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夜饭还在你家客厅办吧!我:抱歉房子卖了给孩子买了学区房
发布时间:2025-10-09 09:34 浏览量:1
手机屏幕亮起,在安静的客厅里显得格外刺眼。
“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微信群,此刻正热闹非凡。
最先跳出来的是舅妈刘凤霞的头像。
刘凤霞:「@所有人,都出来说句话啊,快过年了,今年年夜饭老规矩,二十九晚上都到宁宁家集合啊!宁宁,你准备准备,我跟你外婆说好了,今年想吃佛跳墙,食材单子我晚点发给你。」
紧接着,几个亲戚的附和消息一条条弹出。
二姨:「好嘞!还是大姐家宽敞热闹。」
三叔:「宁宁两口子辛苦了。」
刘凤霞又发了一条:「辛苦什么,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对了宁宁,我听你表哥说,最近看上个姑娘,过年想带回来给你和明宇看看,你到时候给包个大红包,也算我们长辈的一点心意。」
一条条信息,都在理所当然地安排着姜宁的生活。
周明宇坐在姜宁身边,看着妻子面无表情地盯着手机,伸手想去拿,又缩了回来。
他知道,妻子忍了五年,今年不打算再忍了。
姜宁的手指在屏幕上敲击,没有丝毫犹豫,只发了四个字,然后点击发送。
姜宁:「房子卖了。」
消息发出去,群里原本刷屏的动态戛然而止。
空气仿佛凝固了三秒。
下一秒,群里炸开了锅。
二姨:「???卖了?宁宁你开玩笑的吧?」
三叔:「好端端的怎么卖房子?出什么事了?」
最激烈的反应,来自刘凤霞。
一条长达六十秒的语音消息弹了出来,周明宇下意识地按了功放。
刘凤霞尖利又不敢置信的声音从手机里冲了出来:“姜宁!你把房子卖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跟家里人商量一下!你翅膀硬了是不是?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舅妈,还有没有你外婆!你把房子卖了,我们过年去哪儿聚?你外婆都七十八了,就盼着过年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你存心让她老人家不痛快吗!”
语音条一条接一条,每一条都充满了质问和愤怒。
“我们家王浩带女朋友回家,你让我们脸往哪儿搁?你是不是故意的?”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脑子里想什么呢!”
周明宇看着姜宁,她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仿佛那些刺耳的指责都与她无关。
姜宁无视了那些语音条,再次打字回复,依旧是简短的一句话。
姜宁:「为了可可上学,换了套学区房。新家小,住不下,也招待不了这么多人。」
这条消息,如同在滚油里泼了一瓢冷水。
刘凤霞的炮火瞬间升级。
刘凤霞:「学区房?我看你就是借口!心里只有你那个小家,没有我们这个大家了!姜宁我告诉你,你妈走得早,我这个当妹妹的帮你看着你,你就是这么回报我们的?忘恩负义!」
表哥王浩也冒了出来:「姐,你这就没意思了啊,我朋友都约好了,过年去你家打牌的。」
几个远房亲戚也开始当和事佬。
「宁宁啊,凡事多为长辈想想,你外婆年纪大了。」
「是啊,一家人和和气气最重要,房子卖了可以再买嘛,年总是要过的。」
字里行间,全是劝她顾全大局,却没一个人问她换房子的过程辛不辛苦,钱够不够。
姜宁直接锁掉了手机屏幕,将它反扣在沙发上。
周明宇伸手,握住了妻子的手。
姜宁的手很凉,但很稳。
“没事。”姜宁开口,声音平静。
脑海里,过去五年的春节画面,一幕幕闪现。
结婚第二年,他们买了这套一百四十平的房子,本想给女儿可可一个宽敞的成长环境。
可自从那之后,这里就成了亲戚们的免费度假村。
每到春节,刘凤霞就自动成为这里的女主人,呼朋引伴,将她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牌友、小姐妹全都带过来。
宽敞的客厅里塞满了人,烟雾缭绕,麻将声、嬉笑声、孩子的哭闹声混成一团,吵得人头疼。
表哥王浩更是变本加厉,每年带回来的“朋友”都不一样,一个个吊儿郎当,瘫在姜宁家的真皮沙发上,脚翘在茶几上,烟灰弹得到处都是。
而姜宁和周明宇,就像两个服务员。
从年二十八开始,就要去超市采购堆积如山的食材,花费上万。
年二十九开始,就要在厨房里连轴转,准备十几二十个人的饭菜。
年三十晚上,他们连一口热乎饭都吃不上,要不停地端茶倒水,添酒加菜。
吃完饭,亲戚们嘴一抹,就去看春晚、打牌、抢红包。
留下一片狼藉的餐桌,油腻的碗碟,要姜宁和周明宇收拾到深夜。
去年春节,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浩带着他的狐朋狗友,在客厅里追逐打闹,一个没注意,直接撞倒了电视柜。
姜宁花了一万多新买的七十五寸液晶电视,屏幕当场碎裂,变成了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客厅瞬间安静。
所有人都看着姜宁。
姜宁还没来得及说话,刘凤霞就一个箭步冲过来,不是看电视,而是护住自己的宝贝儿子。
“哎呀,不就是个电视嘛!人没事就好!王浩你也是,多大人了还毛手毛脚的!”
然后她转向姜宁,脸上带着那种惯有的、理所当然的笑容:“宁宁啊,小孩子不懂事,你别往心里去。再说了,这电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正好换个更大的!”
王浩缩在后面,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周明宇当时就火了,上前一步想理论。
姜宁拉住了他。
她看着刘凤霞那张毫无歉意的脸,看着一众亲戚看好戏的表情,心里某个地方,彻底冷了。
那天晚上,送走所有人后,周明宇看着碎裂的电视,低声说:“宁宁,对不起。”
姜宁摇了摇头,说:“不怪你。是我,一直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但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从那天起,姜宁就开始默默地看学区房。
她要换掉的,不只是一套房子,更是一种被吸血的生活。
“在想什么?”周明宇的声音把姜宁从回忆里拉了回来。
“在想,我们终于自由了。”姜宁看着丈夫,露出了一个轻松的笑容。
周明宇紧紧回握住她的手:“对,自由了。以后过年,就我们一家三口,安安静静地过。”
话音刚落,姜宁扣在沙发上的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
不是微信消息,是电话。
屏幕上跳动的两个字,让姜宁刚刚舒展的眉头又蹙了起来。
外婆。
周明宇的表情也变得严肃。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刘凤霞打不通姜宁的电话,就去找老太太告状了。
电话铃声执着地响着,一遍又一遍。
姜宁知道,这一关,必须她自己过。
她拿起手机,划开了接听键。
“喂,外婆。”
电话那头,传来老太太带着哭腔的声音。
“宁宁啊……你舅妈说的是不是真的?你……你怎么能把房子给卖了啊……”
姜宁握着手机,听筒里外婆的哭声断断续续,像信号不良的收音机,嘈杂又刺耳。
“宁宁……你舅妈都跟我说了……你怎么能……怎么能一声不吭就把房子卖了呢?那么好的房子,一家人过年就指望在你那儿聚一聚,你……”
老太太的话颠三倒四,每一句都带着刘凤霞的影子。
姜宁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地听着。
周明宇站在旁边,手搭在姜宁的肩膀上,无声地传递着力量。
“……你舅妈气得晚饭都没吃,说你是不是对她有意见。宁宁啊,她是你亲舅妈,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要用这种法子?”
终于来了。
“外婆,”姜宁开口,声音很平稳,“我没有对舅妈有意见。”
“那你为什么卖房子?是不是王浩去年不小心碰坏了你家电视,你还记恨着?他就是个孩子,你怎么能跟他计较……”
“外婆,”姜宁再次开口,打断了老太太的念叨,“我卖房子,是为了可可上学。”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哭声更大了。
“上学是大事,可过年也是大事啊!你让一大家子人去哪里过年?你舅妈说,她那些老姐妹都知道每年在你家过年,现在你让她怎么跟人说?她的脸往哪儿搁啊……”
又是刘凤霞的脸面。
姜宁觉得有些好笑。
“外婆,你身体不好,别激动。这件事你别管了,我跟舅妈说。”
“你别跟你舅妈吵架!她也是为了这个家……”
姜宁没再听下去,直接挂断了电话。
周明宇看着姜宁,“要不我来打?”
“不用。”姜宁摇头,脸上没什么表情,“这是我的家事,我来解决。”
姜宁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在通讯录里找到了刘凤霞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一声就被接起,仿佛对方一直在等着。
“喂?姜宁?你还有脸给我打电话?你把外婆气成什么样了!老人家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告诉你,我跟你没完!”
刘凤霞的声音又尖又利,抢先发难,全是兴师问罪的口气。
“舅妈,是我让外婆别管这件事的。”姜宁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了过去。
刘凤霞那边顿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姜宁是这个态度。
“你什么意思?你卖房子这么大的事,还不让长辈管了?你眼里还有没有我们这些长辈?”
“我卖我自己的房子,确实不用跟谁报备。”姜宁的语气依旧平淡,“舅妈,你打电话给外婆,无非就是想让她来压我。你有什么话,现在可以直接跟我说。”
“好,好你个姜宁,真是翅膀硬了!”刘凤霞气急败坏地喊道,“我问你,往年过年不都在你家过得好好的吗?不就图个宽敞热闹?你现在说卖就卖,招呼都不打一个,你这是存心不让我们好过!”
“热闹?”姜宁重复了一遍这个词,然后问,“是我和明宇在厨房里从早忙到晚,你们在客厅里嗑着瓜子看电视热闹?还是我们收拾残局到半夜,你们打麻将打到天亮热闹?”
刘凤霞被问得哑口无言。
“舅妈,那不是热闹,那是我们两口子在伺候你们一大家子。”
“你……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计较那么清楚干什么!我们是把你当自家人,才不跟你客气的!”刘凤下找到了新的说辞。
“我情愿你们跟我客气一点。”姜宁说,“去年王浩砸了电视,一句道歉没有,你还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前年大姑家的孩子用马克笔画花了我们家真皮沙发,你们也只是笑了笑。再往前,你们带来的朋友在我家抽烟,把烟头烫坏了地板。这些事,你们谁提过一句赔偿吗?”
姜宁一件一件地数着,每说一件,刘凤霞的气焰就弱下去一分。
“那……那不都是小孩子不懂事嘛!你一个做姐姐的,跟他们计较什么!”
“王浩二十八了,不是小孩子了。”姜宁直接戳破了她的借口,“他那些朋友,看着也不像不懂事的年纪。”
电话那头彻底没了声音。
姜宁知道,刘凤霞不是没理,而是她的理,在自己这里行不通了。
“舅妈,我再说一遍。房子卖了,是为了给可可买学区房。新家只有七十平,两室一厅,我们一家三口住刚刚好,实在没有条件再招待那么多人过年了。”
“七十平?”刘凤霞的声音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瞬间拔高,“你们放着一百四的大房子不住,去挤七十平的鸽子笼?姜宁,你脑子是不是坏掉了?你就是不想让我们去,故意找的借口!”
“信不信由你。”姜宁不想再跟她纠缠,“总之,今年的年,你们自己安排地方吧。酒店也好,农家乐也好,或者轮流去各家都行。我们家,不行。”
“你……你这是要把我们往外赶啊!姜宁,你太没良心了!你外婆知道了,气得心脏都不舒服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刘凤霞又把外婆搬了出来,声音里带上了哭腔,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舅妈,别再拿外婆的身体来绑架我。”姜宁的声音冷了下来,“外婆年纪大了,经不起你这么一惊一乍。你要是真孝顺她,就该让她安安心心过个晚年,而不是把她当枪使。”
“你……你胡说八道!”
“我有没有胡说,你心里清楚。”姜宁一字一句地说,“以后,有事直接找我,别再去我外婆那里演戏。她老了,看不动了。”
说完,姜宁再次挂断了电话。
整个客厅安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周明宇走过来,从背后轻轻抱住姜宁。
“都说完了?”
“嗯。”姜宁靠在他怀里,感觉身体里那股紧绷的劲儿终于松懈下来。
“辛苦了。”周明宇下巴抵着她的头顶。
姜宁摇摇头。
其实不辛苦,只是觉得有些悲哀。血脉亲情,有时候竟然是最沉重的枷锁。
她拿起手机,犹豫了一下,还是给外婆拨了回去。
有些事,必须由她亲口说清楚。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外婆的声音听起来疲惫又疏远。
“喂。”
“外婆,是我,宁宁。”
“嗯。”
一个单音节,充满了距离感。
姜宁知道,刘凤霞肯定又添油加醋地告过状了。
“外婆,刚才舅妈说的话,你别信。”姜宁放缓了声音,“我没有不想让你们来,是新家真的太小了,住不下。”
“你舅妈说,你把她骂了一顿。”
“我没有骂她,我只是把过去几年的事说了一遍。”姜宁耐心地解释,“外婆,你也是看着我长大的。你知道我不是小气的人。可是连续五年,每年春节,我和明宇都像陀螺一样转,买菜,做饭,洗几十个人的碗。可可想让我们陪她放个烟花,我们都抽不出时间。年过完了,我们俩都得累掉半条命。这样的年,不过也罢。”
电话那头长久地沉默着。
姜宁能想象到,外婆此刻一定也很为难。一边是能说会道、日日陪在身边的小女儿,一边是吃了亏、从不诉苦的外孙女。
许久,老太太才叹了一口气。
“宁宁啊,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这句话里,听不出是欣慰还是失落。
“你翅膀硬了,我们这些老的,也说不动你了。”
这句话像一根细小的针,扎进了姜宁的心里。不疼,但很酸。
“外婆,我只是想过自己的日子。”
“我知道。”老太太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无力感,“你们年轻人的日子,我们老了,不懂了。就这样吧,我累了,挂了。”
电话被挂断了。
姜宁握着手机,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
周明宇走上前,将她揽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
“没事的,老人家只是一时想不通,慢慢会好的。”
姜宁把脸埋在丈夫的胸口,闷闷地说:“我没有做错,对不对?”
“你当然没有做错。”周明宇的语气坚定,“宁宁,你保护了我们这个家。你做得很对。”
是啊,她只是在保护自己的小家。
保护她的丈夫不用再陪着她一起受累,保护她的女儿能有一个安稳快乐的童年。
如果这也有错,那她就错到底吧。
周明宇的怀抱很暖,隔着一层薄薄的家居服,能清晰地感觉到他胸膛的起伏。
姜宁把脸埋在他的肩窝,嗅着他身上熟悉的,让她安心的味道。
客厅里的挂钟滴答作响,每一秒都敲在紧绷的神经上。
“我没有做错。”姜宁又重复了一遍,声音很轻,像是在说服自己。
“你没错。”周明宇收紧了手臂,力道很稳,“从来都没错。错的是得寸进尺的人。”
他扶着姜宁的肩膀,让她转过身来,看着自己的眼睛。
“去洗个澡,放松一下。剩下的事,我来想。”
姜宁点点头,身体的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刚才跟刘凤霞和外婆的两通电话,几乎耗尽了她全部的力气。
浴室里水声哗哗作响。
周明宇没有在客厅坐着,他走到女儿周可可的房间门口,轻轻推开一道缝。
小小的床上,女儿睡得正香,粉嫩的脸蛋上还带着笑意,不知道在做什么美梦。
他看了一会儿,才把门轻轻带上。
这个家,是他和姜宁一点一点打拼出来的。从一无所有,到买下第一套房,再到现在为了女儿上学换了这套学区房。
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他不能让任何人来破坏这一切。
姜宁洗完澡出来,头发用毛巾包着,脸上的水汽让她看起来柔和了许多。
周明宇已经给她倒好了一杯温水。
“喝点水。”
姜宁接过杯子,小口小口地喝着。
周明宇坐在她旁边的沙发上,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开口了。
“宁宁,我在想……舅妈那边,还有外婆,闹成这样,关系总不能一直僵着。”
姜宁握着水杯的手指动了一下。
“我知道你心里委屈。这些年,你付出了多少,我都看在眼里。”周明宇的声音很温和,带着商量的语气,“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家确实住不下,这是事实。但大过年的,总要一起吃顿饭。要不,我出钱,在外面找个好点的酒店,订个大包厢,把年夜饭安排在那里。大家热热闹闹吃一顿,也算全了礼数。这样,外婆那边,你舅妈那边,脸上也好看点。”
他觉得这个提议两全其美。
既解决了家里住不下的问题,也给了亲戚们面子,花点钱,免去一场家庭风波,值得。
姜宁慢慢放下水杯,水杯和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
她转头看着周明宇,目光很平静。
“明宇,这不是一顿饭的事。”
“我知道,是态度的事。我们把饭安排好,态度也到了。”周明宇试图说服她。
“不。”姜宁摇了摇头,“你还没明白。这不是一顿饭,也不是态度。这是‘边界’。”
“边界?”周明宇对这个词有些陌生。
“对,边界。”姜宁一字一句,说得清晰无比,“过去五年,我们的家,就是没有边界的。所以他们可以随时来,随时住,把这里当成免费的度假村。我们的人,也是没有边界的。所以他们觉得,我们理所应当为他们全家服务,当牛做马。”
“这次,我把房子卖了,换了个小的。这道物理上的边界,是硬生生立起来的。他们进不来了。”
“现在,你提议去酒店吃年夜饭,你觉得是解决了问题,给了他们面子。可在他们看来,是什么?”
姜宁看着周明宇,让他自己想。
周明宇顺着她的思路想下去,表情慢慢变了。
姜宁替他说了出来:“在他们看来,是我们认输了,妥协了。他们会觉得,虽然不能住在我们家了,但我们还是怕他们,还是得听他们的。我们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被他们拿捏。”
“这次是年夜饭,我们妥协了。那下一次呢?明年过年,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要求我们继续在酒店订餐。再下一次,表哥王浩要‘创业’了,缺启动资金,舅妈会不会哭着来找我,说我不帮你表哥,就是不孝,就是看不起他们王家?”
“王浩的工作,是不是也得我们想办法?可可的学区房,他们会不会也动心思,想让他们的哪个亲戚的孩子也过来‘借读’?”
姜宁每说一句,周明宇的脸色就沉一分。
这些事,不是凭空想象。过去几年,类似的要求,刘凤霞明示暗示,提过不止一次。只是当时都被姜宁用各种理由挡了回去。
“明宇,这不是钱的问题。”姜宁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坚定,“这是一个口子。一旦开了,就再也堵不上了。以前,是我糊涂,总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家和万事兴。结果呢?我退了一步又一步,退到最后,我们自己的家都快没有了。”
“我不想再过那样的日子了。不想每年过年都像打仗,不想看见我老公大过年的在厨房洗几十个人的碗,不想我女儿想让爸爸妈妈陪她放个烟花,我们都忙得抽不开身。”
“这个口子,必须从今年,从现在,彻底堵死。谁的面子,我也不给了。”
周明宇彻底沉默了。
他看着妻子。灯光下,姜宁的脸庞有些苍白,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那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知道,她说得都对。
自己刚才的想法,还是老一套的和稀泥。总想着息事宁人,却忘了对方是喂不饱的豺狼。
“我明白了。”周明宇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但无比郑重,“宁宁,我支持你。你说得对,这不是一顿饭的事。这是我们家的战争,一步都不能退。”
他伸出手,握住姜宁微凉的手。
“以后,不管谁来,我来挡。你不用再跟他们费口舌。”
姜宁的心,在这一刻,才算真正地落了地。
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她反手握住周明宇的手,用力握紧。
“我们一起。”
夜深了。
夫妻俩躺在床上,却都没有睡意。
周明宇把姜宁揽在怀里,一下一下地轻抚着她的后背。
“别想了,睡吧。明天还要上班。”
“嗯。”姜宁应了一声,眼睛却还是睁着,看着天花板。
外婆那句“你翅膀硬了”,像一根小刺,还扎在心里。
她知道自己做得对,可情感上,还是会难受。
不知道过了多久,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忽然亮了一下。
是微信消息的提示音,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姜宁拿过手机,解锁屏幕。
消息是小姨陈静发来的。
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宁宁,别理你舅妈,她就是个纸老虎,一戳就破。你做得对,为了可可,也为了你自己,早就该这样了。”
没有长篇大论的安慰,也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
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直接,甚至带着点江湖气的话。
姜宁看着那行字,看了很久很久。
眼眶突然就热了。
原来,不是所有人都被蒙蔽。
原来,真的有人懂她。
一直以来,她以为自己是在孤军奋战,独自面对着亲情编织的巨网。
直到这一刻,她才发现,有人在网的另一边,悄悄递给了她一把剪刀。
姜宁把手机屏幕按灭,重新钻进周明宇的怀里。
“怎么了?”周明宇感觉到了她的动静。
“没事。”姜宁的声音带着一点点鼻音,“小姨发微信来了。”
“她说什么了?”
“她支持我。”
周明宇没再多问,只是把她抱得更紧了些。
“睡吧。”
这一次,姜宁很快就睡着了。
她知道,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但她不再害怕了。
第二天,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卧室地板上投下几道光斑。
姜宁醒来时,身边的位置已经空了。
厨房里传来轻微的声响,是周明宇在准备早餐。
昨晚的疲惫和郁结,似乎被这一夜的安稳睡眠冲淡了不少。丈夫的拥抱和支持,还有小姨那条简短却有力的微信,是最好的安神药。
姜宁洗漱完毕,换好衣服走出卧室。
餐桌上摆着热好的牛奶,煎蛋和烤吐司。周明宇正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从厨房出来。
“醒了?快来吃早餐,不然上班要迟到了。”
“今天这么丰盛?”姜宁拉开椅子坐下。
“给你补充点能量,准备战斗。”周明宇把水果盘放在她面前,自己也坐了下来。
他话说得轻松,但姜宁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放心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姜宁拿起一片吐司,咬了一口。
周明宇看着她,点了点头。“我今天会跟妈那边打个电话,把我们的决定再说一遍,让她别再听舅妈她们煽风点火。”
“嗯,也好。”姜宁应着。
婆婆那边虽然不像自己娘家亲戚那么难缠,但也是个耳根子软的。周明宇去沟通,比自己去说效果要好得多。
吃完早餐,两人一起送可可去幼儿园,然后各自去公司。
一上午都风平浪静。
姜宁埋头处理着一个设计方案,几乎忘了昨晚的不愉快。
直到午休时间,手机在桌上震动起来。
她拿起来一看,是那个沉寂了一晚上的亲戚群,“相亲相爱一家人”,突然弹出了几十条未读消息。
姜宁点开。
最上面的,是舅妈刘凤霞发的一段语音,她没点开,直接往上滑看文字转述。
“哎呀,大家都在啊?我昨天想了一晚上,宁宁和明宇工作忙,咱们当长辈的要多体谅。年夜饭的事,既然宁宁家不方便,咱们就不强求了。”
紧接着,又是几条。
“不过话说回来,宁宁他们搬了新家,我们这些做长辈的,还没去认过门呢。这不像话呀!”
“我提议,就这个周六吧,我们大家伙儿一起去宁宁家看看!也算帮他们暖暖房,添点人气!大家说好不好?”
刘凤霞的消息一发出来,群里立刻热闹起来。
最先响应的是外婆:“应该的,应该的,是该去看看。”
一个远房表婶也冒了出来:“凤霞这个提议好!我们都去热闹热闹!”
另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舅舅也发了个“+1”。
群里的气氛,在刘凤霞的几句话之下,瞬间被炒得火热。
所有人都好像自动忽略了前一晚的争吵,兴高采烈地讨论着要去“认认门”。
姜宁看着手机屏幕,嘴角浮现一丝冷笑。
说得真好听。
体谅他们工作忙,所以年夜饭不强求了。
转头就提出要上门“暖房”。
这算盘打得,隔着屏幕都能听到声音。
年夜饭在酒店,他们最多就是动动嘴皮子,让她花钱。
可要是让他们进了新家的门,那就不一样了。
实地考察房子的面积,估算房子的价值,然后就可以更理直气壮地提出各种要求。
到时候,就不是一顿饭的事了。
周明宇的微信几乎是同时进来的。
“看到了?”
“看到了。”姜宁回了两个字。
“这招够阴的,打着暖房的旗号,让你没法拒绝。”
“想让我没法拒绝?她还嫩了点。”
姜宁的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击着。
她没有直接回复刘凤霞,而是@了所有人。
“谢谢各位长辈关心。最近确实特别忙,公司年底项目多,天天加班。明宇也是。最主要的是,为了可可转学方便,我们买的是二手房,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弄,家里现在乱得跟个垃圾场一样,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实在不方便招待大家。”
“等过段时间,我们把家里都收拾利索了,安顿好了,一定请大家过来吃饭。到时候再热闹也不迟。心意我们领了。”
这一长段话,发得滴水不漏。
既表达了感谢,又说明了情况,还给了未来的承诺。
每一个字都客客气气,但核心意思只有一个:别来。
姜宁的消息发出去之后,原本热闹的群,瞬间安静了。
像是被人按下了暂停键。
过了足足五分钟,刘凤霞才发来一个笑脸的表情。
“哎呀,是我们考虑不周了。行,那你们先忙,先忙。”
那语气,怎么看怎么像是在咬着后槽牙。
姜宁把手机锁屏,扔到一边,继续看设计图。
她知道,这事没完。
刘凤霞这种人,不达到目的,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果然,下午快下班的时候,一个陌生的号码打了进来。
姜宁接起。
“喂,哪位?”
“宁宁啊,我是你大舅妈。”电话那头的声音有点讨好。
姜宁没做声。
“你别生你舅妈的气啊,她那个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没坏意的。她说要去你家,也是想帮你暖房,亲戚嘛,就该多走动走动。”
“大舅妈,有事您直说。”姜宁打断了她。
她没兴趣听这些虚情假意的说和。
电话那头噎了一下,随即又说:“是这样,你表弟,就我儿子,谈了个对象,准备明年结婚了。这不,女方家要求得有套婚房……”
“所以呢?”姜宁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你看,你现在不是换了个大房子嘛,那以前那个小房子,是不是就空着了?你表弟他……”
“卖了。”姜宁干脆利落地吐出两个字。
“卖……卖了?”大舅妈的声音都变了调,“那么好的房子,怎么就卖了?租出去一年也能收不少租金啊!”
“缺钱,就卖了。”
“缺钱?你们怎么会缺钱?你们……”
“大舅妈,我这边要开会了,先挂了。”
姜宁不等对方再说话,直接掐断了电话。
她靠在办公椅的椅背上,闭上眼睛。
车轮战开始了。
一个不成,就换另一个。
用亲情当幌子,用长辈的身份来施压,最终的目的,都指向一个字:钱。
或者说,是房子。
手机又震了一下,这次是微信。
姜宁以为又是周明宇发来的,拿起来一看,却是一个新的好友申请。
头像是她表哥王浩,申请信息里写着:姐,是我。
姜宁点了通过。
她倒要看看,这对母子,还想玩什么花样。
王浩的头像,是一个动漫人物,看起来很不正经。
通过好友申请后,对方立刻发来一个嬉皮笑脸的表情。
“姐,在忙吗?”
姜宁没回。
过了几秒,对方又发来一条。
“姐,听说你发大财了?把市中心那套房给卖了,换了个郊区的大别墅?”
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酸溜溜的打探。
姜宁依旧没回。
她就静静地看着,看他到底想说什么。
对方似乎也失去了耐心,不再拐弯抹角。
一条新的消息弹了出来,像一颗炸雷,在姜宁的眼前炸开。
“姐,你卖了那么大的房子,手里现金不少吧?我最近跟朋友合伙看上个项目,特别有前景,就是启动资金还差点。你先借我二十万周转周转?等我项目成功了,加倍还你!”
二十万。
周转周转。
说得如此轻巧,如此理所当然。
仿佛那不是二十万,而是二十块钱。
姜宁看着那行字,怒火瞬间从心底烧到了头顶。
她终于明白了。
从年夜饭的纠缠,到“暖房”的提议,再到大舅妈的电话,所有的一切,都是铺垫。
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他们盯上的,根本不是一顿饭,也不是所谓的亲情走动。
他们盯上的,是她卖掉旧房子后,手里那笔用来装修和应急的钱!
王浩这个游手好闲的表哥,眼高手低,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没一个能坚持三个月。现在,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她的头上。
还真是她的“好”亲戚啊。
姜宁没有愤怒地质问,也没有破口大骂。
她只是做了一个动作。
她将和王浩的聊天记录,截了个图。
然后,她点开周明宇的对话框,把这张图片发了过去。
一句话都没说。
几秒钟后,周明宇的电话直接打了过来,声音里压着怒气。
“这帮王八蛋!”
“别急着骂。”姜宁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这我能不急吗?他们这是明抢了!二十万?他怎么不去抢银行!”周明宇在电话那头来回踱步的声音清晰可闻。
“明宇,你听我说。”姜宁打断他,“他们不是想要钱吗?”
“我们一分钱都不会给!”
“当然不会给。”姜宁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但光是不给,还不够。”
“那你想怎么做?”周明宇冷静了一些。
“他们不是喜欢在群里演戏吗?喜欢绑架我们吗?”
姜宁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那我就把这个舞台,给他们搭得再大一点。”
“把这张截图,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里去。”
周明宇那边沉默了两秒。
“老婆,你确定?这一下可就彻底撕破脸了。”
“脸?”姜宁的声音听不出一丝温度,“他们自己都不要脸了,我为什么要给他们留?”
“行,我听你的。”周明宇不再犹豫。
他懂姜宁。
忍让了这么多年,换来的不是体谅,而是得寸进尺。
这根弦,早就绷到了极限。
现在,断了。
周明宇动作很快,直接将那张刺眼的聊天截图,丢进了“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微信群。
图片加载出来的那一刻,群里原本还在闲聊家长里短的气氛,瞬间凝固。
姜宁拿起自己的手机,点开那个许久没有主动发过言的群。
她没有多余的废话,精准地@了那个最该看到的人。
姜宁:“@大舅妈刘凤霞,这是王浩刚发给我的。卖房的钱,是留着给可可将来读书用的,一分都不能动。以后这种信息,不要再发了。”
消息发送成功。
一石激起千层浪。
群里死寂了足足半分钟。
紧接着,刘凤霞的头像疯狂跳动起来。
刘凤霞:“姜宁!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把这个发到群里是想干什么?!”
刘凤霞:“你想让你表哥下不来台是不是?你想让所有亲戚都看我们家的笑话是不是?!”
姜宁看着屏幕,没有回复。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果不其然,刘凤霞见姜宁不作声,立刻转换了战术。
她的语气从质问变成了哭诉。
刘凤霞:“你现在有钱了,住上大别墅了,就看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了是吗?你表哥不就是想做点事业,跟你这个当姐姐的开口周转一下吗?你至于这么不留情面,把人往死里踩吗?”
刘凤霞:“我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容易吗?他想上进,想出人头地,我这个当妈的跟着高兴。当姐姐的不说帮一把,还在背后捅刀子!我们家是欠了你什么了?要被你这样羞辱!”
几张王浩小时候的照片被甩了出来,伴随着大段大段的语音条。
刘凤霞的声音在语音条里带着哭腔,听起来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从小你妈不在了,我是怎么对你的?有好吃的第一个想着你,有好穿的先给你送去!现在你出息了,就这么回报我们?你外婆要是知道你这么对她亲外孙,她该多伤心啊!”
亲情绑架,道德制高点。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很快,群里几个平时就和刘凤霞走得近的远房亲戚开始冒头了。
一个三姨婆说:“宁宁啊,这事是你做得不对了,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私下说,发到群里多伤和气。”
一个四表叔附和:“就是,浩浩也是想上进嘛,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当姐姐的,能帮就帮点,干嘛闹得这么僵。”
“二十万对你们现在来说,也不算什么吧?对浩浩可就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啊。”
“太绝情了,真的。”
舆论,就这么轻易地被带偏了。
没有人去问王浩那个所谓的“项目”是什么,也没有人去指责他张口就要二十万的荒唐。
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那个“不肯帮忙”的姜宁。
仿佛拒绝,就是一种原罪。
就在这时,小姨陈静发了一条消息。
陈静:“姐夫,嫂子,你们别吵了。姜宁,你也消消气。王浩,你也是,创业是大事,要慎重,不能这么冲动找姐姐要钱。”
她想打个圆场,但她的声音很快就被刘凤霞更激烈的哭诉淹没了。
刘凤霞:“慎重?他再慎重就没机会了!你们一个个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孤儿寡母的好不容易想翻身,你们就这么见不得我们好!”
姜宁看着手机屏幕上的一场闹剧,关掉了屏幕。
再争辩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她要的,就是把这件事,彻底摊开在阳光下。
现在,目的达到了。
至于那些指责,姜宁不在乎。
周明宇的电话又打了过来。
“老婆,你看到群里了?这帮人简直不可理喻!要不我退群算了!”
“退什么群。”姜宁的声音很平静,“好戏才刚开场,我们得当个好观众。”
“可我气不过!”
“气,解决不了问题。”姜宁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小区里散步的邻居,“他们喜欢演,就让他们演。演得越卖力,摔得就越惨。”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群里依旧热闹非凡。
刘凤霞一个人独占C位,哭诉,指责,卖惨,各种戏码轮番上演,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而姜宁和周明宇,始终没有再回复一个字。
他们的沉默,在刘凤霞看来,就是心虚,是理亏。
这让她更加来劲。
晚上七点,天色已经完全黑透。
姜宁刚给女儿讲完一个睡前故事,手机就响了。
是一个陌生号码。
姜宁接了起来。
“您好,请问是12栋1801的业主姜女士吗?”电话那头,是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促。
“我是,请问有什么事?”
“您好,我是小区物业安保部的。是这样,现在小区南门这边,有几位自称是您亲戚的人,想要进来找您。一位老太太,一位中年女士,还有一个年轻男人。”
姜宁的心沉了一下。
该来的,还是来了。
而且,比她预想的,还要快,还要……无耻。
他们竟然把外婆也带来了。
“他们没有门禁卡,我们按照规定不能放行。但是……那位中年女士现在就在门口哭闹,影响很不好。您看,您方便下来处理一下吗?”保安的语气里透着为难。
“哭闹?”
“是的,闹得……挺厉害的。”保安似乎在斟酌用词,“她说……说您发了财就六亲不认,把亲外婆都赶出家门,不让进门……”
保安后面的话,姜宁已经听不太清了。
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公开的羞辱。
她们竟然选择了用这种方式,在她刚刚入住的新小区,在她的邻居面前,给她泼上最脏的污水。
这是要彻底毁了她的名声。
“姜女士?您还在听吗?”
“在。”姜宁的声音有些干涩。
她走到客厅的落地窗前,从十八楼往下看。
小区的南门入口处,路灯明亮,能看到围了一小撮人。
虽然看不清面孔,但那个被王浩搀扶着,在人群中央哭天抢地的身影,除了她的大舅妈刘凤霞,还能有谁?
而刘凤霞身边,那个佝偻着背,看起来有些无措和茫然的老人,正是她的外婆。
她被当成了最锋利的武器,刺向自己的亲外孙女。
姜宁的手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退让和解释,在这些人的面前,是全世界最无用的东西。
他们听不懂道理,他们只信奉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人多势众声音大就是真理。
既然如此。
那就不需要再讲道理了。
姜宁松开拳头,拿起手机,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冷硬。
“我知道了。”
“你们什么都不用做,也别跟他们起冲突。”
“守好小区的门,别让他们进来就行。”
“我,现在就下去。”
周明宇已经穿好了外套,在玄关处来回踱步,脸上的怒气压都压不住。
“这叫什么事!把外婆都弄来了!他们还有没有底线!”
姜宁换鞋的动作没有停,声音听不出情绪。
“他们要是有底线,就不会有今天这事。”
“那我们下去怎么办?跟他们吵?让邻居看笑话?”周明宇的声音里全是烦躁。
“不吵。”姜宁拉开门,“看戏。”
电梯平稳下行,金属壁上映出夫妻俩的面容。周明宇眉头紧锁,而姜宁的表情,平静得有些过分。
电梯门一开,小区的夜风就灌了进来。南门的喧闹声隔着一段距离,也清晰地传了过来。
还没走到门口,就看见那里已经围了一圈人。有刚吃完饭出来散步的,有带孩子玩的,还有几个穿着制服的保安。
人群的中心,一个女人正坐在地上,双手拍着大腿,哭嚎声在小区的上空回荡。
“没天理了啊!我姐姐死得早,我把她女儿当亲生的养,现在她出息了,住上大房子了,就不认我们这些穷亲戚了啊!”
“把我这老娘也赶出来,这么冷的天,一口热水都不给喝,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刘凤霞的表演功力十足,声泪俱下,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控诉。
她身边,王浩百无聊赖地站着,低头划拉着手机,偶尔抬头看一眼他妈,脸上带着不耐烦。
而外婆,被他们推到最前面,坐在一把从保安亭借来的折叠椅上。老人家局促不安地绞着衣角,时不时抬手抹一下眼泪,看着周围指指点点的人群,头埋得更低了。
周明宇的火气“噌”地就上来了,脚步加快,就要冲过去理论。
姜宁一把拉住了他。
周明宇回头,看到姜宁对他摇了摇头。
然后,姜宁松开手,迈开步子,径直朝着人群走去。
她没有看地上的刘凤霞,没有看玩手机的王浩,甚至没有看周围那些看热闹的邻居。
她的眼里,只有那个坐在椅子上,显得孤立无援的老人。
她穿过人群,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周围的议论声小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姜宁身上。
刘凤霞的哭声也卡了一下,她没想到姜宁会是这种反应。不应该是冲上来跟自己对骂吗?
姜宁一直走到外婆面前,才停下脚步。
她蹲下身,轻轻握住外婆冰凉的手。
姜宁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
“跟我回家,外面冷。”
外婆浑浊的眼睛抬了起来,看着姜宁,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这一幕,彻底点燃了刘凤霞。
她从地上一跃而起,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尖叫着就朝姜宁扑了过来。
“你还有脸叫外婆!你这个白眼狼!你把我们害成这样,现在装什么好人!”
她的手眼看就要抓到姜宁的头发。
一道身影闪了过来,稳稳地挡在了姜宁和外婆身前。
是周明宇。
他抓住了刘凤霞的手腕,力道不大,却让她动弹不得。
“舅妈。”
周明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硬。
“有话好好说,别在这里影响邻居,也别对长辈动手。”
刘凤霞愣住了。
她印象里的周明宇,一直是个笑呵呵的老好人,说话温吞,凡事都让着他们。
今天这是怎么了?
“你……你放开我!周明宇,你还敢对我动手了?我是你长辈!”
“我没有对您动手,是您要对我爱人动手。”周明宇一字一句地说,“您是长辈,但长辈也要讲道理。”
周围的邻居们也看出了点门道。
“哎,这男的护着老婆,挺好的。”
“是啊,看这女的上来就要打人,不像是来讲理的。”
议论声让刘凤霞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姜宁看都没看身后的闹剧,她扶着外婆站起来。
“外婆,我们走。”
王浩这时终于收起了手机,上前一步想拦。
“姜宁,我妈话还没说完呢!钱的事……”
姜宁转过头,目光落在他脸上。
那是一种很平静的眼神,没有任何情绪,却让王浩后面的话全都堵在了喉咙里。
“你要钱,自己去挣。别带着外婆来这里丢人。”
说完,姜宁不再理会他们,扶着外婆,一步一步朝着楼栋走去。
周明宇松开刘凤霞,跟了上去,一家三口,将身后的喧嚣彻底隔绝。
刘凤霞看着他们的背影,气得浑身发抖,还想再闹,却发现周围邻居的眼神已经变了。
那种看小丑一样的目光,让她所有的哭喊都显得那么滑稽。
回到1801室。
温暖的空气驱散了外婆身上的寒意。
姜宁给外婆倒了一杯热水,看着她捧在手里,一口一口地喝着。
周明宇去儿童房看了看,周可可睡得很熟,外面的吵闹没有影响到她。
客厅里很安静。
外婆喝完水,情绪也稳定了一些,她看着姜宁,欲言又止。
“宁宁,你舅妈她……她也是为了王浩着急……”
“外婆。”姜宁打断了她,“我知道您心疼舅舅舅妈,心疼表哥。”
姜宁没有争辩,也没有抱怨。
她转身走进书房,再出来时,手里多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
她将文件夹放在外婆面前的茶几上,然后坐了下来。
“我们不说别的,我给您看看我们的日子。”
姜宁从里面拿出第一份文件,摊开。
“这是我们这套房子的购房合同,总价六百八十万。我们付了两百万首付,里面有我们所有的积蓄,还有跟明宇爸妈借的六十万。”
她又拿出第二份文件。
“这是银行的贷款合同。我们贷款了四百八十万,三十年还清。每个月,要还两万三千块的房贷。”
两万三,这个数字让外婆的手抖了一下。
姜宁继续拿出文件,一份一份,整齐地摆在茶几上。
“这是装修的贷款,二十万,分三年还,每个月还六千。”
“这是车贷,还剩最后一年,每个月四千五。”
“这是我们两个人的信用卡账单,上个月刚买完家电家具,总共欠了八万块,我们设置了分期,每个月要还七千。”
“您算算,房贷两万三,装修贷六千,车贷四千五,信用卡七千。加起来,一个月就是四万零五百。这是我们睁开眼就要还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姜宁把计算器按出的数字,推到外婆面前。
外婆看着那个刺眼的“40500”,嘴唇动了动,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只知道外孙女换了大房子,却从不知道这房子背后,是这么沉重的担子。
“我跟明宇,两个人一个月工资加起来,扣掉五险一金,到手差不多五万块。”
“还掉四万零五百的贷款,我们只剩不到一万块。”
“这一万块,要负责我们一家三口的吃穿用度,物业费,水电煤气费,可可的幼儿园学费,还有她马上要上的兴趣班的费用。”
姜宁最后拿出一份保险合同。
“这是我们给可可买的教育基金,从她出生就开始存。每个月固定存两千,雷打不动,一直要存到她十八岁上大学。这笔钱,是她的未来,我们谁都不能动。”
茶几上,白纸黑字,红色的印章,银行的流水,每一张纸,每一个数字,都像一块石头,压在外婆的心上。
她一辈子生活在小地方,对钱的概念很模糊。在她看来,几十万,一百万,已经是天文数字。
她以为姜宁他们很有钱,住这么好的房子,肯定不差那三十万。
可现在,这些冷冰冰的文件和数字告诉她,她错了。
她的外孙女和孙女婿,不过是在这个大城市里拼命生活的普通人。他们光鲜的背后,是每个月要还的四万块贷款,是精打细算的每一天。
“外婆,我不是不愿意帮王浩。”
姜宁的声音很轻,却很清晰。
“我没有三十万。就算有,这笔钱,我也不能给他。”
“他要创业,我支持。但他连一份正经的计划书都没有,只凭着一腔热血,就要我们拿出三十万去给他试错。这个错,我们试不起。”
“我们输了,毁掉的是可可的未来。”
客厅的灯光很亮,照着外婆苍老的脸。
老人脸上的皱纹里,好像藏着很多情绪。有震惊,有心疼,还有一丝愧疚。
她沉默了很久,很久。
最后,她伸出满是褶皱的手,抚摸着那份写着“教育基金”的合同,眼眶红了。
外婆最终还是走了。
周明宇送她到楼下,回来时,姜宁正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那辆远去的出租车。
“妈说明天把那六十万打回来。”周明宇从身后抱住姜宁。
“嗯。”姜宁的声音很轻。
“别想了,我们做到我们该做的,就行了。”周明宇把下巴搁在姜宁的肩膀上。
姜宁没有回头,只是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
这件事,还没完。
第二天是周六,姜宁难得不用早起。
手机铃声在早上八点准时响起,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
“喂,是宁宁吗?”电话那头是一个有些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女声。
“我是,您是?”姜宁坐起身。
“我是你三姨婆啊!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不记得啦?”
姜宁脑子里过了一遍,才从记忆的角落里翻出这个亲戚的模样。一个远房的,几乎从不走动的亲戚。
“三姨婆,有事吗?”姜宁的语气很平淡。
“哎哟,宁宁啊,你现在出息了,在大城市买了这么大的房子,可不能忘了本啊。”三姨婆的语气带着一股说教的味道。
姜宁没有说话,等着下文。
“我听说你舅妈和王浩去找你了?为了王浩创业的事。你怎么能把他们晾在楼下,连门都不让进呢?那可是你亲舅妈啊!你外婆都急哭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果然来了。
姜宁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声音听不出情绪:“三姨婆,您听谁说的?”
“你舅妈还能骗我吗?她昨天打电话给我,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你现在看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了,三十万都不肯借。宁宁啊,你小时候你舅妈多疼你,你可不能做白眼狼啊。”
白眼狼。
这个词从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嘴里说出来,格外刺耳。
“三姨婆,您说完了吗?”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姜宁是这个反应:“你这孩子什么态度?我说你两句都是为你好!亲戚之间就该互相帮衬,你……”
“说完了我挂了,我还要带孩子上课。”
姜宁直接按断了电话。
周明宇拿着毛巾走过来:“谁啊,一大早的。”
“我三姨婆。”
“她打电话干什么?”
“教育我。”姜宁把手机扔到一边,“说我忘恩负义,是白眼狼。”
周明宇的脸色沉了下来。
手机还没安静五分钟,又响了。
这次是另一个老家的号码。
姜宁看了一眼,直接挂断,拉黑。
一上午,电话就没停过。
有拐弯抹角劝她大度的,有义愤填膺指责她不孝的,还有人阴阳怪气地说她飞上枝头变凤凰,看不起娘家人了。
姜宁一概不接,或者接起来等对方说出“王浩”两个字,就直接挂断。
到了中午,周明宇的手机也响了。
是他老家一个远房叔叔打来的,说辞大同小异,核心思想就是姜宁做得太过分,让周明宇好好管管自己老婆。
周明宇压着火气,回了一句“我们家的事,不用外人操心”,也挂了电话。
“他们这是发动了整个亲戚圈来声讨我们?”周明宇气得想笑。
“我舅妈的常规操作。”姜宁显得很平静,只是眼底一片冰凉。
她吃完午饭,把碗一推,拿着手机走到了阳台。
姜宁翻出通讯录,找到了小姨陈静的号码。
电话响了两声就接通了。
“喂,宁宁?”陈静的声音总是带着一种通透的暖意。
“小姨,是我。”
“怎么了?听你声音不太对。”
“我舅妈是不是给你打电话了?”姜宁开门见山。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陈静的轻笑声:“打了。昨天晚上打的,跟我这儿数落了你一个小时。说你心狠,六亲不认,见死不救。”
“她是不是跟所有人都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