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煤退,澳煤进,蒙古总理眼红了!
发布时间:2025-05-20 14:54 浏览量:3
蒙古国,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不过不管以前怎么样,现在的蒙古国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在苏联时期蒙古国是苏联的附属国,苏联解体后,放弃马列主义,成立蒙古国,也在1989年中国和蒙古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以,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
但是其实,蒙古国是属于“屁股不对脑袋”的典型,经济上很依赖中国,但是民间反华情绪严重,政客因为“反华”上台,上台后在经济上又要依赖中国。
一、
蒙古国和中国的渊源和纠葛都很深,在公元前209年至公元93年,这里存在着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国家——匈奴。
相信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都还记得汉武帝派遣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的故事。
在后来的三国时期,蔡文姬和她的《胡笳十八拍》,就记录了她和匈奴单于的爱情故事。
在我国的历史上就存在了不少蒙古国先辈的事迹,不过在现在的蒙古国对于历史来讲是有很多忌讳的。
当然针对的是中国人,也许你想不到的某些事物,可能正是蒙古人的禁忌,比如长城、月饼、岳飞,都会扯出些或真或假的不太愉快的典故。
具体来讲也不是今天的重点,现在的蒙古国在民间其实大多都是不喜欢中国人的。
在以前发生过不少中国人在蒙古被打的事件,所以如果你去蒙古国在人多的地方尽量少说中文。
在蒙古国,虽然中国人在蒙古国开餐馆、商店的很多,但首都在乌兰巴托几乎看不到中文招牌,这也可以看出真的存在很大的抵触情绪。
我国其实在蒙古国这边援建了不少项目,有桥梁、公路、体育馆等,但很少被当地人提及。
“蒙古人总体上对中国人的印象不好,尤其是上了年纪、受苏联影响比较大的蒙古人,去过中国的年轻人相对好些。”当地导游恩齐说。
山东正元地质勘察院蒙古正元公司副经理李德亮也表示,在2006年前后,中国企业掀起了掘金蒙古矿业的热潮,目前是在蒙企业数量和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
但是个别企业不重视环保和维护与当地的关系,在一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发生过中国工人与当地人的斗殴事件。
再加上有关中国的负面新闻被当地媒体大肆炒作,蒙古人对中国人的总体印象不好,厌华情绪在蒙古大选前后更强烈。
所以这也是之前提到的民间反华情绪严重,政客要靠反华上台。
二、
但是我国和蒙古国的贸易依旧繁荣。
中国连续13年保持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地位,中国还连续14年保持蒙古国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地位。
学汉语、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已成为越来越多蒙古年轻人的就业出路,不过部分工厂会汉语的工人和不会汉语的工人待遇的不同也加剧了矛盾。
矿产是中蒙交易的核心,也是蒙古国贸易的核心。
蒙古国深居亚欧大陆腹地,156万平方公里辽阔的国土下面,蕴藏着巨大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已发现53个矿种,主要有铜、铅、锌、金、银、铁、煤、萤石、磷等。
蒙古国已探明储量铜2亿吨,煤1520亿吨,黄金3400吨。
矿业产值约占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出口收入的86%,财政收入的37%,外国直接投资的85%都投入矿业领域。
资源国的最大困扰——没有资源了怎么办,这点对于现在的蒙古来讲是不存在的,最成功的中资探矿公司蒙古正元公司的公司副经理李德亮介绍,蒙古矿产准资源种类全、品质高,但开发率不到1%。
但是大问题也不少,现在的蒙古人口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乡村发展很落后,并且这个资源大国还面临缺油少电的尴尬。
因为蒙古国虽然产煤,但煤电站不多,发电量较低。
也可以这样说,蒙古国有原料但是加工的技术没有,当然这是粗暴的说法,但是也可以说明蒙古国现在的困境。
除了矿业外,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产业,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蒙古国加工业和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原料来源。
蒙古国畜牧业产值占该国农牧业总产值的80%,占出口收入的10%。
但是就像前面说的,蒙古国的技术落后,他们的畜牧业主要靠天吃饭,粗放型经营,没有形成集约化生产规模。
靠天吃饭的“种植业”,在水草好的年份,牛羊繁殖数量高,一旦夏天遇到旱灾或冬天遇到雪灾,畜牧业就会受到影响。
并且品种也没有改良,在牛羊等动物的疫情防治方面也落后,造成的局面就是,蒙古国有着“畜牧业王国”的美誉,但国家每年仍需要进口大量肉、奶产品。
不过现在,蒙古国的不少领导人都开始致力于发展旅游业,比如博格多汗宫,它是八世哲布尊丹巴活佛的夏宫,如今已成为著名博物馆。
还有蒙古国最大的寺庙——甘登寺以及自然历史博物馆、造型艺术博物馆、乔依金庙等。
最重要的,畜牧业的草原景色也是很优美的。
三、
不过美丽的风光下总是有腐败的滋生。
在2022年的时候,蒙古国曾经单方面的终止了拱火协议。
在2022年末尾的12月,蒙古首都首都乌兰巴托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数千人聚集在蒙古国中央政府、议会等政府机构前的广场上,要求政府惩戒煤炭出口中的贪腐官员。
蒙古国对华煤炭出口占其GDP的36%,中国市场是其煤炭出口的绝对主力,在蒙古国有着这样一句话,连小孩子都知道,煤炭是蒙古国的绝对支柱,所以对于腐败是很敏感的。
蒙古反贪局11月中旬宣布,包括国有煤矿公司珍宝塔本陶勒盖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内的30多名官员,因为涉嫌贪污而接受调查。
2011年以来,国有巨头额尔德尼斯-塔本陶勒盖公司是煤矿的主要经营者,至2022年底累计营收超过12万亿图格里克,约合237亿人民币。
同月,蒙古国会议员托密德在议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13年以来,640万吨煤炭没有被蒙古国海关官员登记,却出现在中国海关总署记录上。”
在反华情绪严重的蒙古国,这无疑点燃了火药桶,不少人都怀疑部分官员是否利用职权之便将煤炭偷偷运往中国,以获取非法利润。
随后,塔本陶勒盖公司宣布,从2月开始,单方面终止和中国买家签署的直接销售协议,该公司的煤炭将在蒙古国证券交易所进行拍卖。
甚至在在2月9日的首拍上,成交价格较现在的蒙煤现货价格每吨小涨了15—20元。
我国对此事态度明确:蒙方的错,不该由中国来买单。
四、
蒙古国的情况是很复杂的,作为一个效果,特别是处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效果,蒙古的神经很敏感,文化流失也敏感。
不少蒙古国人都将现在往来最频繁的中国视为眼中钉,还出现了不少针对中国的“新纳粹”组织,他们宣扬的“反对中资矿场”也与蒙古部分团体的利益不谋而合。
那么蒙古国的煤炭我国是必需的吗?
其实不然,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中国煤炭市场的关键转折点。
金融危机导致许多亚太主要煤炭消费国需求锐减,而中国的能源需求不减反增;在国际煤价下跌,国内需求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南方沿海电厂购买国际煤炭的成本低于从国内购买。
自2009年,中国就一直是煤炭净进口国。
中国煤炭和炼焦煤产量也是遥遥领先,占全世界大约50%,所以对于能源保供端来说,国内产量基本可以满足需求量,不过我国大约10%的炼焦煤依赖进口。
这方面,其实澳大利亚的优势是最大的,蒙古国反倒是其次。
澳大利亚的炼焦煤储量虽然仅占全球总储量的2%,但是却占全球产量的22%。
这是因为澳大利亚炼焦煤的煤质较好,主要有低灰、低硫、高反应后强度等优点。
但是澳大利亚和我国并不好,不少政客都喜欢“跳脸”攻击我国,比如将新冠疫情视为“中国病毒”,这也是中澳关系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举使得中国炼焦煤进口量从2020年的7256万吨下滑至5470万吨,原本的“老二”蒙古,成为了中国最大炼焦煤供应国。
对于蒙古来讲这波是天降财富,不过前面提到的他们接住了但并没有接好,所以没有蒙古国我们也会有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其他国家。
五、
在爆出丑闻后的四个月的官方调查显示,案件触及煤矿运作的方方面面:未经批准盗采;在国有煤矿运营中编造高价合同和虚假项目;在销售合同中压低价格;利用运输合同创造隐形收入;通过谎报空车出关等方式走私煤炭……
不管在哪个国家,打击腐败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蒙古国立大学教授蒙克额尔德尼分析称,煤炭腐败并非孤立事件,腐败文化自矿业开始繁荣就已经存在,其关键问题是主要政治人物和商业利益紧密绑定,“政府和商业之间的界限极为模糊,因为两者几乎在所有层面都存在普遍的利益关联”。
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多次发声,要求议员和部长们“能上能下”,放弃豁免权。
“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我对内阁成员们说,无论是谁,如果牵涉事件当中,就要主动辞职以便查明真相。在党内会议上,我也这样讲。”奥云额尔登说。
效果还待观察,不过在后来,蒙古国也开始重新向我国出口煤炭。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所属科工储装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融入国际化战略,成功签订了蒙古国双通道汽车快速定量装车系统项目。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蒙古对华出口煤炭“赚翻”之后,现在又“后悔”了》
澎湃新闻《中国煤科:谱写“一带一路”中蒙陆运煤炭装载合作新篇章》
中国新闻周刊《蒙古国煤炭反腐风暴:支柱产业如何沦为“高官生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蒙古国,熟悉又陌生的近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蒙古国,快速发展的“草原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