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身价5000亿美元,女儿交不起学费:首富家庭的“精神流放”
发布时间:2025-10-09 16:47 浏览量:1
导语
当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星舰(Starship)划破天际,承载着他征服火星的宏伟梦想时,他的女儿薇薇安·威尔逊(Vivian Wilson)正走在洛杉矶漆黑的街道上,为了节省打车费而步行数公里回家。
这位世界首富的资产已突破5000亿美元,一个足以买下小国的数字,而他的亲生女儿,却在为下一年的学费发愁,与人合租,甚至连品尝几只新鲜生蚝都成了一种奢侈的自我款待。
这并非危言耸 nghe, 也不是虚构的豪门剧本。这是一场真实上演的、关于财富、亲情、身份认同与决裂的深刻悲剧。在最近一次对知名杂志的专访中,薇薇安·威尔逊亲手揭开了覆盖在马斯克家族光环之上的那层幕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父亲巨大阴影下,选择“精神流放”以求自我的年轻灵魂。
故事的起点,从薇薇安还叫泽维尔·马斯克(Xavier Musk)时便已注定。作为马斯克与第一任妻子贾斯汀·威尔逊的长子,他的降生本该是家族的骄傲。然而,薇薇安后来透露,这段父子关系从一开始就蒙着一层功利主义的色彩。
她认为,自己是父亲通过体外受精技术进行性别筛选后“确保”的男孩,一个承载着继承期望的产物,而非纯粹因爱而生的生命。
这种“被设计感”像一根微小的刺,深深扎进了她的童年。
父母离婚后,泽维尔随母亲生活。那个名为“父亲”的角色,在他的成长岁月中,更像一个遥远而模糊的符号。马斯克忙于构建他的商业帝国,从PayPal到SpaceX再到特斯拉,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撼动世界,却鲜有时间分给这个内向敏感的孩子。
薇薇安回忆中的父亲,是一个“冷漠、易怒、自恋且缺乏爱心”的形象。
他不仅在情感上长期缺席,偶尔的相处也充满了评判与嘲讽。据称,马斯克曾不止一次取笑泽维尔“娘娘腔”、“像个gay”,这些话语如利刃般,割裂了本就脆弱的父子情,也加剧了泽维尔内心的混乱与痛苦。在一个渴望父爱却遍寻不得的环境里,疏离与反感开始悄然滋长。
进入青春期,一种更深层次的痛苦席卷了泽维尔。
他开始经历极其严重的“性别焦虑”——灵魂与身体的激烈对抗。他在采访中反复强调“真的,非常严重”,试图让外界理解那种与生俱来的撕裂感。镜子里的那个男孩,与他内心深处那个强烈的“女孩”的自我认同,格格不入。
他变得愈发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艰难地寻找着答案。最终,他找到了,并且决定勇敢地面对。
2020年,16岁的泽维尔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他要以跨性别女性的身份生活下去。
为了进行荷尔蒙治疗,未成年的他必须获得父母双方的同意。
母亲贾斯汀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全部的支持与拥抱,但马斯克的反应,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尽管马斯克最终还是签署了同意书,但他的迟疑、不情愿以及言谈中流露出的不理解,让女儿彻底心寒。
在她看来,这并非接纳,而是一种无奈的妥协。那一刻,父女间的情感壁垒,已然坚不可摧。
两年后,刚满18岁的泽维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法院,递交了一份决绝的申请:
将性别从“男性”更改为“女性”。将名字从“泽维尔·亚历山大·马斯克”更改为“薇薇安·珍娜·威尔逊”。最重要的一条,她向法官陈述:“我不再与我的生父共同生活,也不再希望以任何方式与他产生任何关联。”法槌落下,泽维尔·马斯克在法律意义上“死亡”了。
埃隆·马斯克失去了一个儿子,多了一个与他再无瓜葛的女儿。
决裂之后,父女俩的战场从家庭内部转移到了公共舆论。
起初,马斯克还试图在媒体面前维持一位开明父亲的形象,声称“尊重她的隐私”。但私下里,他的愤怒早已沸腾。
他开始将女儿的转变归咎于他所鄙夷的“觉醒病毒”(woke mind virus),认为自由派的精英教育“毒害”了他的孩子。他甚至对传记作者说:“我的儿子死了。”
这番言论无疑是对薇薇安身份认同的全然否定。
她也毫不留情地予以反击,称马斯克不过是个“可悲的男孩”。
她开始频繁地向媒体爆料,将父亲塑造成一个“只生不养、谎话连篇、出轨不断”的糟糕父亲。
她甚至将矛头指向他的事业,炮轰特斯拉是“庞氏骗局”,火星移民计划是“痴人说梦”,还嘲笑他玩电子游戏水平烂到需要请人代打。
这场对峙,早已超越了家庭矛盾,演变成了一场关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公开战争。
与世界首富断绝关系,意味着薇薇安主动放弃了通往无尽财富的钥匙。
她选择了独立,也选择了随之而来的窘迫。
“人们都以为我很有钱,但我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支配的资金,”薇薇安在采访中坦言,“我从未想过成为超级富豪。”
她进入模特行业,希望靠自己双手挣得生活。但现实骨感,收入仅够糊口。她与两位室友合租,以分摊高昂的房租。由于可能无法支付学费,她的大学梦也变得岌岌可危。
采访中的一个细节,辛酸又真实。在咖啡馆里,她对着菜单上的生蚝渴望了许久,最终只舍得点了两只。当朋友抱怨生蚝看起来不太新鲜时,她却像品尝珍馐般兴奋,那份满足感,源于一份靠自己努力换来的、小小的犒赏。
媒体不禁发问:只要向那个亿万富翁父亲低头,哪怕只是一个电话,眼前的所有困境都会烟消云散。为何要如此固执?
薇薇安的回答,展现了她惊人的清醒与坚韧:“我买得起食物,有朋友,有住的地方,还有一些额外收入。我已经比洛杉矶大多数同龄人都幸运了。”
她说自己是白羊座,“炙热又好斗”,宁愿在现实中挣扎,也要捍卫自己选择的自由与尊严。
然而,她真的自由了吗?
为了省钱,她步行几公里回家。在漆黑无人的街区等红绿灯时,依然有人认出她并对她恶语相向。她立即强硬地回击,在对方驾车离去后,甚至还希望他能回来继续这场骂战。
这种无处不在的审视与骚扰,让她意识到,无论她如何努力,有一个标签她永远无法撕下。
当记者问她,人们对她最大的刻板印象是什么时,薇薇安几乎是脱口而出:
“父亲的阴影。”
这是整场采访中,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用到了“父亲”这个词。
这个词从她口中说出,不带亲情,不带温度,只充满了沉重的、无法挣脱的宿命感。
那一刻,人们或许才真正明白,薇薇安所做的一切——改名、变性、决裂、忍受贫困——并非简单的叛逆,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她战斗的对象,不是那个名为埃隆·马斯克的男人,而是他投射在她人生中那个过于庞大、几乎要将她吞噬的阴影。
她所追求的,或许并非荣华富贵,而仅仅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薇薇AN”,而非“马斯克的女儿”,真实地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