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归橙》第八集:橙花漫山时

发布时间:2025-10-08 20:42  浏览量:1

惊蛰一过,新宁的山就彻底醒了。扶夷江的冰化了,绿水绕着丹霞岩壁流淌,像给崀山系了条翡翠腰带;骆驼峰的轮廓在暖意里渐渐舒展,岩壁上的青草冒出嫩芽,红的更红,绿的更绿。月汉村的脐橙林里,光秃秃的枝桠上先是鼓起米粒大的花苞,没几天就炸开了,雪白雪白的,像堆了满树的星星,风一吹,香气漫了半座山,连蜜蜂都带着嗡嗡的声浪,从四面八方涌来。

李橙阳蹲在果园里,手里拿着枝剪,正给果树疏花。每根枝条上的花苞都挤挤挨挨的,得剪掉大半,剩下的才能吸足养分,结出饱满的果子。他动作麻利,剪子起落间,带着露水的花瓣簌簌落下,沾了满裤腿,空气中浮动的橙花香混着他额角的汗珠,酿成一种踏实的味道。

“橙阳,县电商平台的人来了,在村部等着呢!”周明华的大嗓门从坡下传来,他穿着件新买的夹克,袖口还没拆标签,是上个月合作社分红时买的,脸上的笑比阳光还亮。

李橙阳直起身,用袖子擦了擦汗:“知道了,我这就过去!”他把剪子递给旁边帮忙的王老五,“王叔,剩下的这些按刚才说的,留中间的壮花苞,两边的弱花全剪掉。”

王老五手里的剪子顿了顿,有点不好意思:“我总怕剪多了,到时候结的果子少。”

“放心剪,”李橙阳拍了拍他的肩膀,“张站长说了,花太密反而结不住果,疏掉一半,剩下的才能长得又大又甜。去年你看刘大爷家的树,疏花疏得狠,最后收成才是最多的。”

提到刘大爷,王老五笑了。开春后刘大爷像换了个人,天不亮就往果园跑,给果树施肥、松土,连走路都带着风。前几天还跟李橙阳念叨,说要把儿子从广东叫回来,一起种橙子。

李橙阳往村部走,路过王二婶家的院子,看见她正蹲在太阳底下择橙花。竹篮里的橙花堆得像座小山,雪白的花瓣上还沾着露水,旁边摆着几个大玻璃罐,里面泡着橙花酒,金黄色的酒液里浮着几朵完整的花。

“二婶,这橙花能做啥?”李橙阳停下脚步。

王二婶抬头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阳光:“能做的可多了!这花晒干了泡水喝,安神;跟蜂蜜拌在一起,抹面包吃;最金贵的是这橙花精油,我听镇上卖化妆品的小姑娘说,一滴能卖好几十块呢!”她拿起一朵花,凑到鼻子前闻了闻,“你闻这香味,比城里的香水还好闻。”

李橙阳也拿起一朵,橙花的香不像橙子那么浓烈,带着点清冽的甜,像刚化的春水。“林墨老师说要来画橙花海,您这橙花精油要是做出来了,正好让他帮着设计包装。”

“那敢情好!”王二婶眼睛一亮,“我这就多摘点,让哑巴媳妇帮我一起晒。”

村部院子里停着辆印着“新宁电商”的面包车,几个穿冲锋衣的年轻人正围着周明华说话,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是月汉村橙子的网店页面——背景是骆驼峰下的橙林,主图是李建国摘果的照片,下面已经有不少好评:“果子新鲜,带着崀山的味道”“包装太有特色了,舍不得扔”。

“橙阳来了!”带头的年轻人叫小马,是县电商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去年推介会上见过,“我们这次来,是想跟你们签个‘助农直采’协议,你们的橙子熟了,我们直接派冷链车来拉,从果园到消费者手里,不超过48小时。”

李橙阳赶紧握手:“求之不得!我们正愁网上销售渠道不够呢。”

“不光是销售,”小马打开平板电脑,“我们还想帮你们搞直播带货,每周固定一场,让村民们自己上镜,讲讲种橙子的故事。现在的人就爱看这个,真实!”他指着屏幕上的数据,“你看上次采摘节的短视频,在抖音上都火了,播放量过百万了,好多人问怎么买橙子。”

周明华接过话:“我跟小马说了,让王二婶当主播,她会说,还会做橙花酱,肯定受欢迎。”

王二婶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听见这话,脸一下子红了:“我一个老婆子,上镜能行吗?别让人笑话。”

“咋不行?”小马笑着说,“您这手艺,这故事,比那些网红真实多了。我们还可以拍点您做橙花酱的过程,保证火!”

正说着,刘大爷背着半篓橙花走了进来,篓子上插着根树枝,上面绑着个红布条。“橙阳,你看我这花摘得咋样?”他把篓子放在地上,橙花的香立刻漫了开来,“我听二婶说能卖钱,就多摘了点。”

小马拿起一朵,惊讶地说:“这花品质太好了!我们可以帮着联系化妆品厂,大量收购,做成精油或者香薰,附加值能翻好几倍。”

李橙阳心里一动:“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搞个‘橙花节’?跟采摘节一样,让游客来赏花、做橙花酱、买精油,再听村里的老人唱山歌,把文旅和农产结合起来。”

“这个主意好!”小马立刻拿出笔记本,“我回去跟文旅局对接,争取把橙花节纳入崀山春季旅游线路。对了,你们的冷库建得咋样了?”

“主体都快完工了,”周明华指着村口的方向,“再有半个月就能装设备,到时候你们的冷链车直接开到冷库门口,装了货就能走。”

中午在李建国家吃饭,王二婶杀了只自己养的乌鸡,炖了锅橙花乌鸡汤,橙花的香混着鸡汤的鲜,飘了满院子。小马他们喝得赞不绝口,说这是“春天的味道”。

饭桌上,小马说起自己为什么回新宁:“在杭州做了五年电商,总觉得差点啥。去年县里招人才,说要帮农村搞电商,我就回来了。你看这橙花,这崀山,多好的资源,就该让更多人知道。”

李橙阳听得心里发热,他想起自己刚回村时,村里人都说他“读书读傻了”,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回来刨土。可现在,越来越多像小马、林墨这样的年轻人回来了,带着新想法、新技术,像给月汉村注入了新鲜血液。

“对了,”小马突然想起什么,“我们平台想搞个‘乡村振兴带头人’评选,我觉得你挺合适的,把你的故事报上去,说不定能获奖,还能给村里争取点扶持资金。”

李橙阳赶紧摆手:“我不算啥带头人,都是大家一起干的。要报就报合作社,报月汉村。”

李建国放下筷子,看着儿子:“该报就报。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荣誉,是咱村的。让外面的人看看,月汉村的人能把橙子种成金疙瘩!”

下午,小马他们要走,李橙阳往他们车里塞了满满一袋橙花,又让王二婶装了两瓶刚做好的橙花酱。“花您带回去闻香,酱让同事们尝尝,不好吃尽管提意见。”

小马笑着说:“放心,肯定好吃。对了,下周我们派专业团队来,给王二婶做直播培训,再拍点短视频,争取橙花节之前就把热度炒起来。”

送走小马,李橙阳往果园走,想看看王老五疏花疏得咋样了。刚走到坡上,就看见林墨背着画板坐在树下,正对着橙花海写生,画板上已经有了雏形——远处的骆驼峰在云雾里若隐若现,近处的橙树开满白花,一个戴草帽的老人正在疏花,正是刘大爷的身影。

“林老师,您来了怎么不说一声?”李橙阳走过去。

林墨抬起头,眼镜片上沾着花瓣:“怕打扰你们干活。你看这花海,太壮观了!比我想象的还美。”他指着画板,“我打算画一组‘橙花四季’,从开花到结果,再到采摘,把月汉村的一年都画下来,做成画册,明年橙子熟了的时候出版。”

“那我们可得好好种,别辜负了您的画。”李橙阳笑着说。

“肯定不会,”林墨放下画笔,“你看这土地,这果树,这干活的人,眼里都有光,种出来的果子能不好吗?”他指着远处的冷库工地,“那就是你们的冷库?真快啊,开春才动工,这就快建好了。”

“都是大家一起使劲,”李橙阳望着工地,“王老五每天天不亮就去帮忙搬砖,刘大爷把攒了半辈子的钱都拿出来了,说要入股冷库。”

林墨叹了口气:“真好。我小时候总觉得村里穷,留不住人,现在才明白,不是留不住人,是没找到能让人扎根的事。你们做到了。”

夕阳西下,橙花海被染成了金红色,花瓣上的露水反射着光,像撒了满地的碎钻。李建国扛着锄头往回走,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路过刘大爷身边时,两人笑着说了句什么,声音被风吹散,只留下橙花的香。

王二婶带着几个妇女往家走,竹篮里的橙花堆得高高的,一路走一路说笑,时不时摘朵花插在头上。王老五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枝剪,正跟哑巴侄子讨论疏花的技巧,脸上的愁容早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踏实的笑。

李橙阳站在果园高处,看着这一切,心里像被橙花填满了,暖暖的,甜甜的。他知道,橙花谢了会结果,果子摘了会再开花,就像这日子,只要肯用心,就会一年比一年甜。

远处的崀山,在暮色中安静地矗立,像一位守护的老者,看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看着他们用双手把贫瘠变成富饶,把沉寂变成热闹。山脚下的扶夷江,水流潺潺,像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谣,歌颂着春天,歌颂着希望,歌颂着每一个为生活努力的人。

李橙阳深吸一口气,橙花的香里,似乎还藏着橙子的甜,藏着冷库的钢筋味,藏着直播间里的笑声。他知道,这漫山的橙花,不仅是春天的信使,更是丰收的预告——等到秋天,这些花朵会变成沉甸甸的果实,带着崀山的阳光和月汉村的心意,去往更远的地方。

而那些关于土地、关于坚守、关于归来的故事,也会像这橙花香一样,越飘越远,在更多人的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

这个春天,月汉村的橙花开得格外旺,像是在预示着,一个更甜、更美的秋天,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