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最爱的快乐福地,悄悄“称王”

发布时间:2025-09-28 15:01  浏览量:1

平常最爱逛的廉价零食店,真实身份竟是今年上半年的A股“增速王”?

听起来有一种爽文小说里主角扮猪吃老虎的既视感,但现实往往比小说更加精彩。

故事的主角——万辰集团,仅用三年让股价从10.17元/股飙升至最高点近200元/股,暴涨20倍。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万辰集团分给股东的净利润高达4.7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恐怖的50358.8%,简直是“躺着也赚钱”。

万辰集团这个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但在你家附近,一定有他家的门店。

它就是“好想来”“来优品”零食店背后的母公司。

● 好想来门店

三年时间,万辰集团从无到有,狂开1.5万家零食店,扩张速度甚至超过了“县城霸主”蜜雪冰城。

在你提着购物篮疯狂买买买时,整个股市都在为万辰的业绩奇迹而沸腾。

一个卖零食,竟成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让人不禁想问:这艘零食巨舰,到底是怎么启航的?

1、从“食用菌第一股”到量贩零食大王

熟读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北少林,南武当”这个概念,而这个概念,在量贩零食市场同样适用。

它们以安徽为界限,可以简单划分为南北两派。

“南派”是赵一鸣和零食很忙合并而成的鸣鸣很忙“很忙系”;

“北派”则是以好想来、来优品为主体的“万辰系”。

相比于“南派”鸣鸣很忙的厚积薄发,万辰入局得更晚,崛起却也更快。

有人戏称:万辰只用了三年,就把同行十年的路走完了。

这句话不假,因为三年前,万辰集团还是个卖蘑菇的农产品公司,与零食八竿子打不到一块。

出生于福建漳州的王健坤,早年靠种金针菇、蟹味菇发家,在食用菌领域堪称“教父”。

● 王健坤

他研发的种植和培育技术让万辰的食用菌的生产效率提升了40倍,实现了年销售14万吨蘑菇的佳绩,稳坐“中国菌王”宝座。

2021年,王健坤带领万辰集团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食用菌第一股”。

可上市当年,万辰就遭了记迎头痛击。

先是食用菌价格下跌,接着又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双重打击之下,万辰业绩一落千丈,净利润暴跌75.61%。

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没人料到万辰会突然转型,就连王健坤本人也没料到。

在王健坤还在琢磨着如何将蘑菇生意做大做强时,公司的亲戚和家族成员却突然要求万辰转投零食行业。

这突如其来的倒戈,让王健坤犯起了嘀咕:自己做了一辈子的蘑菇,哪懂得咋卖零食?

但家族成员的共识加上市场的风口,让他开始动摇。

彼时,超市和便利店零食品类齐全,但价格普遍偏高;小卖部虽物美价廉,但品类又少得可怜。

更重要的是,他的背后站着一个隐形的“零食大王”——妻子林该春。

早在2007年,林该春便提前入局量贩零食,创办连锁品牌“零食工坊”,门店一度超过300家。

王健坤琢磨:转投量贩零食,确实是个好选择。

彼时,已年过50岁的王健坤,选择抛弃过往的荣誉,从零开始。

背靠大树好乘凉,凭借着妻子积累的丰富经验,王健坤带着万辰集团光速转型,先是推出了零食品牌“陆小馋”,又接连收购“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和华东老牌零食连锁“老婆大人”,并将四大品牌整合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仅仅只用一年,万辰从一个“种蘑菇”的,变成了量贩零食史上最大的“搅局者”。

2、最大的“搅局者”

“来来来,好想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门头巨大的兔子头logo,搭配上魔性到洗脑的广告歌,好想来的“赤红风暴”正在飞速扩张。

每次路过,经常能看见三两作伴、拖家带口的街坊邻居拎着购物篮疯狂扫购,场面堪比超市鸡蛋大甩卖。

小红书上经常有人问,“30块能买什么东西?”

有人说是一个公仔盲盒,一杯奶茶,一个小蛋糕或是两盒便利店的酸奶。

而在这个问题下,有人晒出了一长串划都划不到头的购物小票。

没错,这就是好想来30块钱的购买力……

一块八的可乐、一块九的饼干、两块八的薯片,每次结账时都感觉像物价倒退了20年。

我也是第一次遇见,买零食会像打游戏一样自发整理出攻略的。

小红书上搜“好想来”,全是“30元带出挑战”“好想来必买指南”。

有人抱着怀疑的心态,走进店里尝试了一下,结果30块钱带了整整23件零食出来。

如此便宜实惠的价格,不禁让人想问:好想来,究竟是咋赚钱的?

答案十分简单粗暴,就是一通砍砍砍,砍掉品牌的溢价,砍掉品牌商、经销商,直接从工厂拿货,达到极致的性价比碾压。

而且,如果你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家门口的好想来就像是雨后春笋,还没来得及记住门口是哪家店,隔壁就又冒出来一家新的。

这种疯狂的开店速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王健坤对下沉市场的精准洞察。

中国有2800多个县城,居住人口众多,消费能力不可小觑,但高性价比的零售选择却比较匮乏。

万辰抓住了这个机会,推出“0元购”模式。

0加盟费、0管理费、0培训费、0服务费,这无疑大大减少了创业风险,听上去甚至不像在做生意,反倒像是在送钱。

更狠的是,如果你愿意在“很忙系”门店的周边开一家好想来,万辰将全力支持,给予活动政策补贴,高端的商战就是这么朴实无华,活脱脱就是“贴钱干架”。

万辰集团的这个模式,引得万千加盟商蜂拥而至,几乎每小时都会有一家新的加盟店拔地而起。

从2022年的不足百家门店,到2025年的1.5万家,万辰的扩张速度堪称行业奇迹。

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疯狂地扩张很快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首先就是国内量贩零食市场这块蛋糕就这么大,一方吃得多,别人就只能吃得少。

● 好想来大战赵一鸣

尤其是在万辰疾速扩张的背景下,原本还算百花齐放的零食赛道,迅速卷成了短兵相接的战场。

现在中国的县城里,三步一家好想来,五步一家蜜雪冰城,这俩“性价比王者”快把街头占满了。

有些加盟商原本指望着“坐等赚钱”,却发现同一条街上很快新开了第二家、第三家,不仅要跟竞争对手干架,还要防着自家兄弟,客流被严重稀释。

有加盟商吐槽:“每天营业额只有几百,回本遥遥无期。”

王健坤很快意识到,消费者是会出现“审美疲劳”的,行业内卷之下,光靠低价已经不够,必须要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3、第二增长曲线

2025年的开年第一爆,无疑是《哪吒2》。

火的不止是电影,更是“哪吒”“敖丙”这些IP形象。

好想来在电影上映前便提前布局,拿下了《哪吒2》IP的官方授权,推出的哪吒盲盒以8.8元的超低价格迅速卖爆,走红于各大社交平台。

● 8.8元的哪吒盲盒。图片来源:小红书@好想来

这就是好想来选择押注的第二曲线——潮玩IP。

除了《哪吒2》,好想来品牌零食还在门店内引进三丽鸥、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等IP盲盒产品。

好想来的目的,不仅是要在卖零食的同时顺带卖潮玩,更多地,是押注潮玩IP背后的价值。

比如去年8月,好想来请到“儿童顶流”奥特曼,在重庆、天津、烟台、合肥、南京五城联动,大办嘉年华,每场活动都引来人山人海。

● “好想来×经典奥特曼奇幻嘉年华”活动现场。图片来源:好想来官网

这场活动不光是好想来的引流手段,更是在无形中加深了顾客对于好想来的“家门口的零食乐园”印象。

借助潮玩IP,好想来可以极大提升门店的品牌形象,有助于其跳出量贩零食的内卷红海。

首先,潮玩IP作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本身就可以和线下零食店完美融合。

● 图片来源:小红书@好想来

经常逛宜家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宜家的顾客动线可以实现360度全覆盖,在从入口走到出口的这段时间里,顾客不知不觉间就逛完了其中所有店铺。

而好想来在店铺里陈列的盲盒墙,主题快闪等设计,让顾客不仅有得吃,更有得玩,其实和宜家的设计并无区别,都是为了有效延长顾客停留时间,提升连带销售。

其次,潮玩IP有助于打造品牌的多重形象。

对于爱追潮流的年轻人来说,看到自己喜欢的IP形象出现,无疑大大增加了印象分。而对于有娃一族来说,带孩子来买零食,顺便还能找个地遛娃,比去商场省心多了。

县域市场的消费者正逐渐爱上“潮玩IP消费”,这也让好想来“家门口的零食乐园”的定位更深入人心。

借助潮玩IP业务,好想来逐渐摆脱行业内卷现状,成功为品牌进行了赋能。

数据显示,2022到2024年,万辰的营收从5.49亿元飙涨至323.29亿元。零食板块的贡献则从12%升至近99%。

4、二代接班

2025年7月,王健坤辞去了董事长的职位,由姐姐王丽卿担任董事长,儿子王泽宁担任总经理。

这是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模式,长辈扶持、两代共治、平稳过渡,最后交给二代接班。

32岁的王泽宁可能比王健坤更加激进,很快搞出了两个大动作:

一是以13.79亿收购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权。

二是宣布赴港上市。

● 万辰集团招股书

南京万优是万辰旗下“来优品”“好想来”重要的运营公司,覆盖3212家门店的商业运营。此次收购后,万辰对南京万优的持股比例从51%提升至75.01%。

如果付出13个亿仅换来对子公司的控股权强化,那显然是相当不划算的买卖,但若配合后续赴港上市的动作来看,这一步棋让万辰对于核心资产更加集中,为下一轮融资和估值提升打下基础。

若能成功港股IPO,万辰将集A股“食用菌第一股”和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于一身,成为近10年股市的传奇案例,那自然是值得的,反之则有待商榷。

随着“很忙系”和“万辰系”先后宣布冲刺港股IPO,南北两大零食巨头将展开“华山论剑”,同时争夺“量贩零食第一股”。

正如前段时间的“红黄蓝”史诗级外卖大战豪掷百亿狂撒补贴争夺市场,如今量贩零食巨头间的角力,也在重塑整个市场格局。

未来的挑战在于,在疯狂扩张后,守住“质价比”,让普通人能持续用30块钱买到快乐。这艘靠“规模为王”起家的巨舰,才能真正具备穿越周期的续航能力。文/吴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