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婆婆瘫痪 老公想把她接过来照顾 我二话没说同意了
发布时间:2025-09-02 18:42 浏览量:1
我提着一沓A4纸,走进客厅的时候,我老公王建军,我小叔子王建业,还有远嫁的小姑子王小莉,三个人正围着茶几,唉声叹气。
气氛凝重得像一块铅。
见我进来,王建军立刻站起来,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小晚,你来了。”
我点点头,没看他,径直走到茶几边,将手里的东西“啪”一声,放在了他们面前。
“这是我拟定的赡养协议,还有一份账单。我们先把旧账算清楚,再谈新事。”
一瞬间,客厅里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只剩下三双瞪得像铜铃一样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仿佛我是什么闯进家门的怪物。
王建业第一个跳起来,指着我的鼻子,唾沫星子横飞。
“林晚!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妈都瘫了,躺在医院里,你跟我们算账?你还有没有良心!”
我冷笑一声,拉开椅子,坐下。
“良心?王建业,你跟我谈良心?那我们就好好谈谈。”
故事,要从十年前那个电话说起。
那天,王建军在电话里,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沉重和疲惫。
“小晚,我妈……中风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
“严重吗?”
“半身不遂,以后……可能都得在床上。”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只有他压抑的、粗重的呼吸声。
我知道他在等我表态。
我和王建军是大学同学,自由恋爱,感情基础不能说不深厚。
他老家在隔壁省的农村,我是城里长大的独生女。
当初我爸妈并不同意,不是嫌他穷,是觉得两个家庭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差距太大,怕我以后受委屈。
但我那时候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我觉得王建军老实、上进,对我好,这就够了。
事实证明,我爸妈的远虑,成了我婚后一地鸡毛的根源。
谈婚论嫁时,我婆婆,也就是王建军的妈,第一次让我见识到了她的厉害。
她狮子大开口,彩礼要十八万八。
她说:“我们建军是名牌大学生,以后是要出人头地的,这个价,不贵。”
我爸妈气得脸都白了。
在我们这儿,彩礼只是个过场,一般都是六万六、八万八,图个吉利,而且这笔钱,女方父母通常会添上一些,作为小家庭的启动资金。
但我爸妈为了我的幸福,还是咬牙答应了。
他们说:“钱是小事,只要建军对你好,只要他家人把你当自家人,我们都认。”
可这十八万八,一分没少地进了婆婆的口袋。
她说,要留着给小儿子王建业盖房子娶媳妇。
至于陪嫁,她倒是说得轻巧:“小晚这么能干,自己什么都能挣,不需要那些虚的。”
我的陪嫁,是我爸妈给我的一辆二十万的车,还有压箱底的十万块现金。
婆婆看着我爸妈给的钱,眼睛都亮了,一个劲地夸我爸妈“敞亮”。
可那夸赞,怎么听怎么刺耳。
就像是在夸两个心甘情愿被宰的冤大头。
王建军夹在中间,只会一句话:“小晚,我妈是农村人,思想保守,你多担待。以后我肯定对你好,把这一切都补偿给你。”
我信了。
我相信爱情可以战胜一切。
婚后第二年,我们准备买房。
房价一天一个价,我们看中了一套不大不小的两居室,首付要六十万。
我俩工作几年,攒了二十万。我爸妈二话没说,拿出了他们毕生的积蓄,三十万。
还差十万。
王建军给他妈打电话,电话里,他又是恳求又是保证。
婆婆总算松了口,说:“家里就剩那几万块了,还是准备给建业相亲用的。既然你们急,就先给你们挪用一下。”
我当时还挺感动,觉得婆婆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
可我们等了一个星期,钱都没到账。
再打电话过去,婆婆支支吾吾。
最后是小叔子王建业接的电话,理直气壮地说:“哥,那钱我看中了一辆车,先提了。你们城里人,挣钱容易,再想想办法呗。”
王建军在电话里跟他大吵一架,气得差点把手机摔了。
最后,还是我厚着脸皮,跟我姨借了十万块,才把首付凑齐。
房本下来那天,我坚持只写我们两个人的名字。
王建军还劝我:“要不把我爸妈名字也加上?他们养我也不容易。”
我看着他,第一次觉得那么陌生。
“王建军,这房子,你爸妈出了一分钱吗?首付六十万,我爸妈给了三十万,我们自己二十万,我姨借了十万。你爸妈给了你什么?给了你一个只会从你身上吸血的弟弟!”
那是我第一次对他发火。
他愣住了,半天没说话,最后默默地签了字。
这件事,成了我们之间第一道深深的裂痕。
后来,我怀孕了。
孕期反应特别大,吃什么吐什么。
王建军想让他妈来照顾我。
婆婆在电话里一口回绝:“我哪走得开啊?建业他媳妇也快生了,我得伺候她坐月子。再说了,城里不都兴请月嫂吗?你们有钱,请一个不就行了。”
我挂了电话,眼泪就下来了。
王建业结婚,婆婆忙前忙后,拿我们的彩礼钱给他买房,给他办婚礼。
他媳妇怀孕,婆婆就成了贴身保姆。
而我,她的长媳,在她眼里,仿佛就是个外人。
不,连外人都不如,外人至少不会被她理所当然地算计。
整个孕期,加上我坐月子,都是我妈在照顾我。
我妈那时候身体也不好,有高血压,医生让她静养。
但为了我,为了我那个嗷嗷待哺的儿子,她硬是撑着。
买菜,做饭,洗衣,带孩子,整夜整夜地熬。
一个月下来,我妈瘦了十几斤,头发白了一大半。
有一次我半夜起来喂奶,看见我妈靠在沙发上就睡着了,电视还开着,她手里还攥着给宝宝换下来的尿布。
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
我发誓,这辈子,我欠我妈的,一定要还。
而我婆家欠我的,欠我妈的,我也一定要一笔一笔,讨回来。
儿子一岁的时候,小叔子两口子闹离婚,嫌日子过得穷。
婆婆又给王建军打电话。
“建军啊,你弟弟日子过得难,你这个当哥的,不得拉他一把?”
王建军又动了恻隐之心。
他想把我们准备还给我姨的那笔钱,先给小叔子。
我直接把银行卡藏了起来。
“王建军,我告诉你,这个家,有我吃的,就有我儿子吃的。但绝对没有一粒米,是给王建业的。他是个成年人,不是个废物!他穷,是他自己懒!我们谁都不欠他的!”
“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弟!我们是亲兄弟!”
“亲兄弟?他把你当亲兄弟吗?他只把你当提款机!你妈也只把你当给你弟输血的血包!”
我们吵得天翻地覆。
那也是我们结婚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争吵。
最后,他妥协了。
因为他知道,这个家的财政大权,在我手里。房贷车贷,都是我在规划。离开我,他的生活会一团糟。
从那以后,我们和老家的联系,就淡了很多。
除了逢年过节的电话和转账,我们几乎不再回去。
我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婆婆瘫痪。
王建军从老家回来,眼睛红肿,人也憔悴了一圈。
他在沙发上坐了很久,才开口。
“小晚,医生说,妈这个情况,最好是能有亲人在身边照顾。你看……能不能把她接过来?”
他话说得很小心,带着试探。
我看着他,心里一片冰冷。
我知道,这几年,他心里对我,对我们这个小家是有愧的。
但他骨子里的那种“愚孝”,那种被他妈和他弟常年pua后形成的惯性思维,是根深蒂固的。
我深吸一口气,在他惊愕的注视下,点了点头。
“好,我同意。”
王建军愣住了。
他可能准备了一万句说辞,准备跟我吵,跟我耗,甚至做好了冷战的准备。
但他没想到,我答应得这么干脆。
他一把抓住我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小晚,谢谢你,真的谢谢你!我就知道,你最刀子嘴豆腐心了!你放心,以后我什么都听你的,我妈这边,绝对不让你多操心!”
我抽出我的手,淡淡地说:“别高兴得太早。我同意,是有条件的。”
他的笑容僵在脸上。
接下来的几天,他对我百依百顺,家务活全包,对我儿子也格外耐心。
他在创造一种“你看,我会补偿你”的氛围。
而我,则利用这段时间,做足了准备。
我咨询了律师朋友,确认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是法定义务,但这个义务,是所有子女共同的。
我也翻出了家里所有的票据和转账记录。
我爸妈当年给的三十万首付款的转账凭证。
我姨那十万块借款的欠条和我们的还款记录。
甚至,我还找出了当年我妈为了照顾我,提前退休的证明,以及因为劳累过度,几次住院的病历。
我把这些年,我给婆家的每一次转账,都列了出来。
过年过节的“孝敬钱”,婆婆生日的“红包”,公公生病的“医药费”。
一笔一笔,清清楚楚。
我不是要让他们还钱。
我是要让他们明白,这些年,我们做的,已经仁至义尽。
而他们,又回报了我们什么?
准备好一切后,我给王建军说:“叫你弟和你妹,一起开个视频会议吧。或者,让他们来一趟。关于妈的赡养问题,必须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清楚,白纸黑字写下来。”
王建军有些犹豫:“一家人,没必要搞得这么正式吧?”
我看着他:“王建军,就是因为过去太不正式,才让我们这个家,被吸血吸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你如果还想跟我过下去,就按我说的做。”
他最终还是妥协了。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客厅里,死一般的寂静。
王建业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他想发作,但看着我平静的眼神,又有点发怵。
小姑子王小莉,嫁得不远,平时最会见风使舵。
她清了清嗓子,打起了圆场。
“嫂子,你这是干什么呀。一家人,谈钱多伤感情。我妈养大我们不容易,现在她病了,我们做儿女的,出钱出力不是应该的吗?”
“说得好。”我点点头,将那份账单推到她面前。
“你先看看这个。”
王小莉疑惑地拿起来,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嫂子,你这是什么意思?买房子的首付,那不是你娘家心甘情愿给的吗?怎么现在成了账了?”
“是,我爸妈是心甘情愿。但当初,你妈王老太,可是亲口承诺,她也出十万的。这十万,最后去了哪里,我想你比我清楚。”
我的目光转向王建业。
王建业眼神躲闪,梗着脖子说:“那……那是我妈给我的!我妈的钱,她想给谁就给谁!”
“对啊。”我笑了起来,“你妈的钱,她想给谁就给谁。同样的,我的钱,我爸妈的钱,我想给谁就给谁。我没有义务,用我爸妈的养老钱,去填你买车的窟窿。”
“你……”
我没理他,继续说下去。
“还有,我坐月子。你妈,也就是我婆婆,以要照顾弟媳为由,拒绝来帮忙。是我妈,一个人,又带孩子又做家务,累到高血压复发住院。这笔账,怎么算?”
“请个月嫂,现在市面价,一个月一万五。我妈照顾了我三个月,不算辛苦费,光是她因为劳累住院的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加起来也得有个两三万吧?”
“这些年,逢年过节,我们给的钱,哪一次少于五千?你妈生日,公公生病,我们哪一次不是第一个掏钱?而你们呢?王建业,你一个月给你妈多少钱?王小莉,你除了买几件打折的衣服,几斤不值钱的水果,你又为这个家付出过什么?”
我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锤子,狠狠地砸在他们心上。
王建业的脸,从猪肝色变成了惨白色。
王小莉的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们习惯了我的忍让,习惯了王建军的“顾全大局”。
她们以为,这一次,也会和从前一样。
只要她们哭一哭,闹一闹,卖个惨,我和王建军就得乖乖地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接过去。
她们算盘打得噼啪响。
婆婆住到我们家,吃我们的,用我们的,我们出钱出力。
她们呢,只需要偶尔提着水果上门,演一出“孝子贤孙”的戏码,就能在亲戚邻里面前,赚个好名声。
至于钱?
他们一分都不想出。
我将账单收回来,换上了那份《赡养协议》。
“旧账,我可以不追究。毕竟,钱跟亲情比,不值一提。”
我故意顿了顿,看着他们稍稍缓和的脸色,话锋一转。
“但是,从今天起,亲兄弟,明算账。”
我把协议书,一人发了一份。
“我咨询过律师。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这个义务,是平等的。不是说谁家条件好,谁就该多承担。”
“协议第一条:婆婆的医药费,包括后续的康复治疗、药品费用,由你们兄妹三人,平均分摊。每个月,我会把所有票据整理好,发到群里,你们俩,在月底前,把各自承担的份额,打到我的卡上。”
王建业的眼睛瞪圆了:“凭什么打给你?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乱花钱?”
“就凭以后是我,二十四小时照顾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我冷冷地看着他,“你要是不信我,可以,你来照顾。我把该我出的那份钱,一分不少地打给你。”
王建业立刻就蔫了。
让他出钱,就是要他的命。
让他出力,那更是比要他的命还难受。
我继续念第二条。
“第二条:婆婆的生活费。吃穿用度,一个月暂定两千。同样,三家均摊。我会记好每一笔账,随时供你们查阅。”
“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护理费。”
我抬起头,环视了一圈。
“婆婆现在的情况,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要人喂,需要定时翻身、擦洗、按摩,防止生褥疮。这些,都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劳动。”
“我不是全职主妇,我也有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我不可能为了照顾她,就辞掉工作。那么,我利用我的休息时间,我的睡眠时间来护理她,这算不算是劳动?这个劳动,该不该有报酬?”
“我查过了,请一个专业的护工,二十四小时住家,一个月至少八千。看在咱们是一家人的份上,我给你们打个折,一个月,四千五。这笔钱,由你们两家出,一家两千二百五。”
“什么?!”王小莉尖叫起来,“嫂子,你疯了吧!让你照顾自己的婆婆,你还要钱?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死!”
“笑话?”我笑了,“谁笑话?是笑话我明码标价,还是笑话你们两个,想把亲妈当包袱一样甩出去,自己一毛不拔?”
“我告诉你,王小莉。这个钱,你们可以不给。不给也行,我们有第二个方案。”
“我们三家,轮流照顾。一家四个月。吃穿用度,医药费,各家在轮值期间自己承担。这样最公平,谁也别说谁占了便宜。”
王小莉的脸,瞬间垮了。
让她把一个瘫痪的老人接回家四个月?
她老公第一个就不会同意。
她那个家,她根本做不了主。
我又看向王建业。
“或者,你来照顾一年。我和王小莉,每个月把该我们出的钱,都给你。医药费、生活费、护理费,一分不少。怎么样?”
王建业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他自己都懒得像条蛆,还得靠他老婆伺候,让他去伺候一个瘫痪病人?他宁可去死。
“看吧。”我摊了摊手,“让你们出钱,你们不乐意。让你们出力,你们更不乐意。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好处全占,责任全推?”
“你们只想享受‘孝顺’的名声,却不肯付出‘孝顺’的代价。”
“今天,我把话撂这儿。要么,签了这份协议,大家按规矩来,我保证把妈照顾得妥妥帖帖,比护工还尽心。”
“要么,咱们就法庭上见。让法官来判,你们该出多少钱,该尽多少力。”
“到时候,丢人的可不是我。”
客厅里,再次陷入了可怕的沉默。
只有王建军粗重的喘息声。
他看着我,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有震惊,有愤怒,有不解,还有一丝……我看不懂的羞愧。
“小晚……”他艰难地开口,“你……你一定要这样吗?”
我转过头,直视着他的眼睛。
这是我嫁给他十年,第一次用如此平静,又如此决绝的目光看他。
“王建军,我不是在针对你。我是在保护我们这个家。”
“你扪心自问,这些年,我们这个家,像个家吗?它更像一个血库,源源不断地为你那个家输血。”
“我爸妈给的钱,成了你弟买车的资本。我的忍让,成了你妈偏心的底气。你的‘顾全大局’,成了他们肆无忌惮压榨我们的许可证。”
“你总说,他们是你的家人。可我呢?我们的儿子呢?我们难道就不是你的家人吗?”
“你妈病了,瘫了,我很同情。作为儿媳,我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愿意照顾。但是,照顾,不等于无底线地牺牲。不等于要让我,让我儿子,让我爸妈,为你们一家的自私和贪婪,买单一辈子!”
我的声音,一句比一句高,一句比一句冷。
积压了十年的委屈和愤怒,在这一刻,尽数喷薄而出。
我看到了王建军眼中的痛苦。
他闭上眼,再睁开时,满是血丝。
“可是……那是我妈啊……”
他还在重复这句话。
“是,她是生你养你的妈。但她不是生我养我的妈!我跟她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你!你让我尊敬她,可以。但你不能要求我,像你一样,无条件地爱她,包容她的一切!”
“更何况,她也从来没有把我当成她的女儿,不是吗?”
我指着那份账单。
“我坐月子的时候,她在哪里?我儿子需要奶奶的时候,她在哪里?她在给她的宝贝小儿子带孩子!在她心里,你这个大儿子,连同我这个大儿媳,孙子,都是外人!”
“现在她需要人伺候了,你们想起我了?想起我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了?晚了!”
“王建军,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天生的傻子。我可以傻一次,傻两次,但我不能傻一辈子!”
“我今天把话说明白了。这个协议,今天必须签。”
“不签,可以。明天我就去法院起诉。赡养纠纷,用不了多久就能判。到时候,判决书下来,你们不执行,我就申请强制执行。冻结你们的工资卡,查封你们的财产。我看到时候,谁的脸面更难看!”
我这番话,软硬兼施,有理有据,还带着法律的威慑力。
彻底击溃了王建业和王小莉的心理防线。
他们最怕的,就是丢人。
尤其是在乡里乡亲面前。
如果因为不赡养老人被告上法庭,那他们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了。
王建业咬着牙,第一个拿起了笔。
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那眼神,像是要吃了我。
但最终,他还是在协议的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王小莉哭丧着脸,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嫂子,你也太狠心了……”
一边说,一边也签了字。
最后,只剩下王建军。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拿着那支笔,手抖得厉害。
协议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凌迟他的观念,他的孝道,他从小到大被灌输的一切。
他抬头看我,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我知道,他在等我让步。
哪怕只是一点点。
只要我说一句“护理费就算了”,或者“生活费我们多出点”,他就能找到台阶下。
他就能继续扮演他那个“孝顺儿子”和“体贴丈夫”的双重角色。
但我没有。
我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目光里,没有妥协,只有坚持。
今天,我不仅是在为自己争一口气,我更是在逼他做出一个选择。
是选择继续和他那吸血的原生家庭捆绑在一起,被拖进无底的深渊。
还是选择挣脱束缚,和我,和我们的儿子,真正地组成一个独立、健康、完整的小家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客厅里的空气,几乎要凝固了。
终于,王建军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垂下头,用尽全身力气一般,在协议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一刻,我没有胜利的喜悦。
心里反而有些悲凉。
我和我的丈夫,我们之间,竟然要用这样一份冰冷的协议,来维持平衡。
这婚姻,何其可悲。
协议签完,王建业和王小莉像是逃一样地离开了。
临走前,王建业还撂下一句狠话:“林晚,你等着!我看你能得意到什么时候!”
我没理他。
跳梁小丑的叫嚣,我从不放在心上。
客厅里,只剩下我和王建军。
还有那份签了三个名字的协议,像一张判决书,摊在茶几上。
王建军坐在沙发上,双手抱着头,肩膀在微微颤抖。
我不知道他是在哭,还是在愤怒。
我走过去,把协议书收好。
“明天,我就去医院办手续,把妈接回来。”
我说。
“我专门收拾出了一间朝南的房间,阳光好,对病人恢复有好处。护理床和一些必备的医疗器械,我也已经在网上下单了,明天就能到。”
“你放心,我说到做到。只要他们俩按时把钱打过来,我会把妈照顾得很好。”
他没有抬头,声音闷闷地从臂弯里传出来。
“小晚,在你心里,是不是已经不爱我了?”
我的心,猛地一抽。
我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
爱?
这个字,对我来说,曾经是整个世界。
现在,它变得好重,好复杂。
“王建军,爱不是单方面的索取和忍让。是相互的理解和支撑。”
“这些年,我一直在撑着我们这个家,撑着你的面子,撑着你所谓的‘孝顺’。但我太累了。”
“我也有我的父母,他们也需要我。我不能为了你的家人,耗尽我自己,还拖累我的父母。”
“我今天这么做,不是不爱你。是想让我们,换一种方式活下去。”
“一种……更公平,更像人的方式。”
说完,我没有再看他,转身回了房间。
关上门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才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第二天,我请了一天假,去医院。
婆婆躺在病床上,面无表情。
中风夺走了她的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只剩下一双眼睛,还能转动。
她看着我,眼神里,有恐惧,有怨恨,还有一丝……恳求。
我突然觉得很可笑。
那个曾经那么强势,那么会算计,那么瞧不起我的女人,现在,却要像一个婴儿一样,仰赖我的鼻息生活。
命运,真是讽刺。
我给她办了出院手续,叫了专门的护送车,把她接回了家。
王建军全程跟着,一言不发。
他的表情很麻木,像个提线木偶。
我把他拉到一边,把一张银行卡给他。
“这是新办的卡,专门用来接收赡养费和支付妈的一切开销。密码是你生日。以后,你弟和你妹的钱,你来催。妈的账单,你来核对。”
“我只负责出力,钱的事情,你来管。”
我把最麻烦,最容易引起纠纷的财务部分,交给了他。
我要让他亲身去体会一下,跟他的弟弟妹妹打交道,是多么心累的一件事。
我要让他明白,我今天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看了看我,默默地接过了卡。
婆婆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们家的生活。
每天,我像个上了发条的陀螺。
早上五点半起床,先给婆婆擦身,换尿布,喂她吃流食。
然后做我们一家三口的早饭,送儿子上学,再去上班。
中午,我有一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
我开车赶回家,给她翻身,按摩,喂午饭,然后又匆匆赶回公司。
下午下班,接儿子,买菜,回家做饭,辅导作业。
等儿子睡了,我还要再给婆婆做一次护理,清洗换下来的衣物和床单。
等我躺到床上,基本都快十二点了。
王建军一开始,还想搭把手。
但他笨手笨脚,不是打翻了水,就是弄疼了婆婆。
婆婆看到他,情绪就特别激动,含糊不清地“啊啊”叫,眼泪直流。
好像是在控诉我虐待她。
王建军看着他妈的样子,脸色就很难看。
几次之后,他就不再插手了。
他只是每天下班回来,会先去婆婆房间看一眼,站一会儿,然后默默地出来。
我们之间的交流,少到了极点。
吃饭的时候,也是沉默。
他不再跟我说公司里的趣事,我也不再跟他分享儿子的成长。
我们成了一个屋檐下,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一个月的月底,到了。
我把这个月给婆婆看病买药买营养品的所有票据,整理好,放在了王建军面前。
“总共花费四千八百六十二块。三家均摊,一家一千六百二十块六毛七。加上生活费每家六百六十七,护理费每家两千二百五,他们俩,这个月一人要给你转四千五百三十七块六毛七。”
王建军看着那堆票据,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先是给王小莉打电话。
王小莉在电话里哭穷,说她老公这个月奖金没发,手头紧,能不能先欠着。
王建军耐着性子跟她解释,这是之前说好的。
王小莉就开始撒泼:“哥!你怎么也变得跟嫂子一样了?钻钱眼里了?那是我亲妈!我还能赖了账不成!”
王建军的火气也上来了:“王小莉!当初协议是你自己签的!白纸黑字写着!现在你想耍赖?”
两人在电话里大吵一架,最后王小莉不情不愿地说,过两天就转。
接着,是王建业。
王建业的电话,更难打。
响了半天,才接。
一听是要钱,他直接说:“没钱!我这个月打牌输了,一分钱都没有!”
“王建业!你混蛋!”王建军气得直接吼了出来,“妈躺在床上,你还有心思去打牌?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你少跟我来这套!当初是你们逼我签字的!我告诉你,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说完,王建业直接挂了电话。
王建军气得浑身发抖,拿着手机,一遍又一遍地重拨,但那边,再也无人接听。
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在阳台上,抽了一整包的烟。
我没有去劝他。
这是他必须经历的。
不撞南墙,他永远不知道疼。
第二天,王小莉把钱转过来了。
但只转了两千。
,我实在没钱了,护理费能不能先算了?都是一家人,嫂子照顾一下奶奶,怎么还要钱呢?
王建军把手机给我看。
我直接用他的手机回了一句:“可以。你明天来,把我换回去,你去上班,我来照顾妈。护理费我一分不要。”
王小莉那边,再也没有回复。
又过了两天,王建业的钱,还是没到。
王建军去他家堵他。
结果被王建业的老婆,指着鼻子骂了出来。
说我们家有钱,就该多出点。说我们逼着他们签字,没安好心。
王建军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像是被抽走了灵魂。
他坐在沙发上,看着我,眼睛里,是前所未有的茫然和无助。
“小晚,我该怎么办?”
我平静地看着他。
“两个选择。”
“第一,我们自己把钱垫上。以后,王建业那份,都由我们来出。我们继续当这个冤大头,满足他的贪得无厌。”
“第二,去起诉。就告他一个,告他未尽赡养义务。”
王建军的身体,明显地颤抖了一下。
“起诉?真的……要走到那一步吗?那我们王家,就真的成笑话了。”
“王建军,你还没明白吗?这个家,从你妈偏心你弟,纵容他像个寄生虫一样趴在你身上吸血的那天起,就已经是笑话了!”
“现在,我们只是要把这个笑话,摆到台面上,让所有人都看看,谁才是真正可笑的那个人!”
“你怕丢人。难道我就不怕吗?难道我愿意让我的同事,我的朋友,知道我家里有这么多烂事吗?”
“但是,有些脓包,你不把它挤破,它就会一直在那里发炎,溃烂,直到把你整个人都拖垮!”
他看着我,久久没有说话。
我知道,他的内心,正在天人交战。
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
另一边,是冰冷的现实,是被一次次伤害后,千疮百孔的婚姻。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
是我妈打来的。
她问我最近怎么样,累不累。
我说,还好。
我妈叹了口气:“小晚啊,我知道你苦。建军他妈……唉……你为这个家,付出太多了。”
“妈,我没事。”
“我跟你爸商量了一下。我们俩退休金,一个月也有一万多。我们也没什么花销。要不,以后你婆婆的开销,我们帮你分担一点吧。你别太累着自己了。”
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
我捂着嘴,不让自己哭出声。
我自己的亲妈,在我受了委"屈的时候,想的是怎么帮我分担,怎么让我过得好一点。
而我的婆家呢?
他们只会想,怎么从我身上,再多榨取一点。
什么是家人?
这一刻,对比是如此的鲜明,如此的残酷。
王建军就站在我旁边,他听到了我妈电话里的每一个字。
他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然后,慢慢地,涨成了深红色。
那是一种极度的羞愧和难堪。
挂了电话,我擦干眼泪,看着他。
“王建军,你听到了吗?这就是我妈,这就是我的家人。”
“她从来没要求你什么,却总是在我们最难的时候,想着帮我们。”
“而你的家人呢?”
“一个想方设法逃避责任,一个干脆耍无赖。”
“你现在,还觉得,是我做得太过分了吗?”
他猛地抬起头,双眼通红。
他冲过来,紧紧地抱住我。
力气大得,像是要把我揉进他的骨头里。
“对不起……小晚……对不起……”
他哽咽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三个字。
积压了十年的愧疚,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我没有推开他。
我只是静静地让他抱着。
我知道,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而是,每一根。
第二天,王建军拿着那份协议,还有王建业拒不付款的证据,走进了律师事务所。
他终究,还是做出了选择。
官司打得很顺利。
因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法庭调解的时候,王建业还想撒泼。
但法官说得很明白,赡养是法定义务,拒不履行,不但要强制执行,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遗弃罪,是要坐牢的。
王建业怕了。
他和他老婆,在法庭上,灰头土脸地签了调解协议。
同意按月支付赡养费。
如果再有拖欠,法院可以直接从他的工资卡里划扣。
从法院出来那天,天气很好。
王建军看着我,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虽然,那笑容里,还带着一丝疲惫和苦涩。
“小晚,都结束了。”
我摇摇头。
“不,是刚刚开始。”
他愣了一下。
我看着他,认真地说:“是我们新的生活的开始。”
生活,并没有因为一场官司就变得一帆风顺。
王建业和王小莉,虽然按时打钱了,但对我和王建军,却是恨之入骨。
他们再也没有上门看过一次自己的亲妈。
仿佛那个瘫在床上的女人,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而婆婆,她的情况,时好时坏。
清醒的时候,她会看着我,眼神复杂。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后悔了。
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
但我已经不在乎了。
我照顾她,是因为王建军,是因为法律,是因为我做人的底线。
与爱无关。
我和王建军的关系,也在慢慢地修复。
他开始学着分担家务,学着照顾婆婆。
虽然依旧笨拙,但他很努力。
他会记得在我下班前,就把饭做好。
会记得在我累的时候,给我捏捏肩膀。
会在周末,主动带着儿子去公园,让我好好睡个懒觉。
他用行动,一点一点地,弥补着过去的亏欠。
我们之间,还是很少谈及他的家人。
那就像一道伤疤,虽然愈合了,但一碰,还是会疼。
一年后的一个下午,我正在给婆婆喂水。
她的喉咙里,突然发出嗬嗬的声音。
眼睛,直直地看着我。
然后,我看到,一滴浑浊的眼泪,从她的眼角,滑落下来。
她抓着我的手,用了很大的力气。
嘴巴张了张,含混不清地,吐出了两个字。
“对……起……”
说完,她的手,就松开了。
永远地松开了。
我愣在那里,很久很久。
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有解脱,有悲伤,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
婆婆的葬礼,王建业和王小莉都来了。
他们哭得惊天动地,仿佛是天底下最孝顺的子女。
看着他们虚伪的表演,我只觉得恶心。
葬礼结束后,按照老家的规矩,要清点老人的遗产。
婆婆和公公在老家,有一处老宅子。
王建业理所当然地认为,那房子,应该是他的。
“我是儿子,长兄如父,但这房子,理应由我来继承!”他在灵堂前,就迫不及待地宣布。
王小莉也跟着附和:“对,这房子本来就是要留给弟弟娶媳妇的。”
王建军皱着眉,没有说话。
我冷冷地看着他们。
等他们说完了,我才从包里,拿出了另一份文件。
那是一份遗嘱。
是婆婆在去世前一个月,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颤抖着手,按了手印的遗嘱。
我把它展开。
“遗嘱上写得很清楚,老家的宅子,卖掉。所得的钱款,分为四份。”
“第一份,是偿还当年欠我的,那笔从未兑现的,十万元首付款。按照这些年的通货膨胀,以及银行利息,折合为十五万。”
“第二份,是感谢我母亲当年对我月子的照顾,以及对我儿子幼年的抚养,作为补偿和感谢金,十万。”
“剩下的钱,由你们兄妹三人,平分。”
“另外,她个人账户里,还剩下三万多块钱。这是这两年,我们给她存下的,没花完的赡养费。这笔钱,她指明,留给我儿子,也就是她的长孙,作为教育基金。”
我的话音刚落,王建业和王小莉,就像被雷劈了一样,呆立当场。
“不可能!这绝对是假的!是你伪造的!”王建业疯狂地叫喊着,想上来抢夺遗嘱。
王建军一把将他推开。
“够了!王建业!你还嫌不够丢人吗!”
这是王建军,第一次,对他弟弟,如此疾言厉色。
我叫来了当时在场的公证员。
在法律和事实面前,王建业和王小莉的一切叫嚣,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最终,他们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老宅子卖了六十万。
扣除给我的二十五万,剩下的三十五万,他们兄妹三人,一人分了不到十二万。
王建业拿着那笔钱,看着我的眼神,像是淬了毒的刀。
我知道,这辈子,我们之间的梁子,是解不开了。
但我不在乎。
处理完所有的事情,我和王建军,带着儿子,回到了我们自己的家。
家里,少了一个需要照顾的病人,一下子变得空旷了许多。
但我的心,却前所未有的踏实。
那天晚上,王建军从背后抱住我。
“小晚,谢谢你。”
“谢我什么?”
“谢谢你,没有放弃我,没有放弃我们这个家。”
“也谢谢你,教会了我,怎么做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真正的丈夫和父亲。”
我转过身,看着他。
他的眼睛里,没有了过去的懦弱和犹豫,多了一份坚定和担当。
我知道,我们都成长了。
这场持续了十年的家庭战争,以一种惨烈而又决绝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没有真正的赢家。
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代价。
我付出了十年的青春和忍让。
王建军付出了与原生家庭决裂的痛苦。
而婆婆,她用生命的最后时光,或许才明白了,一碗水端平,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
只是,这代价,太沉重了。
我不知道,我和王建军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我们之间的裂痕,是否能被岁月真正抚平。
但我知道,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默默忍受的林晚了。
我学会了反击,学会了捍卫自己的底线和尊严。
我抬头看着窗外的月光,清冷,但明亮。
未来的路,还很长。
但这一次,我不会再害怕了。
因为,我终于找回了,那个为自己而活的,我自己。
而我的身边,似乎也终于站着一个,愿意和我并肩作战的,真正的伴侣。
或许,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