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千年云中
发布时间:2025-10-20 07:14 浏览量:5
无论世界文明还是中华文明,其孕育发展的过程中,河流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境内,有一处海生不浪遗址,大约6000年前,一支新石器时代的族群定居于此;他们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会烧制陶器,会用火加工食物,会用兽骨磨制的针缝兽皮为衣。精致而锋利的石器,让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比旧石器时代的大窑人更为先进。
■郭宝林 摄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据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娄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赵武灵王在当时的云中、现在的托克托,建起一座“千门晓映山川色,双阙遥连日月光”的云中城,作为云中郡的郡治所在。
大青山南麓横贯东西的赵长城也修筑于这一时期。因为比赵肃侯所筑长城位置靠北,因此被称为赵北长城。呼和浩特境内的赵北长城为土筑,残高3米,与山坡下建于明清两朝的乌素图召遥相呼应。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曾提及这段著名的长城。
在呼和浩特发展史上,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水的托克托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优越,一直是北方各民族游牧和农耕的广阔天地。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设三十六郡,其中的云中郡位于今天的托克托县境内。西汉时期,云中郡被划分为云中、定襄二郡,云中郡治依然在云中城,管领云中、沙陵、原阳、北舆、武泉等十一个县。有研究者认为,武泉县或北舆县城址,很有可能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塔布陀罗亥古城。原阳城址为赛罕区八拜古城,也是赵武灵王时期训练骑兵和牧放军马的地方。时至北魏,云中城扩建后成为云中镇,依然是镇守这一地区的重要基地。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江城子·密州出猎》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云中”,指的正是今天的托克托县及相邻的山西省部分地区。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托克托县哈拉板申村发现一枚云中丞印,八十年代在云中古城遗址西门外发现一块有“云中”戳印的汉代残陶片,这两大发现充分证明,草原都市呼和浩特的发端,既不是辽代的丰州城,也不是明代的归化城,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云中城。云中故城位于今天的托克托县古城镇古城村西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面呈不规则形的云中故城,城墙周长超过7000米,考古证明应为战国时期初建时的规模。城内西南角有子城,大城内有多处建筑遗迹,中部的大型夯土台基被当地人称为“钟鼓楼”,此处曾出土过一尊北魏太和八年鎏金释迦铜像,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在对云中故城进行后续发掘中,又相继发现了不同时期建造在云中城周边的城池总数竟多达十三个,由此可知,历史上的托克托地区是何等繁荣。如今的仿古新城虽然只是象征,但到此一游,毫不影响思绪飞扬地怀古咏今。
时间在黄河岸边淘洗岁月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托克托博物馆由此应运而生。这座始建于1992年的博物馆,位于托克托县双河镇,主体为二层混凝土砖木结构仿古建筑,共有四个常设展厅,分别为生物化石标本展厅、历史文物展厅、历代货币展厅和黄河民俗文化展厅。展出的历史文物上启远古的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及近现代,其中辽、金、元文物颇具特色。最具观赏性的系列古钱币中,年代最早的是先秦时期的贝币。托克托博物馆共有馆藏文物5000多件,大部分出土于当地;包括有化石、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等。含国家一级文物17件,二级文物16件,三级文物47件。一件件代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精美文物,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更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实证。黄河滔滔,千年如故,云中城曾经的兴盛与富庶,如今已被一段段黄土残墙所取代;那些曾散落于颓垣荒冢间的文物,如今都躺在博物馆里,成为历史的代言。
托克托博物馆丰富多彩的馆藏文物,对研究整个呼和浩特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具有无以替代的学术价值。馆藏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交流价值和观赏价值,对加强人们珍爱国家文化遗产和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距托克托博物馆一步之遥的东胜卫故城遗址气势极为恢宏,残存的夯筑城墙最高达12米,修筑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平面呈长方形,城内西北角有2座古城址,西为辽金元时期的东胜州城,东为东胜州城的子城。明初筑东胜卫城时,只把原来的“州”改为“卫”。“卫”是军队建制,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在北部共建起329座用于防务的卫城,东胜卫是其中之一。东胜卫的前身是东胜州。据史料记载,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击败党项夺取黄河对岸的胜州后,将城内居民全部迁至河东筑新城安置,为在地理上有所区别,起名东胜州。明嘉靖十年,阿拉坦汗的义子恰台吉驻牧于东胜卫,因他本名叫脱脱,人们便称这里为脱脱城,后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托克托,这是托克托地名由来之一。为了纪念他,托克托文化广场塑起一组青铜雕像,骑在骆驼上的脱脱威猛高大,被马队簇拥着昂首向前,再现了当年的英姿与风采。
东胜卫故城遗址为内蒙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全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城址。近年来,托克托县不断加强对东胜卫故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以梳理历史脉络、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为主题,以沿黄河休闲观光经济带发展为定位,以生态保护为发力点,全力打造文旅融合品牌,推出以黄河为主,涵盖周边主要景区和古城遗址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以满足日益高涨的旅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