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国拒绝美国要求,3.7万亿贸易说断就断,日本态度转变引关注

发布时间:2025-07-08 07:00  浏览量:1

7月9日大限将至。29个国家联手抵制,这下特朗普真慌了。

说实话,特朗普这次是真急了。原本以为能像以前一样,拍桌子拍得手都疼了,盟友们就得乖乖听话。

谁能想到,这次铁杆小弟也会翻脸。韩国总统李在明直接摊牌:"跟美国这边根本谈不拢。"日本首相石破茂更狠,直接讽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根本改变不了现状"。

欧盟那边也不给面子。冯德莱恩明确表示:"不可能在7月9日前跟美方达成最终协议!"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全球76%,贸易额超过15万亿美元。这下真把自己玩儿脱了。

极限施压这招,美国用了几十年,屡试不爽。但这回不一样了,算盘打得噼啪响,结果一脚踢到铁板上。

压垮骆驼的,往往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沉积已久的怨气。盟友们忍了这么久,总算爆发了。可话说回来,盟友们为啥突然集体翻脸?咱们得从他们的具体表态说起。

先说说韩国这边。李在明直接摊牌了:"无法确定是否能在截止日前达成协议。"这话听着客气,实际上就是在说:跟美国根本谈不拢,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要知道,韩国以前对美国那是言听计从。为了讨好这个大哥,什么萨德反导、什么军费分摊,咬着牙也得答应。

现在呢?翻脸比翻书还快。李在明甚至提到要"加强同中方的合作"。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日本这边更有意思。石破茂不光拒绝了美国的无理要求,还公开讽刺特朗普的政策。要知道,美国可是要把对日汽车关税从2.5%提到25%。这是要日本汽车业的命啊!

欧盟那边反应最激烈。冯德莱恩直接说:"我们已准备好反制措施。"21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早就准备好了。这就有意思了。以前美国一施压,盟友们顶多抱怨两句,该配合还得配合。

现在呢?算是彻底撕破脸了。心都凉了半截的美国发现,原来小弟们也有脾气。事出反常必有妖。盟友们集体翻脸,这背后的门道可多了。

门道在哪儿?一个词——掠夺。特朗普这次推出的"对等关税",表面上看挺公平,实际上是看似公平的分蛋糕游戏,刀把子在美国手里。

什么叫对等关税?就是你对我收多少税,我也对你收多少税。听着挺合理吧?

可问题在于,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其他国家跟美国比,就像小学生跟大学生掰手腕。更要命的是,特朗普还推出了"大而美法案"。对内减税,对外加税,这招够狠的。

小弟们终于看清了:美国这是要把盟友的制造业全部搬到美国去,最后除了债务什么都剩不下。日本汽车业首当其冲。25%的关税,再加上汇率操纵警告,还有市场开放要求,这是三重打击

韩国的芯片厂也好不到哪去。三星私下里已经把500亿芯片订单转给了中国企业。这就是村里恶霸的老套路:拿着大棒到处要保护费,以前小弟还能分点汤喝,现在连汤都没了。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盟友们算是看透了美国的真面目。正当美国这个老大哥众叛亲离的时候,东边却出现了新的希望。

希望在哪儿?看看东亚这三兄弟。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北京世界和平论坛上直接喊话:"中日韩团结的时刻到了。"这话分量可不轻。要知道,鸠山由纪夫是为数不多能正视中日历史的日本首相。

更重要的是,中日韩合作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实打实的基础。数据不会撒谎:2025年前4个月,中日贸易额就突破了1000亿美元,进出口比例接近1:1。三国加起来,经济体量占全球23.6%,贸易额占18.9%。这个体量,够震撼吧?

技术方面更是互补性强。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体系,日本在高端设备领域独步全球,韩国控制着半导体关键技术。

新能源产业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主导锂电池产能,日本掌握隔膜技术,韩国控制正负极材料。三国若合力,全球七成以上的新能源供应链都将受到影响。这威力比美国的关税大棒强多了。

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已经重启,三国FTA谈判有望在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从美国众叛亲离,到东亚抱团取暖,这一出好戏的结局已经很清楚了。

说到底,这场29国大背叛,就是给单极霸权时代画了个句号。特朗普以为可以靠武力征服一切,结果被全世界联合起来收拾了。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未来的商品选择会更多,价格可能更便宜。全球化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意志而倒退,多极化才是大势所趋。

你觉得中日韩合作能走多远?这场世纪大变局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