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医—李白生(连载24)
发布时间:2025-09-23 18:10 浏览量:1
南北奇俗
师徒趁着阳光整理草药,李白生指着南山问,明明是座山,偏偏叫秦岭。何师傅看看天上的流云说,那是秦地南边的岭,横卧华夏中央,纵贯东西,和合南北,如千里巨龙游荡陕甘豫鄂,西连祁连、昆仑和天山,遥望喜马拉雅山;东延崤山、嵩山、熊耳和伏牛山,称祖脉誉龙脉,万山朝宗龙头太白山。丝路沿线各国称中国为秦,秦岭为中国岭。人说欧州的脊梁阿尔卑斯山,不上去等于没到欧洲;秦岭是中国的脊梁,不登秦岭等于没到中国,不上太白山等于没到秦岭。秦岭夏称敦物山,商叫终南山,周称太乙山,说太乙神主持天下的尊贵安泰,护佑山河万物。汉武帝夜闻太乙神告白,建起太乙宫。秦岭别名地肺山,天地靠这个大肺呼吸吐纳,保持元气、正气和浩气。天地的胃叫渭河平原,储存丰沛的资源,提供不竭的动力。天地的肚脐在泾阳县天脐祠,汉文帝建祠祭大地,与南山祭天的玄都坛,连成子午大道,划出世界最长的都市中轴线,和大地的原点几乎重合。王维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孟郊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李频说:终南山是枕前云。
秦岭挡住北来的沙尘雾霾,铺就黄土高原连漠北。岭南的汉中平原田连阡陌,坡面悠长和缓,南来大洋的云彩撞上秦岭,留下大半雨水润万物;岭南气温高几度,冬天常下小雨,天蓝水绿树翠。有商洛华阳和汉中华阳,汉江古称夏水,汉口古称夏口,流进长江滚滚入东海水运多。岭北仅有少半云彩,雨少水旱情繁;气温低几度,秋天淋雨寒冬雪,渭河滔滔入黄河泻黄海,素常陆运。有华山、华阴、华州、少华山、翠华山、青华山、天华山、华池、华胥、华原、阎良中华原、富平中华郡。与隔着黄河相望的中条山、夏县。为中华与华夏的脉源。
李白生好奇,岭南岭北人的性情大不同?
何师傅放下茶杯说,岭南的村落大多沿河溪分布,房屋墙体薄,屋顶坡度陡,通风散热快。私家园林,布局精巧,喜欢黑白素淡。见面先问做何营生?可分享哪些资源?请客喜食米饭,下酒菜清淡,点个拍黄瓜、醋泡花生米,品酒说生意,拳头大的酒壶,斟满寸高的小酒杯,贤弟且饮此杯。劝酒浅尝辄止弱弱说,大哥海量,小弟甘拜下风,话说完了酒没干,满眼诗意。
岭北村落的房屋院墙厚,防风又保暖。长安、洛阳的皇家建筑明黄琉璃瓦,门窗墙体爱用赭红色,富贵显出豪阔。见面先问哪个县市的?拍胸口说那儿当官的谁谁是我伙计,遇见难过的坎,我去打通关节。坐上桌喜面食,大口吃肉,下酒菜无非凉拌猪耳朵、猪头肉。拈起小酒盅嫌没豪气,恁小气的怎么尽兴。撇了酒盅换大杯,仰脖一口闷,先干为敬,喝得五迷三道还说没喝好。
秦岭名山道佛占。道家一脉楼观台、重阳宫、玉真观、玉泉院、太白庙、太乙殿、午子观、金仙观、望仙宫、长春观、开元观、太平观;宗分正一与全真。佛家一脉圣寿寺、南五台、至相寺、仙游寺、草堂寺、香积寺、净业寺、观音禅寺、西林禅寺;宗分律宗、密宗、法相宗、华严宗、三论宗、净土宗。
秦岭蕴含天地元气,林丰草茂。岭南种水稻,主植茶、柑桔、芭蕉、橘子、棕榈、油桐、油茶、竹柏、乌桕、枇杷、芭蕉与甘蔗;岭北种小麦,主栽桑、槐、椿、榆、柳、李、杏、桃、柿与枣。上天应许的天下第一福地,美誉天然植物园。天生中草药两千余种,一温一寒,可补可泄;一厚一薄,可表可托。登上太白步步见草药,数十座道观百余名道士,十道九草医,一把草药一根针,济世救人。何师傅大气地说,我夜观星象,星宿降落太白山。山上主持张宗宽道长,与我同门同道同为太白山草医道家二十三代传人,主持全山道观事务,修炼草医,针灸了得,通晓天文,谁不敬佩?你的心气高志向大,得拜他为师啊。
李白生遵嘱辞别何师傅,背上行李拄根棍,踏进远门口,登上下白云、上白云,攀上骆驼树,夜宿大殿,俯视百丈悬崖刀削起,明月升腾云雾中。晨风唤醒,李白生跨过松林、石河与石海,行到大爷海太白庙,张宗宽道长正喂两头毛驴,李白生放下行李理理衣服,恭敬拜见。张师傅擦擦手接信看毕,安排住下。
李白生呼气不顺畅,胸口闷得慌,太阳穴憋得紧,躺倒两腿沉沉如灌铅,腿伤隐隐作疼,浑身散了架。张师傅做早饭,李白生忙不迭起来搭手拉风箱,取柴烧火,下米做菜,吃毕洗罢锅碗。张师傅领李白生踏过重重山石采草药,说高山缺氧的家常事。阳光映照的草木,臣服严酷的环境匍匐地面,草甸开满放胆梳风的花儿,积雪融化的潜流入海池,终年飞泻滚雷鸣。不知海池深几许?那年剿匪官兵打赌不信邪,放言一探海底有多深。一个兵甩甩胳膊摆摆头,喊一声跳下去,久久不见人影;又一个兵深吸一口气踢踢腿,跳下去再没上来;三一个兵说看我的,两臂前伸跳下去,扎猛子溅起水花再无声响。看景的兵吓慌了,寻来长杆捞了半天,哪有人影儿?过了几天,漂上来尸首,兵们捞起安葬庙后的三官坟。
李白生看这天上的云,林中的雾,坡上的草,似有前世因缘今世情。山里藏着无数草药,其貌不扬本事大,功效神奇,陪伴一望无际的草甸、灌木、苔藓和原始林,草医人生从此展开。
王安泉速写
学者王安泉
王安泉,学者,画家,编审。著作《中国太白山》《子午湖》《踏歌三河》《尚善》《周至风华》《黑河》《太白山速写集》等主编《周至县志》《西安经开区志》《西安经开区简志》《西安都城隍庙志》《西安金融志》《高陵县志》《山西省运城市道教志》《太白风华》《百年乡友》《楼观台志》《中国刺绣史》等,主编报刊《西北金融》《丝路物流》《陕西书画报》《陕西百名书画家丛书》等,副主编刊物《都市检察》《西安律师》等。
速写万余幅,创作画千余幅,国画《圣地重光》获得陕西美协和延安精神研究会一等奖。山水获得全国引汉济渭杯特邀奖,七省市央行书画展特邀奖,省国资委国画特邀奖等。为书籍报刊插图千余幅。在西安举办画展三次,出版画册两部,省级报刊发表散文一百六十余篇,书法获得全国企业杯、土地杯大赛二等奖两次。
为全国联国学书画院院长,陕西美协会员,陕西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陕西山水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老龄委社会学家,陕西物流协会、西北大学海外学院、人行西安分行文联、《陕西咨询》顾问,前陕西发改委特色小镇专家组组长,西安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商洛学院教授等。陕西登山协会常务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