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同意永久弃核后,特朗普得寸进尺,再次威胁:“不谈就打”?
发布时间:2025-05-22 13:35 浏览量:1
据上观新闻报道,自今年4月12日以来,美国和伊朗共举行了四轮间接会谈,双方围绕全面解除对伊制裁、伊朗和平核计划等关键议题交换意见。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18日在德黑兰对话论坛上披露,第五轮会谈日期即将公布。美伊双方距离达成协议还有多大差距?在四轮间接谈判后,美伊双方目前展开博弈。协议能否在和平铀浓缩权利与“零浓缩”之间求得平衡,将成为谈判的核心议题。
哈梅内伊(资料图)
此前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顾问,对外表示他们同意永久放弃核武器,换取美国解除所有的经济制裁。然而这次特朗普总统接受采访说,伊朗放弃核武器还不够,要必须放弃民用核能,否则美国不会答应,最后可能使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特朗普总统说伊朗有很多石油,足够用300年,这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当伊朗拥有无限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时,为什么需要民用核能?
伊朗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人口8855万,其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四,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二,也是世界上矿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68种,探明储量38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居世界第15位,同时拥有潜在矿产储量超过580亿吨,它的可耕地占国土面积的3/4。伊朗核计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下开展。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伊关系恶化,美国及西方盟友停止与伊朗的核合作,伊朗核计划转趋隐蔽,这为伊核问题埋下伏笔。
客观上说,伊朗这回的让步已经可以说是非常大了。一方面来说,虽然各方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伊朗在中东的最大敌人——以色列其实是一个事实上的拥核国。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不仅拥有核武器,而且还拥有一定的核武投送能力。因此,伊朗放弃核武,这就等于是放弃了与以色列达成核平衡,也就等于放弃了争取成为中东抗以反美“旗帜”的诉求。另一方面来说,在中东范围内,以色列、美国的常规军事实力是远远强于伊朗的,如果没有了核武器“护体”,那么伊朗的自保能力也被大大削弱了。
伊朗石油(资料图)
当然,就伊朗想走这条“独木桥”,都不是那么好走的。有消息称,特朗普对现在伊朗的“卑躬屈膝”还不够满意,他要彻底断了伊朗的一切动用核能的念想,不但武器级的不能留,连民用级的也不能留。而且光“去核”还不够,还得“停止支恐、停止当战争代理人”。说白了,这就是要求伊朗不能再支持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也门胡塞武装等主要的反美、反以势力,让美国可以轻松将其抹杀。这对伊朗来说,相当于是“卖小弟保命”,若不同意,伊朗石油出口就得彻底归零。
法新社记者提问:考虑到中方同伊朗举行过一系列会谈,最近还在北京举行了中俄伊会晤,中方如何看待当前形势?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始终致力于推动伊朗核问题的政治外交解决,重视伊方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反对一切非法单边制裁。中方愿继续同有关各方保持沟通协调,为推动达成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解决方案发挥建设性作用,切实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促进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以色列的推波助澜更令局势雪上加霜,内塔尼亚胡多次威胁称,若伊朗不彻底弃核,以军将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这场博弈的结局充满变数。对伊朗而言,妥协可能意味着重蹈乌克兰的覆辙,在放弃核潜力后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坚持对抗虽风险巨大,但至少保留了战略反击的能力。正如中东谚语所言:"骆驼和帐篷,总有一个要先倒下。"美伊双方谁能坚持到最后,将决定中东未来的安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