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猝死!这4个行为比烟酒还伤身!血管最怕的高危时段一定避开
发布时间:2025-09-26 08:13 浏览量:1
他才36岁,谁能想到啊?
一说起小区的小刘,大家就觉得非常惋惜,主要是因为太年轻了,才36岁,平时看着很健壮的一人,小区里的跑步团就是他给带起来的。谁也没想到,这么喜欢运动的一个人最后竟然就死在了自己的爱好——跑步上。
据说出事当天,小刘和往常一样,早早地起了床,因为这天天气很热,他起的尤其早,没吃饭就直接去跑步了。大概跑了半个多小时,他满头大汗地回来,当时还跟邻居打了声招呼。回到家之后,热得不行,他就接着去冲了个澡。
结果,就在冲澡的时候,人就突然倒下了。
妻子听到声音,进去看他的时候,人已经失去意识了,吓得妻子赶紧打了120。大概二十多分钟后,医护人员赶过来,虽然抢救还算及时,可终究无力回天,好好的一人说没就没了。
医生诊断:小刘是突发心脏骤停导致的猝死,至于为何心脏突然就出了问题,就错在跑步上。
一是小刘跑步的时间选错了。
虽然小刘有多年的跑步习惯,但据家里人说,他在2年前就查出有高血压,但一直没吃药,想通过跑步来控制,这其实也是他坚持跑步的原因。不过,血压控制得怎么样,他自己也不清楚,因为他平时很少测血压,只以为没有头痛、头晕就没事。
他不知道,有高血压的人,在早晨起床后的这个时间段是不建议运动的,因为这时候的血压处于一天中最高峰值,再去剧烈运动,只会雪上加霜,让血压升的更快、更高,血管也会面临更高的风险。
小刘在起床后就去跑步,是把他推向死亡边缘的第一步。
二是小刘跑步后的行为很危险。
刚跑完步,血压是高的,心脏是高负荷运转的,血管也比较脆弱,这时候再去冲澡,相当于给本就紧绷的血管“火上浇油”。尤其是冲凉水澡,低温会刺激血管剧烈收缩,使得血压瞬间飙升,心脏需要用更大的力气泵血,这对本就疲惫不堪的心脏来说,也是致命的打击。即便是冲热水澡,也会因为血液流向体表,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同样也很危险。
小刘在运动后接着就去冲澡,正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高风险人群来说,早晨起床后这段时间,血管是相当脆弱的,不仅因为血压高容易破裂,还会因为血液粘稠容易堵塞,所以有些行为是相当危险的,一定要注意规避,以防严重后果的发生。
1. 晨起后剧烈运动
人体早晨的生理状态有个“致命特点”,从睡眠到清醒,交感神经会突然兴奋,血压、心率上升,此时血管处于“紧绷状态”。对高血压患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晨起剧烈运动会让血压“雪上加霜”,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剧增,增加心梗、脑梗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更危险的是,很多人像小刘一样,用“运动控血压”代替药物,却不监测效果,殊不知运动可能会成为“压垮血管的最后一击”。
正确做法:心血管高风险人群最好别在早晨运动,即便要运动,也要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2. 晨起后猛地起床
人在睡眠时血压较低、心率较慢,突然起身会导致大脑瞬间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同时身体为了“救场”会快速升高血压,血管遭受冲击,容易发生危险。尤其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血管状况差的人群来说,猛地起床可能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心肌缺血等,甚至因晕厥摔倒引发骨折、脑出血。
正确做法:睡醒后先躺30秒,再坐起30秒,双脚垂床边30秒,给血管一个“缓冲期”。
3. 晨起后不喝水
人在夜间会通过呼吸、出汗流失约500ml水分,早晨血液处于高粘稠状态,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若此时不及时补水,血栓风险会增加,尤其是对“三高”患者,可能会发生心梗、脑梗等。
正确做法:即便不渴,也要早晨起床后喝100-200ml温水,帮助稀释血液,降低血栓风险。
4. 晨起后空腹或过饱
早晨空腹运动也很危险,空腹时血糖偏低,运动需消耗能量,可能导致低血糖,而心脏为了应对低血糖会加速泵血,加重负担。反过来,早饭吃太饱也不行,过量食物会让胃肠需要大量血液消化,导致心脏、大脑供血相对不足,尤其吃高油高糖食物,会让血液粘稠度进一步升高,增加心梗风险。
晨起饮食原则:七分饱,以清淡为主,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前可吃半根香蕉补充能量。
其实,血管的“脆弱时刻”并非只有早晨,以下几个时间段也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心血管高风险人群,一定要谨慎对待。
1. 凌晨时段(0-6 点)
此时人体处于深度睡眠,血压降至低谷,血流缓慢,血小板易聚集形成血栓。同时,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
应对措施:睡前别吃太饱、别熬夜,有冠心病的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
2. 晨起后(6-9 点)
如前文所述,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心率升高,加上血液粘稠,是全天血管最“脆弱”的时段,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需格外小心。
应对措施:避免剧烈运动,按时吃降压药,喝杯温水,注意缓慢起床。
2. 午饭后(12-14 点)
饭后胃肠蠕动加快,血液集中到消化系统,心脏、大脑供血减少,若此时立即午睡(尤其趴着睡),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
应对措施:饭后散步10分钟再午睡,午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别趴着睡。
4. 排便时(尤其是晨起排便)
用力排便时,腹压会突然升高,导致血压骤升,对有高血压、动脉瘤的人,可能引发血管破裂或斑块脱落,诱发心梗、脑出血、主动脉夹层等致命疾病。
应对措施:有便秘者晨起可喝温水、吃膳食纤维,别用力过猛,必要时用开塞露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