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了罗永浩,西贝到底会不会倒闭?客观分析告诉你

发布时间:2025-09-26 08:00  浏览量:1

就在几个月前,如果你想找个地方请客吃饭,显得体面又健康,一些人的脑海里可能会跳出两个字——西贝。这个主打着天然、现做、健康的高端餐饮品牌,一度是无数中产家庭和宝妈们的放心食堂 。

可谁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让西贝这个词,从高端餐饮的代名词,瞬间跌落神坛,甚至和预制菜、后妈严选、网络黑社会这些词汇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一场突发的公关危机,真的能让一个拥有1.8万名员工的餐饮巨头轰然倒塌吗 ?还是说这只是一阵风,风头过了,大家该吃吃该喝喝,马照跑舞照跳?今天,我客观地分析一下,西贝离倒闭,到底还有多远。

一切都始于一场看似普通的消费者吐槽。知名人物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炮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昂贵且恶心”,瞬间点燃了舆论的导火索 。

面对指责,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没有选择大多数企业会采取的怀柔策略,而是摆出了“生意可以不做,是非必须得辨”的强硬姿态,甚至其朋友圈中流出的网络黑社会等言论,更是将这场争论从菜品质量问题,直接升级为一场激化社会情绪的对立。

眼看舆论失控,西贝使出了第二招:开放后厨,全程直播,试图用透明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招棋,听起来很高明,对吧?让你们看看我的厨房窗明几净,操作规范,谣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场本该是自证清白的直播,却变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台彻头彻尾的自爆卡车。无数双眼睛通过直播镜头,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西贝高端、现做背后的真相:

直播中,人们赫然发现了生产日期远在两年前的冷冻西兰花 ,还有一年前的冷冻羊腿 。这一下,一岁的孩子吃两岁的西兰花的梗火遍全网,深深刺痛了那些为了孩子健康而选择西贝的父母们的心。

“无鸡之谈”的鸡汤:售价不菲的美味鸡汤,被扒出根本不是用鸡熬制的,而是用冷冻调料包勾兑而成,其主要成分甚至被查出是猪骨白汤。这已经不是预制菜的问题了,而是赤裸裸的欺诈。

坑孩子的儿童餐:西贝一直以来都把儿童餐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点,吸引了大量家庭客户。结果在直播和后续的爆料中,人们发现所谓的儿童餐,从煎蛋到南瓜粥,几乎全是预制菜 。这让西贝在宝妈群体中的信任度瞬间崩塌,直接被打上了后妈严选的耻辱标签。

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操作,让西贝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消费者愤怒的,不仅仅是预制菜本身,更是那种被愚弄、被欺骗的感觉。

你卖预制菜可以,很多快餐店都在用,但你不能一边用着保质期长达两年的冷冻蔬菜和调料包,一边却打着新鲜、现做的旗号,收取着远高于同行的价格。

如果说预制菜风波只是冰山一角,那么随着舆论的发酵,水面之下的巨大问题,才真正让人感到震惊与后怕。

一个是其备受诟病的劳工权益问题。创始人贾国龙曾公开宣扬超越996的715工作制,即每周工作7天,每天15小时。更令人咋舌的是,这家号称拥有1.8万名员工的庞大企业,被网友查证实际缴纳社保的人数仅有62人。

有爆料称,员工甚至需要达到一定级别才有资格申请社保,入职时还要签署放弃社保的协议。这种对员工权益的极致压榨,与它高端的品牌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让人们对其企业责任感和商业道德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

另外,是匪夷所思的成本与利润之谜。西贝的人均消费不菲,但其降低成本的操作却无所不用其极:使用最便宜的转基因油,采购保质期长达18甚至24个月的预制菜品,甚至有网友根据其退货单据计算,200多吨的货价值仅120万,平均每公斤才6块钱。

在如此压缩成本的情况下,其利润率却号称只有5%,这不禁让人对其财务状况和是否存在利润转移、偷税漏税等问题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当一家企业同时失去了消费者信任、商业道德和公众安全感时,它的倒下,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从商业模式上看,西贝几乎已经走入了绝境。

它的门店大多选址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场,这意味着极高的租金成本。这种选址决定了它必须依赖预制菜这种高毛利、高效率的模式才能生存。西贝的后厨普遍面积狭小,设备也主要围绕着微波炉和加热设备配置,根本不具备大规模现场烹饪的能力。

如果想转型,就意味着伤筋动骨的门店改造和人员重组,这对于一个已经陷入客流危机和现金流困境的企业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更重要的是,西贝赖以生存的根基——资本市场的信任,也已荡然无存。此前西贝一直积极谋求上市,背后必然有大量的资本和对赌协议。如今品牌声誉扫地,上市之路彻底断绝,愤怒的投资人很可能会启动对赌条款,要求创始人回购股份,这将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位前IPO从业者甚至预测,贾国龙最快可能在年底就会成为“老赖” 。

从网友们在各地的实地探访来看,西贝的门店客流已经断崖式下跌,在饭点时间,周边餐厅大排长龙,而西贝店内却门可罗雀。餐饮业是一个极度依赖现金流的行业,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倒闭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西贝的危机并非偶然,而是其长期以来虚假宣传、压榨员工、漠视消费者权益的必然结果。它或许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创始人也可能通过更换品牌等方式企图秽土转生。但西贝这个品牌,已经在无数消费者心中,和欺骗画上了等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一家企业忘记了诚信是立身之本时,无论它建起多么华丽的大厦,最终也难逃崩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