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崩塌!娃哈哈掌门人私生子大战独女,宗庆后家族剧变曝光!
发布时间:2025-07-16 05:56 浏览量:1
近日,娃哈哈集团因一起遗产纠纷案件成为舆论焦点。宗庆后之女、现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被三名自称 “同父异母弟妹” 的宗氏后人起诉至香港高等法院。这场突如其来的官司,不仅打破了宗庆后家庭关系的原有认知,也给娃哈哈集团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2025 年 7 月,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宗继盛(Jerry Zong)三名原告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他们自称是宗庆后的非婚生子女,要求冻结宗庆后家族信托账户中的 18 亿美元资产,并主张对这笔资产享有平等的继承权或信托受益权。
据原告方提供的文件显示,2003 年宗庆后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离岸信托,受益人为这三名非婚生子女,每人名下各有一笔 7 亿美元的信托资产。然而,由于当时资金不足,信托仅注入部分启动资金,剩余款项需通过娃哈哈集团分红逐步补足。
但根据一份法律文件显示,截至去年 5 月,约有 110 万美元从该汇丰银行账户被转出,这引发了三名原告的不满,他们要求禁止宗馥莉处理汇丰银行账户资产,并在杭州法院起诉要求获得各自价值 7 亿美元的信托权利。
不仅如此,三名原告同时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其对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集团 29.4% 股权的继承权。按当前市值计算,这部分股权价值超 200 亿元人民币。他们的诉求依据是《民法典》第 1071 条,该条款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
为了支持自己的诉求,原告方提供了一系列证据,包括信托文件、录音承诺、助理证词等,还申请调取宗继昌 1989 年出生证明及宗庆后血液样本鉴定申请,希望通过 DNA 鉴定来确认亲子关系。
面对三名原告的诉求,宗馥莉的律师团队坚决回应,毫不退缩。宗馥莉的律师团队首先质疑原告方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信托文件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认为这些文件可能存在瑕疵,无法确凿地证明宗庆后设立信托的意图和具体安排。
宗馥莉的律师团队强调,宗庆后在 2020 年签署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这份遗嘱明确声明 “境外资产由独女继承,其他子女无权利”,是宗馥莉继承父亲境外资产的重要依据。
遗嘱的见证人为娃哈哈高管,虽然无家族成员签字,但在法律程序上并不存在明显瑕疵。宗馥莉的律师团队认为,遗嘱是宗庆后真实意愿的表达,应当得到尊重和执行。
关于股权问题,宗馥莉的律师团队表示,宗庆后生前已通过家族信托、离岸公司等工具完成资产隔离,其直接持有的娃哈哈股权均登记在母亲施幼珍名下。这意味着,三名原告要求继承娃哈哈集团股权的诉求缺乏法律依据。
随着事件的发酵,三名私生子母亲的身份也被曝光,她叫杜建英,是娃哈哈前公司高管。1991 年,25 岁的杜建英从浙江大学毕业后,放弃国企干部身份加入娃哈哈,成为宗庆后亲自面试并破格录用的首批高学历人才。
杜建英深度参与娃哈哈进出口业务,曾担任集团党委书记兼总经办主任,与宗庆后分工明确,宗庆后负责开拓市场、搞定渠道,杜建英则坐镇后方,管理内部运营,协调各部门,还兼管技术引进和国际业务,在娃哈哈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宗庆后 80 年代初和施幼珍结婚,之后生下了宗馥莉。而杜建英与宗庆后在工作中逐渐发展出超越普通同事的关系,并先后生下了 3 个孩子。这段关系发生时,宗庆后与原配施幼珍的婚姻仍在存续。
2008 年,杜建英离职后创立百家关联企业,通过合资公司持股娃哈哈体系。据《经济参考报》统计,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系” 停工的企业超过 15 家,而在这些停工的企业中,杜建英和这三个孩子几乎都持有股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杜建英及其子女与娃哈哈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
目前,香港法院已宣布延期两个月裁决,要求双方补充证据;杭州中院则尚未确定开庭日期。这场遗产纠纷一旦有结果,无论最终判决如何,都可能对娃哈哈集团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股权结构来看,若三名非婚生子女成功继承股权,娃哈哈的股权结构将从 “国资 — 职工 — 宗馥莉” 三方共治,变为 “国资 — 职工 — 多子女” 的复杂局面。
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股权分散,使得公司的控制权变得不稳定。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诉求可能存在差异,这将增加公司决策的难度,影响公司的运营效率。
宗馥莉在 2024 年正式接任集团董事长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砍掉大量销售表现不佳的 SKU,引入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将沿用 20 年的 “经销商压货制” 改为按需生产,强制推行 OKR 考核体系等。这些改革措施正在重塑娃哈哈的基因,但也触动了不少元老的利益,员工对她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
而这场突如其来的遗产官司,无疑让本就艰难的改革之路雪上加霜。在这个节骨眼上,内部的股权动荡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若改革因内耗而停滞,娃哈哈未来的发展前景将充满不确定性。#宗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