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有多重要?宁愿赔款900万也要收复,西部地区究竟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15 08:58 浏览量:6
中国西部有多重要?宁愿赔款900万也要收复,西部地区究竟有什么?
故事要从150年前说起。那时的清朝日子很不好过。东南沿海,西方列强的军舰时不时来挑衅;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刚结束,社会还没恢复元气;国库里没多少钱,朝廷上下都在为怎么花钱发愁。
北边的沙俄更狡猾,瞅着清朝顾不上西北,说 “我帮你看管伊犁吧”,1871年直接派兵占了伊犁河谷。
消息传到北京,大臣们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新疆这地方,到底要不要?
带头说“别要了”的是直隶总督李鸿章。他拍着大腿说:“东南沿海才是要命的地方,日本都要打过来了!新疆那破地儿,全是沙子,种不出粮食,收回来得花多少钱?不如把钱省下来建海军,保住南边再说!”
这话听着好像有理,毕竟钱就那么多,顾头难顾尾。
就在大伙儿都快被说动时,64岁的左宗棠站了出来,指着地图说:“保伊犁就是保新疆,保新疆就是保京师!”
左宗棠想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借债西征。他向朝廷保证:“只要准我出征,军费我来想办法!”最终,他通过向华商借款和各地协饷,凑足了基本军费。
但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从内地到新疆,要穿越上千公里的沙漠和戈壁。6万大军的粮草如何运输?左宗棠创造性地建立了一条“骆驼快递”——动用上万峰骆驼,组成运输队,一站接一站向前线运送物资。
1876年春天,左宗棠率领部队踏上征途。与其他将领不同,他特意让人打造了一口棺材,随军携带。
左宗棠对部下说,“不收复新疆,我绝不活着回来!”
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感染了全军。将士们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如此决心,个个士气大振。
左宗棠的军事才能在这场远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采取“缓进急战”的策略,不急于求成,而是稳扎稳打。每收复一个地方,就先巩固防御,建立后勤基地,再继续前进。
经过两年苦战,清军先后收复了北疆和南疆大部分地区。到1878年,除了伊犁,新疆全境基本收复。
就在这时,清朝派出的外交官崇厚却和沙俄签下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按照条约,看似收回伊犁,却割了伊犁西边一大片土地,还得赔 500 万卢布。
消息传回国内,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左宗棠给朝廷上书说:“如果按照这个条约,伊犁成了孤城,还有什么价值?”他坚决主张废除条约,重新谈判。
经过艰苦的外交博弈,1881年,中俄重新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但需要支付沙俄900万卢布(约合白银500万两)的“代守费”。
消息传出,朝野哗然。许多人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明明是自己的土地,还要花钱“赎回”?
但左宗棠看得更远。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现在的花费,实际上是将来的好处。”
今天,当我们看到中欧班列从伊犁飞驰而过,霍尔果斯口岸车来车往的热闹景象,不得不感叹:真正的战略家,能够跨越时间,看到百年后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