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真不忍心夺荆州?你看他带走十几万百姓时,可一点都没手软
发布时间:2025-07-19 20:12 浏览量:7
公元208年,一场三国史上最憋屈的“交接仪式”上演了。
未来的蜀汉CEO刘备,被合伙人卖了,还被踢出了董事会。
坐拥九州之一的荆州牧刘琮,没等敌人兵临城下,就打包好全部家当,开门跪迎。
这不叫投降,这叫“内部资产清算,送给空降大股东”。
背后没有刀光剑影,只有一场精心策划的办公室政变,和一出令人脊背发凉的职场PUA。
这盘大棋,从刘表的病床前,就已经开始了。
刘表,荆州这个大集团的创始人,晚年活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他想搞权力平衡,结果玩成了引狼入室。
为了在本土站稳脚跟,他娶了蔡家的女人,蔡夫人。这就好比公司老板为了拉拢资本,结果让资本方坐进了自己的卧室。
从此,蔡氏集团的势力,就在荆州内部野蛮生长。
他想削弱蔡瑁的兵权,把外来精英刘备调到樊城,驻扎在蔡瑁眼皮子底下。
这一招看似高明,其实是承认自己对内部已经没辙了,只能请个“临时工”来撑场面。
刘表病重时,拉着刘备的手,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我儿不才,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
这哪是托孤?这简直是甩锅!
他知道,自己一死,亲儿子刘琦斗不过那帮“地方诸侯”,小儿子刘琮又是个“妈宝男”,被蔡家拿捏得死死的。
把荆州“让”给刘备,就像一个快破产的老板对最有能力的员工说:“公司快不行了,要不你来当董事长吧?”
他心里清楚,刘备既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名分去接这个烂摊子。
刘表这番话,不过是临死前一个不甘的哀嚎,他希望刘备能当一条鲶鱼,去搅动那潭死水。
可惜,他挖的这个“坑”,最终埋掉的是他自己的江山。
老板一病倒,公司就变天,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刘表还没咽气,以他小舅子蔡瑁为首的“董事会”,就开始了雷霆行动。
他们的手段,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办公室政治。
第一步,控制舆论,搞“形象包装”。
小儿子刘琮稍微干点好事,哪怕是扶老奶奶过马路,他们都能吹成“仁德之主,天命所归”。
大儿子刘琦呢?被他们贴满了“刚愎自用,不堪大任”的标签,天天在刘表枕边上眼药。
这一套操作下来,刘表自己都糊涂了,这俩儿子,到底哪个是亲生的?
第二步,切断信息,物理隔离。
刘表病危,亲儿子刘琦快马加鞭赶回襄阳想见老爹最后一面。
结果呢?
蔡瑁、张允直接带兵堵在城门口,任凭刘琦在城外哭得撕心裂肺,就是一副“公事公办”的冷漠脸。
“抱歉,主公病重,需要静养,闲杂人等一概不见!”
这哪是挡儿子,这分明是掐断了刘琦继承大统的最后一点希望。
老头子一死,遗嘱怎么写,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这帮人玩权术,那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可玩办公室政治,个个都是人精。
刘琮坐上荆州之主的位置,屁股还没热,就成了史上最憋屈的傀儡。
曹操大军南下的消息传来,这位年轻人也曾热血上涌,拍着桌子对众人说:
“我们手握荆楚九郡,继承先父大业,跟曹操拼了,有什么不可以的?”
少年意气,掷地有声。
可他面对的,是一群早就盘算好退路的老油条。
章陵太守蒯越、东曹掾傅巽等人,围着他开始了“循循善诱”。
他们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老板,您别天真了。
打?拿什么打?兵是谁的?
钱是谁的?您知道曹操是谁吗?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狠人,咱这是胳膊拧大腿——不自量力。”
“抵抗,城破人亡,您啥也不是。投降,您还是个列侯,吃香喝辣,荣华富贵。这笔账,您自己算算?”
这不是商量,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刘琮就像一个刚毕业就被推上CEO位置的大学生,周围围着一群早就想卖掉公司的副总裁。
他想力挽狂狂澜,但手里的牌,一张都没有。
最终,在“为你好”的糖衣炮弹和“不听话就没你好果子吃”的恐吓下,刘琮被迫签下了那份“卖身契”。
这根本不是投降,这是一场针对他的、密不透风的职场PUA。
当荆州这份“大礼包”砸到曹操怀里时,最尴尬的人莫过于刘备。
诸葛亮在他耳边急切地建议:“主公,趁现在他们内部混乱,我们杀入襄阳,荆州就是您的了!”
刘备只是摇了摇头,流着泪说了那句千古名言:“吾不忍也。”
真的是不忍心吗?
换个角度看,这眼泪,流得太值了。
当时的刘备,满打满算就万把人,拿头去跟曹操的几十万大军磕?就算侥幸拿下了襄阳,也守不住。
攻打刘琮,他就会从一个“仁义皇叔”,瞬间变成一个“背信弃义”的篡夺者,道德人设彻底崩塌。
所以,刘备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南撤!而且是带着十几万拖家带口的百姓一起走。
有人劝他:“主公,跑路要紧,带上这么多人,一天走不了十里路,曹军追上来怎么办?”
刘备再次拔高声调:“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这话说得,简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
他带走的不是累赘,是荆州未来的“人力资源库”和“高净值客户”。
这些士人、豪族、工匠,才是乱世中最宝贵的资产。
蔡瑁他们卖掉的是一个公司的空壳,刘备却用一场悲壮的“携民渡江”,把公司的核心团队和忠实用户,全都打包带走了。
他输了荆州的地盘,却赢走了荆州的人心,赢走了整个未来。
回顾整个事件,刘琮的投降,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真正让荆州这艘大船沉没的,是刘表时期就已经种下的“内斗”和“腐化”的种子。
它告诉我们一个冰冷的道理:一个组织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来自外部的强大对手,而是源于内部的离心离德。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你就是当时的刘备,面对唾手可得的襄阳城,一边是“仁义”的虚名,一边是“现实”的地盘,你会做出和刘备一样的选择吗?
还是会选择趁乱拿下襄阳,赌一把不一样的未来?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最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