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亿小目标”到限高令,王健林的十年困局到底藏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5-09-28 15:33 浏览量:1
就在今天一条新闻刷屏了各大社交平台,原来是曾喊出“先定个小目标赚1亿”的王健林,如今却因为1.86亿元执行案件被限制高消费 ,昔日亚洲首富的光环碎了一地。从万亿商业帝国掌舵人到被限乘头等舱,这十几年的落差里,王健林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麻烦?
其实最核心的祸根就是高杠杆扩张,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埋下的“定时炸弹” 。房地产红火时,王健林靠“借钱拿地、建广场收租”的模式野蛮生长,万达广场从长春第一座铺到全国近400座,还跨界吞下AMC院线、海外文旅等资产。
这种高周转玩法在行业上行期顺风顺水,却让万达负债率一度飙过70%,负债额高达6000亿元 。就像用信用卡循环透支,一旦信贷收紧,资金链立刻绷紧。
而对赌协议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了冲击上市,万达两次签下对赌协议,承诺未按期上市就高额回购股权。
2023年底上市梦碎,380亿元回购义务瞬间引爆危机,即便太盟注资600亿元,也没能补上缺口,反而让万达丧失了商管公司控制权 。这好比赌徒加杠杆下注,赢了盆满钵满,输了就得倾家荡产。
行业变天与转型滞后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房地产调控“三道红线”出台后,靠负债扩张的老路走不通了。万达急着“断臂求生”,三年卖掉109座万达广场,连核心的万达电影股权都减持套现 ,但资产出售速度远赶不上债务到期速度,2025年到期债务约400亿元,账面现金却只有151亿元,造血能力衰退的万达终究填不上窟窿。
从主动接手破产公司的闯将,到跌落神坛的企业家,王健林的困境也是时代的缩影。不过就像网友说的那样,他起码是在想办法还债,这相比另一位著名地产企业家来说,起码是有下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