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泛安全化的世界,“全球南方”有四大战略机遇

发布时间:2025-09-17 17:32  浏览量:2

导读

当今世界正从发展导向转向局部泛安全化,美国从全球化的推动者变为不确定因素,部分发达国家认为全球化导致自身衰落,因而减少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面临这种更加不利的国际形势,“全球南方”国家需在“中心-边缘”关系的调整中获取机会,主动构建于己有利的区域环境;在西方模式之外探索新的现代化范式,增强自主性;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提升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灵活策略加强南南合作,确保长期共同利益。

作者:钟飞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世界进入了局部泛安全化的状态,“超级全球化”正在走向终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总体上是在发展与合作的基调中前行的。中国人熟悉的世界是以发展为导向的,推进合作是各方交流和交往的最终目标。然而,当今世界出现了安全化越来越重的趋势,合作减少,竞争乃至敌对增加。发达国家认为全球化是造成其衰落的重要因素,因而合作行为减少,合作动力更弱。这对“全球南方”国家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影响。

20世纪,美国长期处于全球开放的中心位置,在推动国际社会合作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美国从开放的全球体系中获益很多,同时也愿意承担开放世界运行的成本。当时,世界洋溢着乐观和积极的情绪:即便今天损失了,或者暂时没有机会,多数人仍相信,明天还有机会“重启”。

然而,今天的美国已经从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转变为一个难以预测的国家。自21世纪初以来,美国维持开放市场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而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加速了美国从全球市场退出。当下美国弥漫的是一种更加悲观和弃世的心态,包括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敌意。

美国心态的转变是造成世界局部泛安全化的重要因素。美国以一种“负和”博弈的策略对待中国等一批发展中国家,并且相信自己更有能力进行长期“消耗战”。与发展导向时期的“正和”逻辑不同,“负和”博弈的核心逻辑是“损人不利己”——即便看到这种策略对自身不利,美国也仍要借此消耗其他国家的实力。

虽然美国和其盟友之间的分歧加大,但合作弱化现象主要发生在美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美国等发达国家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是“超级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而发达国家则吃了亏,因而无意再继续推进合作。现在美国缺乏耐心去等待长期的收益,而更重视短期和局部收益;不再培育合作文化,而只强调与“志同道合者”合作,导致了世界的孤岛化和阵营化。

世界从发展导向转向泛安全化,对“全球南方”国家来说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呢?对于绝大多数“全球南方”国家而言,泛安全化的世界是更加不利的国际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所有机会。发达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地位的下降,实际上也是发展中国家地位的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4年“全球南方”国家占世界总产出的60%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80%,这是国际力量对比的根本性转变。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全球南方”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拥抱这种转变,尽可能利用安全局势变化中的积极因素,同时尽量减少负面冲击。在局部泛安全化的世界中,“全球南方”国家至少有四大战略机遇。

首先,在动态的“中心-边缘”关系调整中获取机会。西方国家长期居于中心位置,“全球南方”国家处于边缘位置。随着美国的相对衰落和收缩,中心和边缘的关系出现变化。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多个区域中心正在兴起,对“全球南方”国家而言,今后面对的将不是一个中心,而是多个中心。地区性强国倾向于构建一个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区域环境,不少“全球南方”国家凭借有利的地理条件和灵活的外交策略,可以连接多个中心。这类国家在泛安全化世界中的位置,甚至要优于发展导向时期。

其次,现代化出现新范式。过去,现代化实际上主要以西方为样本,尽管很多“全球南方”国家对西方式现代化进行了本土化,但绝大部分不太成功。现在,在西方模式之外有了成功的案例——那就是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东亚有相似之处,但中国式现代化的规模、综合效应以及创新性更加突出,是一种非常不同于资本主义世界迈向现代化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十分辽阔的大地上正在进行着的现代化,是“全球南方”可以亲眼目睹、亲手触碰的现代化,而不像西方式现代化那样在数十年前被总结为书本知识,要辨识其本质相当困难。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功之后,“全球南方”也就增加了博弈的筹码,增强了道路选择的自主性。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再次,全球价值链各个环节正在深度重构。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调整,价值链贸易逐步兴起。在价值链贸易中,生产被切割成更多的环节,这就给很多中小国家和中小企业参与其中提供了众多机会。在这种分工格局中,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处于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因而收获了高额利润,而“全球南方”国家主要负责提供原材料和加工制造,收益相对较小。

在泛安全化的世界中,各个生产环节的相对地位发生变革,因为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缺少了任何一环,生产的价值链就可能崩溃。因此,出口原材料或者负责加工制造的国家,其地位要比以往有所上升。近些年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资源富集国家,利用各方都在加强供应链安全的机会,要求跨国公司在当地建设工厂,尽可能多地为当地创造利润和就业机会。

最后,南南合作的空间比以前更大。过去“全球南方”国家更多是面向“全球北方”的合作,现在逐步转向更加均衡的布局。20世纪80年代,随着南方国家的经济体量下降,南南合作曾一度衰退。现在随着“全球南方”的兴起,即便发达国家不再像以往那么积极合作,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空间也有所扩大。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南方国家的多样性赋予了合作形式的多样性。

南方国家需要重视团结,联合自强,承受短期损失,扩大共同利益。最典型的例子是东亚区域合作,它是一种危机反应型区域合作,在外部市场缩小时,东亚国家被迫联合自强。东亚发展的成功已经证明,联合自强是可行的,这为南方国家合作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