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仁杰 26 两次攻打北票城

发布时间:2025-07-20 16:18  浏览量:1

忆两次攻打北票城

1947年夏季攻势作战中,冀察热辽军区以我十七旅 为主强攻隆化未克,部队东进至叶柏寿截击赤峰南逃之 敌;一直追到朝阳,占领城北门,全歼火车站守敌,按预案 准备围点打援;因敌情变化,十七旅在狼山与援敌激战一 天,军区主力未能准时到达指定作战地域,故失去有利战 机。军区决定,转移兵力攻打北票。

第一次:攻城打援,全歼守敌

北票是小型工矿山城,地处热辽结合部、锦承线东 段,交通发达便利,易守难攻。该城为西进承德、北上阜新 辽西、控制热辽走廊的战略支撑点,是兵家必争之地。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我军于9月解放了北票。是年 底,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蒋军为保障其主力进占东北的 翼侧安全,打通锦承线,占领热辽走廊以便进攻热河省省 会承德,于1946年1月5日敌十三军五十四师占领北票。

蒋军占领北票一年多时间里,几经调整部署和换防。 当时的北票守敌为九十三军暂十八师的2个步兵营、1个 山炮连、2个保安团和矿警队,共2000余人,由暂十八师参谋主任戴传林指挥。

北票城防以南山为主要阵地和指挥中枢,冠山是矿 区核心,其次是发电厂、东山等防区,另以台吉为外围据 点。敌修筑了坚固的城防工事,以围墙、碉堡、地堡、铁丝 网、鹿砦、电网、挂雷为多层火力点和副防御设施,大部分 工事以钢轨、混凝土构筑,配置有序。以冠山阵地为例,冠 山以厚围墙、地堡构成环形防御,背靠东山制高点碉堡 群,西南筑有一道护城壕,互成犄角之势。敌人吹嘘北票 城“固若金汤”。

6月28日,军区前指转移至杨树林,程子华等首长率 领我们到桃花吐看地形,黄昏时召开作战会议,确定攻城 部署:以十三旅、十七旅攻打北票,以十六旅、十八旅和二 十一军分区担任打援。

当时,十七旅进至距北票十几里路远的坤头菠罗一 线集结待命。我与旅政委谢镗忠、副旅长吴瑞山带领营、 团指挥员看地形。我们选择一座隐蔽的山丘,用望远镜观 察预定的攻坚目标,然后研究初步攻坚方案。

从整个北票 城市轮廓看,它与隆化城大不相同,地形是东南高西北 低,城南、城东山峦连绵,城西北是小起伏地与开阔地。高 大的水塔、发电厂烟囱矗立在城西南,目标特别显著。

南 山是主要制高点,可瞰制全城,碉堡群、围墙、铁丝网清晰 可见。发电厂高大的烟囱喷吐着团团浓烟,街道上的路灯 在黑暗中泛着昏黄色的光,居民区房屋稠密矮小,街道狭 窄,不便于兵力展开,也不利于炮火支援。

旅指挥所决定:

以四十九团攻打台吉矿区,迅速肃清敌外围据点后,攻取发电厂;

以五十团攻打东山、冠山矿区敌据点;

五十一团 为旅预备队。

旅党委对部队发出战斗号召,要以战斗的胜 利,向党的26周年纪念日献礼!旅政治部印发了“攻克北 票迎接七一”的战斗快报,部队士气非常旺盛。

28日夜,攻城战斗展开。

台吉敌据点位于北票城西3公里处,地形开阔,矿区 四周到处都是丘岭似的煤栈,敌以一个步兵加强排和矿 警队守备台吉据点。

29日上午9时,四十九团以一个营对 台吉据点守敌发起猛烈攻击,迅速全歼该敌后,又以另一 个营逼近北票发电厂。

北票发电厂是市区“堡垒”型围墙据点,这里地形是 东高西低。它位于姜家窝铺与南山之间的铁路岔道三角 地带中间,敌以一个步兵加强连据守。由于发电厂属于保 护性重要设施,所以规定部队不得以炮火摧毁破坏,也不 得用炸药爆破,攻击部队必须在特定条件下实施攻坚。

由于发电厂特殊的地理位置,夺取这个据点,一是扫 除我攻击部队向城市纵深发展的障碍,二是策应十三旅 攻打南山。

四十九团团长王星新自率领一个营向发电厂 实施攻击。守敌凭借碉堡及电厂两层大楼、高压电网进行 顽抗。在轻重机枪火力掩护下,我主攻连突击分队的战士 手握铡刀匍匐前进,迅速接近高压电网。由于不懂得高压 电的原理,突击手们以铡刀猛砍电网,一瞬间被强大电流 吸住,触电身亡,景况壮烈。

面临高压电网前的伤亡,攻击 部队没有因此畏缩恐惧。王团长当即与主攻的营连指挥 员研究出以长竹杆绑扎爆破筒进行定点爆破的方案。爆破手用竹杆把爆破筒推至电网下,拉燃导火索,一个疾转 翻滚脱离爆破点,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高压电网被撕开一 个大口子,炸断的电网象被斩断的毒蛇一样卷曲着,冒着 淡蓝色的电火花。

我主攻连的勇士们迅速从突破口冲进 电厂大院,逼近了发电厂大楼,为了保护电厂设施,一面 以火力封锁,一面展开政治攻势。至30日黄昏,残敌被迫 缴械投降。

我五十团第三营以迂回战术,迅速抵近敌东山据点, 连续进行爆破,一举攻克敌碉堡群,守敌大部被歼,少部 逃窜。该营乘胜向冠山东侧守敌发起火力攻击,支援五十 团主力第一、二营攻打冠山的战斗。

与此同时,第十三旅在炮火掩护下,攻击敌南山据 点,连续摧毁敌9座碉堡,攻占了“旗公署”,并于30日夜 连续击退敌人数次反扑。

7月1日凌晨,十三旅占领南山 核心据点,歼敌一个营和一个山炮连。

在十三旅攻占南山后,我五十团解除了侧背之敌居 高临下的威胁,遂向冠山敌据点发起总攻。该团在王建国 团长指挥下,攻击部队兵分两路,从城西南侧迂回攻击。 第一路沿居民点小巷隐蔽接敌,第二路沿铁路两侧攻击 前进。各营连利用河滩、土堤、街巷,迅速接近敌冠山据 点,选择自已的突破点,力求迅速打开冠山敌据点厚围墙 的缺口。

7月1日上午是北票攻坚作战的关键时刻,我将旅指 挥所移至南山水塔附近。这里地形高,可以眺望城区一切 动态,便于实施战场指挥。

为了迅速夺取冠山敌据点,军区前指调来一门山炮,架设在水塔附近的高地上,准备实 施抵近射击。由于居民房屋密布,遮蔽了射界,且炮弹的 散布极易击中民房而误伤群众。因此,决定突击部队不依 赖炮火支援,采取巷战中特殊的攻击方式——贯穿街道 房屋,打通墙壁,开辟突击通道,一直抵近敌据点的围墙 跟前,使用百余斤黄色炸药包进行爆破,一举成功。

我五十团在硝烟遮掩和火力支援下,从缺口突进了 敌据点。充分发挥我军近战的特长,一时间,手榴弹爆炸 声、战士的喊杀声、刺刀的撞击声响成一片。经过激战,于 下午4时许,歼灭守敌一个营及矿警大队,占领了冠山。

在十三旅和我旅四十九团完成攻坚作战任务后,军 区前指按预定的攻城打援作战计划,以十六旅、十八旅为 右翼兵团(4个团),由西向东出击,以十三旅、二十一分区 主力为左翼兵团(5个团),由东北向西南出击;以十七旅 四十九团为总预备队,共10个团兵力展开于金岭寺两侧 地域,占据有利地形,准备围歼增援北票之敌。

敌以九十三军的3个团和交警大队临时拼凑的增援 部队,于6月30日渡过大凌河。7月1日上午7时,援敌 在炮火掩护下,分3路向我军预伏的金岭寺阵地攻击前 进,企图占领金岭寺之后增援北票。

我打援部队早已严阵以待。上午9时,军区前指命令 各部队全线出击,发起总攻。在我军的勇猛攻击下,增援 敌军立刻处于劣势。当援敌得悉北票南山已被我军攻占, 北票解危无望,遂即渡河南窜。

我军此次攻城打援,取得了重大胜利,共歼敌2170余名,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和辎重物资,敌暂十八师参谋 主任戴传林率残敌向我军缴械投降。

我军由朝阳转移北票仓促投入攻城作战,虽然缺乏 充分的组织准备,但由于作战部署正确,集中了优势兵 力,攻城部队总结了围场、隆化攻坚、巷战经验,配合密切 协调,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军的政治攻势,敌 据点孤立等,也是我军取得胜利的因素。

历时2个月的夏季攻势作战,我军连续收复了赤峰、 围场、宁城、建平、凌源、北票等重要城镇、据点和广大地 区,共歼敌8000余人,控制了锦承线中段,使热河战局出 现了新局面。完成了牵制敌十三军、九十三军东调任务, 有力地配合了东北战场的作战行动,也锻炼提高了冀察 热辽军区部队的军政素质。

攻克北票后,我们对大量辎重物资进行转移。一星期 后,我军主动撤离北票,敌暂二十师第三团复占北票,但 这与1946年1月敌五十四师占领北票时的形势相比,已 完全不同了。

第二次:围城打援,诱敌出动

夏季攻势结束后,冀察热辽军区所属各部队进行休 整。在各部队休整期间,“东总”将冀察热辽军区部队的主 力组建了第八纵队、第九纵队,将各地方武装合编为独立 师,军区调我任独立三师师长,陈文彪任政委,何挺一任 副师长,夏新民任参谋长,吴彪任政治部主任。我们几位 同志利用休整间隙,齐心协力训练这支新部队,以适应新 形势需要。此时的热辽战场,敌人已基本上丧失了军事上的优势。

9月初,蒋介石为打通锦承线,确保北宁路安全,以九 十三军的暂二十二师、暂五十师(欠一个团)分别由锦州、 绥中向热东进犯,扫荡锦榆段西北地区。

为策应东野主力作战,冀察热辽军区遵照“东总”“先 在南线开始攻击,以造成我北线部队进击敌人的有利机 会”和“力求在运动中歼敌,截断北宁路”的指示,于9月 中旬发动了秋季攻势作战。

军区前指命令第八纵队和独立一师由天义、凌源一 线出击,令第九纵队由遵化一线向热东挺进,令独立三师 向北票、朝阳一带运动,牵制、袭扰敌人,配合军区主力作 战。

在军区前指正确指挥下,冀察热辽军区各部队奋勇 出击,首战梨树沟门,两次杨杖子战斗,9天内三战三捷, 取得歼敌1万6千余人的战果。紧接着发动兴榆段、锦兴 段、义西段等4次破击战斗,各歼敌一部。军区前指为扩 大战果,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遂制定了围城打援 新的作战计划,决定由独立三师在地方县支队配合下,包 围北票,强攻该城。我第二次率部攻打北票。

北票守敌暂编二十师第三团及保安团共约2000余 人,官兵士气虽不高,但城防工事经过3个月的修整和加 固,较之以前有所增强。

独立三师是由乌丹军分区和热辽军分区一部合编而 成,以警二团、警四团及地区支队改编为七、八、九团,部 队习惯于分散的游击作战方式,缺乏攻坚和打运动战的经验;加之部队组建不足1月,上下之间不熟悉,不了解, 担负这次战斗任务困难很多。

我们和各团领导认真地分 析了部队情况,仔细地研究了这次任务的症结所在,认识 到此次战斗的要害是围城打援。要以协同动作,以真打姿 态,攻击敌防御要点,杀伤其有生力量,造成守敌动摇、恐 慌,逼其呼救求援,达到诱敌出动的目的。为此,我们派出 便衣侦察人员潜入北票城,散布我大军压境即将攻城消 息,造成守敌心理上的恐慌。

并决定:

基本上沿用第一次 打北票的部署展开攻城态势,以师主力七团攻击台吉等 外围据点和发电厂,并作师预备队;

以八团攻击冠山;以 九团攻击南山;以地方县支队攻击东山。

大家决心通过攻 坚战斗,来锻炼提高这支年青的部队。

当时,军区前指位于大三家,我师指挥所位于骆驼营 子。10月20日黄昏,在迫击炮、轻重机枪火力掩护下,我 师各团按作战部署攻打北票。在夺取敌外围据点后,各部 队迅速逼近城区,继而开始攻打北票至骆驼营子之间的 城南铁路桥。

城南铁路桥是通往市区、南山和金岭寺(锦承路交叉 点)的要冲,桥头碉堡是大桥的核心支撑火力点,也是通 往南山敌据点的要道。夺取了这座大桥,我攻击南山敌人 据点的部队,不仅免除了后顾之忧,而且进退自如。突击 连的同志以猛烈火力封锁桥头堡射孔和敌通往南山的交 通壕,适时组织数个爆破组分路隐蔽运动,逼近敌堡,经 过几个回合,终于炸掉桥头堡。夺取了铁路桥后,我九团 主力象一把利剑直指南山敌核心据点。我师的凌厉攻势,使守敌惊恐不已。

各团按作战预案打得逼真,张驰有序。几天来,杀伤 敌人有生力量,也互有伤亡,加深了守敌认为我军久攻不 克的错觉。

23日,我军继续攻打发电厂和南山据点,战斗 异常激烈,歼敌一部,我军也伤亡百余人。在我军连续攻 击下,敌军动摇,向锦州方向呼救求援。于是,我师又加强 对南山、冠山等敌要害部位的攻击,频打紧逼,守敌频频 呼救。

蒋军在北票守敌多次呼救求援下,第九十二军军长 侯镜如亲率四十三师、二十一师28日从义县出发,29日 援敌进至九关台门、朝阳寺以东,修筑临时野战工事,至 31日一直是按兵不动,迟疑不决,也有意再进一步弄清我 军真实意图。此时独立三师以更加猛烈的攻势,迫使守敌 紧急呼救,援敌向北票运动。

31日下午16时,军区前指命令第八、第九纵队和独 立一师向援敌发起攻击,命令骑兵师向义县以西的交通 线进击,以切断援敌退路。随着军区前指一声令下,打援 部队指战员们似利箭出弦、猛虎下山,以优势兵力向援敌 展开攻击。

经两昼夜激战,敌我反复争夺350高地,我军 控制高地,敌军被分割包围。至2日中午,敌二十一师渡 河向义县逃窜;敌四十三师窜往邹家屯方向,我军紧紧追 击。就在我军区主力与援敌激战时,义县敌军派出部队增 援,我骑兵师与之激战,歼敌一部,将敌击溃。

2日下午4时,我追击部队将二十一师大部歼灭,溃 敌狼狈逃入义县,我军截获其全部辎重。

当增援北票之敌遭我军区主力攻击时,连呼中计,但为时已晚。我师完成了军区前指赋予的围城任务,从容地 撤离北票战场。此役一举歼敌6500余名,予敌以沉重的 打 击 。

11月4日,我骑兵师截击敌一七四师2个团,激战于 余家屯地域,歼敌千余名。至此,历时50天的秋季攻势取 得了五战五捷,共歼敌2万7千9百余名,破坏铁路500 余里,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从根本上扭转了热河形势。

军区前指在秋季攻势作战中,集中9个师兵力打运 动战,声势浩大,比夏季攻势作战在指挥上更高一筹。在 我冀察热辽军区秋季攻势作战后,蒋军将主力新六军的 十四师、新二十二师全部调来锦州及以西地区,直接配合 了东北战场的作战;同时,蒋军又将关内敌二十一师、四 十三师及暂三军调到关外,从而有力地配合了华北战场 的作战,获得了东总的通电表扬。

此次攻打北票乃建师首战。独立三师在北票城区与 敌鏖战10余天,以军事攻势为主,政治攻势相配合,不仅 完成了军区前指赋予的作战任务,而且使部队获得了大 兵团作战的初步实践经验,使部队得到了较大锻炼,提高 了战斗力。

北票守敌在我攻城后3个月,被迫弃城向东逃 跑,途经大乌兰时,被我师将其全部歼灭。这2次较大战 斗和冬训,为1948年攻克隆化和锦西阻击敌东进兵团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冀察热辽军区发动的夏季、秋季攻势作战中,淳朴 的热辽人民对我军给予了很大支持和帮助。热辽地委为完成作战需要,动员人民积极支援前线,组织干部、民兵、 民工达8万9千余人次,担架1万2千余副(其中北票县 参战民工达1万3千余人次,担架1900余副)。同时还动 员了2000余名工农子弟参军,其中矿工900多名,大部分 补充了第十七旅和独立三师,这些同志后来都成长为部 队的营连级指挥员和战斗骨干。

我从1945年秋末来到热河,在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 里,一直与勤劳朴实的热河人民相处,同甘苦共患难。当 部队缺粮时,人民节衣缩食支援部队。我在这块土地上曾 负重伤,获得了人民的亲切照顾而伤愈重返前线。

当热辽 被我军全部解放后,热河地区出动大批马车、担架队随我 军进关作战。平津战役结束,他们又随部队长途跋涉,进 至长江北岸,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永远忘不了勤劳、勇敢、朴实的热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