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要完了?5.4万拒绝服兵役,哈瑞迪教徒高喊“不参战”
发布时间:2025-07-17 22:13 浏览量:7
一觉醒来,以色列的天变了,内塔尼亚胡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2025年7月15日,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还在盘算如何借伊朗核设施转移国内矛盾时,一场由“免兵役特权”引发的政治地震已将他推入深渊。
极端正统派政党提交辞呈的48小时倒计时,撕开了这个中东强国最血腥的伤疤,阵亡士兵家属举着“棺材不应只由我们承担”的标语。
而哈瑞迪人仍在街头高喊“研习《妥拉》高于保家卫国”,国家机器在宗教特权与战争泥潭中轰然崩解。
从中东动乱开始,内塔尼亚胡这位以色列总理,就没几天舒心过,国内政治乱成一锅粥,反对党天天盯着他的把柄。
国外呢,跟哈马斯在加沙打了快一年没分出胜负,和伊朗、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的冲突也全是僵局。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战绩”也就是叙利亚方向偶尔打几架。
可就这么个局面,他还琢磨着要搞“二次袭击伊朗”,说白了,就是想再打一场大仗,把国内人心重新拢一拢。
为啥打大仗能拢人心?以色列这国家有个特点,平时看着挺团结,其实内部矛盾多得很。
内塔尼亚胡心里门儿清:要是国家一直太平,老百姓该骂他执政不力了;可要是有外敌威胁,大家就会暂时忘了内部那些破事儿,“同仇敌忾”一把,所以他早就盯着伊朗的核设施,就等美国点头,好动手开打。
巧的是,特朗普那边还真松了口,以色列要是想打伊朗,美国绝对支持。
这一来,内塔尼亚胡底气更足了,觉得只要能打起来,自己就能稳坐总理宝座,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后院先着了火。
这还要从以色列的“兵役特权”说起,以色列虽然是个世俗国家,但国内有群特殊的群体叫“哈瑞迪人”,是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这些人有个“祖传规矩”:每天花大量时间研习宗教经典《妥拉》。
所以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开始,他们就被豁免了兵役,说直白点,别的以色列年轻人18岁必须去军队当兵,哈瑞迪人却能穿着黑袍在耶路撒冷的宗教学校里读经,不用扛枪打仗。
时间一长,这事儿就成了以色列社会的“定时炸弹”,毕竟别的家庭孩子在前线拼命,哈瑞迪家的孩子却在念经,换谁心里能平衡?
尤其是这些年,以色列和哈马斯、伊朗打得不亦乐乎,阵亡士兵越来越多,老百姓的不满也越攒越多。
前阵子以色列国防军搞了个统计,说已经“确认”3000多人阵亡,但以色列有个“摇号式”统计方式,就是士兵死了得家属申请、军方核实,有时候家属都觉得人都没了,军方还说“没确认”,
所以实际死亡人数肯定比这多得多,这时候,哈瑞迪人的“免兵役特权”就成了众矢之的。
内塔尼亚胡不是不知道这事儿烫手,可最近他急着打仗,需要钱,需要人手,更需要国内团结,怎么办?
他一咬牙,做了个“得罪人”的决定:打破77年的老规矩,要给5.4万名哈瑞迪人发征兵令,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
7月6日国防军刚宣布这事儿,以色列议会里的“圣经犹太教联盟党”就炸了锅,这个党本身就是哈瑞迪人的“代表”,旗下议员都是靠这帮选民选上来的。
现在政府要征他们的兵,他们觉得这是“羞辱犹太教传统”,在他们眼里,研习《妥拉》比保家卫国还重要,甚至觉得打仗是世俗人的事儿,我们神圣的信徒怎么能沾血腥?
于是到了7月14日,这个党正式提交了辞职信,按以色列议会规则,辞职信48小时后生效,到时候执政联盟的席位会从68席暴跌到61席。
61席看着好像还占多数,但以色列议会总共有120个席位,这61席的优势比“走钢丝”还悬,稍微有几个议员请假、生病,或者反对党联合杯葛,政府就可能“停摆”。
更要命的是,执政联盟里还有另一个极端正统派政党“沙斯党”,他们手里有11个席位,现在“圣经犹太教联盟党”要退出,沙斯党的人正瞪大眼睛盯着呢。
党内强硬派早就放话:绝不背叛哈瑞迪群体!意思就是说如果“圣经犹太教联盟党”真退了,沙斯党大概率也会跟着退。
要是这样,执政联盟的席位就只剩50席,彻底成了“少数派政府”,这在以色列历史上可从来没发生过,哪个少数派政府能撑过任期?
很多人都猜测,2026年的大选可能得提前到今年。
内塔尼亚胡这下慌了,他这两天到处找议员喝茶、打电话,想挽回局面,但人家哈瑞迪议员根本不见他,在他们眼里,内塔尼亚胡就是“破坏传统的罪人”。
更讽刺的是,内塔尼亚胡本来想靠打伊朗转移国内矛盾,结果自己后院先乱了套,这仗还没打呢,政府先快散了。
现在内塔尼亚胡的日子有多难?他原本计划7月27日让议会进入休会期,给自己争取点喘气的时间,但现在看来,就算休会期能撑过去,接下来的几个月也够他喝一壶的。
以色列历史上从没出现过少数派政府撑满任期的情况,更别说现在执政联盟内部已经离心离德,反对党天天盯着他的漏洞。
说白了,这场危机的根子不在内塔尼亚胡的个人权谋,而在以色列社会长期积累的矛盾,当“少数人享受特权,多数人承担代价”的模式难以为继时,任何一根导火索都可能引发爆炸。
这次征兵令只是压垮骆驼的稻草,真正的病根是以色列这个“半宗教半世俗”国家的结构性矛盾,当国家安全的责任越来越沉重,而负担却只落在部分人身上时,再精明的政治家也难挽狂澜。
现在内塔尼亚胡还在到处奔走,试图说服沙斯党别退出,或者拉拢其他议员支持,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场政治海啸已经不是他个人能挽回的了,不管沙斯党最后退不退出,以色列都要面对一个烂摊子:政府可能提前垮台,大选提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看似简单的“征兵决定”——它撕开了一道口子,让以色列社会最深层的裂痕暴露在了阳光下。
至于内塔尼亚胡能不能挺过这关?现在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色列这艘“政治小船”,正行驶在最危险的水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