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魏晋砖壁画里的烟火人间
发布时间:2025-10-30 08:09 浏览量:1
央广网嘉峪关10月30日消息(记者魏晋雪)戈壁的风沙掩埋了繁华,却封存下了一个时代的“朋友圈”。与敦煌壁画浓墨重彩的佛国世界不同,张掖和嘉峪关的魏晋墓砖壁画,将视角投向了人间烟火,展现了另一个鲜活的魏晋。
10月29日,“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先后走进张掖与嘉峪关魏晋古墓,探访了沉睡千年的魏晋墓壁画砖,一幅幅生动传神的画面,打破了大家对那个乱世的刻板印象,让鲜活生动的古代社会生活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骆驼城苦水1号墓复原墓葬一景羽人神兽图壁画砖(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张掖高台县魏晋壁画墓,位于骆驼城东南5公里处的戈壁台地,出土的100多块彩绘画像砖以极简构图,将河西走廊古民居、农牧、宴乐、神话与升仙想象封存至今,被誉为“可移动的地下壁画馆”。
《农耕图》上,农夫扬鞭驱牛,犁铧翻起肥沃的土壤;《庖厨图》中,厨娘蹲坐在灶前添柴烧火,盆钵碗盏一应俱全;《宴饮图》里,主人与宾客举杯对饮,身旁的乐师正弹奏着乐器,一派其乐融融。更有采桑、牧畜、博弈、出行等场景,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从生产到娱乐的方方面面。
羽人神兽图壁画砖(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骆驼城古遗址及其周边庞大的墓葬群,大部分集中在汉到魏晋十六国时期,形制均为魏晋画像砖,砖壁画都是以记录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主。”高台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健说。
嘉峪关果园——新城墓群6号墓(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向西行至嘉峪关,这里的魏晋壁画墓群中的壁画砖多以“一砖一画、多位一体”的形式呈现,连续的画面构成了连贯的叙事,如同早期的“连环画”。
据介绍,该墓葬群自1972年发现至今仅清理18座墓,出土壁画砖720余幅、彩绘棺盖3具、金属器、陶器、丝织品残件等600余件。
嘉峪关果园——新城墓群6号墓(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嘉峪关魏晋墓整个墓群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分布着1400多座古墓葬。这些墓葬砖壁画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1800年前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人们的生产生活场景。”嘉峪关魏晋墓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卢晓玲介绍说,“这些壁画砖和高台县出土的壁画砖为同类题材,互为补充,是研究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社会生活、经济形态、民族融合乃至气候环境的‘地下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