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王炸!宇树科技发布新款H2新款仿生人形机器人 最新名单~
发布时间:2025-10-22 00:15 浏览量:4
“65万一台,24小时不喊累,搬得比人还快30%。
”
特斯拉上海电池车间里,新来的“高个”H2刚把20kg模组码成墙,线长掐表一看,同样一箱货,人最快45秒,它30秒搞定,中间还顺带给叉车让了路。
这画面把午休的工人看愣了:原来被抢饭碗不是段子,是计时器上的数字。
钱先动了。
宇树刚到账5亿C+,中金领头,红杉顺为跟投,账上现金够把盐城工厂再扩十倍。
官方口径说融资用于“量产和出海”,翻译直白点:先把H2从“展品”变“现货”,再塞进更多像特斯拉这样的超级工厂。
沙特NEOM已经下单200台,首批20台6月就漂洋过海,去沙漠里搬未来城的建材。
中东土豪的逻辑简单——50℃高温,人工贵到飞起,一台机器顶三班倒,半年回本,比买骆驼还划算。
技术也偷偷刷了版本。
最新流出的内部视频里,H2左手拎箱子,右手挡开突然横穿的AGV,眼睛还能锁定掉在地上的螺丝帽,整套动作200毫秒内完成。
一句话,它从“单线程壮汉”升级成“多线程工长”。
现场工程师私下吐槽:“以前怕它撞人,现在得担心它把人的活拆得太细,连异常巡检都包了。
”
价格梯度摆在那儿:
H2,180cm,70kg,65万起,工业亲爹;
G1,132cm,35kg,10万内,高校新玩具。
清华、浙大、北航一口气买了15台G1,给AI专业当“大玩具”,学生写的算法当天就能让小机器人走猫步。
学校老师笑称:“10万块比招个研究生便宜,还不用给盒饭。
”
最让打工人心里咯噔的是产能表。
盐城二期年底投产,年产5000台,相当于一年往市场扔一条“机器人军团”。
按特斯拉试点数据,一条电池线8小时班次要20人,换成H2只要6台,留2个工人换夹具就行。
算下来,5000台能“吃”掉多少岗位?
财务模型冷冰冰,工厂老板却看得热血沸腾。
当然,机器也不是无敌。
现场维修师傅透露,H2最怕“非标”——零件一旦超出数据库,它就僵在原地,像1米8的巨婴。
这时候还得人过去“哄”:手动拖回原点,重新扫码录形状。
工程师朋友打趣:“AI再牛,也学不会老师傅的‘暴力校正’那一脚。
”
说到底,65万买走的不仅是钢铁和代码,更是“确定性”——不请假、不闹情绪、不赔工伤。
在资本家眼里,这买卖划算;在流水线眼里,这是下一班站的邻居。
屏幕前的你,如果正愁孩子选专业,或许可以想想:
将来去修机器人,总比被机器人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