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裁:发现大量利用AI仿冒“于东来”违规营销带货内容,已封禁1000多个黑灰产团伙账号,一企业被罚15万元

发布时间:2025-09-08 13:20  浏览量:3

刚刚,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发文:今年一季度我们发现平台出现大量利用AI仿冒“于东来”语音、形象,违规营销带货的账号和内容,这些黑灰产的行为不仅侵犯了相关企业的权益,还严重误导了消费者。封禁这1000多个黑灰产团伙账号的同时,我们还把相关线索举报给了监管部门。经过调查,泉州市丰泽区市监局没收相关企业违法所得并处罚款15万元。AI带来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被很多黑灰产盯上,针对这些滥用AI的行为抖音一直在重点治理。对于相关违法违规内容,欢迎大家共同监督。

随后,抖音黑板报转发响应:如果发现违规账号和内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举报,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处理。1、点击视频转发按钮,在“举报”中选择“AI生成内容问题”进行举报;2、发送详情至举报邮箱:feedback@douyin.com。

此前,有商家用AI仿冒运动员及其家人带货、利用AI虚假宣传,抖音采取下架、清退措施。

胖东来此前发文追责

2025年2月,胖东来商贸集团发布“胖东来关于侵权行为的处理公示(四)”,称目前网络和实体经营中出现大量利用胖东来名义的各种侵权行为。公示第二条明确指出,胖东来在网络平台发现个别商家,通过AI仿冒于东来先生声音,利用于东来先生肖像博取流量热度,使得相关公众误以为该产品来自胖东来超市,以此进行牟利,此行为不仅侵犯了于东来先生肖像权,也涉嫌虚假商品宣传,胖东来法务正在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责和维权,最大限度的防止大家被误导。

而在更早的2024年11月,胖东来商贸集团就曾发布声明,称公司在第三方网络平台发现多个账号,未经授权擅自利用AI技术手段生成于东来先生的声音,并对于东来先生或公司享有著作权的视频内容进行非法剪辑和篡改,加入AI生成声音及误导性文案后发布,对公众造成误导和混淆。

声明明确表示,“前述行为已侵犯了于东来先生的人格权及著作权,对公司品牌形象造成消极影响。”

胖东来表示,对于此类未经授权,擅自利用AI技术手段和生成画面,实为博取流量而采取的违法侵权行为,对公众造成了误导,破坏了网络生态健康和秩序,表示严厉谴责!严正警告存在上述行为的账号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对于为博取网络关注、获取流量而严重侵犯于东来先生及公司合法权益的,将坚决采取法律措施追究其法律责任!

典型AI内容滥用案例

9月2日,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发布了关于加强治理AI内容滥用的公告。公告称,平台已对违规视频和账号采取下架、清退等措施,并强调AI应用必须合规,任何误用、滥用行为将被严厉打击。

抖音电商近期发现,少数商家和达人存在滥用或误用AI技术的情况,甚至借助AI生成误导内容,损害消费者合法经济权益,扰乱平台正常交易秩序。

具体表现如下:

少数商家利用AI技术生成虚假商品展示、夸大不实的功能宣传内容,误导消费者购买,造成用户财产损失。

利用AI生成虚拟人物冒充真实身份,冠以权威专家、名人的虚假人设进行带货,损害消费者信任,违规变现。

在商品详情页、直播间使用AI生成的虚构测评、编造使用体验,刻意制造虚假口碑,影响消费者理性判断。

以下将通过典型AI内容滥用案例,帮助各位商家及达人理解平台的电商 AI 内容治理规则:

典型违规案例一:

AI仿冒名人带货

少数视频创作者利用AI仿冒名人形象、声音和口型,用于商品宣传,误导不了解的用户下单购买。例如,有账号合成某知名运动员父亲、哥哥的声音,并使用相同文案称“家里要盖新房”,借此博取流量。在这些AI合成视频中,往往挂载骆驼奶粉、土鸡蛋、洗衣液等商品链接,误导消费者下单。目前站内已及时处置相关视频,也呼吁广大创作者尊重名人肖像权,共同维护平台的营商环境。

合规解析:创作者不得利用AI生成虚拟人物或仿冒社会名人、特定专业身份(如军警等),进行带货变现,或通过卖惨方式违规营销。

典型违规案例二:

生成违背常识的AI内容

创作者利用AI创作不符合现实或不存在的商品内容,甚至夸大商品大小、量产等,涉嫌虚假宣传。如,少数创作者在直播间利用AI展示樟树港辣椒丰收的场景,辣椒的数量、分布和植株生长规律完全不符合现实农业,并在口播中夸大种苗的量产,误导消费者下单。

合规解析:创作者不得利用AI生成违背常识、虚构编造等内容,如与农业现实完全违背的内容等。

典型违规案例三:

AI内容与售卖商品完全无关

少数视频创作者利用AI制作与售卖商品完全无关的内容,从而吸引消费者关注。如,创作者实际售卖产品为硫磺润肤露,但利用AI更改各地方新闻报道画面作为素材吸引用户关注后,讲解推销相关商品。

合规解析:创作者不得使用与商品无关的虚假或误导性素材,如篡改新闻报道为虚假商品测评等来吸引关注。

典型违规案例四:

缺少AI自主声明

少数视频创作者未主动添加AI视频声明。

合规解析:用户发布 AI 生成的内容时,需自主声明,不做自主声明,平台会根据规则进行识别和治理。

此前据界面新闻报道,《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9月1日正式生效。

微博:对识别到的AI生成内容添加隐式标识及显式标识

微博发布公告称,站方依据《办法》要求,通过升级产品功能及技术识别手段,对平台内识别到的的AI生成内容依规添加隐式标识及显式标识。

微博还在公告中表示,如用户发表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合成,用户应在“选择内容声明”功能栏中选择“内容由AI生成”。站方在用户自主声明的基础上,还在投诉侧增加 “未添加AI标识”投诉分类,如发现平台用户发布的微博内容包含AI 生成内容但未进行AI 内容标记声明,可以选择此分类进行投诉。

快手发布公告称,平合已上线AI内容标识,会在AI生成的内容中添加“AI生成”显式标识以及嵌入文件元数据中的隐式标识。如果用户上传的内容明确由AI生成或疑似由AI生成,平台会在内容周边进行显著提示。

抖音发布《关于升级AI内容标识功能的公告》,进一步规范平台上的AI内容创作与传播。《公告》显示,抖音已上线两项核心功能:一是AI内容标识功能,协助创作者为AI内容添加提示标识,方便用户辨别;二是AI内容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可识别并写入AI内容的元数据信息,为内容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校对|程鹏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抖音黑板报、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

每日经济新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