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吕光西征

发布时间:2025-10-31 10:10  浏览量:1

西晋末年至南北朝的两百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当时十多个异族进入中原逐鹿,残酷暴虐,各据一方,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如果再加上一些存在时间较短、实力相对弱小的政权,这时候在中国北方建立的各族政权实际上超过了二十个。

在这些割据政权里,汉人建立的国家只有三个,即张氏前凉、李氏西凉、冯氏北燕,其他的都是由北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所建立。这些原本与中原语言不通、风俗迥异的外来民族在进入中原后,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迅速汉化,纷纷抛弃了原先的语言而改汉姓、说汉语、用汉字、与汉人通婚,从人种到文化由内而外全面汉化。

北匈奴人建立的汉(前赵)倒台后,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纷纷割据一方,相互混战,最终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占据上风,逐渐统一北方。

氐族是发源于陇南、川北地区的古代民族,从商周至南北朝一直活跃于中国西部。五胡十六国时建立仇池、前秦、后凉、成汉政权,南北朝以后逐渐融合于汉、羌之中。

氐族与羌族关系密切,二者同为姜姓炎帝部落后裔。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传说“互人国”即氐人国,说明春秋战国时已有氐人,且与炎帝后裔羌族同祖。

先秦史籍中往往氐、羌并称,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王师克鬼方,氐羌来宾”。先秦时氐人部落众多,有白马氐、清水氐、略阳氐、临渭氐、沮水氐、隃麋氐,又以服色分为青氐、白氐、赤氐。

汉代在氐族聚居区设武都、陇西、阴平三郡,置十三氐道,“道”在两汉时期指郡县境内有蛮夷的地区,是汉代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历史上,氐族经历过三次较大规模迁徙。第一次是汉武帝开拓西南时灭氐王置武都郡后,大量排挤氐人,部分氐人迁徙至河西和天水一带。第二次是东汉末年,当时氐人趁乱世逐渐脱离中原王朝控制,形成割据势力,后被曹操征服,氐人迁徙至扶风。第三次是十六国时的氐族政权——前秦为了能有效控制关东各地,曾多次将氐人迁往河北、河南地区,东迁关东的氐人因为脱离了其发祥地而逐渐融入当地汉族之中。

今天在甘肃省文县和四川省平武县、九寨沟县交界的岷山东端摩天岭中有一个族群,人口两万多,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但与藏语有显著区别,这个族群被称为“白马藏人”。他们虽被归入藏族,但实际上又不是藏族。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有人猜测,这部分人群或许就是氐族中的最大族群——白马氐的后裔。

357年,距离西晋灭亡已经过去了四十一年。这一年,氐族豪酋苻坚自称大秦天王,建元永兴,前秦从此开始走上一统北方的称霸之路。在苻坚成就帝业的过程中,出力最多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汉人王猛,一个是氐人吕婆楼。

吕楼婆之子名叫吕光,年少有为,幼时便被王猛断言“非常人也”,其父有佐命之功,故以举贤良入仕。初任美阳县令,深受百姓爱戴,于是升任鹰扬将军。

永兴二年(358年),征讨并州张平时,吕光单骑将号称“万人敌”的张平养子张蚝刺于马下,自此一战成名。

建元四年(368年),吕光成功平定赵公苻双、燕公苻武在上邽、安定发动的叛乱,斩首一万五千级,并斩杀了苻双、苻武,从此成长为前秦一员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建元六年(370年),吕光随王猛灭前燕,封都亭侯。后随北海公苻重镇守洛阳,出任长史。建元十四年至十六年,吕光先后为前秦平定洛阳苻重之乱、蜀中李乌之乱和幽州苻洛之乱,回朝后担任骁骑将军,深得苻坚信任和倚重。

建元十八年(382年)九月,车师前部王弥窴、鄯善王休密驮赴长安朝贡,表示愿意协助秦军征服西域诸国。

当时前秦已经完成一统北方的事业,正值兵马强盛之时。苻坚有经略西域之意,于是任命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让其与姜飞、彭晃、杜进、康盛四将统率十万步兵、五千铁骑征讨西域,并以陇西董方、冯翊郭抱、武威贾虔、弘农杨颖为四府佐将。

建元十九年(383年)正月,吕光自长安出发,以车师前国、鄯善国军队为向导,途经高昌,越过沙漠,在将近一年的行军后,终于抵达焉耆国。焉耆及其属国请降,龟兹国则据守延城抵抗。

从秦汉至魏晋数百年里,龟兹国一直是丝绸之路上一个繁荣的城邦大国,因此对吕光的讨伐并不畏惧。吕光率领大军扎营于延城以南,每隔五里设一营寨,深挖壕沟,广筑高垒,其上置木人数千,并为木人披上衣甲作为疑兵。龟兹王白纯将百姓迁入城中,奋力坚守,抵抗秦军。

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天王苻坚大举南征,九月在淝水之战被东晋打败,苻坚狼狈逃回长安,鲜卑、羌、北匈奴、丁零等族纷纷趁乱起事,前秦的统治分崩离析,北方再次陷入分裂。

建元二十年(384年)七月,龟兹王白纯以重金向狯胡国求援。狯胡联合温宿、尉头等国,领兵数万前去援救。

狯胡人弓马娴熟,盔甲坚厚,善于使用矛槊,前秦军队的攻势一度受挫。吕光集结各营兵力,以勾锁战法大败西域联军,斩首一万余级。龟兹王白纯连夜弃城出逃,吕光进占延城,龟兹归降。当时,西域三十余国都忌惮吕光的威名,纷纷遣使纳贡,归附前秦。

八月,苻坚听说西域平定,加封吕光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玉门以西诸军事、安西将军、西域校尉、顺乡侯。但此时关中已陷入大乱,道路不通,苻坚的诏命未能传至西域。

吕光占据龟兹之后,沉迷于当地的葡萄美酒和美人。高僧鸠摩罗什建议吕光速速东还,诸将又有思乡之心,都不愿留驻西域。于是,吕光立白纯之弟白震为龟兹王,然后用两万多头骆驼满载西域珍奇,带着一万多匹骏马,于385年三月引军东归。

半年之后,等他回到宜禾时才得知前秦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吕光一行大军成了漂泊异域的孤军。而要回到长安,必经之地乃是河西诸郡,当时的凉州刺史梁熙有据境自立之心,想阻止西征军进入凉州。吕光击破了凉州守军,河西诸郡都向其投降归顺。

此时的关中地区已经被姚苌的羌族军队占领,吕光无法回到长安向苻坚复命。不久,吕光斩杀梁熙父子后进入姑臧,自任凉州刺史、护羌校尉。

前秦太初元年(386年),吕光得知苻坚已被姚苌所杀,作为前秦的遗臣,他悲愤不已,下令举国为苻坚服丧。

前秦彻底灭亡后,吕光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都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凉州牧、酒泉公,建年号大安,正式建立后凉政权。

396年,吕光自称天王,建国号大凉,改元龙飞。399年十二月,吕光病逝,卒年六十三岁,庙号太祖,谥号懿武皇帝。

(摘自《楼兰六百年》雍州节度使 /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编辑:殷华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