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整训,重铸劲旅

发布时间:2025-10-17 08:30  浏览量:5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后,军政部采纳了中国战区司令部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建议,用美国军备物资装备中国军队并进行整训,重组中国远征军,积极筹划反攻。

整训在印度兰姆迦和中国昆明进行 ,第一批撤退至印度的中国远征军两个师改编成中国驻印军并从国内空运补充兵员 ,先后扩编为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两个军计10万余人。 国内则于1943年2月组成第11、第20两个集团军共6个军及直属部队约20余万兵力。经过近一年的整训,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官兵体能、装备火力、作战技能都有明显提高,成为作战劲旅。

印度兰姆迦整训: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退入印度的新编第38师和新编第22师,组成了中国驻印远征军,代号X部队,由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任总指挥。

印度当时是英国殖民地,史迪威将军与英国殖民当局接洽,以印度加尔各答省的兰姆迦原英军军营作为中国驻印军训练基地。

1942年8月,兰姆迦建立了训练营,由美军军官担任教官,按照美国军校军事教程进行训练,课程有:战车学、通讯学、工兵学、指挥学等,同时,中国方面陆续空运兵员到兰姆迦接受训练,并补编入中国驻印军。

至12月,中国驻印军编为新编第1军,兵员达到3.2万人,换装美械装备,经过训练,中国驻印军的官兵体质、装备火力、战斗技能都有明显提高,成为一支军事化水准较高的作战部队。兰姆迦基地共训练了中国驻印军10万兵员。

昆明整训:

1943年2月,国民政府重组中国远征军,在云南楚雄建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陳诚、卫立煌先后担任司令长官,辖第11集团军、第20集团军,有6个军、18个师,总兵力达20余万人。换装美械装备,以昆明为基地进行训练,代号Y部队。

1943年4月1日,“军事委员会驻滇干部训练团”建立,分步兵训练中心、炮兵训练中心、通讯、工兵、战术训练班,教官由美军军官担任,受训军官结业后,再回去训练本部队,其中部分高级军官还飞赴印度兰姆迦接受训练。

在训练中,除了掌握使用美式枪械,还加强了通讯、战车防御炮操练,注重陆空协同和营以下部队独立作战 、山地及丛林复杂地形作战训练等。

同时,为提升部队官兵文化水平,更好地掌握美式先进武器装备,国民政府面向知识青年征兵,发出了“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征兵动员令,大批青年学生投笔从戎,报名参军,经一年整训,部队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

驼峰航线:

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后,为继续运输国际援助物资,中美联合开辟了从印度到中国的空中运输航线,航线全长800公里,飞越喜玛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两大山系,山峰连绵起伏,形似骆驼的驼峰,所以把这条航线叫做“驼峰航线”。

1942年5月到1945年9月,美国陆军航空队和中国航空公司总计在驼峰航线上飞行约150万个小时,运输各种物资72.5万吨,同时还搭乘人员和运送大量兵员赴印度训练和作战。在运输中为躲避日军空军战机拦截歼击,在驼峰航线上执行任务的飞行员都是贴着山峰一侧飞行,飞机撞山的事故时有发生,条件极为险恶,在驼峰空运中,总计损失飞机609架,牺牲1500多人。

驼峰空运打破了日军对中国的全面封锁,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