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瞧不上的儿媳!比利时公主斯蒂芬妮:被政治婚姻碾碎的一生

发布时间:2025-10-08 22:31  浏览量:1

1880年,奥匈帝国王储鲁道夫的求婚,将比利时公主斯蒂芬妮拽进一场注定窒息的皇室棋局。

比利时国王夫妇对这门婚事赞不绝口,但鲁道夫的母亲,茜茜公主从一开始就投下反对票:比利时建国短、家族底蕴浅。

在她眼中,这位小国公主根本配不上自己的独子,甚至傲慢地给儿媳取了个侮辱性绰号:“丑陋的单峰骆驼”,私下讥讽她“发型难看、蠢笨不堪,眼睛里透着狡猾”。

可维也纳宫廷的算盘打得更精:王储必须早婚生子,以保哈布斯堡王朝血脉延续。

鲁道夫挑过、拒过,也被其他公主婉拒过,兜兜转转,斯蒂芬妮成了少数符合父亲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要求的天主教公主。

1880年3月7日订婚。

1881年5月10日,两人在维也纳圣奥古斯丁教堂完婚,红地毯铺就的,却是一段无爱的婚姻。

婚后的日子,是层层叠叠的磋磨。

鲁道夫与保守的斯蒂芬妮性格相悖,很快便渐行渐远;

婆媳矛盾更是明火执仗

斯蒂芬妮毫不示弱地回击:“茜茜不过是巴伐利亚旁支,我们利涅家族历史悠久,我才是真正的公主!”

让她更不爽的是,她眼中的婆婆茜茜公主“根本不配当皇后”:常年借病推脱公务、在外旅行,对子女不管不顾,把责任抛得一干二净。

1883年9月2日,独生女伊丽莎白·玛丽(艾尔莎)出生,可皇室要的是男继承人,于是继续努力…

当斯蒂芬妮再次怀孕,还没来得及欢喜,便因感染鲁道夫传染的梅毒流产,从此彻底失去生育能力。

而鲁道夫呢?

没有半分愧疚,转头便与17岁的男爵千金玛丽·维特拉陷入热恋。

1889年1月30日, Mayerling狩猎小屋的枪声响起,鲁道夫与玛丽双双殉情。

这场悲剧成了压垮斯蒂芬妮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成了整个帝国的“罪人”,人们骂她“失败的储妃”,说她没给鲁道夫家庭温暖;

弗朗茨皇帝疏远她,茜茜公主避她如蛇蝎。她虽保留着储妃头衔,却成了王室隐形人,再无公务,连女儿艾尔莎也与她日渐疏离。

1898年她重病卧床,近乎丧命,艾尔莎都未曾露面;

同年茜茜遇刺,她从报纸上看到消息时,只剩满心茫然。

守寡11年后,斯蒂芬妮终于挣脱了哈布斯堡的枷锁。

1900年3月22日,她拒绝了皇帝安排的、与继承人斐迪南大公的婚事,在米拉马雷城堡嫁给匈牙利贵族埃莱梅尔。

1909年比利时国王去世,她与姐妹各分得500万法郎遗产,终于过上平静富足的生活。

只是那份母女情,早已在岁月里凉透。1944年7月,斯蒂芬妮立下遗嘱,彻底剥夺女儿的继承权:“她有钱,不在乎我这点东西,我宁愿捐给修道院。”

1945年,81岁的斯蒂芬妮因中风离世,不到一年,丈夫埃莱梅尔也随之而去,两人头挨头躺在修道院墓穴中。

终于,她摆脱了那段始于政治、终于悲凉的皇室过往。