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一生——大牛的亲事(49)

发布时间:2025-09-06 17:29  浏览量:1

原创首发。本故事为虚构。文中配图系本人用AI原创。

感谢点赞,评论,转发,关注。

上回写到,淑娴和大牛去赶集,偶遇了多年没见的闺蜜秀芳。老姐俩在集上互相提到了儿女的亲事。

赶集回来,淑娴高兴的合不上嘴。回家的路上就给大牛说了,秀芳姨打算把她的二闺女说给他当媳妇。要说媳妇了,大牛心里也高兴,他说:“我都听娘的。”

淑娴说:“这婚姻大事,没有媒人不行。我这就去找东邻二婶做媒人,后天就去给你提亲。”

话说秀芳结婚生了五个孩子,老大叫大祥,是儿子,中间仨闺女,大闺女叫慧兰,二闺女叫玉兰,三闺女叫香兰。小儿子叫二祥。大儿子和大姑娘都成家了,二闺女玉兰也到了找婆家的年龄。三闺女香兰和小儿子年龄还小。

这二闺女玉兰,是家里这些孩子当中最能干的一个。她平时话很少,帮着家里干了不少活。大祥媳妇有点恶,不仅不孝,还经常欺负老实憨厚的婆婆秀芳和老实巴交的公公。其他孩子都不吱声,这二闺女玉兰看见就不愿意,经常给爹娘争气,和嫂子打架。所以家里脾气最火爆的也是二闺女。

大祥媳妇虽然有点恶,但是还是十分惧怕这个二小姑子的。

秀芳对二闺女的亲事十分挠头,二闺女这脾气,找个啥样的婆家。闺女能和婆婆合得来?

昨天赶集看见淑娴姐姐家的大牛,秀芳有了和淑娴姐姐噶亲家的想法。她知道如果闺女找了淑娴做婆婆,这个婆婆是不会给闺女气受的。她的儿子大牛又看着老实憨厚。再说淑娴姐姐自从嫁入李家,家里过的就挺殷实。现在虽然衰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会一点家底都没有的。秀芳这点猜错了。淑娴家现在除了两间半房子真是一点家底也没有了。

秀芳把自己的想法对丈夫说了,丈夫说,让秀芳看看二闺女啥意见。于是她把她的意见给二闺女说了。二闺女听了,没吭声。

第三天,东邻二婶打听着来到秀芳家给大牛说亲。秀芳说:“让两个孩子,见面相看相看再决定吧。”

于是东邻二婶和秀芳商量了一个让两个孩子见面的办法。

秀芳这天买了点东西,领着玉兰到淑娴姐姐家走走亲戚。顺便让玉兰和大牛两个孩子见个面认识认识。

淑娴见闺蜜秀芳领着闺女玉兰来了,高兴的什么似的。拉着玉兰的手左看右看心里喜欢的不得了。

赶紧做了几个菜,留秀芳娘俩吃饭。这天淑娴让大牛换了一身新衣服。加上大牛长的又高又壮。玉兰见了也觉得大牛哥还不错。两家人加上东邻二婶在一起吃了一顿饭。

过了几天东邻二婶就传信来,女方同意交往了。就这样大牛和玉兰的亲事就成了。

玉兰娘对这门亲事很满意。淑娴和大牛也很高兴。但是玉兰心里却有点打鼓。因为有一次在集上遇到了村里的东嫂。东嫂娘家就是杨村人。玉兰和她打听起自己的婆家。

东嫂对玉兰说:“玉兰啊,你这婆家哪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

玉兰问:“哪一点不好?”

东嫂说:“就是你过了门可能要照顾你的病婆婆。听说自从你公公去世以后,你婆婆常年抱着个药罐子有病。”

玉兰回家想和爹娘说把亲事退了。但是她娘秀芳说什么也不答应。玉兰一直到结婚心里一直疙疙瘩瘩。不过婆婆她见过,是个不错的人。玉兰想:“要是命里该着一进门就伺候有病的婆婆。那就认了吧。”

淑娴高兴的嘱咐大牛和玉兰去成里赶个集,给玉兰扯身衣服,买点定亲用的东西,好把亲事定下来。看好日子,给他们尽快成亲。

赶集回来,玉兰不高兴了,对她娘秀芳说:“娘,你给我找了个啥人啊。这也太抠了。啥便宜给我买啥。他对自己更抠,他自己一分钱也不舍得花。”

玉兰不知道大牛是为了弟弟二牛上学省钱呢。

她娘秀芳说:“你别挑三拣四的。他不舍得花钱还不好啊。那是会过日子。别的不说,就是你那个婆婆,你嫁过去肯定不会给你气受。我小时候在一起玩了多年的姐妹,我是知道的。她教的孩子也不会错。”

玉兰听她娘这样说,也就不吱声了。她对大牛娘印象还不错。玉兰娘又对她说:“我可对你说啊,你要是嫁过去,你和大牛怎样我不管,你要是和你婆婆吵架,我可不饶你。她寡妇老婆熬孩子不容易。不管她怎样,不允许你和她顶嘴吵架。”

玉兰虽然脾气火爆,但是她是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她把娘这句话听心里去了,她和大牛结婚后,和丈夫之间虽然因为性格和观点不和经常吵架闹矛盾。吵了一辈子。但是一次也没和婆婆顶过嘴,吵过架。和婆婆一辈子没红过脸。

她的婆婆淑娴也没和东嫂说的那样结了婚后让玉兰伺候。而是从玉兰结婚进了门,婆婆就承担了家里洗衣服做饭所有家务,就是不能去生产队里干活。以后生了孩子,她的所有孩子都是婆婆一手帮着带大的。

玉兰和大牛的亲事,在他们两家家长的撮合下,就这样成了。在这一年的年底大牛和玉兰成了亲。

玉兰过了门,就把户口给拨了过来。这姑娘能干,也不多说话。每天只知道干活。

玉兰干活真是把好手。干啥活都不落人后。成了生产队拔尖能干的人。但是玉兰的话很少。在人前从不多说话。

淑娴看在心里,她真担心,自己的儿媳妇随她娘秀芳一样老实憨厚。大牛老实憨厚不太会说话,只知道实干。要是说个媳妇也这样。这个家谁来顶家?这日子可怎么往下过啊。还不得经常受人欺负?

可是生产队发生了一件事,让淑娴一颗心放了下来。什么事呢?

事情原来是这样这样的。这年秋天,生产队里分地瓜,大牛是保管,他和满叔管着分地瓜,从大堆里用大秤过了秤按人分开,分成一个个小堆。两人分的很清楚。每家一堆用纸记好名字,用地瓜压在顶部。

村里有个叫大乖的人,这人是个刺头。他看着他家分的地瓜,找大牛的事。非说大牛分的不公。本来分地瓜是保管和会计两个人一起分的,分的很公平合理。

但是大乖看大牛老实,说话又不行。就想欺负大牛找大牛的事。大牛嘴笨,有理说不出。吵吵几句,这大乖拽着大牛就要动手。

这时玉兰正要往家拿分得的地瓜。听到吵吵走了过来。她一把把大乖拽到了一边,说:“有理讲理,你动手干啥。你为啥要打他?”

大乖嘴里不干不净说:“妈了个x,我就是看他不顺眼,就是要打他。”

玉兰把手里的大撅一横,对大乖说:“大乖,你要是吃了大粪,出来的。回家让你妈给你把嘴掏干净了,再出来。你要是没理站三分,欺负人。那就先过我这关。你欺负人也瞪起你的眼珠子。大牛老实,不代表你可以随便欺负。分地瓜按人分,用秤过了秤分的。哪里就不对了。别人都对就你的不对?话又说回来了,就是不小心秤错了,你也有话好好说,错了再改过来。你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混骂烂掘是怎么回事?看你能的,还要上手打人。我在这看着,你敢打一个试试。”

她又回头看着满叔:“满叔,大乖家分的地瓜到底对不对?”

满叔说:“他家的地瓜一斤也不差。都对的。他就是犯浑。”

玉兰听了回头对大乖说:“大乖,你家分的地瓜都对,你找的什么事?再说这分地瓜是大牛和满叔两个人一起分的,你干嘛只找大牛的事。你这不是分明欺负人嘛。你要欺负人,先过我这关。来吧我来和你比试。”

玉兰怒目圆睁把大撅头一竖。大乖本来就没理,听了玉兰一番话,又看到玉兰的样子。他领教了玉兰的厉害。明白这是个不好惹的女人。瞬间软了下来:“嫂子,我错了。是我弄错了。对不住啊,对不住啊。”

生产队里分地瓜的人们,听了玉兰的话。都纷纷伸出大拇指:“这大牛可说了个厉害媳妇。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只知道干活,以为老实。结果别惹着。惹着可真厉害啊。”

分地瓜的风波,有人说给了淑娴听。淑娴乐了。她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丈夫去世家里终于有人能顶门户了。大牛没有随他爹精明会说会处理事,太老实嘴笨,他只遗传了他爹的聪明文化好,办事算账仔细靠谱。要是说个媳妇再老实嘴笨,恐怕以后家里要受欺负。现在看来这媳妇平时看着不吱声,惹反了可不是和善茬。以后不用担心有人欺负了。

玉兰干活过日子是把好手。在生产队里不论干啥活,都是第一个干完。每天收工都要挖回一大篮子野菜回来喂猪。回家空闲了还编草辫卖。

大牛和玉兰在生产队里都是干活都是一顶一的好劳动力。每年挣工分都是最多的。年底开支分红,也在生产队列前面。因为家里按干活挣工分的人手,和别人比排不了第一。

家里的日子热气腾腾的过了起来。人逢喜事精神爽,淑娴自玉兰嫁进门以来,病也好了,每天乐呵呵的做着家务。玉兰和大牛劳动回到家,一进家门热气腾腾的饭菜就准备好了,进门洗洗手就吃饭。只要婆婆在,家里做饭洗衣的事都不用她做。她只管外头干活就行。

她和大牛吵架闹矛盾,这婆婆就护着媳妇玉兰骂自己的儿子。“大牛,你个犟种。这么能干的媳妇,你还惹她生气。你是不是该打?”

玉兰进门半年后怀了她们第一个孩子。闺女秋霞也来信说,她也怀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按月份,比大牛家的孩子早出生两个月。

淑娴乐坏了。他家要开枝散叶,添丁进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