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为什么没有赢过一次网暴?

发布时间:2025-09-27 19:34  浏览量:1

引言:原创文章,请勿抄袭

网络上常常有一种声音叫“河南人从来没有赢过一次网暴,但也从来没有失去过一次民族大义”。河南人为什么没有赢得过一次网暴?是因为河南人不善言辞么?当然不是,看看历史上的锦绣文章、诗词歌赋,就知道河南人心中有大义,腹中有诗书。那么,河南人为什么不为被网曝辩解?

网络上有个名词叫“键盘侠”,这个名词绝对与河南人无法挂钩。因为河南人连被别人委屈、抹黑、谩骂、诋毁都不肯为自己辩解,又怎么会躲在黑暗角落里去喷他人呢。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山不声而大,海不响而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厚重大义的河南人不为自己的不平而鸣,不为被抹黑而喊,不为被误解而叫屈,为什么?因为河南人知道,人被狗咬了,人不能回嘴去咬狗,没有这样的道理。

那些抹黑河南人的人,他们无论是不明真相还是故意为之,对于河南人来说都不值一顾。你跟那些故意黑河南和河南人的人辩解,人家就是明摆着黑你的,会听你辩解?所以对那些对河南人满心敌意的人,辩解没有用。很多黑河南人的人,他们也知道自己所说的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河南人跟这样的人辩解吗?什么叫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河南人向那些不明真相人云亦云黑河南人的人辩解吗?当然没必要,一个不明真相也从来不愿意去了解真相的墙头草,即便你今天说服了他,一转脸他就又被谣言征服了。墙头草嘛,即便你今天把他扶正了,一阵微风过后,他就又倒了。所以,河南人不做这样的无用功。

抗日名将吉鸿昌、杨靖宇这样的河南籍民族英雄,哪一个是靠著书立说、靠口舌之利抗日救国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河南人知道,有些事鼓唇摇舌获利毫无意义,报效国家、拯救民族危亡唯有靠身体力行。杨靖宇将军被叛徒们轮番出卖,河南人没有去责难谁,因为河南人知道,责难于事无补。

抗日战争前,河南有3200万人,抗战结束,河南人只剩下了1900万人,这还是抗战期间没有间断生孩子的情况下。有人粗略统计,抗战期间河南军民损失高达1453万人,半个河南省的人都打没了。半个河南的人都死在了日本鬼子侵华战争中,家家跟鬼子有仇,人人跟鬼子有恨。所以,整个抗战期间,河南没有大汉奸。反观一些地方(这里省略一万字)。

有人诋毁河南人没有祠堂,只是一个抗战,两个河南人就有一个因为那场战争丢了命,家族里的祠堂都拆了给国军和八路军修工事。为了国家存亡、民族生死,河南人没有舍不得的,祠堂、生命,一切都可以贡献给国家和人民。河南人知道,践行大义靠的是行而不是言。

河南是产生圣人的地方,中国的圣人只出在两个省,一个是河南,另一个是山东。山东出了兵圣孙武子、儒圣孔子、亚圣孟子。而河南的圣人几乎各地都有,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道圣老子、酒圣杜康、谋圣张良、兵圣吴起(兵家亚圣)等,其余如吕尚(姜子牙)、伊尹、鬼谷子、岳飞、号称小李杜李商隐、杨靖宇等等不胜枚举。河南的圣人、大家若星河灿烂,又似百花斗艳。

河南人在一代代先贤圣人的教诲下,耳濡目染的都是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在河南,一个谋生人走到一个农家去讨口水喝,哪怕家里只剩下一个馒头,农家人也会问原来的人饿不饿。在圣贤们的浸润下,河南人无论有没有学历,从小听着宣扬家国情怀的豫剧长大,听着祖祖辈辈讲述的英烈故事,早就脱离了那些蝇营狗苟如长舌妇般东家长李家短的低级趣味。

走在河南的街头巷尾,改革开放前还为一日三餐的河南人聚在一起讨论的不是果腹之食,不是御寒之一,而是国家大事。如今的河南,你随便去跟一个农民工聊聊,他们知道川普跟中国打贸易战和关税战,他们知道台湾的台独分子越来越嚣张,他们更知道国家都发展了哪些新的高科技武器。

一个人,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你是无心理会脚下的蚂蚁和蛐蛐的;当你登高望远的时候,你内心所想绝不会是隔壁老张还欠我一根烟。尽管每一个河南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历史的车轮甚至都不屑于碾压自己。但每一个河南人无论穷富,心中都有一个伸张正义的梦想,都有一个为国效命为民请缨的英雄梦。

见过拉车的人吗?或许大家在电影上看过民国时期城市里拉黄包车的车夫,对,就像骆驼祥子那样。拉黄包车的脚夫们除了问你要去哪之外,根本不跟你说一句有的没的的话,因为他要省点力气拉车。

河南人恰恰就是这种拉车人的性情,把钱花在刀刃上,把力气用在工作上。所以如果你留心你会发现,在很多企业里,总是默默无闻的做了很多工作却从不叫苦的是河南人;被批评了还乐呵呵地去改正自己工作不足的是河南人;在单位任劳任怨而不抱怨的是河南人居多。

全国见义勇为人数河南人排第一,河南人总是默默地、不求回报地对陌生人好。救了人往往一声不响的就消失在人群中了,被新闻报道的好人好事只是河南好人的沧海一粟。拼了命做好牺牲准备的救人英雄军人张伟,在跪别母亲的那一刻,他想的不是为父母尽孝,而是为了人民,因为尽孝是小家,尽忠职守为民服务才是军人该有的选择。

张伟跪母

所以,河南人大概从来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从来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口舌之争上。当张伟拼命连救五人累到虚脱感动全网的时候,我想那些毫无根据昧着良心黑河南的人应该会闭嘴吧。这,就是我说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大概率,河南人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说那么多废话有啥用,还不抵做……“,或者是“少说废话,多干活”。所以,河南人从小就知道,口出万言不如前行一步。践行理想的人追求的是梦想成真,而不是痴人说梦。有些事,你不在河南,你理解不了,就像只有河南有胖东来一样。所以胖东来的成功不是因为于东来,而是有了河南这片热土和河南这片热土上无数河南人。

河南的历史上不是灾荒就是兵乱,天灾人祸不断,所以河南人天然的就有互帮互助的情怀。因为在灾荒和战争年代,如果不能相互扶持,各自为战各奔前程的结果肯定是必死无疑。《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有一幕剧,说的是河南一个村子因为天灾人祸没有粮食吃,但剩下的粮食是要用来做种子的。种子是希望,是更多人的命,所以村里的老人自觉地去寻死,目的是剩下口粮做种子。这不是自己淋着雨还要为别人撑伞,这是用自己的死换来别人的生。

最近的网红河南卫辉的李富贵,她的淳朴、爱心感动了全网。其实我关注的不是李富贵感动了全网,而是李富贵的客人成就了李富贵。我想说的是,李富贵没有遇见那么多普普通通淳朴善良有爱心的大爷大妈,不会有今天的李富贵。所以,河南人的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河南人关心他人从来不是虚情假意。

有人说李富贵是一个自己淋着雨还想着为别人撑伞的人,但我觉得比李富贵更有这样爱心的人反倒是河南那些普普通通的人。李富贵的成功不是李富贵个人的努力所致,而是河南人发自心内关心他人的双向奔赴。千千万万个河南人,都是自己淋着雨还要为别人撑伞的人。

大师在教你如何自私,只有河南人教人善与爱

说到双向奔赴,这让我想起了于东来和他的胖东来,崔培军和他的河南矿山机械,他们的成功绝不能用他们个人的努力去解释。因为想他们那样有爱心又特别努力的人全国各地都有,但为什么胖东来、河南矿山机械、李富贵扎堆在河南出现,而不是出现在其他地方呢?当自私成了理所当然,当教别人如何精致利己的人成了大师,这样的地方不会有胖东来,更不会有李富贵。

在商业化无孔不入的今天,在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当下,你是好人、老实人被当成傻子才是我们常见的。互联网上说,70年代女人说男人你是个好人,然后两个人就结婚了;现在女人对男人说你是个好人,然后女人就远离男人了。在一个城市里,你每天见到的人都不一样的情况下,你做一次好人被骗,你做一千次好人照样被骗并不稀奇。所以城市越大,越难出现胖东来和河南矿山,也越难出现李富贵。不是别的地方没好人,而是别的地方能完美双向奔赴的可能性太低。

当你知道河南人在上千年的天灾人祸遭遇中结成了人与人的信任、关爱、彼此相互依靠的那份沉甸甸的人性光辉的时候,你会能知道河南人的心里在想什么。每个人想的都不是口舌争利,都是实干,都是不把力气浪费在摇唇鼓舌上。对于坏人,不必理会;对不明真相的人,无需辩解;对于存心抹黑的人,辩解无用。什么才有用?只有河南人知道,最无用的就是辩解,最有用的是干出结果,把好的结果拿出来。在物欲横流的商业化时代,河南人更像是孤独的殉道者。

对于古代的圣人而言,理解不了大道真谛的人,你就是磨破嘴皮也无法令他悟道,又何必浪费口舌呢。抹黑、攻击、造谣,不会因为你的辩解而消失,只会让更多人看到真相、感受到真相,用实际行动击碎谣言,才能让谣言不再。所以,对于愚者、不明真相者、故意抹黑者不必解释,因为解释他们也不信;对于智者、仁者、惠者亦不必解释,因为谣言止于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