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0亿企业暴雷!11万股民血本无归,被公开悬赏最高奖励超1500万
发布时间:2025-07-25 22:58 浏览量:1
文|啾啾鹿鸣
中南建设
悬赏1500万,不是为了买一套豪宅,而是南通法院为寻找曾位列中国500强、资产高达3300亿的巨头——中南建设的财产。
一个从五千块钱起家的建筑帝国,曾插旗全国地标项目,如今却被公开追查资产。从辉煌巅峰到跌落谷底,这三年间,这家“南通铁军之首”究竟发生了什么?
陈锦石
三十多年前,陈锦石还是个地道的农村泥瓦匠,兜里揣着东拼西凑的五千块钱,领着二十八个老乡,一头扎进了尘土飞扬的工地。
那是什么日子?是睡在四面漏风的工棚里,是啃着冰冷的馒头满世界追讨工程款的日子。苦,是真的苦。
但也正是这股子从泥土里刨食吃的狠劲和韧劲,让陈锦石硬生生在建筑这碗饭里,闯出了自己的码头。
1988年1月,陈锦石为了招募队伍,顶风冒雨,挨家上门沟通,原本谈好70余人的队伍,到出发时只有28人。
九十年代初,一个不起眼的小办公楼项目成了他的第一桶金。这笔钱不多,却像一颗火种点燃了中南后来的燎原大火。
陈锦石很快意识到,光给别人盖房子不如自己卖房子。1998年他调转船头正式杀入房地产,把总部从青岛迁回了老家南通。
这一步精准地踩在了中国房地产黄金十年的起跑线上。时来天地皆同力。2005年中南拿下了南通新城CBD项目,近两百亿的盘子,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
2005年,中南获得南通CBD项目
要知道南通是“建筑之乡”,全城三分之一的人都吃这碗饭,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说是龙潭虎穴也不为过。
但中南就是凭着一股“我命由我”的闯劲硬是干成了。这一战不仅让它坐稳了南通房企头把交椅,也彻底打响了“南通铁军之首”的名号。
从鸟巢地基到国家大剧院,再到大兴机场,中南的旗帜插遍了全国。鲁班奖拿到手软,陈锦石本人也一路青云,成了南通首富,百亿身家,甚至还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风光无两。
陈锦石
那几年中南的扩张是现象级的。版图从长三角铺向全国,甚至伸向海外。巅峰时期子公司超过30家,总资产一度冲破3300亿。
那时的中南,看上去坚不可摧,每一步都走在时代的脉搏上。但命运的赠礼,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但风光背后,账本是不会骗人的。
陈锦石
所有的急转直下都源于之前埋好的伏笔。房地产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钱的游戏,玩的就是“高杠杆”。用银行的钱赚市场的钱,这是行业的通行玩法,也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市场好的时候这是点石成金的魔法。市场一变脸它就成了加速坠落的秤砣。中南在狂飙突进时也欠下了一屁股债。这就像一场豪赌,赌的就是风口永远不会停。
陈锦石
可惜,风停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是恒大。2021年这头巨兽轰然倒下,整个行业地动山摇。中南作为恒大深度捆绑的总包商之一,几乎是瞬间就被卷进了漩涡,资金链应声断裂。
这不是哪一家公司的错,而是整个行业玩了二十年“高负债、高周转”游戏的必然结局。鼓声停了才发现人人都在裸泳。
窟窿实在太大了。华融、信达这些国家队“白武士”都来了,江苏国资也下场了,想把中南从ICU里抢救回来。可输血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失血的速度。
这说明问题早已不是钱那么简单,而是根子上的资产质量出了问题。那些曾经被吹上天的三四线房产,在寒冬里连打折都卖不出去,根本无法变现救命。
2022年底中南公开承认债务违约,正式暴雷,近三千亿的总负债,88%的资产负债率,每一个数字都像催命符。
更要命的是战略。中南曾引以为傲的“下沉市场”打法,重仓了大量三四线城市。在楼市高歌猛进时那里是蓝海。可当寒冬降临,这些地方的房子最先失去流动性。
曾经的“金矿”一夜之间变成了“泥潭”。资产趴在账上却换不来一分救命钱。危机面前,陈锦石没有躺平。这位掌舵三十余年的船长,骨子里是不服输的。他开始了一场悲壮的自救。
他像当年的王健林一样,开启了疯狂的“卖卖卖”模式。一口气转让了14家子公司的股权,只想断臂求生,换回一口喘息的真金白银。
卖掉非核心资产,转让旗下公司股权,质押个人股份,关联公司输血……所有能想到的办法,他都试了。
资本市场上,那场“保壳战”更是打得悲壮。股价跌破1元,为了不退市,管理层带头宣布要自掏腰包增持,想给市场一点信心。引入战投的消息,也曾让股价短暂地闪过一丝红光。
但冰冷的年报亏损数据一出来,所有幻想都破灭了。就连地方政府也急了。南通市和海门区甚至专门出台了七大纾困举措,协调金融机构,引入国资,帮忙盘活资产。
华融、信达这些专业的“拆弹部队”也纷纷伸出援手。。陈锦石的女儿陈昱含更是反复公开喊话:公司绝不躺平,全力保交楼。这呐喊透着一股不甘和悲壮。
但窟窿实在太大了。在整个行业下行的巨大浪潮面前,这些努力如同杯水车薪。2022年底,中南控股公开债务违约,正式“暴雷”。又一个千亿巨人,倒在了黎明之前。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资本市场。2024年5月,ST中南的股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一块钱。这是A股最无情的规则,触发即出局。
十五年的A股征程,以每股0.56元的收盘价,画上了一个惨淡的句号。身后是超过十一万户股东化为泡影的投资。
从五千块起家,到三千三百亿帝国,再到今天法院的一纸悬赏公告。中南的三十七年,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房地产浮沉史。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疯狂,也刻画出无数草根英雄的野心与宿命。
陈锦石和他的中南并非死于安乐。他们挣扎过战斗过,也曾被无数双手试图拉起。但在时代的潮汐面前,个体的力量终究渺小。那些曾让他们成功的路径,最终也成了他们的坟墓。
如今一纸悬赏公告,与其说是对一个企业的“通缉”,不如说是一声悠长的叹息。叹息背后是三亿多的待偿债务,和无数个普通家庭“保交楼”的焦灼期盼。
三十七年一梦,起于阡陌终于尘埃。那座用钢筋水泥筑起的商业大厦轰然倒塌,但无数家庭安居乐业的梦想还在风中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