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人有没有抗日

发布时间:2025-10-26 22:12  浏览量:2

别再说甘肃人不抗日了,一纸电令砸落在陇原大地,把甘肃推上了甲级征兵榜,陇原儿女前赴后继的奔赴抗日战场,与日军浴血奋战,展现出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很多甘肃人都说没有见过家谱族谱,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先祖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心考虑自己,心里装的都是国家,一家人前赴后继的走向了那充满未知的战场。

抗日战争中,甘肃共征兵41.16万人,全省38%青壮奔赴前线,征兵完成率年年100%,居全国首位。无数家庭“五丁从军”,用热血诠释“誓不胜还”的决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临潭县570名青壮年应征入伍,还捐献战马300匹、大洋3万元。全省百姓省吃俭用筹募得7100万法币与1220两黄金用于购置战机等物资,更有甚的是,拉卜楞寺缝制了2000副牛皮马鞍用于支援前线。

为保障苏联援华物资能够安全运输,畅通物资运输路线,天祝藏族、肃北蒙古族等各族群众无偿参与甘新公路抢修,在海拔3000多米的乌鞘岭及周边区域全力以赴进行公路维修,一年内建设了1350km公路,1937年至1938年就运送了20个师的武器装备,这些装备用于前线,狠狠的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我们的妇女同志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兰州60名女学生剪辫出征,直言“头发能长,国没了就没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条山战役中,1.7万甘肃士兵死守中条山,面对强敌,子弹耗尽后便拼刺刀近战,最终2300人壮烈殉国。

淮阳防御战中,临夏回族将领马彪率领的暂编骑兵第一师,1939年防御淮阳日军时,以伤亡2000多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000余人,该部也被日军称为“马胡子军”

滇缅战场中,1.2万甘肃子弟加入“骆驼车队”,徒步4500里,耗时97天从戈壁奔赴缅甸野人山,为滇缅战场运送战略物资。

腾冲战役中,662团756名甘肃籍士兵历经血战,最终仅83人幸存归队。

台儿庄战役中,甘肃省平凉市华亭籍官兵就有27人牺牲于此役。

甘肃也涌现出众多的抗日英雄,如临夏回族将领马秉忠,在抗日前线为国捐躯。康乐县马象乾,在战斗中用机枪击落日军飞机,因战功卓越,从连长一路提拔为团长。甘南藏族五世嘉木样活佛,游说甘、青、川、藏四省边区宣传抗日,号召藏族同胞团结御敌,捐献600余万元购置了30架飞机用于抗日,国民政府特赐“疏财卫国”匾额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杨静仁等回族青年成立“中共兰州回民特别支部”,改造“伊斯兰学会”“甘肃回民教育促进会”,突破反动政策限制,广泛动员回族群众参与抗日宣传、募捐等活动,成为后方抗日救亡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