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难翻身?刚还完6000亿外债,71岁的王健林又迎来巨大麻烦!

发布时间:2025-08-16 20:12  浏览量:3

近日,万达美元债价格持续下跌的同时,北京金融法院再次发布有关万达的强制执行裁定,金额高达24.06亿元,这还只是万达债务雪球的冰山一角!那么,万达目前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困境?背后原因又是怎样的?

从曾经的中国首富到陷入债务困境,王健林领导下的万达集团目前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原本外界以为王健林能够靠着“卖卖卖”的方式走出债务危机,但在2025年8月11日,万达集团又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高达24.02亿元。

而根据天眼风险信息显示,万达集团目前现存执行人信息已经多达10条,累计执行金额超过76亿元。截止去年6月,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口径有息债务在1375.6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在302.69亿元。

这些负债还只是万达债务危机的冰山一角,2025年三季度,万达商管短期债务在662亿元,但账面现金只有133亿元,流动性缺口高达529亿元,资金漏洞很大,只能靠着借钱过渡。

另一方面,债务压力导致万达集团股权频繁被冻结,截止今年5月结束,王健林累计被冻结股权数额达到4.9亿元,涉及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大连万达集团等核心企业。

其中万达商管在2025年遭遇七轮股权冻结,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万达商管有两笔股权被南京中院冻结三年,数额超过1.4亿元。

而债务暴雷的背后,源自2010年开始,王健林带领万达开启的“重资产+高杠杆”模式,举债在全国疯狂拿地建设万达广场,同时跨界文旅、影视、体育等领域。

短时间内乘着房地产兴盛的风口,看似形势一片大好,却早已埋下危机,在2017年,万达资产规模达到7961亿元。王健林本人则以313亿美元身家登顶中国首富,还提出“2020年资产超万亿,收入6000亿”的宏伟目标。

同年,因为资产扩充依赖大规模举债,万达有息负债就超过4000亿元,并且大量资金投向海外,如收购美国AMC影院,欧洲体育公司等等,总金额超过2500亿元,“一个小目标”的雄心壮志让人热情沸腾,背后却是压力山大。

美国AMC公司CEO

这种国内抵押融资,海外疯狂并购的发展模式,在后来的政策调控中成为引爆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2017年,国家加强房地产调控,降低杠杆、限制海外投资等政策先后出炉,万达直接被列入“海外投资风险企业”名单,融资渠道受到限制。

银行抽贷和债券发行受阻后,万达的资金链就面临断裂风险,王健林被迫开始“断臂求生”的卖卖卖道路,同年,万达以637亿元的价格将13个文旅项目和77家酒店卖给融创、富力等集团,回笼资金缓解债务压力。

2018年,万达集团又将万达百货出售给苏宁,2019年减持AMC股权,仅这三年时间里,就累计套现2000亿元,但庞大的债务规模依然没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而在这三年过程中,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对赌协议,2016年万达商业从港股退市以后,万达与投资者签订协议,承诺在2018年完成A股上市,否则将以12%年化率回购380亿元股权。

最终万达A股上市失败,2020年往后回购压力集中爆发,成为后续债务危机爆发的核心诱因。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自2024年开始,万达加速抛售核心资产,在今年5月,太盟投资联合腾讯、京东等机构以500亿元收购48座万达广场。

但核心资产的大量流失进一步削弱了万达的造血能力,资产抛售速度远远追不上债务扩张的脚步。与此同时,近年来电商的兴起和受疫情影响,消费市场的整体疲弱,导致万达广场出租率从2021年的98%下降至2023年的92%,租金收入增速不足5%。

万达影业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5.44%,净利润由盈转亏,现金流减少63.82%。曾被寄予厚望的长白山、西双版纳等文旅项目,也因为前期投入大,资金回报周期过长,在疫情结束后流量没能回到预期水平。

万达长白山文旅项目

截止2024年,万达文旅板块收入同比下降22%,已经成为现金流黑洞,万达商管众多高级管理层意识到这艘资本巨舰即将沉没,纷纷选择离职,部分员工则因为“商管股权”抵偿薪资的代偿模式捆绑,从而引发信任危机,整个集团从上到下的执行效率在下降。

如今71岁的王健林依旧需要亲自主导债务谈判和资产处置,在今年8月,就因为过度劳累住院三天,引发市场对万达掌舵人这一角色的担忧。

王健林的长子王思聪一向以花花公子的形象示人,是个典型的富二代,仗着家里有钱,闹出过不少绯闻,出行也是以美女豪车作伴,与万达的企业形象割裂感太过严重。

在能力上,尽管王思聪干出过熊猫直播和投资电竞等操作,获得过一定成绩,但在万达的债务危机面前,实属杯水车薪,个人能力难以扭转大势。2025年6月,王思聪失去了寰聚商业的控制权,这标志着家族内部权力交接的失败。

王健林只能选择让次子王令参与集团内部的核心决策,后者主导的“元宇宙商业综合体”项目将在今年获得腾讯战略投资,这是万达年轻化转型的信号,但短期回血能力不足。

万达目前的困境实属中国房地产行业黄金时代落幕的一个缩影,王健林变卖万达核心资产回笼资金,尽管还完6000亿外债进行短期止血,但难以重建集团的长期竞争力。

至于未来能否翻身,取决于三点,一是债务重组的力度和速度,二是轻资产模式能否突破规模瓶颈,第三就是家族治理能否实现平稳过渡,选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带领万达走出困境。

参考资料:

1、金融界:《再遭24亿强制执行!频繁抛售之后,王健林能否破局?》

2、大河报:《万达集团再被执行24亿!被执行总额已超7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