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心内科教授叮嘱:冠心病人宁愿在家待着,也别去做6事

发布时间:2025-07-09 00:39  浏览量:1

"李教授,这种胸闷感觉又来了,但温度计上显示外面已经38°C..."

周末早晨接到病人老马的电话时,我手中的茶杯还冒着热气。作为心内科医生,每到夏季,我的手机总是格外忙碌。老马是我的老病号,三年前冠心病支架植入,平时管理得不错,可这个夏天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昨天下午三点,老马顶着烈日去菜市场买了条鱼,回家路上突然感到胸口发闷,坐在路边休息半小时才缓过来。"我以为自己已经很小心了..."电话那头的声音满是无奈。

每年夏季,我们医院心内科的床位总是一床难求。高温季节,冠心病人的入院率比平时高出37%,而这些"中招"的患者中,有超过八成是在做了某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后病情加重的。

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研究团队对2368名冠心病患者的夏季急诊记录分析后发现,高温天气下,冠脉血管的舒缩功能会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对于已经安置支架的患者,温度每上升5°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风险就会提高18.3%。

这一数据在65岁以上人群中更为明显。

"马大哥,您在高温天出门买菜这件事,对您来说比普通人冒险得多。"我轻声告诉他,"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就像一条已经有了裂痕的水管,高温就是那个增加水压的阀门。"

记得去年七月,我在门诊遇到位老太太,73岁,前胸后背全是汗,面色苍白。她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楼,中午顶着35°C高温上六楼取快递,结果在楼梯间就晕倒了。

还好邻居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高温下,心脏需要更多血液来散热,而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本就"捉襟见肘",哪来额外的供应能力?

上海瑞金医院一项覆盖华东地区的大型调查显示,夏季心血管事件的触发时间与日常活动高度相关。当研究人员追踪到第3721个样本时,一个令人揪心的规律浮现:近六成急性心梗患者是在从事"看似安全"的日常活动后发病的。

"王医生,我就是喝了口冰水,怎么会这样?"上个月,家住广州越秀区的陈阿姨握着我的手问道。她刚从烈日下回家,立刻打开冰箱灌了一大杯冰水,随后剧烈胸痛送医。

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对温度变化异常敏感,突然的冷热刺激会导致血管痉挛,犹如给易碎的玻璃杯倒入滚烫的水。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亲人,高温天还坚持做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不知道正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在学术会议上公开指出:"很多冠心病患者认为只要按时服药就万事大吉,却忽视了环境因素对疾病管理的重要影响。夏季高温天的一些日常行为,对他们来说就像是给干柴堆上浇油。"

李爷爷今年68岁,退休前是位中学校长,一向自律。去年夏天,他顶着37°C的高温,坚持去参加老同学的聚餐。

"就一个小时,我打车去的,餐厅有空调,能有什么问题?"结果在餐厅刚坐下15分钟,就出现了胸闷、出汗、恶心的症状,直接从饭局被送进了ICU。

高温环境下,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更易凝结,血栓形成风险增加34%,而从冷气环境突然进入高温区域,这个风险会在短时间内翻倍。

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老年人在夏天突然"不见了"?其实他们是听了医生的话,宁可"闷"在家里,也不冒险外出。这不是矫情,而是明智之举。

我在门诊遇到过无数冠心病患者,问起他们夏季有什么特别注意的事项,多数人只会提到"少吃油腻"、"按时吃药",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温度陷阱

重庆某三甲医院急诊科的数据显示,每当气温超过35°C的日子,心血管急诊较平时增加46%,而这些患者中有超过四成是因为在高温天进行了不适宜的活动。

"这些活动看起来再平常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赵主任这样告诉我。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冠心病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水平急剧升高,就像给发动机突然注入高辛烷值的燃料,心脏负担陡增。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高温天气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比常温下增加21.7%,而供氧能力却未能同步提高,形成了危险的"供需失衡"。

有的患者会问我:"那是不是夏天就不能出门了?"当然不是。关键在于知道哪些事不能做,什么时间不能做,如何做更安全。细细品味这一点,你会发现,很多危险其实是可以预见和避免的。

高温天气中,我最担心的就是那些"宁死不认输"的冠心病老人。"我一辈子都是早上6点去买菜,凭什么现在要改?"一位78岁的老奶奶曾这样对我说。三天后,她被救护车送进了CCU。

值得深思的是,许多冠心病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认知还停留在"不能吃盐、不能吃油"的层面,却忽视了环境因素对心脏的巨大影响。高温环境下的心脏负荷变化,就像一部无声的灾难片,当你察觉到症状时,往往为时已晚。

"我只是去楼下遛个弯..."这是我在急诊室听到的最心痛的一句话,说这话的老人在37°C的下午去小区散步,结果因急性心梗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北大医院一项追踪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在高温天气下进行的"6件事",风险系数远超人们的想象,这个数据正以每年9.4%的速度攀升,与我国老龄化加速和气候变暖趋势高度吻合。

你是否能想象,一个简单的在高温下洗澡的决定,对冠心病患者来说可能是一场赌博?温度每升高1°C,心脏的负担就会增加多少?这些细节,才是真正决定健康的关键。

对冠心病患者而言,高温季节的自我管理,比任何药物都重要。正如北京安贞医院李某教授常说的那句话:"宁可在家闷一天,也别在高温下冒险半小时。"

当我们谈论冠心病患者的夏季防护时,真正懂行的人会明白,有些看似平常的事,实则蕴藏着致命风险。你的血管年龄几何?你做过几次心电图?上次体检的血脂报告,你真的看懂了吗?

真正的健康管理,不在于应对疾病时有多勇敢,而在于预防风险时有多明智。当夏日的阳光炙烤大地,冠心病患者最好的选择,往往是在安全的环境中静候凉爽时刻的到来。

真正懂得照顾心脏的人,都默默收藏了这篇文章。如果你身边有冠心病患者,请务必提醒他们,在这个炎炎夏日,哪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实则暗藏风险。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张志军,刘会恩.《气温变化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41(3):235-240

2. 李明辉,王青山等.《夏季高温环境下冠心病患者急诊入院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循环杂志,2022,37(5):487-492

3. 赵国华,陈丽娟.《环境温度变化对冠心病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的临床观察》,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2):156-161

4. 王立新等.《气候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多中心研究》,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24,16(1):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