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点攻坚战:当银行股把台子搭成金字塔,投资者该捧哪个饭碗?
发布时间:2025-07-11 00:50 浏览量:1
市场在大金融合力的推动下指数再创年内新高,指数新高的背后是大量题材冷冷清清的表现。市场的结构分化非常厉害,银行成为永远没有高点的宇宙行,你越是担心害怕越是涨给你看,这也许是许多板块灭亡前的征兆。基金经理老张盯着账户里25%的银行股仓位苦笑:"现在这行情,拿茅台叫投机,买工行成赌博。"这句黑色幽默恰是近期盘面的写照——沪指站上3509点的光鲜背后,全市场成交缩水110亿,内资主力继续净抛192亿,涨跌中位数0.17%的钝刀子割肉行情,让人想起菜市场里猪肉摊贩的吆喝:看着红火,实则都是注水肉。
资金围猎的方向充满荒诞美学:一边是华夏幸福烂尾楼旁的地产股涨停潮,另一边是 汇金股份数字货币概念的垂直跳水;工行3%涨幅能撬动百亿市值,却带不动科创板500家企业的翻红。这让我想起2014年那波险资举牌狂潮,只不过如今的主角从万科换成了四大行,但资本永不眠的剧本,似乎总在循环播放。
地产,光伏,钢铁,水泥等周期股大涨,既有市场高低轮动的原因,也有消息面利好刺激的原因。再弱的板块也会上涨,能不能赚钱关键在于节奏,如果你不能踩中节奏,切不可在大涨过后接盘这个股,要买只能趁早,错了懂得及时离场,且不可入戏太深。毕竟这些板块预期实在很差。手里有的可以趁着大涨兑现利润,手中没有的参与同样要快,毕竟产能过剩的行业,利润缺乏增长空间。真正成长还得看科技了。毕竟英伟达让科技成长深入人心,对于短期传统周期大涨,科技题材被冷落要客观看待。
今天小幅缩量创新高,指数红火,个股冷清的盘面总让人心里不踏实,权重的台子已搭好,接下来题材会不会唱戏呢,指数会不会突然杀跌呢,带着这些疑惑,我们把目光聚集在今天的市场走势上,抽丝剥茧,希望对大家的投资有所帮助:
第一:缩量过顶的纸面富贵——四大现实拷问
当3500点第N次被权重股攻陷,我们需要用手术刀剖开四大迷思:
迷思一:缩量闯关的含金量
1.49万亿成交看着体面,实则较昨日减少110亿,虽说缩量不大,但整体量能不大,这相当于用95号汽油的钱加92号油跑高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银行板块今天成交占比突破26%,银行板块整体成交量大增,大量的资金开始向银行聚集,也意味着分歧加大,银行上涨的动能随时会衰竭,如果资金不能快速切换到其它板块中,很容易造成指数与个股的集体杀跌。
迷思二:权重搭台的物理极限
四大行年内平均涨幅38%,动态PE升至6.2倍,看似不贵实则已达2018年供给侧改革时期估值峰值。更危险的是,工商银行股息率已从年初5.1%降至4.3%,当"类债券属性"减弱,大资金随时可能上演胜利大逃亡。盛极而衰,现在我们谈银行回落很可能杞人忧天,但从操作的角度来看,这个时候再参与肯定得不偿失,宁可错过不要做错,当市场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同一个板块上时,机会与风险是对等的。低位没有参与的投资者,如果这个时候再参与的话,心态是不稳的,这个时候是很难赚钱的。
迷思三:题材唱戏的舞台塌方
今天跌幅榜前五的军工、数字货币、芯片等板块,恰好是二季度的明星赛道。这验证了一个残酷定律:当沪深300成交占比超过45%时,中小创通常会遭遇流动性虹吸效应。就像大型商场开业时,周边小店总会门庭冷落。
迷思四:政策预期的透支风险
新型城镇化文件刺激的地产股躁动,本质是"文件牛市"的续命表演。参考2023年保障房建设行情,政策催化剂的效力通常不超过10个交易日。更何况当前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仍在同比下滑,这种基本面与股价的背离,像极了2021年的煤炭股狂欢。对于地产的没落,地产板块只是被极限打压后产生波段行情,能不能操作关键看自己的水平了。
突围可能性评估
形成健康轮动需要三个条件:1.银行股成交占比降至20%以下;2.中证1000指数突破60日线;3.出现日成交超500亿的新题材主线。以当前量能结构看,七月下旬或出现风格切换的契机。
第二:冰与火之歌——夹缝中的生存法则
今天的盘面像极了火锅店的九宫格:沸腾的红汤区(地产+光伏+稀土)里翻滚着消息驱动的躁动,清冷的白汤区(科技+军工+消费)浸泡着信仰崩塌的筹码。应对这种极端分化,需掌握三把钥匙:
钥匙一:在周期躁动里找确定性
北方稀土 55倍增长的中报,揭示出资源股的底层逻辑:全球制造业复苏+地缘政治扰动=供需错配机遇。但需注意三个细节:1.选择库存周转天数小于60天的企业;2.规避海外营收占比超30%的标的(防特朗普关税冲击);3.紧盯LME铜铝期货升贴水变化。
钥匙二:在政策红利里挖护城河
新型城镇化引发的建材狂潮,本质是"铁公基"2.0版本。但与十年前不同,这次要关注智能管网、装配式建筑等新基建方向。例如今天涨停的 四川双马 ,其骨料业务正受益于"城市更新行动"对绿色建材的硬性指标。
钥匙三:在错杀地带捡珍珠
军工板块的全线溃败,更多源于机构调仓而非行业恶化。地缘冲突,大阅兵,军工订单大增,军工科技化等催化剂依旧很充足。当前军工ETF市净率1.8倍,处于近五年13%分位,具备极佳赔率。重点关注三条暗线:1.卫星互联网终端设备商;2.航空发动机国产替代;3.军贸订单暴增的舰船配套企业。
当前最大风险点
市场普遍忽视两个定时炸弹:1.两融余额突破1.65万亿后,券商可能提高担保品折算率触发被动降仓;2.银行股拉升导致雪球产品大量触碰敲入线,形成多空力量的反转。
第三:七月下旬的胜负手——三块战略高地
拨开3500点的迷雾,我认为三季度胜负手将围绕三大战场展开:
战场一:全球通胀再平衡下的资源重构
特朗普对巴西钢铁加征50%关税,可能引发大宗商品定价体系地震。结合美联储降息预期,重点关注:1.国内铜矿自给率超30%的企业;2.受益于光伏玻璃涨价的纯碱龙头;3.稀土配额增量落地的区域整合者。
战场二:技术迭代驱动的制造业突围
黄奇帆点名的五大领跑行业,正在与新型工业化战略形成共振。建议沿两个维度布局:1.工业母机国产化率突破50%的专精特新企业;2.氢能重卡商业化落地的核心零部件商。
战场三:老龄化加速下的银发经济
今天康辰药业 、 仟源医药的涨停,暴露出资金对长寿时代的焦虑。不同于传统医药股,真正机会在:1.家用呼吸机等慢性病管理设备;2.细胞治疗CDMO平台;3.康养地产与医疗旅游融合业态。
在K线的缝隙里种植希望
收盘后翻到条扎心评论:"看着指数涨,账户却在缩水,像极了爱情里的备胎。"这让我想起《股票作手回忆录》里的经典桥段:当所有人都盯着报价板时,真正的赢家都在研究资金流动的底层逻辑。
现在的A股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期——旧信仰(高股息)开始褪色,新共识(科技突围)尚未成型。这种时候,不妨学学沙漠里的骆驼刺:把根扎到地下20米深处,只为等待雨季的那场甘霖。对投资者而言,需要修炼三种能力:1.在亢奋中克制追涨的冲动;2.在绝望中识别错杀的机会;3.在震荡中保持持仓的纪律。
记住华尔街那句老话:"牛市在银行家的会议室里诞生,在散户的狂欢中死亡。"当四大行的分时图开始走成90度直线,或许该想想:这座用银行股搭建的金字塔,究竟是谁的法老墓穴?而那些在3500点城门外排队的新韭菜,又是否准备好了迎接真正的风沙?市场的答案,永远藏在下一根K线的褶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