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悲歌:一个帝国的最后挣扎

发布时间:2025-07-20 20:01  浏览量:3

乾符元年(874 年)的关东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自去年秋天以来,这里就没下过一滴像样的雨,田地裂开的口子能塞进拳头,原本应是金黄的麦浪,如今只剩一片焦黑的枯草。

《资治通鉴》里有段冷冰冰的记载:"自去年秋至今,关东大旱,麦才半收,秋稼几无,冬菜至少。" 但数字背后的真相更残酷 —— 据史料估算,当时曹州、濮州一带的农户,十户里有七户断了粮。树皮被剥得像砂纸,草根挖得露出黄土,最后连观音土都成了抢手货。有记载说,当时集市上出现了 "人相食" 的惨状,父母不忍食子女,便用筐子装着孩子去换粮食,俗称 "菜人"。

可朝廷像没看见似的。唐僖宗李儇刚登基不久,这位 12 岁的小皇帝对治国一窍不通,却创造过马球赌三川的 "辉煌战绩"—— 用一场马球赛的胜负来决定三个节度使的任命。掌管财政的宦官田令孜为了满足皇室奢靡,还发明了 "括民财" 的新招,派官吏挨家挨户搜查,连农民过冬的种子都要抢走。

乱世出英雄,更出枭雄。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濮州人王仙芝,职业是盐贩子。在唐朝,盐业由官府垄断,私盐贩子都是亡命之徒,既要躲避官府追捕,又要和同行火拼,练就了一身本事和狠劲。

乾符二年(875 年),王仙芝在长垣竖起大旗,自称 "天补平均大将军"。这个名号很有意思,"平均" 二字戳中了老百姓的痛点,短短数月就聚集了数万人。曹州的另一个盐贩子黄巢听说后,带着兄弟子侄八人,拉着几千人来投奔。

黄巢可不是普通盐贩,他是个落第秀才,写过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诗句。这种人既有文化,又懂江湖规矩,很快成了起义军的二把手。两人配合默契,一个善谋略,一个善冲锋,打得唐军节节败退。

转折点出现在朝廷的招安。当僖宗派人送来 "左神策军监察御史" 的委任状时,王仙芝动心了 —— 这个职位虽只是个八品官,却能让他从贼变成官。黄巢气得拍了桌子:"我们浴血奋战,你却想独自当官?" 史料记载,黄巢当场把王仙芝揍了一顿,其他将领也纷纷抗议。

这次分裂成了起义军的分水岭。王仙芝从此一蹶不振,两年后在黄梅兵败被杀,脑袋被砍下来送到长安示众。而黄巢则接过了大旗,他比王仙芝更有野心,也更懂得游击战 —— 率军南下打到广州,又挥师北上直逼长安,把唐军耍得团团转。

广明元年(880 年)冬天,黄巢的大军抵达潼关。守关的唐军将领是宰相王铎,这位老兄带着姬妾上战场,还没开打就跑了。唐军士兵把草席披在身上当铠甲,看见起义军就纷纷投降。

消息传到长安,僖宗正在打马球。太监们拉着他往城外跑,只有几个宗室和宦官跟上,连皇后都被落下了。路上没吃的,僖宗只能啃烧饼,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吃这种 "粗食"。

黄巢进入长安时,老百姓还夹道欢迎,以为来了救星。起义军士兵喊着:"黄王为民除害,不像李家不爱惜你们!" 还把财物分给穷人。但好景不长,当唐军反扑、长安被围时,黄巢露出了狰狞面目。

他下令屠城,《旧唐书》记载:"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 长安城的世家大族几乎被灭门,宰相豆卢瑑、崔沆等官员全被杀死。大明宫的含元殿前,尸体堆得像小山,曾经繁华的朱雀大街,成了修罗场。

更可怕的是粮荒。黄巢军队在长安被困数月,开始以人为食。有记载说他们建造了数百个 "舂磨寨",把人扔进石磨里碾碎了当军粮,每天要消耗数千人。这种疯狂的行为,让黄巢彻底失去了民心。

中和三年(883 年),唐军收复长安,黄巢仓皇出逃。这时候,一个关键人物登场了 —— 朱温。这个出身贫寒的年轻人,原本是黄巢手下的将领,看到起义军大势已去,毫不犹豫地投降了唐朝。

僖宗高兴坏了,觉得朱温是 "国之忠臣",赐名 "全忠"。但这位 "朱全忠" 一点也不忠,他像狼一样吞噬着唐朝的土地和权力。他先是联合李克用击败黄巢,又趁机吞并其他藩镇,短短几年就成了中原最大的势力。

唐昭宗李晔继位后,想重振大唐,却发现自己只是个傀儡。宦官把他软禁在少阳院,用铁水把门焊死,每天从墙洞里送饭。朱温以 "救驾" 为名,率军进入长安,把几百个宦官全部扔进黄河,喊着:"这些人污染黄河水!"

但这只是开始。天祐元年(904 年),朱温强迫昭宗迁都洛阳,为了断绝人们对长安的念想,他下令拆毁所有宫殿和民房,把木料扔进黄河顺流而下。长安城历经数百年的辉煌,就此沦为废墟,当时的诗人写下 "千里无烟爨火空,荒原一望尽悲风" 的诗句。

迁都洛阳后,朱温觉得昭宗碍事了。天祐元年八月,他派蒋玄晖等人闯入宫中,杀死了昭宗。据记载,昭宗临死前绕着柱子逃跑,最终被乱刀砍死,年仅 38 岁。

更残忍的还在后面。朱温把昭宗的九个儿子召集到九曲池,说是举办宴会。酒过三巡,他下令把这些皇子全部勒死,尸体扔进池里。唐朝的宗室,几乎被斩尽杀绝。

天祐二年(905 年),朱温在白马驿设伏,把裴枢等三十多位大臣全部抓获。这些人都是朝廷的栋梁,却被朱温视为眼中钉。谋士李振说:"这些人自命清流,不如把他们扔进黄河,让他们变成浊流!" 于是,这些大臣被全部杀死,尸体扔进了黄河。

做完这一切,朱温觉得可以当皇帝了。天祐四年(907 年),他强迫唐哀帝禅位,建立后梁。唐朝,这个延续了 289 年的帝国,就这样落幕了。

唐朝的灭亡,不是一个突发事件,而是一个漫长的溃烂过程。从安史之乱到藩镇割据,从宦官专权到党争不断,这个帝国早已千疮百孔。黄巢起义和朱温篡唐,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几根稻草。

最可悲的是老百姓。据史料估算,从黄巢起义到唐朝灭亡的二十多年里,全国人口从约 5000 万锐减到不足 2000 万。关中、中原一带,千里无人烟,白骨露于野。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一个王朝把百姓逼到绝境,总会有人揭竿而起;当权力失去制约,总会滋生出朱温这样的野心家。晚唐的悲剧,与其说是亡于贼寇,不如说是亡于自身的腐朽。

长安的废墟上,很快又建起了新的宫殿,但那些死去的冤魂,那些破碎的家庭,却再也回不来了。这大概就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