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传奇之蒙古第一次西征(1)
发布时间:2025-07-12 22:01 浏览量:1
蒙古第一次西征又称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战争,爆发在1219年,它标示著蒙古与中古大波斯外交和贸易失败的结果,也是“蒙古西征”的开始。
花剌子模在库都不丁·摩诃末时从塞尔柱帝国手下独立
1142年,西辽与塞尔柱帝国决战,塞尔柱土克曼人战败,西辽大将额布斯入侵花剌子模,逼迫其统治者阿即思称臣,每年进贡三万金巴里失。他的继承者阿尔斯兰在位时终生向耶律大石称臣纳贡。
1194年3月19日发生在赖伊附近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中,巴格达哈里发纳斯尔邀请阿尔斯兰之子塔喀什打败并杀死了图格里尔三世。这一胜利结束了土克曼人在波斯的统治,使伊刺克·阿只迷连同赖伊和哈马丹一起转归花剌子模沙赫。
塔喀什之子阿拉丁·摩诃末继位(1200-1220在位),他使花剌子模国达到了鼎盛,在他统治期间花剌子模国成为中亚的主要帝国。
在此时(1217年),花剌子模突厥帝国版图达到了极盛,北以锡尔河为界,东以帕米尔和瓦济里斯坦山区为界,西以阿塞拜疆、卢里斯坦和胡齐斯坦山区为界,它囊括了河中、大半个阿富汗和几乎整个波斯。
1215年,摩诃末派以巴哈·阿丁·吉剌为首的使团出使大蒙古国,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蒙古征服金国后的真实情况,1216年,使团到达蒙古草原。1216年,成吉思汗派使者和商队回访花剌子模国,1218年春,花剌子模沙在布哈拉接见了蒙古使者,同意成吉思汗的提议,双方缔结了和平通商协定。
第一件是边界纠纷和武装冲突。速别额台消灭以忽都为首的篾儿奇惕残余势力,正待胜利回师时,遭到花剌子模沙的追击,袭击蒙古军,挑起武装冲突。当哲别受命消灭西辽时,花剌子模又抢先占领了直到讹答剌(在锡尔河上游)为止的原属西辽的领地,挑起了两国间的边界纠纷。
1218年蒙古大商队被害,成吉思汗根据蒙古和花剌子模两国达成的通商协议,派出由450人组成的大商队,用500峰骆驼驮着金、银、丝绸、驼毛织品、海狸皮、貂皮等贵重商品,带着成吉思汗给花剌子模沙的信前往花剌子模。商队行至锡尔河上游的讹答剌城后,因守将亦纳勒出黑(号海儿汗)贪财,将商队扣留,并派人报摩诃末说,商队中有成吉思汗的密探,摩诃末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便下令处决商队成员,并没收其全部财物。亦纳勒出黑遵照摩诃末的命令,杀害蒙古商队成员,其中只有一人从牢里逃出,得以幸免,向成吉思汗报告了商队被害经过。
成吉思汗派以巴合剌为首的3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索取肇事者。使者向摩诃末国王转达了成吉思汗的原话:君前与我约,保不虐待此国任何商人。今遽违约,枉为一国之主。若讹答剌虐杀商人之事,果非君命,则请以守将付我,听我惩罚,否则即备战。摩诃末对此置若罔闻,不仅杀害了巴合剌,而且将两名副使的胡子剃光赶回。
为了瓦解花剌子模的力量,成吉思汗采取了一些反间措施:先是采纳突厥地区投降者的计谋,假托花剌子模太后秃儿罕亲戚之名向成吉思汗联名写信表示要按其意愿行事。
摩诃末判断蒙古军远涉数千里而来,跋涉于丛山峻岭与荒漠地区,一定人马疲乏,因此分别加强锡尔河沿岸各城的防御,使这些城市能够持久抵抗,以阻挡敌人前进。因为不清楚蒙古军会从何处攻入,就避免与蒙古人决战以分散他们的力量,他自己则在撒麻耳干征集军队,打算待敌人攻城顿挫,兵力耗竭的时候,找时机转取攻势。
1219年6月,成吉思汗带着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以及大将速不台、大断事官失吉忽秃忽等人率主力出征。他们从蒙古高原的克鲁伦河畔出发,越过阿尔泰山,到达也儿的石河畔,在这里休养兵马,直到秋高马肥之时,大军才继续西行到巴尔喀什湖的七河流域,再往西抵达锡尔河右岸。
1219年秋,大军经别失八里、不剌、铁木儿忏察至阿力麻里,然后,渡伊犁河,经海押立向花剌子模挺进。途中,原来归顺蒙古人的畏兀儿亦都护巴尔术、海押立统治者阿儿思兰汗和阿力麻里统治者昔格纳黑的斤也率部加入了蒙古军。蒙古大军总人数到达10—15万,蒙古军在答剌城下屯兵。
蒙古军在讹答剌城下会合之时,成吉思汗兵分四路攻打中亚的一些主要城市:
1.由察合台(8000人)、窝阔台(5000人)率领的第一路军留在讹答剌城下攻城
2.由术赤率领10000畏兀儿人组成第二路军北上攻锡尔河下游的毡的和养吉干
3.由阿剌黑、速格秃、脱海三将领率领第三路军5000人南下攻锡尔河上游的费纳客忒(又称别纳客忒)和忽毡城(Khujand)
4.成吉思汗与幼子拖雷率50000主力军渡锡尔河,直逼不花剌城。
讹答剌之战第一路蒙古军于1219年9月开始攻打讹答剌,目的是活捉讹答剌血案的肇事者海儿汗。讹答剌被围5个月,军民士气受挫,城内发生矛盾,增援部队首领哈剌察认为投降为上策,而海儿汗(这么看虽然贪财但仍然包含生死大义)坚持抵抗。于是,哈剌察率部出城逃亡,蒙古军顺势入城,占领了讹答剌外城,俘杀了哈剌察及其部下。蒙古军将讹答剌外城居民驱赶出城,纵兵劫掠。海儿汗率20000士兵退保内城,又坚持抵抗了一个月,战到只剩下他和两个部下,最终被俘。
进军锡尔河下游由术赤率领的第二路军首先来到锡尔河畔的昔格纳黑(Sïgnak)。术赤派穆斯林哈散哈只为使者,前去劝降,可惜哈散哈只还没来得及劝降,就被一伙狂热的穆斯林杀死。
术赤留下哈散哈只之子统治该城,大军继续沿河攻取锡尔河下游沿岸城市,直逼毡的
1220年4月,术赤领兵至毡的城,居民们没有做任何战斗准备,蒙古军“树梯环登”爬入城内,打开城门,由于没有遭到抵抗,只是杀死了几个辱骂成帖木儿的人,赦免了该城居民。
攻克锡尔河上游由阿剌黑、速格秃、脱海三人率领的第三路军按指示夺取锡尔河上游的费纳客忒,城主亦列惕古灭里带着他手下的突厥族康里人与蒙古军大战三日,第四天乞降,蒙古军将该城军民驱赶出城,士兵全部被屠杀,居民被分配给蒙古人做奴隶,工匠随军征战,壮丁被编入哈沙儿,参与攻打中亚的其他城市。
忽毡守将帖木儿灭里是花剌子模大将,骁勇善战,但他所部只有精兵数千,便退守锡尔河河洲上的己设堡垒。帖木儿灭里知不能久守,率领着70艘船带着将士及其辎重在夜里顺流而下,向北逃走,中途被阻于蒙古军所架浮桥,在巴耳赤邗弃船登陆。蒙古军跟踪而至,紧追不舍,帖木儿灭里士卒死亡殆尽,仅单骑逃走。
在进军不花剌城的途中,当地一位突厥人建议走捷径,穿越被认为难以逾越的克孜勒库沙漠,经讷儿镇到不花剌,这条捷径以后被称为“汗路”。1220年2月,成吉思汗大军抵达不花剌,在城下扎营。城内有守军突厥骑兵20000人,守城将领阔克汗在第三天拂晓之时带着守军和大多数城民弃城而逃,蒙古军在阿姆河畔追上并将他们全部杀掉。
撒麻耳干的陷落
攻克不花剌之后,成吉思汗率军向花剌子模都城撒麻耳干出发,沿途村落,只要不抵抗的都没有遭到洗劫。撒麻耳干守将为秃儿罕太后之兄弟秃海汗,早在成吉思汗到达讹答剌之时,撒麻耳干就已经整顿防务,加固城墙。
花剌子模故都
第三天蒙古军开始攻城,城内守军出动5000名塔吉克步骑兵配合,背靠城墙向成吉思汗发起挑战。蒙古骑兵则如同自己的西夏和金国所做的那样,以边打边撤的方式离开原地,将塔吉克人吸引到郊外。随着大量伏兵从四周策马环攻,这支出城的守军被屠杀殆尽。
第四天,成吉思汗亲自上阵,守军驱使大象出城作战,蒙古军打乱了他们的步兵阵容,负伤的大象在掉头返回之时踩死了自己的一些士兵,守军败回城中,士气大减,30000突厥—康里将士出城投降。
第五天,当成吉思汗正准备与守军进行决战之时,撒麻耳干城法官、教长等人前来乞降,他们打开城门,蒙古军进城后毁掉城墙和堡垒,并把城内居民驱赶到城外。蒙古军在城内进行了抢掠,城中藏匿之人尽被杀戮。
第六天早晨,蒙古军攻入内堡,双方均使用火油桶激战,礼拜五清真寺被大火烧成灰烬,撒麻耳干城受到很大破坏。成吉思汗把该城的30000工匠分给他的儿子和族人,又将30000壮丁编入哈沙儿,其他居民在缴纳了20万迪纳尔的赎金以后被释放。契丹人耶律阿海和其他几个人被委任为该城的监国。
撒麻耳干被攻陷之后,1220年夏天,成吉思汗与拖雷移师至撒麻耳干西南的那黑沙不(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卡尔施)附近草原休整。
1220年7月,蒙古人屯兵于玉龙杰赤城周围。他们先派小股蒙古骑兵逼近城门,驱掠牲畜。守军轻率地出城追击蒙古骑兵,蒙古骑兵将守军诱入埋伏圈,在离城不远名叫巴黑亦忽剌木的地方厮杀至黄昏,杀死1000多人。第二天,蒙古大军将城团团围住,由于城外没有石头,投石机只能向城内投掷桑木。蒙古军强攻入城,用火油桶焚烧房屋。
窝阔台七日夺取该城,屠城之后,蒙古军又掘开阿姆河堤坝,引水灌城,玉龙杰赤城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城中藏匿的人全部被淹死。
玉龙杰赤城的陷落标志着中亚河中地区被蒙古人征服,称霸一时的花剌子模经过两年的较量,最终被蒙古人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