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王福重:将来都要吃预制菜,这是必然趋势,你还别不愿意!

发布时间:2025-09-25 13:04  浏览量:1

眼看它高楼起,眼看楼塌了。

西贝的凄凉场景给所有干预制菜的“打了个样。”凡是试图偷换概念鱼目混珠把预制当成现做的终将被人们抛弃。西贝口碑闪崩,又何尝不是因果循环了。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可话说回来瘦死骆驼比马大,西贝口碑再如何崩,千亿商业帝国的框架却是无法撼动的。两天前有人发现,为挽回口碑西贝竟发酬劳请人去吃,如此必要的好评肯定少不了。

但有多少人能忍住糖衣诱惑,又有多少人谨守底线。

事实证明,在西贝逆风而行过程中,还是有不少食客帮腔西贝。但铁证之下,任你如何巧舌如簧,食客的那份信任算是彻底没了。

最最本质,是曾经信任那批食客,感觉自己被骗了。

错把预制当现炒,错把2岁西兰花当成宝。

这种势头下老百姓的选择,和西贝形成了两个不同阵营。人们发现但凡支持老罗的均是广大普通老百姓,声援西贝的要么本身是供应商、要么就是干这一行了。

当然最苦的要属无辜员工。所以有网友说了,西贝风雨飘摇,罗永浩一句口嗨毁掉了西贝手底下一万七千多员工的就业饭碗;但也有网友说,鲸落之时万物生,同理也会催生出更多厨师重拾手中的锅和颠勺,为美食行业重新注入更多生机。

事情走到这步,我想西贝老总肯定特别后悔,当初不该与罗永浩斗嘴。

更不该高估自己,把后厨,公开透明给所有人。

而西贝热度之所以持续到今天,根因还是那句话:不怕你预制,就怕你不告诉我。你说你标榜非预制,但吃到嘴里的每一口都感觉被背刺。

眼看事情越发不可控,这时候一些所谓专业人士,专家也忽得冒头。

其中之一王福重(经济学家,教授。)

当然这番话不一定是因西贝,也可能是早前就预制菜提出的观点。而王福重这人就像一个矛盾体的综合体。中国青年报曾评价:“作为网络世界的争议人物,王福重的犀利观点,对于网友来说往往是枚一触即发的炸弹。”

他曾发表“懒惰的农民观”,明确指出“农民与文明进步,城市进步没有几乎没有关系。他们一味卖苦力其实是一种”愚蠢“的表现,流大汗是懒惰和愚蠢的。”

不局限于此,他也因备受争议。

谈预制菜,他认为“吃预制菜是未来必然趋势,想吃得干净,就得吃预制菜;别担心不新鲜,那些说食品添加剂不安全的是胡说,它不是乱添加,是科学添加,不影响食物口味...”

他还做了个类比,拿中餐和海底捞、麦当劳规模作对比。

为此提出了疑问,问为什么中餐馆馆做不了规模,海底捞、麦当劳就可以遍地开花?他的回答是因为中餐没法标准化、麦当劳可以。中餐完全依赖厨师感觉,比如夫妻肺片每个地方吃起来口感是不一样的,它做不大就是因为不够标准化。

他认为中餐体系都会消亡,粤菜、湘菜、鲁菜还是川菜都会归为一统。

因此吃预制菜是必然趋势。

听完他的话,你感觉他在玩偷换概念,他可能陷入自我催眠“这就是事实”。但事实是预制菜不等于“剩菜”更不等于2岁大的西蓝花。事实是,中餐之所以规模不大,是它有传承,正是这种千变万化,口感不一的感觉才更符合中国人的胃,我们称之为:有锅气。

按他意思,所有菜系口感都统,那还有意义么。

要弄清楚什么是预制菜,就得从2024年3月21日六部门出台的预制菜标准,以及2025年9月14日央视重审24年的预制菜标准。

文件明确指出: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制品为原料,适用或不适用调味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样子,滚揉,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调料包...”

这里面的重点是,不添加防腐剂,不经工业化预加工。

文件说的非常之清楚,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去到多数连锁餐厅都不会明确告诉你这是“预制菜”,我们会想这是现做菜。这就很鸡贼,用预制的成本卖现做的价这就让人难以忍受。

公众在这方面往往很少有知情权,而西贝一事中。

我们明显没感受到,他们做的菜和宣传所标榜的一致性。王传福大谈预制菜也是玩了概念混乱的梗,但多数人是很少真正去了解什么是预制菜。

现在预制菜标准就摆在那里,西贝经此一事,应该重新审视自己。

要么明确告知,要么换个现做赛道。

而如王福重之流的专业人士,理解你们的立场,但不等于话可以乱说。

预制菜没有烟火气,明厨亮灶才是餐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