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到潇湘馆,贾母为何要站起来迎接?是为了黛玉还是为了宝钗

发布时间:2025-08-16 20:17  浏览量:2

《红楼梦》第四十回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贾母带着刘姥姥到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姨妈吃过早饭时急急忙忙赶来。原文写道:

贾母听了方欲说话时,有人回说:“姨太太来了。”贾母等刚站起来,只见薛姨妈早进来了,一面归坐,笑道:“今儿老太太高兴,这早晚就来了。”贾母笑道:“我才说来迟了的要罚他,不想姨太太就来迟了。”

这个细节太奇怪了。

贾母在贾府里的辈分最高。

贾元春省亲,见到贾母跪拜,连忙让太监扶起;回到家里,贾元春还要以家礼的方式向贾母磕头;宫里的太医给贾母看病,还有低着头;贾母祭祀宫里死去的老太妃,在外居住期间,北静王妃都要低她一等……

潇湘馆内,贾母最大,资格最老。

四大家族之中,贾家排在第一位,薛家不如贾家。

从年龄辈分上来看,贾母年纪大,薛姨妈是王夫人的妹妹,跟贾母差了辈。

平常时日,都是薛姨妈给贾母请安,陪着贾母打麻将,即使心里不痛快,贾母吩咐她也要回应。尤其是在薛宝钗屋里,贾母埋怨薛宝钗不会收拾屋子时,薛姨妈赶紧解释说:“他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

所以,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贾母都没起身迎接薛姨妈的道理呀。

清代《仪礼注疏》记载:“尊者受卑者拜,惟婚丧大节乃起”。意思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地位高的人接受地位低的人行礼时不必起身,只有在婚礼、丧礼等重要场合,尊者才需要起身回礼。

但是在潇湘馆里,若有婚姻大事,只能是涉及到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姻大事,不会涉及到薛姨妈呀,所以,贾母起身,肯定另有原因。

最大的可能性上林黛玉屋里太紧巴,大家没法子坐。

《红楼梦》第四十回暗示过这个场景:

贾母等进来坐下。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

从这个细节可知,贾母有位子可坐;王夫人还是多亏了林黛玉让人搬过的一把椅子才能坐下来。

薛姨妈到访,虽然与王夫人同辈,但是作为客人,她的位子要比王夫人高一些。

所以,贾母起身,众人也要起身,重新坐下时,林黛玉就了重新摆位子的余地了。

当然,不能排除贾母首鼠两端,表面上为林黛玉解难,暗地里给薛姨妈抛去橄榄枝。

毕竟在贾宝玉的婚姻大事上,贾母还是慢慢倾向于薛宝钗。

贾元春赏赐端午节礼,暗示了金玉良缘。贾母感情上不接纳,但末世的贾府又逼她不得不慎重考虑,尤其是四大家族的整体利益,贾宝玉婚后的生活,都不是仅靠感情能够维系。薛家是皇商,虽然生意也不大景气,但刘姥姥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薛家的地缝里扫一扫,也能让贾宝玉过上好生活。

从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身体情况来看,林黛玉的弱不禁风与薛宝钗健康的身体相比,更让人担忧。

所以,贾母此时对薛宝钗与宝玉的婚姻大事并不是完全反对。

尤其是在薛宝钗屋里的表现,表面上训斥,实际却最终给了三件舍不起给贾宝玉的摆件。原文真实的记录下来:

“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我的梯己两件,收到如今,没给宝玉看见过,若经了他的眼,也没了。”说着叫过鸳鸯来,亲吩咐道:“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

贾母要亲自给薛宝钗收拾屋子,是不是与贾母起身迎接薛姨妈有相同之处?

此时再重新思考清代《仪礼注疏》所说:“尊者受卑者拜,惟婚丧大节乃起”。

贾母是不是因为婚姻大事而起身?

其实,贾母站起来的原因不会很单一。

想想现代职场,领导突然对某个中层格外客气时,往往意味着:要么要动他手里的资源,要么要平衡某方势力。就像大厂让领导亲自给离职的大佬泡茶的经典场面,茶杯里晃动的都是利益算计。

清代文人张潮在《幽梦影》里说:“处世以不即不离之法,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

贾母深得其味,她的算计,太复杂、太深厚!

林黛玉感激,薛姨妈高兴,但就是没有人能真正看得全、看得懂!

贾母此举,您是怎么看?请说出您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共同感受《红楼梦》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