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半年,他怒吼:吃我的用我的,还嫌我斤斤计较,当谁傻啊!

发布时间:2025-09-11 23:49  浏览量:1

搬家那天,天气好得出奇,阳光透过没挂窗帘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亮晃晃的光斑。

周明挽着袖子,露出一截结实的小臂,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下来。

他笑着对我说:“微微,你看,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家了。”

我心里一暖,搬家的那点辛苦,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我们是在一个朋友的画展上认识的。他是销售经理,我是自由职业的插画师。他风趣,健谈,懂得恰到好处地夸赞我的作品,而不是空泛地说一句“画得真好”。

他说:“你画里的光影,有种故事感,好像能看到时间在流动。”

就这一句,让我觉得,他是个能懂我的人。

恋爱谈了小半年,一切都顺理成章。他提出同居,理由也很充分:“我们工作都忙,住在一起能多点相处时间。而且,房租水电加起来,肯定比两个人分开住划算。”

我算了一下,确实是这个道理。我的房租三千五,他的四千,合租一个大点的,六千就能搞定,每个月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对于未来,我们有过很美好的设想。一起做饭,一起窝在沙发上看电影,周末去郊外写生,他看书,我画画。

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觉得温馨得冒泡。

于是,我退掉了我的小公寓,把我的画板、颜料、还有那只叫“汤圆”的肥猫,一起搬进了这个我们共同挑选的两居室。

房子是周明找的,他说他路子广。中介费是他砍的价,押金是他付的。

我当时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想把一半的钱转给他。

他大手一挥,笑着说:“微微,跟我还分这么清?以后都是一家人,这些小钱算什么。”

他眼里的真诚,让我把已经点开转账界面的手机,又默默地锁了屏。

是啊,一家人,计较这些,就生分了。

我以为,这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开端。

可我没想到,有些事情,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

新家的第一个周末,我们决定去超市大采购,把冰箱填满。

我列了长长的一张购物清单,从牛奶面包到牛排三文鱼,从厨房调料到卫生纸洗衣液。

推着购物车穿梭在货架之间,那种即将开启新生活的雀跃感,让我的脚步都变得轻快。

周明兴致也很高,他拿了一大包他爱吃的薯片,又挑了最贵的进口啤酒。

“庆祝我们乔迁之喜!”他晃了晃手里的啤酒,笑容灿烂。

我笑着点头,把购物车推向了生鲜区。

满满当当两大车,结账的时候,总共一千三百多。

收银员报出价格的时候,周明正低头回着手机消息,眉头微蹙,似乎在处理工作上的急事。

我自然而然地掏出手机,扫码付款。

走出超市,他还在接着电话,对着那头的人说着“方案没问题”、“客户那边我来搞定”。

他一只手拎着几个最轻的袋子,另一只手举着电话,声音洪亮,充满了自信。

我两只手都提满了沉甸甸的购物袋,勒得我手心发红。

等他打完电话,我们已经走到了停车场。

他长舒一口气,把东西放进后备箱,然后揉了揉我的头发:“辛苦啦,老婆。公司临时有点事,烦死了。”

他很自然地坐进了驾驶座,发动了车子,仿佛刚才那一千三百多的账单,只是一串无关紧要的数字。

我坐在副驾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心里有那么一丝丝的异样。

但很快,我就把这点异样压了下去。

他工作忙,压力大,我应该多体谅他。而且,他之前不是还付了押金吗?我这次付了购物的钱,也算是一种平衡吧。

不要那么计较,微微。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我习惯了早起,做好两个人的早餐。他喜欢吃煎得恰到好处的溏心蛋,而我喜欢全熟的。

我会记得把他换下来的衬衫熨烫平整,挂在衣柜里。

家里的绿植,永远都生机勃勃。地板,永远都干净得能反光。

我享受着这种把一个空间慢慢变成“家”的过程,充满了成就感。

周明也总会夸我:“微微,你真是个宝藏,家里被你收拾得太舒服了。”

每当这时,我都会觉得,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一个月的水电燃气账单出来的时候,是我在手机上收到的推送。

总共五百六十块。

我截图发给了周明,后面跟了一句:“我们一人一半,二百八。”

他回得很快:“收到,老婆大人!”

后面跟了个俏皮的表情包。

但直到第二天,我都没收到他的转账。

我以为他忘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就提了一句:“对了,水电费你转我了吗?”

他正夹起一块我刚烧好的红烧肉,闻言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哎呀!你看我这记性!昨天一忙就给忘了,马上转给你。”

他立刻放下筷子,拿起手机,当着我的面把钱转了过来。

“以后这种事你直接提醒我就行,我脑子有时候不转弯。”他笑着说。

我点点头,没再多想。

谁都有忙忘的时候,这很正常。

但接下来的几个月,类似的事情,开始频繁上演。

家里的洗洁精用完了,沐浴露见底了,酱油醋需要添置了,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通常都是我在网上或者下楼的便利店买的。

金额不大,几十块,一百来块。我每次都会把账单截图发给他,他每次也都答应得好好的。

“收到。”

“好的。”

“等下转你。”

但他的“等下”,有时候是几个小时,有时候是一两天,有时候,干脆就没了下文。

我开始需要隔三差五地提醒他。

“周明,上次买调料的钱你好像还没给我。”

“亲爱的,上周买纸巾的五十八块,你转了吗?”

每一次提醒,我都觉得有点不自在。好像我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催收员,而我们之间,不是亲密的爱人,而是纯粹的账务关系。

周明每次被我提醒,态度都很好。

“哎呀,又忘了!我的错我的错。”

“微微你真是我的小管家,没你不行。”

他会立刻把钱转给我,语气里带着一丝歉疚和宠溺。

可我心里,却渐渐地不那么舒服了。

一次两次是忘记,次次都是忘记,这真的是记性不好的问题吗?

还是说,在他心里,这些本就该由我来承担?

有一次,我们窝在沙发上看电影,电影里演到女主角为了给男主角买一块昂贵的手表,省吃俭用好几个月。

周明突然感慨道:“你看,好的感情,就是不计较得失。”

我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接口:“那也得是双向的付出,而不是一方心安理得地索取。”

空气有短暂的凝固。

周明转过头看我,眼神里有些我读不懂的东西。

他笑了笑,捏了捏我的脸:“想什么呢?我们之间当然是双向的。我对你的心,你还不知道吗?”

他说着,把我搂得更紧了些。

我靠在他的怀里,听着电影里的台词,思绪却飘得很远。

他的心,我真的知道吗?

我知道他会在我来例假的时候,给我冲红糖水。会在我画稿到深夜的时候,给我下一碗热腾腾的面。

这些细节,曾经让我感动不已。

可现在,这些感动,似乎被那些需要我一次次去提醒的几十块钱,冲淡了。

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

我们出去吃饭,如果是我提议的,或者是我团购的,基本上都是我付钱。如果是他请客,他会很潇D洒地刷卡,但这种情况,通常是和他朋友一起的时候。

我们一起看电影,票是我在APP上买的。他说我的会员等级高,买票有优惠。

我们周末去超市,他会推着车,我会跟在后面,一样样地往车里放东西,然后,由我来结账。

他给我买过最贵的礼物,是一条项链,我们恋爱一百天的时候送的。

而我,给他买过手表,买过球鞋,买过最新款的剃须刀。

这么一想,我发现,我们之间的金钱往来,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模式。

大额的、有纪念意义的、能拿出去“展示”的,他会主动承担。

而那些琐碎的、日常的、隐藏在生活肌理里的,则全部由我负责。

就好像,他是负责在画上签名的艺术家,而我,是那个默默调色、铺底、打磨画布的人。

这种发现让我感到一阵寒意。

我开始怀疑,他当初说的“不要分那么清”,到底是对我说的,还是对他自己说的。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他母亲生日那天。

他提前一周就跟我商量,要给他妈妈买个礼物。

“微微,你品味好,帮我参谋参谋。”他把手机递给我,上面是几个奢侈品牌的官网。

我看得眼花缭乱,最后建议道:“阿姨平时挺朴素的,买个太贵的包她也舍不得背。不如买个好点的按摩仪吧,实用,也能体现你的孝心。”

他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还是你聪明。”

他让我帮忙在网上挑选,对比了好几款,最后我看中一个日本牌子,评价很好,价格两千多。

“就这个了!”他拍板决定。

然后,他很自然地对我说:“那你先下单吧,你账号有优惠券。地址填我们家,回头我拿回去。”

我心里有点不情愿,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我点了“下单”,用我的花呗付了款。

我把订单截图发给他,这次,我没有提钱的事。

我想看看,他会不会主动给我。

按摩仪很快就寄到了。他收到后很高兴,当晚就拍了照片发朋友圈,配文是:“给老妈准备的生日惊喜,希望她老人家身体健康。”

下面一堆朋友点赞,夸他孝顺。

他拿着按摩仪,在我面前晃了晃:“怎么样?这礼物选得不错吧?”

“嗯,挺好的。”我平静地回答。

“多亏了你。”他笑着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绝口不提那两千多块钱的事。

我的心,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这不是几十块,是两千多。这么大一笔数目,他不可能“忘记”。

他就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这笔钱应该我来出。

为什么?

因为我是他的女朋友?因为这个礼物是我建议的,是我下单的?

我想不通。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听着身边他均匀的呼吸声,我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脑子里乱成一团。

我想起我们刚在一起时,他带我去吃人均五百的日料,眼睛都不眨一下。

想起他给自己换最新款的手机,毫不犹豫。

他不是没有钱,他只是,不想把钱花在这些他认为“不必要”的地方。

而我和他共同的生活开销,以及给他母亲买礼物的钱,显然,都被他归为了“不必要”的类别。

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这不是爱不爱的问题,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根本冲突。

在他眼里,我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是不需要被看见,更不需要被回报的。

第二天,我顶着两个黑眼圈,做了一个决定。

我没有声张,只是默默地,把我们同居以来,每一笔我垫付的开销,都记了上去。

从第一天超市的一千三,到后面每一次的水电燃气,每一次的网上购物,每一次的生活用品添置。

包括那台,他送给他妈妈的按摩仪。

数字在屏幕上累积,我的心也越来越凉。

短短三个月,我一个人承担的共同开销,竟然已经超过了一万五。

而这期间,周明除了支付他那一半的房租,以及偶尔几次在外面吃饭买单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投入。

看着那个刺眼的数字,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笑话。

我还傻傻地以为,这是为了爱情的付出,是为了家的温馨。

原来,在对方眼里,我只是一个方便好用的,自动续费的“生活钱包”。

我决定和他谈一谈。

我不想再用那种“提醒”的方式,去讨要本就属于我的钱。

我需要一次正式的,开诚布公的谈话。

我选在了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们都比较放松的时候。

我没有直接把记账APP甩到他面前,而是用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开头。

“周明,我们住在一起也快半年了,我觉得,关于我们共同的开销,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个更清晰的模式?”

他正靠在沙发上玩手机游戏,闻言,头也没抬:“挺好的啊,现在不就挺好的吗?”

“我觉得不太好。”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现在大部分的日常开销都是我在支付,然后我再找你要,这样感觉很奇怪。而且,你经常会忘记。”

他终于把视线从手机屏幕上移开,看向我。

“忘记了你提醒我就好了嘛,多大点事。”他一脸的不以为然。

“这不是多大点事。”我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一点,“这关乎我们对待这段关系,对待这个家的态度。一个健康的家庭,财务应该是公开透明,共同承担的。”

“我们财务还不够透明吗?”他皱起了眉头,似乎觉得我的话有些刺耳,“我的工资卡密码你都知道,虽然你从来没问过。”

我被他这句话气笑了。

是,我知道他的密码,那是在我们热恋期,他为了表示对我的信任,主动告诉我的。

可我知道密码,和我会不会去用他的钱,是两码事。

这根本就是偷换概念。

“我不想讨论你的工资卡。我就想说,我们以后的生活开销,能不能建立一个共同账户?每个月我们都往里面存一笔钱,所有的共同支出,都从这个账户里走。这样最公平,也最清楚。”

这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最理性的解决方案了。

周明听完,沉默了。

他把手机扔到一边,身体前倾,手肘撑在膝盖上,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微微,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怎么突然开始计较这些?”

他没有回答我的提议,反而开始质疑我的动机。

“我不是在计梳,我是在寻求一个公平的模式。”我耐着性子解释,“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总不能一直是一笔糊涂账吧?”

“什么糊涂账?”他像是被踩到了尾巴,“我给你买项链的时候,你跟我算过吗?我付押金的时候,你跟我算过吗?微微,谈钱伤感情,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他又来了。

又开始拿那些一次性的,大额的付出来说事。

可那些,怎么能和日复一日,细水长流的生活开销相比?

押金退租的时候是会退回来的,而我们吃进肚子里的,用掉的,是实实在在的消耗。

“周明,我们能不能就事论事?”我的耐心快要耗尽了,“我说的,是以后。我们建立一个共同账户,这对我们两个人都好。”

“我不同意。”他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为什么?”我追问。

“因为没必要!”他的声音也大了起来,“搞得那么清楚,跟合伙开公司一样,那还叫家吗?那还叫谈感情吗?你是不是觉得我占你便宜了?”

他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我看着他,突然觉得很陌生。

原来在他看来,我不愿意再单方面垫付所有开销,就是“计较”,就是觉得他“占便宜”。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公平的模式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他只是觉得,我打破了他习以为常的舒适区。

“我只是想要公平。”我一字一句地说。

“公平?”他冷笑一声,“那我每天开车送你上下班,油费我跟你算了吗?我朋友给我带的海鲜,拿回家给你吃,我跟你算钱了吗?微微,你要是真的要一条条算,那我们今天就算个清楚!”

我的心,彻底凉了。

开车送我?我们公司就在家的反方向,他送我需要绕一个大圈,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我自己坐地铁。偶尔几次顺路,竟然也成了他口中的“付出”。

朋友送的海鲜?那是他为了招待朋友,特意让朋友带来的,最后大部分都进了他和他朋友的肚子。

我突然发现,我和他,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我谈的是责任和分担,他谈的是人情和功劳。

他把自己所有的行为,都美化成了对我的“恩赐”。

而我承担的那些实实在在的经济压力,在他眼里,却变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

那天的谈话,不欢而散。

他摔门进了卧室,留下我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对着清冷的灯光发呆。

冷战开始了。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像是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不再喊我“老婆”,我也不再给他做早餐。

他开始很晚才回家,带着一身的酒气。

我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我的工作里,画稿画到天亮。

家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我以为,他会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我说的话。

可我错了。

他不仅没有反思,反而变本加厉。

他开始故意制造一些让我难堪的场景。

有一次,他朋友来家里吃饭。我提前声明,我身体不舒服,不做饭。

他当着朋友的面,故作委屈地说:“哎,微微最近工作忙,心情不好,都不给我做饭了。没办法,今天只能委屈兄弟们,我们点外卖了。”

他朋友立刻打圆场:“没事没事,嫂子辛苦了,我们大老爷们吃什么都行。”

我坐在旁边,听着他们一唱一和,感觉自己像个不懂事的反派角色。

还有一次,我们共同的朋友组织聚会,在KTV里,大家起哄让我们合唱一首情歌。

他拿着话筒,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不敢唱了,现在家里管得严,唱首歌都得先算算电费。”

包厢里一片哄笑。

我坐在角落里,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终于明白,他不是不懂,他只是不想懂。

他享受着既能获得贤惠女友带来的生活便利,又不必为此承担任何经济责任的“福利”。

我的提议,无异于要剥夺他的这项福利。

所以他要反击,要把我塑造成一个“斤斤计较”、“无理取闹”的形象,以此来证明他的正确,和我的不堪。

我对他,彻底失望了。

压垮骆驼的,从来都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

而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来得那么猝不及及,又那么荒诞可笑。

那天我重感冒,头昏脑涨,躺在床上一整天。

家里没有备用药,我给他发消息,让他下班回来的时候,顺路带一盒感冒药。

我特意写清楚了药的名字和牌子。

结果,他回来的时候,两手空空。

“药呢?”我有气无力地问。

“啊?药?”他一脸茫然,好像完全没有这回事。

我把手机拿给他看,我们的聊天记录,清清楚楚地显示着我的嘱托。

他一拍脑袋:“哎呀!我给忘了!今天会开得太久,脑子都成浆糊了。”

又是“忘了”。

我看着他,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你现在能下去帮我买一下吗?楼下就有药店。”我几乎是在用恳求的语气。

他面露难色:“这……我都换好家居服了,实在不想再下去了。要不,你点个外卖?现在送药也很快的。”

我的心,在那一刻,像是被泡进了冰水里,从里到外,凉了个透。

楼下的药店,来回不过五分钟的路程。

他宁愿让我一个病人,自己挣扎着去点外卖,也不愿意动一下身子。

我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拿起手机,在外卖平台上找到了药店。

下单,付款。

半个小时后,外卖员打来电话,说小区门禁森严,他进不来,让我去门口取一下。

我撑着昏沉的身体,从床上爬起来,穿上外套。

周明正坐在客厅里,戴着耳机,激情澎湃地打着游戏。

他甚至没有抬头看我一眼。

我走出家门,晚上的风很冷,吹得我直打哆嗦。

拿到药,我一个人慢慢地往回走。

路灯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我突然觉得,我和这个影子的关系,都比我和周明的关系,来得更亲密。

回到家,我烧了水,吞下两颗胶囊。

药很苦,一直苦到了心里。

我躺回床上,打开了那个记账APP。

我把刚刚买药的钱,一笔一笔地,记了上去。

然后,我看着那个不断增长的总额,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第二天,我的感冒好了很多。

我趁着周明去上班,开始收拾我的东西。

我的衣服,我的书,我的画具,还有我的猫,“汤圆”。

我叫了搬家公司的车。

师傅们来的时候,动作很麻利,没多久,这个曾经被我用心布置的家里,就出现了一块块的空白。

那些空白的地方,曾经都摆放着我的痕迹。

我把属于我的东西,都带走了。

至于那些我们共同置办的,比如沙发,电视,我一样都没要。

就当是,我为这半年的“同居生活”,支付的场地费吧。

最后,我把那张记录了我们所有共同开销的Excel表格,打印了出来。

我没有用那个APP的截图,我觉得,白纸黑字,来得更正式,也更讽刺。

我把它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用一个玻璃杯压着。

做完这一切,我抱着我的猫,最后看了一眼这个我曾经以为会是“家”的地方。

然后,我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没有拉黑周明,也没有删除他的联系方式。

我在等。

等他下班回家,看到那个空了一半的屋子,看到那张密密麻麻的账单。

果然,晚上七点多,他的电话就追了过来。

电话一接通,就是他压抑着怒气的声音。

“林微,你什么意思?”

“就是你看到的意思。”我的声音,平静得连自己都有些意外。

“你把东西都搬走了?你这是要分手?”

“不然呢?留下来继续给你当免费保姆,兼移动钱包吗?”我轻笑了一声。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更大的爆发。

“你至于吗?不就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吗?你把账单都列出来了,你什么意思?是在羞辱我吗?”

“我没有羞辱你,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事实?什么事实?我对你不好吗?我没给你花过钱吗?”他开始咆哮。

“是,你给我买过一条项链,三千块。你付了三个月的押金,六千块,这笔钱你退租的时候可以拿回来。而我,在这半年里,承担了我们所有的生活开销,买菜,水电,日用品,包括给你妈买的按摩仪,总共,两万三千七百六十四块。”

我清晰地报出那个数字,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耳光。

电话那头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

他大概没想到,我会算得这么清楚。

“你……”他似乎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找到了新的攻击点。

“好,就算你花了两万多,那你住我的房子,你用了我的车,这些你怎么不算?林微,做人不能太双标!”

我简直要被他的逻辑给逗笑了。

“周明,你是不是忘了?这房子是我们合租的,房租,我们一人一半。你的车,我坐过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而且,是你主动要求送我的。怎么,现在要开始跟我算油费和折旧费了吗?”

“我……”他又被我噎住了。

我能想象到他此刻的表情,一定是青筋暴起,面红耳赤。

恼羞成怒。

这是他唯一的反应。

因为他所有的逻辑,在事实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终于,他使出了他的杀手锏。

那句迟到了很久,却终究还是来了的,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林微!你太过分了!我一个大男人,在外面辛辛苦苦打拼,回家不就是想放松一下吗?你非要跟我计较这些鸡毛蒜皮!我吃你点东西,用你点东西,怎么了?我们是男女朋友!你现在这样,跟那些拜金女有什么区别?”

“我吃你的,用你的,你还嫌我斤斤计较!你当谁傻啊!”

他终于把这句话吼了出来。

那声音,透过听筒,震得我耳朵嗡嗡作响。

然而,我的心里,却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平静。

甚至,还有点想笑。

吃他的?用他的?

这半年来,到底是谁在吃谁的,用谁的?

他是不是觉得,只要他付了房租,这房子里的一切,就都理所当然是他的?

包括我这个人,我的时间,我的精力,我的钱。

“周明。”我轻轻地开口,打断了他的咆哮,“你喊完了吗?”

他愣了一下。

“你是不是觉得,你付了一半的房租,就等于买断了我所有的付出?”

“你是不是觉得,只要把‘谈钱伤感情’挂在嘴边,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占尽所有的便宜?”

“你是不是觉得,只要把责任都推到我‘斤斤计较’的头上,就能掩盖你自私自利的本质?”

我每问一句,电话那头就沉默一分。

最后,我听到了他近乎崩溃的低吼:“你别说了!”

“不,我要说。”我看着窗外万家灯火,语气却冰冷如霜,“周明,你不是傻,你只是坏。你什么都懂,你只是在装糊涂。你享受着我的照顾,花着我的钱,还反过来指责我破坏了感情的纯粹性。”

“你想要的,根本不是一个平等的伴侣,而是一个自带工资,会做家务,还能帮你分担生活成本,并且毫无怨言的‘合作伙伴’。”

“只可惜,我不想干了。”

“那张账单,你不用看了。那两万多块钱,我也不要了。就当是我,为我这半年来的识人不清,买个教训。”

“以后,我们两不相欠。”

说完,我没有等他回答,直接挂断了电话。

然后,我拉黑了他的所有联系方式。

世界,瞬间清净了。

我抱着我的猫“汤圆”,坐在我新租的小公寓的地板上。

房间不大,但很温馨。

窗外,是城市的璀璨夜景。

我突然觉得,无比的轻松。

是的,我损失了两万多块钱,损失了半年的时间和感情。

但我也看清了一个人,也给自己上了一堂最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这堂课告诉我,好的感情,确实不应该计较。

但它的前提是,双方都在心照不宣地,为对方付出。

而不是一方,打着“不计较”的旗号,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另一方的“计较”。

任何一段需要靠一方不断“懂事”和“体谅”来维持的关系,都是不健康的。

任何一个在你提出合理诉求时,只会指责你“计较”的伴侣,都是不值得的。

因为他不是真的觉得你不该计较,他只是不想让你计较到他的头上。

想通了这一点,我打开一罐啤酒,对着窗外的夜景,轻轻碰了一下。

敬过去那个,曾经以为爱情可以饮水饱的自己。

也敬现在这个,终于明白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同样重要的自己。

生活,总要继续。

而且,我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

因为,我已经学会了,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清清楚楚地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