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儿子,不用讨好你”住院15天,儿子累瘦10斤,婆婆不再叫嚣
发布时间:2025-07-31 11:47 浏览量:1
“吃啊!怎么不吃?我告诉你沈薇,别以为你生了个儿子就金贵了!我辛辛苦苦从菜市场抢回来的猪蹄,熬了一上午,你不喝,我孙子的奶水从哪来?真是娇气!”尖利的声音像锥子一样扎进沈薇的耳朵。
她刚剖腹产完第三天,麻药的劲儿还没完全过去,刀口一动就钻心地疼。她虚弱地看着床头柜上那碗油得能当镜子照的猪蹄汤,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妈,医生说……要清淡饮食,现在不能吃这么油腻的……”
“医生懂个屁!我们那会儿,生完孩子第二天就下地干活了!就你讲究!”婆婆赵丽华一叉腰,刻薄的嘴角撇出一个轻蔑的弧度,“我儿子建军,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在这守着你,累得眼圈都黑了!你倒好,在这挑三拣四!你记住,我是他妈,我有儿子,用不着讨好你!”
赵丽华说着,粗暴地把碗往前一推,滚烫的汤汁溅出来,在洁白的床单上晕开一团刺眼的油渍。
沈薇的心,比被烫到的手背还要疼。她闭上眼,泪水滑过苍白的脸颊。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了。一个穿着高级定制西装裙,气质干练的女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文件夹。她环视一周,目光最终落在赵丽华身上,微笑着,说出的话却像一块冰,瞬间砸碎了病房里紧张的空气。
“请问,哪位是赵丽华女士?这是我们‘安馨’顶级月子中心为您这三天‘金牌月嫂’服务所准备的费用明细清单,以及一份单方面服务解约通知函。”
**01**
三年前,沈薇和高建军的爱情,是从一碗兰州拉面开始的。
那天,两人刚看完一场特价电影,挤在一家烟火气十足的小馆子里。高建军把碗里仅有的几片牛肉,一片不剩地夹到了沈薇碗里,自己呼噜呼噜地吃着清汤寡水的面条,笑得一脸满足。
“薇薇,你多吃点,你太瘦了。”
那一刻,沈薇觉得,这个男人或许不能给她全世界,但一定会把他的全世界都给她。
他们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大城市里打拼,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为了攒首付,沈薇戒掉了最爱的奶茶和下午茶,学会了在各种购物APP上比价;高建军则戒了烟,每天中午的午饭从二十五元的外卖,变成了沈薇早上五点半起来为他准备的爱心便当。
他们的出租屋只有三十平米,但被沈薇收拾得温馨又干净。阳台上的多肉长得很好,冰箱上贴满了两人旅行时拍的搞怪照片。日子虽然清贫,但有奔头,有彼此。
这种平静,在高建"军的母亲赵丽华从老家过来后,被悄然打破。
赵丽华是个苦日子里熬过来的人,节俭已经刻进了她的骨子里,甚至到了有些偏执的地步。她会为了超市几毛钱的差价,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更远的地方;她会把餐厅的免费餐巾纸、一次性筷子成沓地往家里拿;她甚至会把邻居扔掉的、已经有些蔫坏的水果捡回来,削掉烂的部分继续吃。
对于沈薇,她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审视的眼光。她嫌沈薇买的面膜太贵,是“往脸上贴钱”;嫌沈薇偶尔买束花装点房间是“败家”;嫌沈薇做菜放油太多,浪费。
“我们建军以前多省啊,跟你在一起之后,也学会大手大脚了。”这是赵丽华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沈薇不是没跟高建军抱怨过。可高建军总是那套说辞:“薇薇,我妈她就是那样的人,苦了一辈子,你多担待点。她没有坏心,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沈薇心想,哪有那么多豆腐心,她只感受到了刀子嘴。但为了丈夫,为了这个家,她选择了忍耐和退让。她学着在婆婆面前收起自己的消费习惯,学着对那些刺耳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怀孕的消息,给这个家带来了巨大的喜悦,也带来了新的矛盾。
沈薇的母亲心疼女儿,提出自己出钱,给沈薇请个专业的月嫂,或者去月子中心。沈薇也觉得这样更好,毕竟是第一胎,没有经验,科学的产后护理很重要。
可这个提议,却像点燃了火药桶,瞬间引爆了赵丽华。
“去月子中心?那是烧钱!一个月好几万,把钱扔水里听响吗?请月嫂?外人哪有自家人尽心!我当年生了三个,不都好好的?我来伺候月子,保证把你们娘俩养得白白胖胖,一分钱都不用花!”赵丽华在电话里嚷嚷着,声音大得整个客厅都能听见。
沈薇试图跟她解释科学坐月子的重要性,但赵丽华根本听不进去,只觉得是沈薇嫌弃她这个农村婆婆,娇气、想花钱。
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高建军,希望他能站在自己这边。
高建军面露难色,把她拉到卧室,关上门小声说:“薇薇,我妈也是一片好心,想给我们省钱。再说了,她辛辛苦苦把我们盼来了孙子,你要是拒绝她,她得多伤心啊。就让她照顾吧,自己妈,总比外人强。”
“可是……”沈薇还想争辩。
“别可是了,就这么定了。省下几万块钱,给孩子买点什么不好?”高建军拍了拍她的手,语气不容置喙。
那一刻,沈薇的心凉了半截。她忽然明白,在这个家里,她的感受、她的需求,在“省钱”和“孝顺”这两座大山面前,是那么微不足道。她不是不懂丈夫的为难,只是这份“为难”的代价,最终是由她来承受。
她妥协了。她安慰自己,也许婆婆真的只是观念老旧,心是好的。只要自己多沟通,多忍让,总能过去的。
她天真地以为,退让能换来和平。却不知道,没有底线的退让,只会换来对方的得寸进尺。
**02**
生产那天,沈薇因为胎位不正,顺转剖,在产房里煎熬了十几个小时,才听见孩子响亮的哭声。当她被推出手术室时,浑身虚脱,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
高建军握着她的手,眼圈通红,不停地说着“老婆辛苦了”。而婆婆赵丽华,只是匆匆看了她一眼,全部的注意力都扑在了护士怀里的孙子身上。
“哎呦,我的大孙子!长得真俊,看这鼻子,这眼睛,多像我们建军小时候!”赵丽华笑得合不拢嘴,从头到脚把孩子夸了个遍,仿佛沈薇只是一个完成了任务的、无关紧要的工具。
沈薇的心沉了沉,但初为人母的喜悦暂时冲淡了这丝不快。她想,也许是自己太敏感了。
然而,住院的日子,成了一场噩梦的开始。
剖腹产后的前两天,医生明确嘱咐,只能吃流食,比如白粥、萝卜汤,帮助排气和肠胃恢复。
可赵丽华第二天一早,就端来了一大碗浓稠的小米红糖粥,里面还卧着两个鸡蛋。
“薇薇,快趁热喝了,这个补气血!”
沈薇闻着那股甜腻的味道就反胃,虚弱地说:“妈,医生说现在不能吃这些,只能喝点白粥。”
赵丽华的脸立刻拉了下来:“什么医生不医生的,我当年就是这么吃的!红糖补血,鸡蛋有营养,不吃哪有力气?我孙子等着吃奶呢!”
高建军在一旁打圆场:“妈,要不还是听医生的吧,薇薇刚做完手术。”
“你懂什么!”赵丽华瞪了儿子一眼,“她不吃,饿坏了身子,我孙子怎么办?金贵得很,说不得碰不得!”
最后,在高建军的劝说和赵丽华的逼视下,沈薇硬着头皮喝了半碗。结果当天下午,肚子就胀得像个皮球,刀口也跟着一阵阵抽痛,疼得她冷汗直流。医生过来检查,把高建军狠狠训了一顿,说产妇肠梗阻的风险很高,严禁再乱吃东西。
赵丽华这才不作声了,但脸上写满了不服气,嘴里还小声嘟囔着:“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娇生惯养。”
从那天起,赵丽华的“照顾”就成了一种折磨。她打着“为孙子好”的旗号,完全无视沈薇的身体状况和医嘱。
医生说要清淡,她非要炖油腻的鸡汤、鱼汤,美其名曰“下奶”。沈薇喝不下去,她就在病房里大声念叨:“哎呀,这当妈的心真狠啊,为了自己身材,连儿子的口粮都不顾了。”
同病房的产妇家属都听得一清二楚,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让沈薇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医生建议多喝水,勤排尿,赵丽华却嫌她老上厕所麻烦,说:“躺着别动了,养着!老折腾什么!”
最让沈薇崩溃的,是赵丽华对她和对高建军截然不同的态度。
高建军白天要上班,晚上来陪床,确实辛苦。赵丽华每天都心疼得不行,不停地给他削苹果、倒热水,嘴里念叨着:“我儿子太不容易了,娶个媳妇,自己受累。”
而沈薇,这个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手术、身体和心理都极度脆弱的产妇,在婆婆眼里,仿佛是个铁人。她疼得哼一声,赵丽华就说她娇气;她吃不下东西,赵丽华就说她挑剔;她想让高建军帮忙按按腿,赵丽华就立刻把儿子拉开,说:“让他歇会儿!他明天还要上班赚钱养家呢!”
有一次,沈薇半夜刀口疼得睡不着,想让高建军扶她起来走走。高建军刚要起身,就被装睡的赵丽华一声咳嗽制止了。
“大半夜的不睡觉,折腾什么!建军累了一天了,让他睡!”
沈薇看着在黑暗中重新躺下的丈夫,和婆婆投来的警告眼神,心里的委屈和绝望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
她在这个家里,到底算什么?生孩子的工具?还是一个必须无条件服从、不能有任何个人需求的附属品?
**03**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发生在住院的第十五天,也就是故事开头的那一幕发生的前一天。
那天,是宝宝出院后第一次回医院测黄疸、称体重。结果出来,护士的眉头皱了起来。
“宝宝的体重,比出生时还轻了快一斤,这是不正常的。而且有轻微脱水的迹象。你们是怎么喂养的?”
赵丽华立刻抢着说:“母乳喂养啊!我天天给她炖汤,奶水足得很!”
护士看了看沈薇,又看了看赵丽华带来的、油光锃亮的保温桶,摇了摇头,语气严肃地说:“产妇的饮食是关键。你们这汤太油腻了,产妇吃了肠胃不消化,看着奶水多,其实都是脂肪,有效成分很少,宝宝吃了容易拉肚子,根本不吸收营养。产妇自己也会堵奶,甚至得乳腺炎。必须马上调整!清淡!有营养!多喝水!多喝汤也要喝撇掉油的清汤!”
护士的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赵丽华的脸上。她一直引以为傲的“经验”,被专业知识批驳得体无完肤。更重要的是,她自以为是的“为孙子好”,竟然直接导致了孙子体重下降。
回去的路上,赵丽华一言不发,脸色铁青。
沈薇以为,这次她总该吸取教训了。她满怀希望地对高建军说:“建军,你听见护士说的了吧?以后饮食就按医生和护士说的来,清淡点,为了我和宝宝好。”
高建军连连点头:“知道了知道了,老婆,这次肯定听你的。”
沈薇松了一口气,觉得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然而,她还是太天真了。
第二天中午,赵丽华端进病房的,依然是一碗黄澄澄、油汪汪的猪蹄汤。
那一瞬间,沈薇所有的希望、忍耐和自欺欺人,全部崩塌了。她感觉自己像个傻子,被人耍得团团转。
她用尽全身力气,控制住发抖的声音:“妈,我们昨天不是说好了吗?护士说不能吃这么油的。”
赵丽华把碗重重地往桌上一放,积压了一天的怨气终于爆发了:“什么不能吃!那个小护士懂什么!她生过孩子吗?我就是这么把你公公、把建军他们养大的!一个个都壮得像头牛!就你金贵!我看你就是不想喂奶,嫌累!”
“我没有!”沈薇的眼泪一下就涌了上来,“是宝宝体重都掉了!你为什么就是不肯相信科学!”
“科学科学,一天到晚就知道科学!我看你就是被书读傻了!”赵丽华的嗓门越来越大,引得隔壁床的人都朝这边看。她指着沈薇的鼻子,说出了那句最伤人的话:
“我告诉你沈薇,别以为你生了个儿子就了不起了!你住着院,我儿子白天上班晚上陪床,累得都脱相了!你还在这挑三拣四!你记住,我是他妈,我有儿子,不用讨好你!”
高建军在一旁急得满头大汗,拉着他妈:“妈,你少说两句!”
“我凭什么少说!我说错了吗?为了娶她,我们家花了多少钱!现在生个孩子,跟伺候祖宗一样!”
听着这些不堪入耳的话,沈薇的心,一寸一寸地冷了下去,最后变成了一片寒冰。她看着眼前这个面目狰狞的老人,又看了看那个只会说“你少说两句”的、懦弱的丈夫。
她明白了。在这个家里,她永远是个外人。她的退让,换不来尊重,只会换来轻视。她的忍耐,换不来体谅,只会换来变本加厉。
既然讲道理没用,既然谈感情伤心,那就不谈了。
她擦干眼泪,脸上没有了悲伤,只剩下一种冰冷的平静。她拿出手机,避开两人的视线,悄悄地给自己的母亲发了一条微信。信息很短,只有一句话:
“妈,启动B计划。”
发完信息,她将手机锁屏,放在枕边,闭上了眼睛。任凭赵丽华还在那里喋喋不休,任凭高建军还在徒劳地劝解。
她的世界,第一次如此安静。因为她知道,黎明前的黑暗,马上就要过去了。反击的号角,即将吹响。
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04**
“请问,哪位是赵丽华女士?这是我们‘安馨’顶级月子中心为您这三天‘金牌月嫂’服务所准备的费用明细清单,以及一份单方面服务解约通知函。”
干练女人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一颗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病房里瞬间安静下来。
赵丽华脸上的嚣张气焰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错愕和茫然。她指着自己的鼻子:“你……你找我?什么月子中心?我什么时候请你们了?”
高建军也懵了,他看看那个女人,又看看病床上始终闭着眼睛的沈薇,急忙上前问道:“这位女士,您是不是搞错了?我们没有请什么月子中心啊。”
女人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没有理会高建军,而是将手里的文件夹打开,递到赵丽华面前。
“赵女士,您别误会。我们不是来收款的,这份清单,是我们根据沈薇女士的口述,为您在过去三天提供的‘产后护理服务’,按照市场价进行的一次专业评估。”
她清了清嗓子,开始念清单上的内容,声音清晰,抑扬顿挫,像是在宣读一份判决书:
“第一项,膳食服务。每日三餐,内容:油腻猪蹄汤、小米红糖鸡蛋粥、肥腻鸡汤。评估结果:严重违反剖腹产后科学膳食指南,可能导致产妇肠胃功能紊乱、伤口愈合缓慢、堵奶及乳腺炎风险,并已造成新生儿营养吸收不良、体重下降。此项服务,市场价值为负。根据对产妇及新生儿造成的潜在健康损害,预估后续医疗费用:3000-8000元。”
赵丽华的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张了张,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女人没有停顿,继续念道:
“第二项,日常护理服务。包括:限制产妇下床活动,不利于产后恢复;夜间拒绝产妇合理的起身请求。评估结果:非专业、反科学护理。此项服务,不仅没有价值,反而增加了产妇产后血栓的风险。市场无此类负价值服务,不予计价。”
“第三项,情绪价值与心理疏导服务。在产妇身心俱疲的特殊时期,频繁使用‘娇气’‘败家’‘不知道心疼我儿子’等语言进行精神打压,严重影响产妇情绪稳定,增加产后抑郁风险。评估结果:提供严重负面情绪价值。参考市场心理咨询费用,每小时500元,三天累计造成的情绪损伤,折合心理治疗费用,预估:5000元。”
“综上所述,”女人合上文件夹,做了一个总结,“赵丽华女士,您这三天的‘金牌月嫂’服务,经我中心评估,市场总价值为:负8000至负13000元。也就是说,如果沈薇女士真的雇佣了您,她不仅不应付给您薪水,反而有权向您追讨潜在的健康损失和精神损失费。”
“因此,”女人从文件夹里抽出另一份文件,正是那份“解约通知函”,“我代表我的当事人沈薇女士,以及她的法定监护人——她的母亲,正式通知您,单方面解除与您的口头‘产后照顾’协议。从即刻起,您的一切‘服务’都将被视为对产妇及新生儿的骚扰。医院的安保人员,我们已经打过招呼了。”
话音落下,整个病房死一般的寂静。
赵丽华的脸,从错愕到涨红,再到猪肝色,最后一片煞白。她这辈子吵架没输过,撒泼没怕过,却被眼前这一套她完全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专业术语和“负价值”理论,打得溃不成军。她感觉自己像个赤身裸体的小丑,被当众扒光了所有伪装和借口。
高建军彻底傻眼了。他终于明白了,这不是什么误会,这是妻子一场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绝地反击。他看着病床上那个柔弱的妻子,第一次发现,她身体里蕴藏着他从未见过的、钢铁般的坚韧和力量。
就在这时,病床上的沈薇,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她没有看赵丽华,而是看着自己的丈夫,高建军。她的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温情和依赖,只有一片冰冷的、彻骨的失望。
她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妈,你不是一直说,你照顾我,是给我省钱吗?我帮你算了一笔账,请你这位‘金牌月嫂’,成本太高了,后续的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我们这个小家,付不起。”
她顿了顿,目光终于转向了已经面如死灰的婆婆。
“还有,你总说,你有儿子,不用讨好我。你说的对。我们之间,本来就不需要讨好。但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是尊重。你没把我当成需要被呵护的产妇,没把我当成你儿子的妻子,甚至没把我当成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你只把我当成你孙子的‘奶牛’,一个可以随意打压和控制的工具。”
“现在,这头‘奶牛’,不想干了。这份‘工作’,我辞职了。”
“至于你的宝贝孙子……”沈薇的目光转向了婴儿床里正在安睡的宝宝,眼神瞬间变得无比柔软,但说出的话却依旧带着锋芒,“他是我的儿子,首先是我的。他的健康,由我这个当妈的来负责。从今天起,怎么养他,怎么喂他,我说了算。谁要是再打着‘为他好’的旗号,来伤害我的身体,损害他的健康,那我只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我们母子。”
沈薇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赵丽华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那些“道理”——“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都是为你好”“我生了儿子我最大”,在沈薇这番夹杂着“市场价值”“法律武器”的降维打击面前,显得那么苍白、可笑,不堪一击。
“你……你……”她指着沈薇,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高建军终于反应过来,他冲到床边,满脸痛苦和悔恨:“薇薇,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不好,是我没用,让你受委屈了……我们别这样,好不好?让妈先回去,我们自己解决……”
沈薇冷冷地看着他:“解决?怎么解决?再让你妈给我端一碗猪蹄汤,然后你在一旁说‘我妈也是为你好’吗?建军,我给过你无数次机会。从她逼我喝红糖水那天起,到昨天宝宝被查出体重下降,我一直在等你。等你站出来,不是和稀泥,不是让我‘担待’,而是真正地、像个男人一样,保护你的妻子和孩子。但是我没有等到。”
“所以,我只能自己保护自己。”
话音刚落,病房门再次被推开。沈薇的母亲提着一个保温桶走了进来,她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护士服的、真正的月嫂。
沈薇的母亲看都没看呆若木鸡的赵丽华和高建军,径直走到女儿床边,心疼地摸了摸她的脸:“薇薇,妈来了。妈给你炖了萝卜排骨清汤,一点油都没有。咱们不喝那些乱七八糟的了。”
她身后的月嫂则专业地走到婴儿床边,开始检查宝宝的情况。
眼前这阵仗,彻底宣告了赵丽华的完败。她引以为傲的“主权”,被沈薇用一种她无法理解、也无法抗衡的方式,彻底剥夺了。
她看着其乐融融的沈薇母女,看着那个专业的月嫂,再看看那个对自己一脸悔恨和无措的儿子,赵丽华终于意识到,在这个家里,在这个病房里,已经没有她的位置了。
她那句挂在嘴边的“我有儿子”,在这一刻,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是啊,她有儿子,可她的儿子,没能留住他的妻子。她的所作所为,不仅没能“讨好”到儿媳,反而差点害了自己的亲孙子,最终让自己被彻底驱逐出局。
她像一只斗败的公鸡,灰溜溜地、狼狈不堪地,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走出了病房。
当她走到门口时,一直没说话的那个“安馨”月子中心的女人,又微笑着补了一刀:
“哦,对了,赵女士。刚刚忘了说,我姓沈,是沈薇的堂姐,一名执业律师。”
赵丽华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05**
婆婆赵丽华走了以后,病房里安静得可怕。
高建军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沈薇的母亲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没说话,专心致志地给女儿盛汤。那碗清澈见底、散发着萝卜清香的汤,在此刻的沈薇看来,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
她小口小口地喝着,温暖的汤水滑过喉咙,熨帖着她冰冷的胃,也仿佛在一点点融化她心中凝结的坚冰。
一碗汤喝完,沈薇的母亲收拾好东西,对那个新来的王阿姨(月嫂)交代了几句,然后对沈薇说:“薇薇,你好好休息,妈先回去给你准备晚饭。有王阿姨在,我就放心了。”
她从头到尾,没有给高建军一个正眼。这种无声的蔑视,比任何指责都更让他难受。
岳母走后,病房里只剩下夫妻二人,还有安睡的宝宝和在一旁整理东西的王阿姨。
高建军终于鼓起勇气,搬了个凳子坐到床边,声音沙哑地开口:“薇薇……对不起。”
沈薇没有看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
“我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不求你马上原谅我,我就是……我就是个混蛋!”高建...军狠狠地给了自己一巴掌,声音清脆。
沈薇的肩膀微微一颤,但依旧没有回头。
“我妈那个人,我知道她不对,我一直知道。我总想着,她是我妈,我能怎么办?我总想让你多忍忍,多让让,以为忍过去就没事了。我天真地以为,只要我不去激化矛盾,我们家就能和平。可我错了,我错得离谱。”
“我的退让和和稀泥,不是在维系和平,是在纵容她对你的伤害。我把你推到了最前面,让你一个人去承受所有的委屈和压力。我这个丈夫,当得太失败了。我没有保护好你,也没有保护好我们的孩子。”
他说着,眼泪掉了下来。一个一米八几的大男人,在妻子面前,哭得像个孩子。
“薇薇,你今天做的,都对。你早就该这样了。是我,是我把你逼到了这一步。你要是早点告诉我你的计划,我……我一定会支持你的。”
听到这里,沈薇终于缓缓地转过头,看着他。
“你会支持我?”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嘲讽,“你怎么支持我?是在你妈端来猪蹄汤的时候,勇敢地倒掉它?还是在她骂我‘娇气’的时候,明确地告诉她‘我老婆刚剖腹产,她不是娇气,是需要呵护’?建军,这些事情,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计划,只需要你一点点的担当和勇气。可是,你一次都没有做到。”
高建军的脸涨得通红,无力反驳。
沈薇叹了口气,眼神里的冰冷褪去了一些,多了一丝疲惫和无奈。
“建军,我们从一碗拉面开始,我以为你会是那个把全世界都给我的人。可后来我发现,你的世界里,除了我,还有一个你永远无法违抗的‘妈’。我不是要你跟她决裂,我只是希望,在你心里,我们这个小家,能有优先权。我,你的妻子,在你心里的分量,能比‘让你妈高兴’更重一点点。”
“我今天做这一切,不是为了吵架,不是为了斗气,更不是为了让你难堪。我是在给你,也是给我自己,划一条底线。这条底线就是:我,沈薇,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你的妻子,孩子的母亲。我的健康、我的尊严,不容践踏。谁都不行,你妈不行,你也不行。”
高建军听着妻子的话,如遭雷击。他一直以为的“夫妻一体”,在他这里,变成了“母子一体”,而妻子,是被牺牲的那个“体”。
他伸出手,想要去握沈薇的手,却被她轻轻避开了。
“薇薇,你再给我一次机会。”他恳求道。
沈薇沉默了很久,久到高建军的心都沉入了谷底。
“机会不是用嘴说的,是用行动做的。”沈薇终于开口,“从今天起,这个家,我们两个人说了算。我妈过来帮忙,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