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摆25天美国航空崩了!洛杉矶停飞,民生亮红灯

发布时间:2025-10-29 20:30  浏览量:1

2025年10月27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点42分,飞往洛杉矶国际机场的所有航班突然在出发地停飞。

这个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第一次因为人员问题被联邦航空管理局挂上临时禁飞令,直到下午1点30分禁令才解除,近两小时的停飞让本就紧张的航空系统雪上加霜。

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联邦政府停摆第25天爆发的必然危机。

就在前一天,10月26日周六,全美机场已经报告了超过20起空中交通管制员短缺事件,运输部长肖恩·达菲在福克斯新闻《周日晨间展望》节目中透露,当天触发了22次人员短缺警报,这是停摆以来的最高值之一。

达菲早就提前预警过,政府停摆期间空管员得无薪上班,接下来几天旅客肯定要面对更多延误和取消,没想到预言隔天就成真。

空管员的集体“撑不住”早有征兆,这个职业本身就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每一次调度都关系着成百上千人的安全,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而政府停摆后,他们被迫无薪工作,面对通胀高企的生活成本,经济压力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越来越多人选择请病假,导致本就紧张的人手彻底告急,形成了“人手越少越累→越累越想请假→请假后人手更少”的恶性循环。

洛杉矶的禁飞令虽然解除了,但混乱并没有就此打住。10月27日当天,新泽西州的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泰特伯勒机场,还有佛罗里达州迈尔斯堡的西南佛罗里达国际机场,都因为每班管制员人数不够,出现了起降秩序混乱。

到了晚间,局势进一步升级,联邦航空管理局不得不主动放缓飞往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和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的航班流量,就怕空中交通彻底瘫痪。

不过需要厘清的是,并非所有延误都和人员短缺有关。航班追踪网站FlightAware的数据显示,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和达拉斯爱田机场的晚点率比洛杉矶还高,但联邦航空管理局明确表示,这两处的问题主要来自天气和设备,和空管人员不足没关系。

这种区分也从侧面说明,当前航空系统的压力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而人员短缺成了最致命的那一环。

航空业对这种局面早已忧心忡忡。美国航空运输协会主席尼古拉斯·卡利奥直接致信国会,警告要是停摆继续,空管系统的混乱会扩散到全美,每天可能有数千航班受影响,航空业和旅客权益都会被直接冲击。

对普通旅客来说,这种冲击已经实实在在落在了身上。航班延误几小时成了常态,有的甚至登机后还要在机舱里再等一小时,航空公司给的解释只有“空管原因”四个字,没有任何具体说明。

社交媒体上全是类似的不满声音,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口。更让人不安的是,空管危机只是冰山一角。

美国空管系统的隐患早不是秘密,联邦航空局之前就缺大约3500名空管人员,九成塔台都存在缺编情况。不少空管设施还在使用上世纪90年代的系统,靠软盘传信息,设备坏了甚至要去亿贝淘旧货或者3D打印零件维修。

之前纽瓦克机场就因为通信中断出过多次事故,当时就有多名空管员因为心理压力太大请了“创伤假”,进一步加剧了人手短缺。这次政府停摆,相当于给本就脆弱的系统来了记重拳,直接把隐患砸成了明面上的危机。

空管系统的混乱还和另一场民生危机形成了“双重打击”——食品补贴的停发。早在10月21日,停摆刚满三周的时候,华盛顿东郊的救济点就排起了数十米长队,被拖欠工资的联邦雇员在那领取免费食品。

农业部的雇员要养活五口之家,女儿的大学学费没着落,手里的应急资金撑不了一个月;国防部的文职雇员只领到月初的部分工资,月底的收入彻底没了指望,面对翻倍的食品价格束手无策。

这些拿不到工资的人里,就包括那1.3万名被迫无薪上班的空管员,他们一边要顶着压力保障航空安全,一边要为家人的生计发愁。

这一切的根源,都卡在两党僵持不下的拨款法案上。从9月30日开始,两党就因为拨款问题谈不拢,民主党要求加强医保相关福利,延长《平价医疗法案》的补贴,而共和党坚持要削减支出,双方互相指责,把责任都推给对方。

参议院多次投票否决彼此的提案,到10月27日已经停摆25天,僵局还是没打破。有议员站出来说,空管关系着出行安全,食品补贴关系着基本生存,这俩都是民众的核心权益,两党该放下分歧赶紧重启政府。

但现实是,共和党和民主党还在为拨款削减议题拉扯,看不到任何缓解的曙光。要知道,政府每停摆一周,美国经济可能就要损失70亿美元,旅游业每天的损失都能达到上千万,更别说对民众生活造成的隐性伤害。

现在的美国就像一台缺油的机器,关键部件一个个开始失灵,空管员的病假条、机场的延误通知、救济站的长队,这些都是机器发出的求救信号。

可操控机器的两党还在争论该往哪个方向开,却没人愿意先给机器加满油。如果这种僵持继续下去,下一个出问题的可能就不只是航空和食品领域,更多关乎民生的公共服务都会跟着停摆。

2025年10月27日的洛杉矶航班停飞,与其说是一次突发事故,不如说是一次明确的安全预警。

它在提醒所有人,当政治斗争凌驾于民生需求之上,再强大的国家机器也会出现裂痕,而最终承受这些裂痕带来的伤痛的,永远是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