里难受。”这是苏婉的声音。
“我说的都是实话。他一个合肥的,能给你什么?你看看你,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我今天看到你那镯子,还是前年买的吧?你表姐上个月刚换了卡地亚。”这是丈母娘的声音。
“我不在乎那些!建明对我好就够了!我们俩在合肥过得很好,我们有自己的家,我们很幸福!”
“好?好什么好?你就是死鸭子嘴硬!我告诉你,我已经托人给你在南京找好工作了,就在银行,比你当老师强一百倍!你找个机会跟小方提离婚,赶紧回来!妈还能给你再找个更好的!”
录音放到这里,客厅里死一般的寂静。我整个人都僵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苏婉。我以为她和我吵架后,会向她父母抱怨,甚至后悔。我万万没想到,她一直在为我,为我们这个家,跟她的父母抗争。
刘桂芬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指着苏婉,气得说不出话来:“你……你竟然录音?”
苏婉没理她,她关掉录音,通红着眼睛看着我,一字一句地说:“方建明,你听清楚了。我苏婉,从来没有因为你是合肥人而看不起你。我最后悔的,不是嫁给你,而是让你跟我一起回来,受这份委屈!”
她说完,又转向她父母:“爸,妈,当初你们给我在南京安排工作,让我跟建明分手,我没同意。现在,你们又逼我离婚。你们到底是我爸妈,还是觉得我只是你们用来攀比的工具?”
“我告诉你们,方建明是我丈夫,合肥就是我的家!你们要是再这样对他,那这个娘家,我以后也不回了!”
苏婉的这番话,像一道惊雷,劈在每个人的心上。我看着她决绝的眼神,看着她因为激动而颤抖的肩膀,心里翻江倒海。我这个大男人,竟然因为一点可怜的自尊心,怀疑她,误会她,甚至对她发火。我真是混蛋!
我一把拉住苏婉的手,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声音哽咽:“婉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不好,是我小心眼了……”
那天晚上,我们连夜收拾东西,离开了那个让我感到窒息的家。在回合肥的高铁上,苏婉靠在我的肩膀上,我们一路无话,但手却紧紧握在一起。
回到我们合肥的家,打开门,看着熟悉的客厅,闻着家里独有的味道,我从未觉得如此安心。我给苏婉倒了杯热水,坐在她身边,轻声说:“那份银行的工作,你怎么从来没跟我提过?”
苏婉喝了口水,笑了笑:“提那个干嘛?让你有压力吗?我选的是你,又不是城市。南京再好,没有你,对我来说也只是个伤心地。合肥对我来说,以前是陌生的,但因为有你,这里才是家。”
我听着她的话,眼泪再也忍不住了。是啊,城市的差距,真的那么重要吗?所谓的底蕴,所谓的房价,所谓的面子,在两个人同心同德的感情面前,又算得了什么?是我自己,被那虚无的“城市鄙视链”困住了心魔,差点毁了我们之间最珍贵的东西。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去过南京。岳父岳母打来过几次电话,苏婉接的,语气很平淡。我知道,那道裂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弥补的。
但我也不在乎了。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和家庭上。去年,我因为项目表现出色,升了主管,薪水也翻了一番。我们换了一辆更好的车,还计划着在湖边再买一套度假房。
苏婉还是在她的学校当老师,带的班级成绩年年第一,桃李满天下。我们周末会去大蜀山爬山,去巢湖边看日落,小日子过得比谁都舒坦。
合肥这座城市,依然在飞速发展,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我依然为它感到骄傲,但我的骄傲,不再是为了向谁证明什么。我的底气,来源于我的事业,来源于我的家庭,更来源于我身边这个愿意陪我一起奋斗的女人。
南京是座伟大的城市,但我的家在合肥。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