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榜出炉!富人蒸发 15%!十亿富豪少 16% !
发布时间:2025-07-07 20:44 浏览量:1
这两天胡润的报告一出来,朋友圈里炸了锅——不是因为又有哪个大佬身家暴涨,而是“中国富人居然也不宽裕了”!数据说,2025年富人的“经济宽裕度”比2021年暴跌29%,十亿美金企业家数量直接少了16%,总财富蒸发15%。有人调侃:“以前羡慕富人钱花不完,现在发现他们也得勒紧裤腰带?”先别忙着幸灾乐祸,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当金字塔尖的人都开始“缩水”,普通人的日子会更好过吗?今天咱们就扒开这组数据,看看富人的钱到底去哪儿了,以及这背后藏着的,可能比你想象中更残酷的真相。
一、“富人变少”?先搞懂“净资产”的猫腻
报告里最扎眼的数据是:600万净资产家庭512.8万户,同比减少0.3%;千万资产家庭少了1.7万户;亿元资产家庭少了2200户。有人可能会说:“才少这点?我身边土豪不还照样买豪车吗?”但你得先搞明白,这里的“净资产”可不是你家房产证上的数字——那是扣除房贷、车贷、各种贷款后的“真金白银”。
打个比方,你在北京有套1000万的房,但欠银行800万房贷,那你的净资产只有200万,连“富裕家庭”的门槛(600万)都够不着。北上广深手握两三套房的人不少,但真要把房贷还清,能剩下600万净资产的,全国5亿户家庭里也就1%。这么一算,如果你家净资产能到600万,恭喜你,已经把99%的人甩在了身后。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连这些“前1%”的人都开始变少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资产价格跌惨了。股市就不说了,这几年A股从3700点跌到2800点,多少富豪的股票账户“腰斩再腰斩”?更狠的是楼市,以前靠炒房发家的“不动产投资者”,在千万资产家庭里的占比从8%降到6%,直接少了两成。你以为他们只是少赚点?错了,有些炒房客不仅本金亏光,还背上了巨额债务——前阵子某二线城市曝出,一个炒房团老板抵押了10套房加杠杆,结果房价暴跌,最后房子被法拍,还倒欠银行一个亿。
比股市楼市更坑的是各种“暴雷”。中植系15万高净值客户踩雷,有人一次性亏掉几十亿;鼎益丰50万投资人血本无归,资金窟窿上千亿。这些可不是普通人玩的游戏,能买得起几百万信托、私募的,哪个不是“千万资产家庭”?结果呢?一夜回到解放前。有个段子说:“以前富人见面聊‘又投了哪个项目’,现在见面问‘你中植的钱拿回来多少了’?”
二、富人“缩水”的两大元凶:资产暴跌+移民潮
有人说:“富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少这点钱算啥?”但数据不会说谎:金字塔顶端的“十亿美金企业家”数量暴跌16%,总财富蒸发15%,这可是自2019年以来第二次集体下滑。为什么越是有钱的人,跌得越惨?
第一个原因,他们的资产盘子太大,一跌就“伤筋动骨”。普通人炒股最多亏个几十万,但富豪们动辄几十亿身家绑在股市、楼市里。比如某地产大佬,前几年公司市值千亿,自己身家几百亿,结果这两年房价下跌+房企暴雷,股票从100块跌到10块,债券直接违约,身家蒸发90%。更惨的是那些“all in”单一行业的,比如教培、互联网,政策一变,资产说没就没。
第二个原因,更扎心——不少富人“润”了。亨利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有1.52万名高净值人士移民,继续领跑全球“富豪流失榜”。这些人带走的不只是钱,还有资源、技术和就业机会。为什么要润?有人说是为了子女教育,有人说是为了资产安全,但本质上,还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以前是“先富带动后富”,现在是“先富害怕变穷”,干脆带着钱跑路。
最讽刺的是,富人数量减少了,但财富集中度反而更高了。中金报告说,中国430万亿私人资产里,0.33%的富裕阶层握了290万亿,占比67.44%;剩下98.7%的人分30万亿,占比6.98%。以前是“28原则”,现在直接变成“19原则”——1%的人拿走90%的钱。这就好比一个蛋糕,虽然小了点,但切蛋糕的刀更歪了,普通人能分到的,只有面包渣。
三、个税暴涨12.3%!越有钱的人,反而越能赚钱?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富人都缩水了,为啥个税还在涨?”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8.2%,5月更是暴涨12.3%,增速远超其他税种。有人解读:“说明大家收入提高了!”但真相是,个税增长主要靠“塔尖上的少数人”。
举个例子,一个年入10亿的老板,哪怕今年只赚8亿,交的税也比一万个年入10万的白领加起来还多。这几年经济不好,但互联网、金融、新能源这些“头部行业”的大佬们,收入反而涨得更快。比如某短视频平台CEO,去年年薪加股票分红拿了20亿,光个税就交了8亿,相当于一个普通县城一年的财政收入。
这就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循环:越是有钱人,越能靠资本、资源赚钱;越是普通人,越只能靠工资过日子,还得面对裁员、降薪。你以为富人“不宽裕”是跟以前的自己比,其实他们只是从“超级富豪”变成了“普通富豪”,而普通人是从“能攒点钱”变成了“月光”,甚至“负债”。
更让人担心的是,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向富人“征税”的信号越来越明显。6月初刚出台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据说10%的超高收入人群会被“重点关照”;最近又传证券公司要核查千万资产以上投资者,虽然官方说是“合规检查”,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查税不远了。” 这事儿其实不新鲜,国外早就这么干了——美国对亿万富豪征“财富税”,法国对高收入人群加税,结果呢?更多富人跑到了“避税天堂”。
四、普通人别瞎操心富人!先搞懂这3个残酷现实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富人再惨也比我有钱,我操这心干嘛?”但我要告诉你,富人的“不宽裕”,跟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3个现实你必须知道:
第一,富人资产缩水,可能会“转嫁”到普通人身上。比如房企暴雷,老板跑路了,但烂尾楼的业主还得还房贷;P2P爆雷,投资人血本无归,但业务员可能被抓去坐牢。更隐蔽的是,富人把钱转移到国外,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普通人的储蓄就会“变相贬值”——你存银行10万块,以前能买辆车,现在可能只够付个首付。
第二,财富越集中,普通人的上升通道越窄。以前你努力读书、拼命工作,说不定还能逆袭成“金领”;现在呢?好岗位被“关系户”占了,好项目被“资本大佬”垄断了。就拿创业来说,以前开个小饭馆、小超市还能赚钱,现在外卖平台抽成20%,社区团购低价倾销,小老板根本活不下去。
第三,别被“富人不宽裕”的假象骗了。报告里说富人“经济宽裕度下降”,但他们依然是开豪车、住豪宅,只是不像以前那样“挥金如土”了。而普通人呢?工资三年没涨,房租涨了50%,菜价涨了30%,连喝杯奶茶都要纠结半天。这就好比王思聪说“我零花钱少了”,你信吗?他所谓的“少”,可能只是从一个亿变成五千万,而你是从五千块变成三千块。
五、未来5年,普通人该怎么活?
说了这么多残酷的真相,不是让你躺平,而是让你看清现实。未来5年,想活得好点,记住这3条:
1. 别碰“高风险资产”。股市、楼市、虚拟货币、各种“高息理财”,普通人玩不起就别玩。你以为能靠炒股暴富,其实只是被割韭菜的命。老老实实把钱存银行,虽然利息低,但至少不会亏光。
2. 保住“铁饭碗”,或者发展“副业”。经济不好的时候,稳定比什么都重要。公务员、老师、医生这些“体制内”岗位,虽然工资不高,但至少不会随便裁员。如果在私企,一定要发展个副业——开网约车、送外卖、做自媒体,哪怕一个月多赚两千块,心里也踏实。
3. 少生孩子,少负债。现在养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少说要花200万,你确定能承担得起?还有房贷、车贷,能不借就不借,万一失业了,房子车子被收走,哭都来不及。
最后想说,胡润报告里的“富人不宽裕”,本质上是一场“上层社会的焦虑”,而普通人真正该担心的,是如何在这场“财富大洗牌”中活下去。毕竟,当潮水退去,最先被淹没的,永远是那些没穿裤子的人。与其羡慕富人的生活,不如踏踏实实搬砖,至少今晚的泡面,还能加个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