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偷偷给我转了500万,让我千万别告诉丈夫,一年后我泪流满面

发布时间:2025-10-26 22:54  浏览量:2

当我终于明白那五百万背后真正的含义时,我独自站在公公空荡荡的房间里,背靠着他那张硬邦邦的旧木床,哭得浑身发抖,几乎喘不过气来。

整整一年,这笔巨款像一块烧红的烙铁,沉默地躺在我的银行账户里。它是我和丈夫高进之间一道无形的墙,是公公高远江托付给我,而我却无法言说的沉重秘密。我曾无数次在深夜里辗转反侧,猜测着他这么做的用意,感受着那份信任背后令人不安的重量。

而这一切,都始于一年前那个再也普通不过的午后,阳光暖洋洋地洒进来,空气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而安详。

第1章 一笔天降的巨款

那天下午,婆婆张桂芳拉着几个老姐妹去逛新开的商场,家里难得地安静。我正在厨房里慢悠悠地准备晚饭,盘算着公公的口味。他最近胃口一直不太好,总说吃什么都没味道,人也清瘦了不少。

“林岚,你过来一下。”

公公高远江的声音从书房传来,有些沙哑,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肃。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擦了擦手,解下围裙走了过去。

公公的书房总是那副老样子,一排深棕色的书柜,里面塞满了各种泛黄的旧书和一些他年轻时得的奖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陈旧纸张的味道。他正坐在那张用了几十年的红木书桌后,背挺得笔直,但花白的头发在午后的光线下显得格外稀疏。

他没让我坐,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银行卡,轻轻推到我面前。

“这里面,有五百万。”他看着我,眼神异常平静,却又深不见底,“我今天已经转到你名下了。密码是你的生日。”

我脑子里“嗡”的一声,彻底懵了。五百万?转给我?

“爸,这……这是什么意思?我不能要。”我下意识地把卡推了回去,手心因为紧张冒出了一层细汗。我们家境尚可,高进自己开了家小公司,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这五百万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

“听我说完。”公公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他把卡又推了回来,这次,他的手按在了卡上,不让我再动。“这钱,是给你的,也是给这个家的。但你必须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我几乎是屏着呼吸问。

“千万,千万不能告诉高进。”他一字一顿,每个字都像一颗石子,重重地砸在我心上,“一个字都不能提。就当没这回事,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

我的大脑一片混乱。不告诉高进?为什么?他是他唯一的儿子啊。这笔钱,无论怎么说,也该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事,为什么要绕过他,交给我一个儿媳妇?

“爸,这到底是为什么?高进是您儿子,这么大的事,我瞒着他,这……这不合适。”我急得脸都红了,试图从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找到一丝解释。

公该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眼神里多了一丝疲惫和落寞。“高进的性子,你比我清楚。他有冲劲,有想法,但就是太急了,沉不住气。这几年公司刚起步,看着还行,但根基不稳。这笔钱要是让他知道了,以他的脾气,不是拿去盲目扩张,就是会动些别的念头。钱到了他手里,就不是钱了,是一团火,会烧手。”

他顿了顿,端起桌上那把用了多年的紫砂壶,给自己倒了杯凉透了的茶,慢慢喝了一口。

“林岚,你不一样。”他放下茶杯,目光重新落在我身上,“你稳重,细心,知道什么叫过日子。这钱放在你这里,我放心。你记着,这笔钱是这个家的‘压舱石’,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的底牌。以后……万一家里有个什么风浪,或者孩子们上学、成家,需要大笔开销的时候,你再拿出来。在那之前,就让它安安静静地躺着。”

公公的话,像是一份沉甸甸的遗嘱。我心里慌得厉害,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爸,您身体是不是……”

“我身体好得很。”他立刻打断了我,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快,仿佛我的猜测是对他的一种冒犯,“就是年纪大了,想提前做点安排。行了,就这么定了。你答应不答应?”

我看着他那双浑浊但异常坚定的眼睛,再看看桌上那张薄薄的银行卡,它此刻在我眼里却重如千斤。我能说什么?我能拒绝吗?拒绝,似乎就是辜负了他这份沉重的信任。

“……我答应您。”我艰难地点了点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

“记住你的话。”公公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放松的神情,他挥了挥手,“去忙吧,晚饭做点清淡的。”

我捏着那张银行卡,浑浑噩噩地走出书房,感觉像是做了一场荒诞的梦。厨房里,锅里的水已经烧开了,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可我却感觉浑身冰冷。

这个秘密,从这一刻起,就成了我心头的一座大山。

第2章 沉默的茶壶

日子照旧,波澜不惊地过着。

那张存有五百万的银行卡被我用一个旧首饰盒装着,塞进了衣柜最深的角落,仿佛这样就能把它连同那个秘密一起封存起来。

高进的公司业务繁忙,每天早出晚归,回家时总是带着一身疲惫。他会和我聊聊公司的新项目,抱怨一下难缠的客户,或者兴奋地规划着未来的蓝图。每当这时,我都会心虚地避开他的眼睛,生怕他从我的眼神里看出什么端倪。

有好几次,当他为了一个项目的启动资金而四处奔波,甚至低声下气地去求人的时候,我嘴边的话几次都差点脱口而出。我想告诉他,我们有钱,有足够的钱让他不必这么辛苦,不必看人脸色。

但每次话到嘴边,我都会想起公公那双严肃的眼睛和他那句“千万不能告诉高进”。

我只能把话咽回去,然后默默地给他多做几道他爱吃的菜,或者在他深夜回家时,为他留一盏温暖的灯。我的关心,只能用这些微不足道的方式来表达。

这种隐瞒让我备受煎熬。我觉得自己像个背叛者,背叛了我们夫妻之间本应有的坦诚。

而公公高远江,自从那天之后,变得比以前更加沉默了。

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书房里,看书,写字,或者只是对着窗外发呆。他吃饭吃得越来越少,原本还算硬朗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婆婆张桂芳总是在饭桌上念叨他,说他挑食,说他跟自己过不去。

“老高,你看看你,这鱼多新鲜,你怎么就动一筷子?这青菜我特地给你做得烂烂的,你又嫌没味道。你到底想吃什么?”

公公总是摆摆手,淡淡地说:“没什么胃口。”

高进也劝过几次:“爸,要不我带您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吧?总不吃饭也不是个事儿。”

“不用,老毛病了。”公公的回答永远是这句,语气里带着不容置喙的固执。

我看着他日渐憔悴的面容,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那五百万的秘密,像一根刺,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事情绝非“提前安排”那么简单。

我开始更频繁地往公公的书房跑,借着送水果、送茶水的名义,想多陪陪他,也想从蛛丝马迹里找到答案。

他的书桌上,永远放着那把老旧的紫砂茶壶。壶身已经养得油光发亮,呈现出一种温润的暗红色。我记得高进说过,这把壶是爷爷传下来的,公公宝贝得不得了,每天都要亲自擦拭。

以前,他总爱泡上一壶浓浓的铁观音,书房里茶香四溢。但现在,那把壶大多数时候都是空的,冷的。他只是习惯性地把它放在手边,用干枯的手指一遍遍地摩挲着。

那把沉默的茶壶,就像他自己一样,将所有的心事都封存在了里面,密不透风。

有一次,我给他端去一碗刚炖好的银耳羹,他难得地没有拒绝。我趁机试探着问:“爸,您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高进他……其实很懂事,也很有担当了。您有什么事,可以跟他商量,他能扛得住的。”

公公拿着勺子的手顿了一下,抬起头看了我一眼。那一眼,很复杂,有欣慰,有无奈,还有一丝我读不懂的悲凉。

“他有你就够了。”他低声说了一句,然后就埋头小口小口地喝着银耳羹,再也没说一句话。

我的心,在那一刻,沉到了谷底。

我开始害怕,害怕那个“万不得已”的时候会突然到来,而我却毫无准备。

第3章 第一道裂痕

平静的日子,在初冬的一个傍晚被彻底打破了。

高进那天回来得特别晚,一进门,我就闻到他身上浓重的酒气和一股颓丧的气息。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换鞋,而是直接把自己摔进了沙发里,双手插在头发里,一言不发。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我给他倒了杯温水,挨着他坐下。

他抬起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声音沙哑得厉害:“完了,林岚,全完了。”

我的心猛地一揪。

原来,他一直在跟进的一个大项目,也是他公司今年最大的一笔订单,被合作方临时变卦,单方面撕毁了合同。为了这个项目,高进几乎押上了公司的全部流动资金,还从外面借了一部分。现在,项目黄了,前期投入打了水漂,更要命的是,银行的贷款和供应商的货款马上就要到期了。

“差多少?”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三百多万……”高进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我把能抵押的都抵押了,车子也准备卖了,但还是差一大截。我找遍了所有能开口的朋友,没人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林岚,我可能……要破产了。”

三百多万。

这个数字像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我。我衣柜最深处的那个首饰盒里,就静静地躺着五百万。

那一刻,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公公说的“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是就是现在?

高进的痛苦,他的无助,像一把钳子紧紧地夹住了我的心脏。他是我的丈夫,是我孩子的父亲,我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逼到绝境,而我却守着一笔巨款无动于衷?

那个晚上,我一夜没睡。

我悄悄地走到公公的房门外,想去和他谈谈。可是,我听到里面传来他压抑的、断断续续的咳嗽声,一声又一声,像一把小锤子,敲在我的心上。我伸出的手,最终还是无力地垂下了。

第二天一早,我顶着两个黑眼圈,找到了正在院子里打理花草的公公。

“爸,”我鼓足了所有的勇气,开口道,“高进的公司……出事了。”

我把情况简单说了一遍,然后紧张地看着他,等待他的反应。

公公停下了手里的活,直起身子,沉默地看着远处枯黄的梧桐树叶。过了很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年轻人,受点挫折是好事。让他自己去想办法。摔倒了,得自己爬起来。”

“可是,这次不一样!”我急了,“这不是小挫折,这可能会让他一蹶不振!爸,我知道您有您的考虑,但是现在……”

“但是现在也不是时候。”他打断了我,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我跟你说的话,你忘了?”

“我没忘!”我的眼泪差点涌出来,“可是爸,那是您儿子!他现在快撑不下去了!我们是一家人啊!”

“正因为是一家人,才不能让他养成依赖的习惯。”公公转过身,不再看我,“这件事,你不要管。钱,一个子儿也不能动。”

他的态度坚决得像一块铁。

我彻底愣住了。我无法理解。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在他眼里,儿子的事业和前途,还比不上他那个固执的原则重要吗?他口口声声说钱是给这个家的,可现在家里的顶梁柱都要塌了,他却不准动用那块“压舱石”。

那天,是我第一次对公公的决定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和不满。

回到房间,看着镜子里自己憔悴的脸,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和分裂。一边是陷入绝境、急需帮助的丈夫,一边是固执己见、严守秘密的公公。我被夹在中间,动弹不得。

我和高进之间,也出现了第一道裂痕。

因为我拿不出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只能反复说一些“我们一起想办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之类的空洞安慰,高进的耐心渐渐被消磨殆尽。

一次,他又因为一笔催款电话而烦躁不安,对我吼道:“你想什么办法?你能有什么办法!林岚,你根本不明白我现在的压力有多大!”

我看着他通红的眼睛,心如刀割,却一句话也反驳不了。

是啊,我有什么办法?我明明有最好的办法,却不能说,不能用。这个秘密,正在慢慢地侵蚀我的婚姻,我的家庭。

第4章 压垮骆驼的稻草

高进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默,也越来越暴躁。

他卖掉了心爱的车,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地借钱,但凑到的钱对于巨大的窟窿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他整夜整夜地失眠,坐在客厅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整个家都笼罩在一片低气压之中。

婆婆看着儿子日渐消瘦,急得天天抹眼泪,嘴里不停地埋怨公公心狠。

“老高,你倒是说句话啊!那是你亲儿子!你就眼睁睁看着他往火坑里跳?你那些老战友、老同事,哪个没点门路,你拉下老脸去问问,总比现在干看着强吧?”

公公依旧是那副雷打不动的样子,坐在他的书桌后,捧着一本旧书,头也不抬地说:“路是他自己选的,坎儿也得他自己迈。”

家里几乎每天都会因为这件事爆发争吵。婆婆的哭诉,高进的叹息,公公的沉默,像三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而我,作为那个怀揣着最终解决方案的人,却只能像个局外人一样,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高进开始怀疑我。

他觉得我变了,变得冷漠,变得不关心他。有一次,他喝多了,拉着我的手,眼睛通红地问我:“林岚,你是不是觉得我没用了?所以连句贴心话都懒得跟我说了?我记得以前,不管我遇到多大的事,你都会陪着我,支持我。现在呢?你每天除了做饭,就是发呆。这个家,你是不是不想要了?”

他的话像一把刀,狠狠地插在我的心上。

我多想抱着他,告诉他真相。告诉他我不是不关心他,我只是被一个承诺给捆住了手脚。

可是我不能。

我只能一遍遍地摇头,流着泪说:“不是的,高进,你相信我,我一直在。”

我的苍白解释,在他看来,不过是敷衍。我们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我们开始分房睡,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儿子的幼儿园学费。

那天,老师打来电话,委婉地提醒我,这个学期的学费还没有交。我这才猛然想起,因为家里最近一团糟,高进公司的账户被冻结,我们手头的现金流已经断了。

挂了电话,我拿着缴费单,找到了正在阳台发呆的高进。

“高进,孩子的学费……”

他看了一眼缴费单上的数字,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我知道了,我明天想办法。”

“明天?明天就是最后期限了。”

“那你要我怎么样!”他突然爆发了,声音嘶哑地对我吼道,“我去偷?去抢吗?我他妈现在连一千块都拿不出来!你知不知道!”

他的怒吼声惊动了屋里的两位老人。

婆婆冲了出来,一把将高进护在身后,对着我哭喊道:“林岚啊,你这是要逼死他吗?他都这样了,你还拿这点小事来烦他!”

我拿着那张薄薄的缴费单,感觉它有千斤重。我看着眼前这个为了几千块学费而崩溃的丈夫,看着那个不分青红皂白指责我的婆婆,再想到书房里那个冷漠固执的公公。

一股巨大的委屈和愤怒,瞬间冲垮了我所有的理智。

“我逼他?我烦他?”我笑了,眼泪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是,几千块是小事,可现在连这点小事我们都解决不了了!这个家到底是怎么了?”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转身冲进了卧室,从衣柜最深处翻出了那个首饰盒,拿出那张银行卡,像拿着一枚炸弹一样,冲回了客厅。

我把它狠狠地拍在茶几上,对着所有人,歇斯底里地喊道:“钱!你们不是要钱吗?这里有!足够了!”

高进、婆婆,都愣住了。

高进拿起那张卡,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震惊:“这是什么?”

“你问你爸!”我指着从书房闻声走出来的公公,积压了一年的委屈和压力在这一刻全部爆发,“你问问他!这卡里有五百万!是爸一年前就给我的!他让我瞒着你,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现在!你告诉我!到底什么时候才算是万不得已!是不是要等你彻底垮了,这个家散了,才算!”

我的声音在空旷的客厅里回荡,带着哭腔和颤抖。

整个世界,仿佛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高进的目光从我脸上,缓缓移到他父亲的脸上,难以置信地问:“爸,她说的是真的?”

公公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没有看高进,而是死死地盯着我,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突然,他身子一晃,整个人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爸!”

“老高!”

客厅里,响起一片惊恐的尖叫。

第55章 一封未寄出的信

医院的走廊里,消毒水的味道浓得呛人。

我们守在急救室外,每一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高进蹲在墙角,双手抱着头,一言不发。婆婆靠在墙上,不停地哭泣,嘴里反复念叨着:“都怪我,都怪我……”

而我,像一个被抽空了灵魂的木偶,呆呆地坐着。公公倒下的那一幕,在我脑海里反复重播。是我,是我把他气倒的。如果我能再忍一忍,如果我没有那么冲动……

几个小时后,急救室的门终于开了。

医生摘下口罩,表情凝重地告诉我们:“病人暂时脱离危险了,但情况不容乐观。是肝癌,晚期,已经全身扩散了。”

肝癌晚期。

这四个字,像一颗炸雷,在我们头顶炸响。

我瞬间明白了。所有的一切,都有了答案。

他为什么日渐消瘦,为什么食欲不振,为什么固执地不肯去医院,为什么要把那五百万提前交给我,又为什么千叮万嘱不能告诉高进……

他不是心狠,不是固执,他只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为我们安排好一切。他怕高进年轻气盛,守不住这笔救命钱;他怕我们知道他的病情,为他高昂的治疗费拖垮这个家。他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扛下所有。

高进猛地站起来,冲到医生面前,抓住他的胳膊,声音颤抖地问:“医生,还有办法吗?不管花多少钱,用最好的药,求求你,救救我爸!”

医生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尽力而为吧。剩下的时间,多陪陪老人家。”

我们都崩溃了。

回到家里,婆婆哭晕了过去。我安顿好她,和高进一起去收拾公公住院需要的东西。

走进那间熟悉的书房,一切还是老样子,只是那个每天坐在书桌后的人,此刻正躺在冰冷的病床上。

高进走到书桌前,手颤抖地抚摸着那把紫砂茶壶,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我真是个混蛋……”他哽咽着,“我爸都病成这样了,我竟然一点都没发现。我还在为公司那点破事跟他置气,我……”

他一拳砸在桌子上,痛苦地抽泣起来。

我走过去,想安慰他,却在整理书桌时,发现一本书里夹着一个信封。信封已经泛黄,上面写着三个字:给高进。

没有邮票,没有地址。这是一封从未打算寄出的信。

我和高进对视一眼,他颤抖着手,打开了信封。

信纸是那种老式的稿纸,上面的字迹,是公公熟悉的、苍劲有力的钢笔字。

“进儿: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爸大概已经不在了。不要难过,人总有这么一天。

爸这一辈子,没什么大本事,也没给你留下什么金山银山。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有你这么个儿子,还有林岚这么个好儿媳。

那五百万,是爸一辈子的积蓄,还有你爷爷奶奶留下的一些老本。本来,是想等你们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但爸的身体,等不到了。

爸知道你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但你的性子太急,容易冲动。爸怕我走后,你拿着这笔钱去冒险,万一有个闪失,这个家就难了。所以,我把钱交给了林岚。

林岚是个好孩子,她稳重、顾家,有她帮你守着这个家,爸走得也安心。你不要怪她瞒着你,这一切都是爸的主意,是爸逼她这么做的。这一年,难为她了。

儿子,生意失败了,可以重来。家没了,就什么都没了。以后,要多听听林岚的意见,好好对她。你们俩好好的,爸在天上看着,也就放心了。

照顾好。

父:高远江”

信不长,高进却读了很久很久。当他读完最后一个字,已经泣不成声。他紧紧地攥着那封信,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像个孩子一样,哭得撕心裂肺。

我也早已泪流满面。

原来,公公什么都知道。他知道高进的雄心,也知道他的软肋;他看到了我的为难,也理解我的煎熬。他用他沉默的方式,规划好了一切,也承受了一切。

那把沉默的茶壶,装的不是茶,而是一个父亲对儿子、对整个家庭,深沉如海、却无法言说的爱。

第66章 最后的时光

公公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

他醒来后,精神很差,但意识是清醒的。看到我们围在床边,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歉意。

“让你们……担心了。”他的声音微弱得像风中的残烛。

高进扑通一声跪在床边,握住他干枯的手,泣不成声:“爸,对不起!儿子不孝!对不起!”

公公费力地抬起手,想去摸摸他的头,却又无力地垂下。他转头看向我,眼神里满是愧疚:“林岚,爸……对不住你。”

我摇着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爸,您别这么说,是我不好,是我太冲动了……”

一家人,在病床前,哭成了一团。所有的隔阂、误解、埋怨,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都烟消云散。

从那天起,我们一家人前所未有地团结在了一起。高进放下了公司的所有事务,和我们一起,全心全意地照顾公公。

我们用那五百万,为公公请了最好的医生,用了最好的药。钱在这个时候,终于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但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它能买来昂贵的药物,却买不回宝贵的时间。

高进像是变了一个人。他不再谈论他的项目和野心,每天都守在病床前,给公公喂饭、擦身、按摩。他开始陪着公公聊天,聊他小时候的糗事,聊他第一次拿到奖状时公公脸上的笑容,聊那些被我们忽略了太久的、温暖的过往。

公公的话很少,大多数时候,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嘴角偶尔会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有一次,高进给他读报纸,读到一则关于年轻人创业成功的新闻,他下意识地停住了。

公公却缓缓开口:“进儿,爸不是……不相信你的能力。爸只是……怕你太辛苦。路,要一步一步走,才稳。”

高进的眼睛红了,他用力地点点头:“爸,我懂了,我都懂了。”

那段日子,虽然沉重,却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温情。我们一家人,仿佛要把过去几十年错过的沟通,都在这最后的时光里补回来。

公公是在一个有阳光的午后离开的。

他走得很安详,临走前,把我们都叫到床前。他拉着我和高进的手,交叠在一起,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但我们都看懂了他的口型。

他说的是:“好好过。”

第7章 一年之后

公公走后的一年里,我们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进没有再去碰他那个半死不活的公司。他用剩下的一部分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然后踏踏实实地找了一份工作。虽然不再是自己当老板,但他的心态平和了许多,每天按时回家,陪我,陪孩子,脸上有了久违的踏实和安稳。

婆婆在最初的悲痛过后,也慢慢走了出来。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念叨,变得温和了许多。我们婆媳俩,比以前更亲近了。

那笔钱,我们没有再动用。它依然静静地躺在那个账户里,成了我们这个家真正的“压舱石”。只是它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它不再是一个沉重的秘密,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父爱,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彼此。

一年后的忌日,我独自打扫公公的书房。

房间里的一切都保持着他生前的样子,书桌上,那把紫砂茶壶依旧安静地放在那里。我拿起抹布,像他生前那样,仔仔细细地擦拭着。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壶身上,泛起温润的光泽。我仿佛又看到了公公坐在书桌后,用他那双布满皱纹的手,一遍又一遍摩挲着这把茶壶的样子。

我终于明白,他托付给我的,从来就不是那五百万,而是一个家的未来,一份深沉到无法言说的爱与责任。他用他的沉默和固执,为我们挡住了人生最大的风浪。

而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读懂他。

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汹涌而出。我背靠着他睡过的那张硬邦邦的旧木床,任由泪水浸湿衣襟,哭得浑身发抖,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泪水里,有失去亲人的悲痛,有对他深深的愧疚,但更多的,是无尽的感激和被爱包裹的温暖。

高进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他没有说话,只是从身后轻轻地抱住了我,把他的下巴抵在我的头顶。

“别哭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爸看见了,会心疼的。”

我转过身,埋在他的怀里,用力地点了点头。

窗外,阳光正好,岁月静好。

我知道,从今以后,我们会带着公公那份沉甸甸的爱,好好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