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是个怎样的国家?明明继承了苏联遗产,为何还如此贫穷?
发布时间:2025-07-20 03:55 浏览量:8
一流国家靠科技,末流国家靠娼姬,而盛产美女的乌克兰,就是欧洲性交易和代孕最疯狂的国家。
它被嘲讽为“欧洲子宫”,因代孕价格低廉,这的女人又极度符合西方白人的审美,导致乌克兰每年都约有近3000名代孕儿出生。
俄乌冲突爆发后,在首都基辅的地下室,还曾挤满过数百名长期滞留的代孕新生儿,等待着外国的父母来认领。
极其讽刺的是,因战火失去代孕环境后,她们又把目光瞄向了风俗业。如今在乌克兰本土的风俗从业者,数量就突破7万,而且大部分还是12至17岁的少女。
因为从业者的年轻化,以及她们普遍都受过高等教育会英语,乌克兰的风俗业不但闻名欧洲,甚至在其他欧洲国家的风俗业中,都能看到乌克兰女性的身影。
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这乌克兰实在是太穷了,大部分女性几乎都找不到工作,男性每月能挣500美刀就算高薪了。
要知道,乌克兰可是号称欧洲粮仓,掌握着全球4分之1的黑土地。可以说开局就是满级神装,结果愣是玩成了欧洲丐帮,当初也曾坐拥世界第三核武库,如今却自废武功沦为棋子,那乌克兰是怎么走到这步田地的呢?
今天,咱们就简单讲讲这个喜剧又坎坷的国家。
乌克兰地处黑海与亚速海北岸,它是欧洲第二大国,面积约有60.3万平方公里,仅次于隔壁的俄罗斯。
虽曾有4600万人口,可受到战争影响,从2022年开始,乌克兰就约有700万难民外逃。咱抛开战争征调了大量男性不说,其实乌克兰一直是个女多男少的国家。
根据数据显示,乌克兰男女比例约0.8比1,部分地区甚至达到1比3,即三个女性争抢一个男性。
为了增加人口,乌克兰女生14岁就可以结婚,而且还不用花一分钱彩礼。不过这的结婚习俗却很奇葩,新郎需在婚礼上为新娘父母洗脚,如果拒绝或洗得很敷衍,想娶人家女儿那就悬喽。
为了打破男女失衡的现象,乌克兰政府也曾想过全球招婿。并承诺给住房和工作,甚至每月还发放津贴,结果响应者却寥寥无几。毕竟谁愿意去一个天天征兵打仗的地方?更何况乌克兰还是欧洲最贫困的国家。
这里的月均工资不到300美刀,女性一般又不工作。男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只能被迫去波兰、德国打工,甚至有人偷渡到西欧当黑工。
据统计,战前乌克兰就有超300万男性在国外谋生,现在这数字只多不少,这也是乌克兰女多男少的原因之一。
还有个原因就是乌克兰男人非常爱喝酒,他们把伏特加当水喝,啤酒按桶吹,甚至在打仗的时候,很多乌克兰男兵都会整上几口。
像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就有3个喝的烂醉如泥的士兵,他们跑进军火库耍酒疯。导致三套埃格尔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十数枚导弹及一千多发子弹被烧毁。
更夸张的是,乌克兰男人平均寿命才67岁,女性却能活到77岁。这10岁的差距,就是靠酒“喝”出来的!
当地流传的活不过四十虽夸大其词了些,但40至50岁男性死亡率比女性高近三倍,却是乌克兰的真实现象。
但要说乌克兰男女比例失调的“老根”,那还得在历史里找答案。话说在公元9世纪,东斯拉夫人还在草原上放羊打猎,却被北欧的“维京海盗”打破了平静。
由于实力悬殊太大,这帮维京人很快就征服了当地的斯拉夫人,并在这里建立了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现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的老祖宗基辅罗斯。在基辅罗斯鼎盛时期,那领土都能从波罗的海延伸到黑海,连莫斯科都是他的小弟。
但好景不长,13世纪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基辅罗斯在 1240 年被拔都西征所灭,并从此分裂成了多个小国。
西边被波兰立陶宛联邦收编,贵族说波兰语信奉天主教,农民被迫当“打工仔”。东边被俄罗斯帝国吞并,东正教成了当地的主流。南边则被克里米亚汗国占据,也就是成了蒙古金帐汗国的属地。
而当时的乌克兰,就被波兰立陶宛联邦长期统治。在17世纪,乌克兰出了个叫赫梅利尼茨基的领军者,他掀起了赫梅利尼茨基起义,计划独立建国,并打算消灭波兰立陶宛联邦。
当时的波兰虽被打的节节败退,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波兰很快联合克里米亚汗国进行了反攻,赫梅利尼茨基带领的哥萨克陷入了两面夹击。
为了找个靠山,赫梅利尼茨基只能被迫跟沙俄结盟。在签了条约后,沙俄果然派出精兵悍将,把波兰打得是落花流水。
但乌克兰人很快发现,这刚认的大哥比波兰还狠。不但文化上被强行从化,甚至连乌克兰这个名字都被禁止使用。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乌克兰才获得短暂独立。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很快又被苏联吞并,成了苏联的重工业基地和粮仓,同时也经历了惨绝人寰的大饥荒。1932年到1933年,苏联强制征收粮食,导致乌克兰至少300万人饿死。
在二战那会儿,苏联跟德国又拼起了刺刀,乌克兰作为主战场,男人那是成批成批的往前线送。据统计,二战期间乌克兰男性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30,相当于每三个男人里,就有一个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2022年俄乌冲突一打响,乌克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男人消耗战。政府直接下令,18至60岁男性禁止出境,都得留下来和俄罗斯掰手腕。
结果光2022年一年,乌克兰就损失了超10万适龄男性,这还不算那些受伤致残的。你说这乌克兰的经济和人口能好到哪去?
虽然1991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继承了苏联35%的工业产能,能造航母、飞机、坦克,也拥有176枚洲际导弹、1200多枚核弹头。
但这依赖关系一断,乌克兰经济那是一落千丈。特别是工业这块儿,好多工厂没了苏联的订单和原材料,直接就停产或者半停产了。
那些军工企业以前造的武器根本不愁卖,现在苏联这个大买家没了,订单量那是少得可怜,没办法只能裁员减产。
而保命用的核武器,也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联手施压下,在1994年全部销毁,换取了美俄所谓的“安全保证”。
虽然坐拥大量的黑土地和资源,但乌克兰土地私有化进程却很缓慢,生产效率也很低下。这经济不行,这政治也跟着瞎折腾。
自打独立以后,乌克兰就像个拿不定主意的小孩,一会儿偏向俄罗斯,一会儿又倒向西方,结果把国内政治搅得四分五裂,社会也动荡不安。
到了2014年,克里米亚那档子事儿一闹,紧接着东部又打了起来,乌克兰的经济那是遭受了灭顶之灾。重工业基地被打得稀巴烂,基础设施也瘫痪了,老百姓的日子那是过得苦不堪言。
为了养家和活命,大量青壮年要么选择外逃,要么就被政府强制征兵。而部分女性为了生计,只能把目光瞄向了代孕和风俗产业。
借鉴乌克兰的现状,我们看到的是在大国博弈中,一个棋子的宿命,也是决策者失职的局面。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同情理解,而是提醒我们。国家的发展不能依赖外部的施舍或庇护。人生旅途更需时时的借鉴以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