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 天就下台?石破内阁辞职藏啥猫腻?
发布时间:2025-10-21 19:06 浏览量:3
最近日本政坛跟唱大戏似的热闹,当地时间 10 月 21 日上午,石破茂带着他的内阁全体成员集体递交辞呈,这场只维持了 386 天的执政生涯,在战后日本首相任期里排第 24 位,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搞得一地鸡毛。咱们先捋捋背景:石破茂去年上台时支持率还高达 50.7%,结果屁股还没坐热,7 月参议院选举就遭遇惨败,自民党和公明党的执政联盟直接丢了两院多数席位,成了 “少数执政党”。
更糟的是,党内斗争没停过,他自己没派系根基,还敢动既得利益的蛋糕,搞政治改革、想削减议员名额,把 “岸田派”“安倍派” 全得罪了。外加 “黑金丑闻” 缠身,给地方支部发 2000 万日元 “活动费”、秘书给议员送购物券,民众骂声一片,支持率直接跌到 32.1%,最低时才 20.8%。老话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治人物不管喊多响的口号,脱离了民众支持迟早要翻车。可这场看似 “理所当然” 的辞职,真的只是因为这些表面原因吗?普通日本人的日子,又会跟着受啥影响?
要说这内阁垮台的原因,那可真是 “屋漏偏逢连夜雨”,每一件都戳中要害。首先是 “选举作死” 操作,石破茂上台才 8 天就急着解散众议院重选,本想巩固权力,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执政联盟直接丢了国会控制权,这波操作堪比 “刚入职就跟老板叫板,结果被架空”,纯属自找的。
再看党内斗争,石破茂在自民党里就是 “孤家寡人”,没自己的派系撑腰,还偏要推行削减议员定额、改革政治资金制度的政策,等于直接抢了老牌派系的 “饭碗”。前首相麻生太郎这些 “大佬” 怎么可能忍?直接联合势力逼宫,不给竞选资金、泄露丑闻,硬生生把他逼到绝路。这场景像极了公司里的空降领导,想动老员工的利益,最后被集体架空。
丑闻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商品券丑闻”“2000 万活动费争议” 接连曝光,石破茂处理起来还敷衍了事,12 名涉事议员只轻轻罚了一下,71% 的民众都觉得不解气。更搞笑的是,他上台前喊着 “彻底摆脱通胀”,结果任内核心通胀率连续六个月超 3%,实际工资缩水 5%,大米价格涨了 20%,恩格尔系数创 42 年新高,老百姓钱包越来越瘪,能不反感吗?
政策推行更是处处碰壁,他力推的 “防卫费增税法案”,想靠涨法人税、烟草税凑钱提升防卫费,结果在野党反对,自民党内部也集体 “造反”,直接被搁置。说好的高中免学费、调整所得税这些民生政策,也因为政局混乱没落实到位,等于给民众画了个大饼,最后啥也没兑现。
其实这场政治闹剧的背后,最苦的还是普通日本民众。政坛大佬们忙着争权夺利、互相拆台,可老百姓关心的是菜价涨没涨、工资够不够花、孩子上学方不方便。石破茂内阁这 386 天,除了释放储备米应对涨价,几乎没拿出啥像样的民生成果,反而因为政局动荡,很多政策悬而未决。就像一个家庭里,家长天天吵架冷战,不管孩子的吃喝拉撒,最后受苦的还是孩子。
“政治是为民生服务,不是权力游戏。” 日本政坛这些年换首相跟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没减,经济复苏没盼头,这种内耗式的政治变动,到底有啥意义?新首相热门候选人高市早苗眼看着要上台,可她要组建新的联合政府,还得跟日本维新会讨价还价,未来政策能不能落地、会不会又陷入内斗,都是未知数。
说到底,不管哪个政党、哪个首相上台,老百姓想要的不过是安稳的日子、稳定的物价、靠谱的福利。政治博弈可以有,但不能拿民生当筹码;权力更迭很正常,但不能让普通民众为派系斗争买单。希望日本新政府能吸取教训,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而不是继续搞内耗、喊口号。毕竟,再华丽的政治辞藻,也不如餐桌上的一碗热饭实在;再热闹的权力游戏,也换不来民众的真心支持,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