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何解体?他把理想搞丢了
发布时间:2025-07-26 15:13 浏览量:1
1991年,戈尔巴乔夫送给全世界的“圣诞礼物”,就是宣布苏联解体。
33年来,很多人将苏联垮台的责任归咎于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这种看问题的方式,简直荒谬又愚蠢。
因为历史可以通过某一个人去总结,但历史从不是某一个人的历史。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诞生在贫穷的君主制国家沙俄。它像一个光脚的孩子,一路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来的。
理论与实践带来的偏差,是难免会反映在政治和人民的生活中。
比如斯大林时期,官僚贪污腐败,经济建设上重工轻农,以及粗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都是导致了经济停滞不前。
假如斯大林体制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批评的时候,别忘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适应性。我们不应该脱离历史背景谈历史。
那你靠它战胜法西斯的时候,怎么不将责任全部归咎于斯大林了?
而戈尔巴乔夫的全盘私有化,则是改革搞得太激进了:旧的体制被摧毁,而新的体制还没建立起来,导致苏联成了随波漂流的一艘大船,当然也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苏联解体一定是背后各种原因的交织。
但真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像兄弟闹分家一样,本质就是凝聚大家一起过日子的苏联意识形态给崩溃了。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社会制度命名的联邦制国家,立国之本便是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只不过斯大林念错了经书,把自己的大国沙文主义跟掺沙子一样掺和进了共产主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在斯大林生命的后期,他是知道经济基础会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他生命最后一段时间,关于经济发展问题,斯大林还是要求去重新审视,从现实国情去发展经济理论及改革,但是他没来得及找到新理论,就去世了。
等赫鲁晓夫执掌苏联后,他没有去响应当时改革的呼声,反而用了十页文稿、四个小时的秘密报告,高喊着反对个人崇拜,将这位昔日马列主义的代言人一夜之间沦为独裁者与魔鬼的化身。
此举的确有利于苏联挣脱斯大林体制,加速社会主义更好的体制改革,但是却令各国共产信仰者和人民陷入了恐惧和迷惘中,以至于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心也开始产生了动摇。
其中就包括青年时代的戈尔巴乔夫,他也被这个秘密报告带入了困顿中,开始有了“右转”的思想,可以说解体的命运之种就在那一刻给种下了。
尤其赫鲁晓夫在此之后,嘴上只是跑火车地喊理论,脚下却是偏离国情的糊蛮干,更是将苏联带入了更迷惘的深渊。
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实际上还是顺应斯大林体制惯性继续发展,没有及时做出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强化共产主义信仰从而稳定大家的意识形态,让大家有信心一起过日子,反而是把问题掩盖住、一拖再拖。
等到54岁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面对斯大林体制种种弊病,戈尔巴乔夫改革方式是直接取消公有制经济主体,推行经济私有制,加速全面市场化。在他看来,这是解决当时苏联弊病的最好良药。
同时也给各加盟国更多的自治权,使得独立分子开始掌握话语权,各加盟国独立呼声也逐渐越来越大。
在政治文化方面,共产主义的领导地位被戈尔巴乔夫取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被摒弃了,本就岌岌可危的意识形态算是被戈尔巴乔夫彻底给掐灭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美国“民主自由”的旗帜,甚至开始妖魔化共产主义,说它是历史发展规律的人类公敌。其实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算是已经将苏联意识形态践踏得一文不值了,那么解体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那么就很奇怪了,戈尔巴乔夫为何对把他养育成长的共产主义这么极端地憎恶了?
这就得回到1958年说起。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赫鲁晓夫提议,免费邀请数千名苏联党员和学生留美学习。
其实美国当时政治目的在于:期望有朝一日,这些留美学习人员在接受美国思想后,回国深居要位,影响今后苏联的意识形态。
而当时这批人中,就有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宣传部长及苏联改革的总设计师——雅科夫列夫。
我们再往后说一点。
1989年9月,以学者身份访美的叶利钦,美国直接给予他国家领导人的待遇。访美期间,叶利钦数次贬低社会主义制度,赞扬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苏联应当改革,建立这样的制度才是出路。
是不是很奇怪?苏联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一把手们,怎么都把美国当娘家呢?
这是因为在美苏冷战期间,美国针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称之为“和平演变”的策略。
其策略主要目的是:首先转变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政治态度,包括国家的领导人和人民大众都能接受美国的立国之本——也就是“自由民主”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美国领导世界的目的。
而领导世界的根本在于美国霸权的对外扩张。
为了捍卫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二战后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是美国眼中最大的威胁,“和平演变”策略是其对外最核心的手段。
1960年,美国在意识形态的外交事务报告中,重点强调了西方应当同社会主义知名的知识分子以及中上层政界人物接触,逐渐影响他们思想和信仰。
通过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实行文化渗透,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寻找美国的代理人。
在邀请苏联学者访问的过程中,美国将目光落在苏联有发言权的学者身上,并且帮助他们在回国后,可以进入苏联决策机构,以便做出符合美国利益的政策。
最重要的是,二战后伴随着全球媒介井喷式的发展,通过媒介进行美国意识形态传播成为最主要的渠道。
美国通过媒介渗透,对苏联进行选择性报道,报喜不报忧,向苏联民众炫耀物质文明,强调自己自由民主核心价值观的同时,用“独裁”“剥夺人权”等词语恶意渲染社会主义国家丑恶的倾向。
播报的内容以戳听众心中的弱点和痛点,暗示引导他们,使其沉溺于美国的富强美好中,从而控制他们。
播报的形式也并非全是严肃的,包括迎合年轻人兴趣爱好的音乐和电影等去输出美国自己的思想文化。
当时美国中情局的局长自信宣称:“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的方式思考问题。”
伴随着美国文化霸权的形成,苏联在后期执行政策时的压力大大增强,迫使苏联在执行决策时不得不重视美国无端的指控,这种趋势催化着苏联政府的软化。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让岌岌可危的意识形态完全崩溃,苏联人民在漫无目的中丧失了最后一点判断能力,除听命服从于一切暗示外再无可能。
文化自信的根源在于物质条件。表面上看,苏联的解体令所有人始料未及,但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崩溃,以及苏联长久以来经济水平发展的停滞。
而美国得以文化渗透的原因,也是由于苏联内部长期积累的各种因素所导致,最终导致1991年那个圣诞节,沙俄三色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升起。
我们该怀念的是苏联吗?苏联绝不是我们所怀念的。
我们怀念的是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苦难的东方巨龙和水火中的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于是苦难的东方巨龙有了新方向、新选择。
我们怀念的是那曾经的一团火种,它让饥寒交迫的奴隶,让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们联合起来,赋予他们追求真理的信念,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
我们所怀念的是那个与人间不公所斗争的布尔什维克。
我很惋惜,惋惜那些亲眼看着自己国家一步步深陷的布尔什维克,他们看着自己心中曾经的火种就那样被熄灭了。
那这共产主义的火种熄灭了吗?答案很坚定:从未熄灭过。
在东方巨龙这里,“人民万岁”的理念早已深入人民的心中。东方巨龙从未辜负社会主义,而美国对于东方巨龙的遏制也从未停歇过。
美国如今对我们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说明我们这团火种正在燎原。
东方巨龙不仅没有步入苏联解体的后尘,反而一次次走出低谷,实现了国富民强。
如今在全球媒介多样化的今天,互联网上依然充斥着各种阴阳怪气的抨击。不管你们出于爱也好,还是什么目的,但请别数典忘祖,因为你们的祖先是靠吃这脚底下的土地长大的,不是从洋石头里蹦出来的。凡是觉得自己是蹦出来的,那只能说明你就是那只被洋人戏耍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